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9484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式气液分离器,尤其是一种用于发酵工业中发酵罐排气管上回收发酵液的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
在发酵工业中,发酵罐排气中含有饱和水蒸汽,其中还夹带有不少发酵液悬浮液滴,另外发酵过程中有时会突然产生大量泡沫,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发酵过程中大量发酵液流失。
目前在我国发酵工业中,发酵罐排气一般不加处理,个别工厂采用离心式分离器对排气进行处理,其分离气液的效率因排气速率而产生巨大的变化,对大量泡沫样排气的分离效果不佳。为了避免发酵罐排气时发酵液大量流失,常采用减少发酵罐装载量的办法,致使一个发酵罐的装载量只占发酵罐容积量的七成左右,使得产量下降,成本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大量泡沫样气液混合物分离效率高的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以减少发酵罐排气中发酵液的流失,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设在筒体上端的筒壁上,排气管由筒体的上顶部插入筒体内部,排气管的下端低于筒壁上的进气口,它还包括涡轮机固定叶轮、内筒和稳流器,涡轮机固定叶轮的外圆周与筒体内壁紧密配合固定,将筒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心孔与排气管下端密闭固接,涡轮机固定叶轮的叶片之间的通道沟通筒体上、下两部分;在涡轮机固定叶轮的下端固接内筒,内筒外径小于涡轮机固定叶轮的齿根圆,内筒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构成一个环形间隙——涡流管,涡流管的长度小于筒体下部分的长度;在筒体的下端固设一在筒体中伸展的可截断螺旋运动的流体的稳流器,它的作用是将向下螺旋运动的气液混合物流切断,液体触到稳流器的表面失去动能,沿其表面下流,气体则向上从排气口逸出;在筒体的最下端是回流管,回流管接发酵罐,将分离出来的液体返回发酵罐。
在使用中,含有大量泡沫的气液混合状发酵罐排气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进气管进入本分离器筒体的上部,通过涡轮机固定叶轮的叶道使气体旋转,进入筒体与内筒之间的间隙螺旋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泡沫破碎,液相因密度较大,贴壁向下流;气相因密度较小,比较靠近艰间隙的内侧,到达筒体下部从所述间隙中出来,其螺旋运动受稳流器的制动后从排气管逸出,分离出来的液体由回流管流回发酵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由于增添了涡轮机固定叶轮、内筒和稳流器,使其分离效率,尤其是对含有大量泡沫的气液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大大提高,用这种分离器处理发酵罐的排出气,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发酵液的流失,因此,就可以提高发酵罐的装载量,减少消沫剂的用量,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同时,有些菌种对环境有污染,通常要对发酵罐排气进行除菌过程,使用这种高效分离器对环境保护及环保费用的减少具有很大作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在发酵罐上的安装示意图。
实施例如
图1所示,在筒体1的上端筒壁上固设一进气管2,在筒体1的顶部排气管3伸进筒体,排气管3的下端口低于筒壁上的进气口。在筒体内过盈配合固设涡轮机固定叶轮4,其中心有孔,与排气管2的下端口密闭固接。在涡轮机固定叶轮4的下端面的叶片小于叶轮齿根圆处的圆周处密封固接内管5,内管5外壁和筒体1内壁之间有一间隙——涡流管6,其长度小于筒体下部的长度。在筒体1内部下端固设一稳流器7,筒体1最下端为回流管8。
权利要求1.一种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它包括筒体、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设在筒体上端的筒壁上,排气管由筒体的上顶部插入筒体内部,排气管的下端低于筒壁上的进气口,在筒体的最下端是回流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涡轮机固定叶轮、内筒和稳流器,涡轮机固定叶轮的外圆周与筒体内壁紧密配合固定,将筒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心孔与排气管下端密闭固接,涡轮机固定叶轮的叶片之间的通道沟通筒体上、下两部分;在涡轮机固定叶轮的下端固接内筒,内筒外径小于涡轮机固定叶轮的齿根圆,内筒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构成一个环形间隙——涡流管,涡流管的长度小于筒体下部分的长度;在筒体的下端固设一在筒体中伸展的可截断螺旋运动的流体的稳流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式涡轮气液分离器,它包括涡轮机固定叶轮、内筒和稳流器,涡轮机固定叶轮的外圆周与筒体内壁紧密配合固定,将筒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心孔与排气管下端密闭固接,涡轮机固定叶轮的叶片之间的通道沟通筒体上、下两部分;在涡轮机固定叶轮的下端固接内筒,内筒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构成一个环形间隙,在筒体的下端固设一稳流器。这样使其分离效率,尤其是对含有大量泡沫的气液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B04C3/00GK2224032SQ95220359
公开日1996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日
发明者成器, 刘棣, 梁学贤, 杨正毅 申请人:国家医药管理局控制工程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