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道混流离心式粗粉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998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通道混流离心式粗粉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粉分离器,具体说来,涉及电力、冶金、水泥、化工等行业满足对工作介质粒度和数量具体要求的三通道混流型离心式粗粉分离器。
现有的离心式粗粉分离器,包括彼此套装在一起的三个锥筒(即内锥筒、中锥筒和外锥筒),并且在内锥筒的下方装有平衡锥,从而构成内、中、外三条通道。此外,内锥筒由内锥体和内筒体组成,中锥筒由中锥体和中筒体组成,外锥筒由外锥体和外筒体组成,并由一顶盖密封住,且在顶盖上装有若干防爆门及一分离器出口,外筒体及外锥体上装有若干人孔门。内、中、外三个锥筒之间分别由支撑板进行支撑,且在中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均匀分布安装26-38个调整叶片,进气管安装在分离器底部正下方,回粉管则安装在其外侧。
然而,现有的离心式粗粉分离器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缺点其一,外筒体的高度与外锥体的高度之比约为1∶2,而且外锥体、中锥体和内锥体的锥角(即其锥顶角之半)约为20°,由此而组成的结构,其空间利用率低,从而使其体积庞大,重量重,且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低。
其次,内通道的中心并无平衡锥,而且CN1071103A所公开的粗粉分离器,其隔离锥(9)是通过焊接在筒体6内壁上的支撑板21支撑在内筒体6顶端的,且其为圆台筒状,无助于降低内通道中心的旋流涡点负压。而由于旋流涡点的负压作用,将会破坏中通道出口附近的动平衡条件,从而造成出口附近合格粒度介质的回落而使系统的电耗增大。
第三,现有的粗粉分离器,其混流段的空间庞大,从而使三个通道在其出口部位的混流作用降低,阻力加大。且其顶盖与外筒体内壁之间成90°交角,易产生不稳定涡流而使介质积存,如介质为煤粉,则时间长时因积存量大可引起自燃自爆。
第四,现有的粗粉分离器,其扩容段的外筒体内壁上并无阻流阶,且在其外锥体的内壁上加装的分离阶堰,其结构形状不利于提高分离效率,以致于回落介质中含有的一定量的合格粒度的介质,由于未受到阻流作用而直接落入回粉管并进入研磨设备,从而造成动力的浪费。
第五,现有的粗粉分离器,其全部调整叶片为通过各自的手动拉杆单独进行偏转角度调整的,不仅逐一调整时费时费力,而且由于难以使所有偏转角度一致,故其旋流强度不一致,从而造成外通道上部动力场不平衡,进而使分离效率降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通道混流型粗粉分离器,通过改变其总体结构而提高其空间利用率,从而在减小其体积和重量的同时,大大提高其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粉分离器,通过降低内通道中心处旋流涡点的负压作用而维持中通道出口附近的动平衡条件,避免造成出口附近合格粒度的介质回落,从而使电力消耗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粉分离器,通过压缩其混流段空间而使三通道出口部位的混流作用加强;降低其设备阻力;通过加大其顶盖与外筒体内壁间交角,在增强其混流强度的同时,避免产生不稳定的涡流,从而消除介质的积存。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粉分离器,通过在扩容段增加阻流作用而使回落介质再分离,并使其中合格粒度的介质不再落入回粉管和进入研磨设备,以实现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粉分离器,通过将各调整叶片的旋流强度调节一致而使外通道上部的动力场平衡,从而提高其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手段实现的首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粗粉分离器,其外筒体的高度与外锥体的高度之比提高至1∶1.0至1∶1.2之间,并且将外锥体、中锥体和内锥体的锥角(即其锥顶角之半)加工为13°到17°之间。其作用是使其空间利用率比现有的分离器大大提高,从而在减小其体积和重量的同时,提高其工作效率。
其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粗粉分离器,在其第二通道的出口附近加装草帽形的上平衡体,其锥顶角大于120°,通过连杆悬吊在顶盖之上,其悬吊高度为可调式,可根据粉尘的粒度要求进行调整。其作用是将内通道中心旋流涡点的负压降低而避免合格粉尘的回落,实现节能。
第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粗粉分离器,其导流锥体和顶盖之间的距离比现有粗粉分离器的相应距离缩短,且其顶盖与外筒体内壁间的交角大于90°且小于99°。其结果是将混流段的空间缩小而使三个通道出口部位的混流作用加强,阻力减小,避免产生不稳定的涡流,并可避免介质在其顶部积存和自燃自爆。
第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粗粉分离器,在其扩容段的外筒体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其断面形状为束腰形,且其上条边的长度比下条边的长度要短;同时在其外锥体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其断面形状同样为束腰形,但其上条边的长度比下条边的长度要长。在扩容段上加装的这种阻流阶,在其改向和缩径作用下,由上升的气流对回落的介质再行分离,以使其合格粒度的介质不再向回粉管回落和进入研磨设备,故可实现节能。
