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

文档序号:26040763发布日期:2021-07-27 13:5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凋落物采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水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巨大功能,人们形象地称其为“森林水库”。森林主要通过林冠层、凋落物层和根系土壤层来截留降雨、调节径流,从而减轻水土流失,避免洪水水患。凋落物层作为森林水文效应的第二活动层,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林木及林下植被凋落下来的叶、枝、花、果实等植物残体组成。凋落物的水文作用主要体现在持水方面,凋落物层结构疏松,能有效拦蓄雨水、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溅蚀、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对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针叶树种的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时间动态变化,且不同植物器官的掉落时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为了研究针叶树种凋落的时间动态规律,常用的针叶树种凋落物收集装置均是将各个器官统一收集起来,不能明显的将针叶和枯枝、球果区分开,收集起来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在收集的时候,将球果与枝叶进行自动分离,减少后期分离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包括球果收集机构和枝叶收集机构,枝叶收集机构设于球果收集机构上方,其中:

所述球果收集机构包括球果收集箱,球果收集箱上侧设有球果入口;

所述枝叶收集机构包括枝叶收集箱,枝叶收集箱设于球果收集箱上侧,枝叶收集箱内倾斜设有枝叶收集网,且枝叶收集网较低一端与球果入口连接,枝叶收集箱的上侧设有防风罩。

优选的,所述球果收集机构还包括收集箱底部的底座及设于底座下侧的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枝叶收集网为v形、倒梯形或弧形。

优选的,还包括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源电性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丝杠,丝杠配装于滑块的螺纹孔内,滑块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与设于收集箱侧壁的导向槽配装,导向杆的另一端与球果挡板连接,球果挡板设于球果入口。

优选的,所述球果挡板倾斜设置,球果挡板上方设置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丝杠上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及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设于球果挡板上方,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器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连接,控制器与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枝叶收集网倾斜设置,针叶落于枝叶收集网上,会留在网上,球果落于枝叶收集网上,会向下滚落,由球果入口落至球果收集箱内,从而对球果和枝叶进行分类收集。防风罩可防止针叶被风吹走,保证收集的更加精准。此外,设计开合机构和控制机构,当有球果落下滚落至球果入口时,红外感应器感应球果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带动丝杠转动,滑块在丝杠上向下移动,使得球果挡板向下移动打开球果入口,球果滚落至球果收集箱内,该结构可防止枝叶落于球果收集箱内或堵塞球果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通过球果收集机构和枝叶收集机构,将枝叶收集网倾斜设置,针叶落于枝叶收集网上,会留在网上,球果落于枝叶收集网上,会向下滚落,由球果入口落至球果收集箱内,球果与枝叶自动分离收集。防风罩可防止针叶被风吹走,保证收集的更加精准。此外,通过设计开合机构和控制机构,根据红外感应器感应球果,自动打开球果入口,防止枝叶落于球果收集箱内或堵塞球果入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型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球果收集机构1,球果收集箱11,球果入口12,底座13,行走轮14,枝叶收集机构2,枝叶收集箱21,枝叶收集网22,防风罩23,开合机构3,电机31,电源32,丝杠33,滑块34,导向杆35,导向槽36,球果挡板37,防护板38,行程开关39,控制机构4,控制器41,红外感应器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容易理解,现结合附图采用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包括球果收集机构1和枝叶收集机构2,枝叶收集机构2设于球果收集机构1上方,其中:

所述球果收集机构1包括球果收集箱11,球果收集箱11上侧设有球果入口12;

所述枝叶收集机构2包括枝叶收集箱21,枝叶收集箱21设于球果收集箱11上侧,枝叶收集箱21内倾斜设有枝叶收集网22,且枝叶收集网22较低一端与球果入口12连接,枝叶收集箱21的上侧设有防风罩23。

所述枝叶收集网22为v形、倒梯形或弧形。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包括球果收集机构1和枝叶收集机构2,枝叶收集机构2设于球果收集机构1上方,其中:

所述球果收集机构1包括球果收集箱11,球果收集箱11上侧设有球果入口12;

所述枝叶收集机构2包括枝叶收集箱21,枝叶收集箱21设于球果收集箱11上侧,枝叶收集箱21内倾斜设有枝叶收集网22,且枝叶收集网22较低一端与球果入口12连接,枝叶收集箱21的上侧设有防风罩23。

所述球果收集机构1还包括收集箱11底部的底座13及设于底座13下侧的行走轮14。

所述枝叶收集网22为v形、倒梯形或弧形。

还包括开合机构3,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与电源32电性连接,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丝杠33,丝杠33配装于滑块34的螺纹孔内,滑块34与导向杆35连接,导向杆35与设于收集箱11侧壁的导向槽36配装,导向杆35的另一端与球果挡板37连接,球果挡板37设于球果入口12。

所述球果挡板37倾斜设置,球果挡板37上方设置防护板38。

所述丝杠33上设有行程开关39,行程开关39与电机31电性连接。

还包括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控制器41及红外感应器42,所述红外感应器设于球果挡板37上方,所述控制器41的信号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器42连接,控制器4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31连接,控制器41与电源32电性连接。

应当注意,在此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非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现方式,所述实施例只有示例性,其作用只在于供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更为直观明了的方式,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就能想到的其它实施方式,及其它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简单替换和各种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果收集机构(1)和枝叶收集机构(2),枝叶收集机构(2)设于球果收集机构(1)上方,其中:

所述球果收集机构(1)包括球果收集箱(11),球果收集箱(11)上侧设有球果入口(12);

所述枝叶收集机构(2)包括枝叶收集箱(21),枝叶收集箱(21)设于球果收集箱(11)上侧,枝叶收集箱(21)内倾斜设有枝叶收集网(22),且枝叶收集网(22)较低一端与球果入口(12)连接,枝叶收集箱(21)的上侧设有防风罩(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果收集机构(1)还包括收集箱(11)底部的底座(13)及设于底座(13)下侧的行走轮(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叶收集网(22)为v形、倒梯形或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合机构(3),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与电源(32)电性连接,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丝杠(33),丝杠(33)配装于滑块(34)的螺纹孔内,滑块(34)与导向杆(35)连接,导向杆(35)与设于收集箱(11)侧壁的导向槽(36)配装,导向杆(35)的另一端与球果挡板(37)连接,球果挡板(37)设于球果入口(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果挡板(37)倾斜设置,球果挡板(37)上方设置防护板(38)。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3)上设有行程开关(39),行程开关(39)与电机(31)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控制器(41)及红外感应器(42),所述红外感应器设于球果挡板(37)上方,所述控制器(41)的信号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器(42)连接,控制器(4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31)连接,控制器(41)与电源(32)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包括球果收集机构和枝叶收集机构,枝叶收集机构设于球果收集机构上方,其中:所述球果收集机构包括球果收集箱,球果收集箱上侧设有球果入口;所述枝叶收集机构包括枝叶收集箱,枝叶收集箱设于球果收集箱上侧,枝叶收集箱内倾斜设有枝叶收集网,且枝叶收集网较低一端与球果入口连接,枝叶收集箱的上侧设有防风罩。本实用新型的针叶林凋落物收集装置,通过球果收集机构和枝叶收集机构,将枝叶收集网倾斜设置,针叶落于枝叶收集网上,会留在网上,球果落于枝叶收集网上,会向下滚落,由球果入口落至球果收集箱内,球果与枝叶自动分离收集。防风罩可防止针叶被风吹走,保证收集的更加精准。

技术研发人员:韩新生;万海霞;许浩;李维倩;蔡进军;王月玲;董立国;陈刚;白阳阳;王苏萱;马波;季波;温淑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