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4657发布日期:2022-06-02 03:4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属于静电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静电除尘是气体除尘方法的一种,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在冶金、化学等工业中用以净化气体或回收有用尘粒。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从而实现除尘效果。
3.现有的静电除尘设备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另外,现有的静电除尘设备清理拆卸比较困难。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和易于清理拆卸的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
6.一种优化方案,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上部设有橡胶塞,筒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压力触发电极部件,筒体的内腔设有静电除尘筒,静电除尘筒的口部与橡胶塞的底部插装连接设置,静电除尘筒的内腔底部插装有电极棒,电极棒的外壁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静电板,压力触发电极部件与静电除尘筒插装连接设置,压力触发电极部件电连接有静电发生器,压力触发电极部件通过静电除尘筒与电极棒电连接设置;
7.所述的压力触发电极部件包括导电棒、电木圈、弹簧和导电块,导电棒通过2个设置于筒体的底壁内侧和外侧的橡胶螺母贯穿固定设置于筒体的底部,导电块设置于导电棒位于筒体内腔的一端,电木圈套装设置于导电棒位于筒体内腔的一侧,弹簧设置于导电棒位于筒体内腔的一侧,弹簧设置筒体的底壁上部和电木圈的下部。
8.进一步地,所述的静电除尘筒的底部设有定位圈,电木圈能够设置于定位圈的内腔底部;
9.静电除尘筒的底部设有通孔,定位圈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设置,定位圈的内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10.静电除尘筒的内腔底部设有导电槽壳体,导电槽壳体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设置,导电块能够设置于导电槽壳体的内腔底部。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槽壳体与静电除尘筒的内腔底部之间设有橡胶垫。
12.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槽壳体的上部设有插槽块,所述的电极棒的一端插装于插槽块的内腔中。
13.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塞的上部中间位置贯穿设有进气管,静电除尘筒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气管a,筒体的侧壁中部连通设有出气管b。
14.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塞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挡板,挡板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板悬挂设置于位于橡胶塞底部的进气管一端。
15.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塞中部外壁固定设有挡环,挡环的外直径与筒体的外直径相同。
1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板和导电棒与压力触发电极部件采用插装设计,极为方便静电板的拆卸清理。另外,采用筒体套装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同时,极易方便拆卸清理。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2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筒体,2-橡胶塞,3-压力触发电极部件,4-静电除尘筒,5-电极棒,6-静电板,7-导电棒,8-电木圈,9-弹簧,10-导电块,11-橡胶螺母,12-定位圈,13-通孔,14-导电槽壳体,15-橡胶垫,16-插槽块,17-进气管,18-出气管a,19-出气管b,20-挡板,21-连接板,22-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上部设有橡胶塞2,筒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筒体1的内腔设有静电除尘筒4,静电除尘筒4的口部与橡胶塞2的底部插装连接设置,静电除尘筒4的内腔底部插装有电极棒5,电极棒5的外壁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静电板6,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与静电除尘筒4插装连接设置,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电连接有静电发生器,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通过静电除尘筒4与电极棒5电连接设置;
24.所述的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包括导电棒7、电木圈8、弹簧9和导电块10,导电棒7通过2个设置于筒体1的底壁内侧和外侧的橡胶螺母11贯穿固定设置于筒体1的底部,导电块10设置于导电棒7位于筒体1内腔的一端,电木圈8套装设置于导电棒7位于筒体1内腔的一侧,弹簧9设置于导电棒7位于筒体1内腔的一侧,弹簧9设置筒体1的底壁上部和电木圈8的下部。
25.所述的静电除尘筒4的底部设有定位圈12,电木圈8能够设置于定位圈12的内腔底部;
26.静电除尘筒4的底部设有通孔13,定位圈12的轴线与通孔13的轴线重合设置,定位圈12的内直径大于通孔13的直径;
27.静电除尘筒4的内腔底部设有导电槽壳体14,导电槽壳体14的轴线与通孔13的轴线重合设置,导电块10能够设置于导电槽壳体14的内腔底部。