最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粗粉分离器,在其中筒体和外筒体之间沿圆周方向安装的所有调整叶片,均通过传动机构与一环状拉杆相联,并由此拉杆驱动其作集束角度调整,以使其旋转角度及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其旋流强度相同而在外通道的上部提供均衡的动力场,由此而使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粗粉分离器,当其使用时,与定向气流混合在一起的粉状形态的介质,将沿管路系统由进气管进入,在其内部经过撞击、扩容、离心等作用,通过重力与气流相反方向的作用而提供自我分离,使得不符合要求的较大粒度的介质分离并回落,从而保证对粉状介质的合格粒度要求。由此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粗粉分离器,其分离效率大于80%,,循环倍率<1.6。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粗粉分离器可以提供约20%的原材料节约,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可节电10%左右,并可减轻对建筑结构的压强和实现无调整地稳定运行,而且产品的适用范围大,不失为一种颇具推广应用价值的新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及其所提供的优点和应用效果,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具体实施例将变得更加清楚。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而在于其所揭示的实际结构和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内容,其中,


图1为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双轴向并联离心式粗粉分离器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通道混流型离心式粗粉分离器结构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第二通道出口附近的草帽形上平衡体结构图;图4为安装在扩容段外筒体及外锥体内壁上的阻流阶示意图,以及图5为调整叶片用的集束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
图1,此现有技术的离心式粗粉分离器,包括由内锥体4和内筒体5组成的内锥筒,由中锥体13和中筒体12组成的中锥筒,由外锥体14和外筒体7组成的外锥筒,彼此套装在一起,通过支撑板18相互支承。平衡锥3吊装在内锥体4的下端开口处,从而形成内、中、外三条通道。外筒体7由一顶盖10密封,且在顶盖10上装有若干防爆门9,外筒体7和外锥体14上装有若干人孔门19,分离器的出口8则装在此顶盖10上。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均匀分布安装有26-38个调整叶片6,进气管2安装在该分离器底部的正下方,回粉管1则安装在其外侧。此外,在中筒体12上方装有缩口状的导流锥体11。
如图所示,外筒体7的高度与外锥体14的高度之比为1∶2,而且外锥体14、中锥体13和内锥体4的锥角为20°。其结构高而细长,故体积庞大、重量重而空间利用率低。其次,
图1中内通道的中心并无平衡锥,故由于旋流涡点的负压作用,此中通道出口附近的动平衡条件无法保证,从而使此出口附近的合格粒度的介质向下回落,其结果是使系统的能耗加大。此外,现有结构的混流段空间庞大而混流作用低,且其顶盖10与外筒体7内壁之间成90°角,容易积存介质和引起自燃自爆。不仅如此,
图1中分离器其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并无阻流阶,故其回落介质中包含的一定量的合格粒度的介质,将由于未受到阻流作用而直接落入回粉管1而被送去重新研磨,因而会带来动力浪费。最后,如
图1所示,所有的调整叶片6均通过各自的手动拉杆(未表示)单独进行调节,故其费时费力,难以作到完全一致,从而会影响到动力场平衡而使分离效率降低。
参见图2,其外筒体7的高度与外锥体14的高度之比为1∶1,而且外锥体14、中锥体13和内锥体4的锥角为15°。可以想见,如此结构的粗粉分离器,不仅高度和重心大大降低,重量减轻,而且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粗粉分离器,在其第二通道的出口处装有草帽形的上平衡体II,其具体形状如图3所示,其锥顶角为125°,系通过三根连杆15将其悬吊在顶盖10上的,而且连杆15的长度可调。参见图3,此草帽形的上平衡体II,其顶角为125°,顶部加工有三个悬吊用的通孔20,供连接连杆15之用。其安装于第二通道的出口处,可使旋流涡点的负压降低而使此出口处的动平衡条件得以保持,阻碍合格粒度的介质向下回落。
