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5685发布日期:2020-07-07 14:3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式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式分离机。



背景技术:

废液在处理时,需要先进行固液分离,将废液中的固体分离。现有的固液分离机通常采用离心力,通过液体的高速旋转使得液体中的固体在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液体分离,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固液分离机结构复杂,体积较为庞大,制造成本高。

比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276932a,发明名称为一种固液分离器,该发明包括机架;分离总成;动力总成,具有齿轮传动机构和用于支撑分离总成过滤筛网上的外辊面的辊轴,其中,齿轮传动机构的输出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齿轮传动机构由驱动电机驱动;进料斗,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过滤筛网的进料端,向过滤筛网送料;接料箱,位于出料端,以从出料端接料;以及接料斗,位于过滤筛网下侧,用于接液体。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该固液分离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固液分离机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筒式分离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鼓,转鼓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鼓旋转的电机,转鼓内设置有内筒,内筒中央设置有叶轮;机架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叶轮中心设置有吸水口,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下端均伸入吸水口中。

本发明在使用时,转鼓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转鼓在旋转时带动内筒和叶轮同步转动,通过进液管向转鼓内通入废液,废液进入叶轮中心的吸水口中,并在叶轮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废液在旋转过程中,废液中的固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沉附在内筒的内壁上,从而与液体分离,处理后的液体后从出液管排出,分离处理的废渣落在内筒中,将内筒取出后便可方便地将废渣倒出。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作为优选,出液管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相对于内筒偏心设置。由于进液口相对于内筒偏心设置,高速旋转的液体能够从进液口冲入出液管并在管内形成一定的液体压力,使得液体能够从出液管中排出。

作为优选,进液管的下端低于出液管的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叶轮包括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同轴设置,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叶轮还包括底板,底板设置在叶轮的下端,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杆。内筒底部设有与插杆相对应的定位孔,叶轮在安装时,插杆插入定位孔中,从而对叶轮起到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机架上设置有外筒,外筒套设在转鼓的外侧,外筒与转鼓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转鼓的侧壁内设置有若干个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转鼓上,进气通道沿着转鼓的轴向设置,进气通道的上端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沿着转鼓的切向设置,进气通道靠近外筒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口,出气口沿着进气通道的轴向排列。转鼓在高速旋转时,空气从进风口吹入进气通道,然后从出气口流出进入转鼓与外筒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在转鼓与外筒之间形成高压气体层,使转鼓保持在外筒中心转动,避免转鼓与外筒之间碰撞摩擦,提高转鼓转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出气口的口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

作为优选,底座上设置有进料泵,进料泵连接进液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叶轮的剖视图。

图3为叶轮的仰视图。

图4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控制装置,3、进料泵,4、机架,5、电机,6、转动轴,7、转鼓,8、内筒,9、叶轮,10、进液管,11、出液管,12、进液口,13、外筒,14、进风口,15、进气通道,16、第一环形板,17、第二环形板,18、底板,19、叶片,20、插杆,21、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筒式分离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机架4、控制装置2、进料泵3。机架4上设置有转鼓7。转鼓7呈圆筒状结构。转鼓7上端敞口。转鼓7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鼓7旋转的电机5。电机5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转鼓7内设置有内筒8。内筒8中央设置有叶轮9。叶轮9包括第一环形板16、第二环形板17,第一环形板16和第二环形板17同轴设置,第一环形板16和第二环形板17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叶片19。叶轮9还包括底板18,底板18设置在叶轮9的下端,底板18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杆20。内筒8底部设有与插杆20相对应的定位孔。叶轮9在安装时,插杆20插入定位孔中,从而对叶轮9起到定位作用。叶轮9中心设置有吸水口。机架4上设置有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竖直布置。进液管10连接进料泵3。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的下端均伸入吸水口中。进液管10的下端低于出液管11的下端。出液管11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12,进液口12相对于内筒8偏心设置。由于进液口相对于内筒偏心设置,高速旋转的液体能够从进液口冲入出液管并在管内形成一定的液体压力,使得液体能够从出液管中排出。

机架4上设置有外筒13。外筒13呈圆筒状结构。外筒13套设在转鼓7的外侧。外筒13与转鼓7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转鼓7的侧壁内设置有若干个进气通道15,进气通道15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转鼓7上。进气通道15沿着转鼓7的轴向设置。进气通道15的上端设置有进风口14。进风口14沿着转鼓7的切向设置。进气通道15靠近外筒1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口21,出气口21沿着进气通道15的轴向排列。出气口21的口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转鼓在高速旋转时,空气从进风口吹入进气通道,然后从出气口流出进入转鼓与外筒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在转鼓与外筒之间形成高压气体层,使转鼓保持在外筒中心转动,避免转鼓与外筒之间碰撞摩擦,提高转鼓转动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使用时,转鼓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转鼓在旋转时带动内筒和叶轮同步转动,通过进液管向转鼓内通入废液,废液进入叶轮中心的吸水口中,并在叶轮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废液在旋转过程中,废液中的固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沉附在内筒的内壁上,从而与液体分离,处理后的液体后从出液管排出,分离处理的废渣落在内筒中,将内筒取出后便可方便地将废渣倒出。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筒式分离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鼓,转鼓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鼓旋转的电机,转鼓内设置有内筒,内筒中央设置有叶轮;机架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叶轮中心设置有吸水口,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下端均伸入吸水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出液管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相对于内筒偏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其特征在于,进液管的下端低于出液管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同轴设置,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还包括底板,底板设置在叶轮的下端,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置有外筒,外筒套设在转鼓的外侧,外筒与转鼓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转鼓的侧壁内设置有若干个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转鼓上,进气通道沿着转鼓的轴向设置,进气通道的上端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沿着转鼓的切向设置,进气通道靠近外筒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口,出气口沿着进气通道的轴向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出气口的口径从上往下依次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式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置有进料泵,进料泵连接进液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式分离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鼓,转鼓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鼓旋转的电机,转鼓内设置有内筒,内筒中央设置有叶轮;机架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叶轮中心设置有吸水口,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下端均伸入吸水口中。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纪伟勇;王建伟;陈连富;姬志国;项乐群;蓝丽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