28.所述的导电槽壳体14与静电除尘筒4的内腔底部之间设有橡胶垫15。
29.所述的导电槽壳体14的上部设有插槽块16,所述的电极棒5的一端插装于插槽块
16的内腔中。
30.所述的橡胶塞2的上部中间位置贯穿设有进气管17,静电除尘筒4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气管a18,筒体1的侧壁中部连通设有出气管b19。
31.所述的橡胶塞2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挡板20,挡板20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板21悬挂设置于位于橡胶塞2底部的进气管17一端。
32.所述的橡胶塞2中部外壁固定设有挡环22,挡环22的外直径与筒体1的外直径相同。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4.静电发生器产生的静电通过导电棒7导入电极棒5和静电板6上,而后需要除尘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7进入静电除尘筒4中,静电板6带有的静电会将气体中的尘土吸附至静电板6外表面上,而后气体通过出气管a18排出静电除尘筒4,而后经过筒体1的出气管b19排出。
35.挡板20能够分散气体,防止气体直吹静电板6,影响除尘效果。
36.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的电木圈8能够隔绝导电棒7带有的静电,防止静电除尘筒4带有静电,同时导电块10和导电槽壳体14的上部设有的插槽块16能够保证电极棒5和静电板6带有静电。
37.另外,电极棒5与插槽块16的插装设计、静电除尘筒4的口部与橡胶塞2的底部插装设计能够简单方便的拆装,方便静电板6的清理。
38.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上部设有橡胶塞(2),筒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筒体(1)的内腔设有静电除尘筒(4),静电除尘筒(4)的口部与橡胶塞(2)的底部插装连接设置,静电除尘筒(4)的内腔底部插装有电极棒(5),电极棒(5)的外壁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静电板(6),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与静电除尘筒(4)插装连接设置,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电连接有静电发生器,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通过静电除尘筒(4)与电极棒(5)电连接设置;所述的压力触发电极部件(3)包括导电棒(7)、电木圈(8)、弹簧(9)和导电块(10),导电棒(7)通过2个设置于筒体(1)的底壁内侧和外侧的橡胶螺母(11)贯穿固定设置于筒体(1)的底部,导电块(10)设置于导电棒(7)位于筒体(1)内腔的一端,电木圈(8)套装设置于导电棒(7)位于筒体(1)内腔的一侧,弹簧(9)设置于导电棒(7)位于筒体(1)内腔的一侧,弹簧(9)设置筒体(1)的底壁上部和电木圈(8)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除尘筒(4)的底部设有定位圈(12),电木圈(8)能够设置于定位圈(12)的内腔底部;静电除尘筒(4)的底部设有通孔(13),定位圈(12)的轴线与通孔(13)的轴线重合设置,定位圈(12)的内直径大于通孔(13)的直径;静电除尘筒(4)的内腔底部设有导电槽壳体(14),导电槽壳体(14)的轴线与通孔(13)的轴线重合设置,导电块(10)能够设置于导电槽壳体(14)的内腔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槽壳体(14)与静电除尘筒(4)的内腔底部之间设有橡胶垫(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槽壳体(14)的上部设有插槽块(16),所述的电极棒(5)的一端插装于插槽块(16)的内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塞(2)的上部中间位置贯穿设有进气管(17),静电除尘筒(4)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气管a(18),筒体(1)的侧壁中部连通设有出气管b(1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塞(2)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挡板(20),挡板(20)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板(21)悬挂设置于位于橡胶塞(2)底部的进气管(17)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塞(2)中部外壁固定设有挡环(22),挡环(22)的外直径与筒体(1)的外直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气体除杂的静电分离装置,属于静电分离技术领域。包括筒体,筒体的上部设有橡胶塞,筒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压力触发电极部件,筒体的内腔设有静电除尘筒,静电除尘筒的内腔底部插装有电极棒,电极棒的外壁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静电板,压力触发电极部件与静电除尘筒插装连接设置,压力触发电极部件电连接有静电发生器,压力触发电极部件通过静电除尘筒与电极棒电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板和导电棒与压力触发电极部件采用插装设计,极为方便静电板的拆卸清理。另外,采用筒体套装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同时,极易方便拆卸清理。极易方便拆卸清理。极易方便拆卸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纪敬 范明顺 于金香 刘子琪 李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正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1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