参见图2,通过将导流锥体11连同中筒体12和中锥体13一起的位置提高,便使其与顶盖10间的距离缩短,从而使混流空间减小。而且顶盖10被加工成锥形,其与外筒体7内壁间的角度为93°,于是在增强混流作用的同时,使介质不会积存。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其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沿周边装有阻流阶III,其形状为束腰形,如图4所示,且其边长A小于边长B。同时在外锥体14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有阻流阶III′,其形状同为束腰形,但其边长A大于边长B。如此改进的结构,将使回落介质中包含的合格粒度的介质,因受到阻流作用而由上升的气流将其再行分离,避免落入回粉管1及重新进入研磨设备,为节能提供保证。
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粗粉分离器,其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各自的传动机构16,17,21与一环状拉杆V相联,并由该拉杆V驱动其绕自身的转轴OO′旋转及通过指针22和度盘23显示其转角。由此机构实现的全部调整叶片6的集束调整,在保持其转角一致的前提下,可保证提供相同的旋流强度而在外通道上部提供均衡的动力场,因而使此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粗粉分离器,由于进行了如上五项重大改进,故其分离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并可实现原材料节约和节能,并可减轻对建筑结构的压强和提高空间利用率。
权利要求1.一种三通道混流离心式粗粉分离器,包括形成在平衡锥(3)和内锥体(4)及内筒体(5)之间的第一通道,形成在内锥体(4)及内筒体(5)和中锥体(13)及中筒体(12)之间的第二通道,以及形成在中锥体(13)及中筒体(12)和外锥体(14)及外筒体(7)之间的第三通道;并且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安装一系列调整叶片(6),通过顶盖(10)封住顶口而由出口管(8)提供出口,其特征在于外筒体(7)的高度与外锥体(14)的高度之比在1∶1.0至1∶1.2之间,而且外锥体(14)、中锥体(13)和内锥体(4)的锥角即其锥顶角之半在13°至1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第二通道的出口附近装有草帽形的上平衡体(II),其锥顶角大于120°,通过连杆(15)悬吊在顶盖(10)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缩短导流锥体(11)和顶盖(10)之间的距离,以从内部结构上压缩混流段的空间大小;并使顶盖(10)与外筒体(7)内壁之间的角度(I)大于90°且小于99°。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小于边长B;同时在外锥体(14)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大于边长B。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2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缩短导流锥体(11)和顶盖(10)之间的距离,以从内部结构上压缩混流段的空间大小;并使顶盖(10)与外筒体(7)之间的角度(I)大于90°且小于99°。
7.根据权利要求2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小于边长B;同时在外锥体(14)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大于边长B。
8.根据权利要求2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3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小于边长B;同时在外锥体(14)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大于边长B。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4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6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小于边长B;同时在外锥体(14)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大于边长B。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通道混流离心式粗粉分离器,其外筒体(7)的高度与外锥体(14)的高度之比在1∶1.0至1∶1.2之间,且其外锥体(14)、中锥体(13)和内锥体(4)的锥角在13°至17°之间。与此同时,在第二通道的出口附近加装有草帽形的上平衡体(Ⅱ);缩短导流锥体(11)和顶盖(10)之间距离,并增大顶盖(10)与外筒体(7)之间的角度(Ⅰ);于扩容段加装阻流阶(Ⅲ,Ⅲ′)和驱动调整叶片(6)集束调整。经改进的产品,可节材料约20%,节电10%左右,分离效率>80%,循环倍率<1.6。
文档编号B04C5/00GK2274987SQ97201528
公开日1998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8日
发明者陶全祥, 申建山 申请人:北京市昌石电力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