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摆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2692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自动摆管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摆管机,它包括机架、漏斗、光电传感器、颜色传感器、推板、输送带、导向板、摆管轮、筒管箱,漏斗设置在机架上方,输送带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电动机为输送带提供动力,输送带上方沿输送带运动方向依次设有光电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输送带两侧设有三个导向板,导向板配合设有推板。本自动摆管机能够根据缠纱与否、颜色自动分类整理,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效率。
【专利说明】
自动摆管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纺织业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摆管机。
【背景技术】
[0002]纺织工业中会用到各种筒管,如纺纱时用到纺纱管,织布时用到玮纱管。在纺织车间内,大量退下来的纱管需要专门派工人按是否缠纱、颜色、大小头将筒管进行手工理顺,以备下一道工序使用。现有技术中,大多以手工方式来进行摆管的工序,每个工人每班要理顺相当多的纱管,因此非常耗时、费力,效率极低,这也影响到整个纺织进度。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摆管机,能够根据缠纱与否、颜色自动分类整理,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0004]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摆管机,它包括机架、漏斗、光电传感器、颜色传感器、推板、输送带、导向板、摆管轮、筒管箱,漏斗设置在机架上方,输送带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电动机为输送带提供动力,输送带上方沿输送带运动方向依次设有光电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输送带两侧设有三个导向板,其中一个导向板位于光电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其他两个导向板位于颜色传感器之后;导向板配合设有推板,推板设置在机架上,位于输送带上方,推板由液压缸提供动力;摆管轮设置在输送带尾端,导向板和摆管轮下方放置筒管箱,自动摆管机由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输送带的宽度小于筒管的小径直径。
[0005]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摆管机,其有益效果在于,本自动摆管机能够根据缠纱与否、颜色自动分类整理,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0008]图中标注:
[0009]1.导向板;2.机架;3.电动机;4.漏斗;5.光电传感器;6.颜色传感器;7.液压缸;8.推板;9.输送带;10.摆管轮;11.筒管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摆管机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1]实施例
[0012]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的自动摆管机,它包括机架2、漏斗4、光电传感器5、颜色传感器6、推板8、输送带9、导向板1、摆管轮10、筒管箱11,漏斗4设置在机架2上方,输送带9设置在机架2上,机架2上设有电动机3为输送带9提供动力,输送带9上方沿输送带9运动方向依次设有光电传感器5和颜色传感器6 ;输送带9两侧设有三个导向板I,其中一个导向板I位于光电传感器5和颜色传感器6之间的位置,其他两个导向板I位于颜色传感器6之后;导向板I配合设有推板8,推板8设置在机架I上,位于输送带9上方,推板8由液压缸7提供动力;摆管轮10设置在输送带9尾端,导向板I和摆管轮10下方放置筒管箱11,自动摆管机由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输送带9的宽度小于筒管的小径直径,这样筒管在输送带9上只能排成单行。
[0013]工作时,三种颜色的筒管经漏斗4掉在输送带9上,输送带9在电动机3的带动下移动,掉在输送带9上的筒管随带移动,经过光电传感器5时,已设置好感应距离的光电传感器5检测筒管是否缠纱,若缠纱,则筒管被推板8推离输送带9,经过导向板I掉入筒管箱11内;没缠纱的筒管由输送带9继续向前输送,经过颜色传感器6检测,两种不同颜色的筒管分别由推板8推入两个导向板I,经过导向板I的筒管小头向下、大头向上掉入筒管箱11,另一颜色的筒管经由摆管轮10大头向下、小头向上掉入筒管箱11,掉入筒管箱11的筒管由光电传感器5检测计数。
【主权项】
1.一种自动摆管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漏斗、光电传感器、颜色传感器、推板、输送带、导向板、摆管轮、筒管箱,漏斗设置在机架上方,输送带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电动机为输送带提供动力,输送带上方沿输送带运动方向依次设有光电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输送带两侧设有三个导向板,其中一个导向板位于光电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其他两个导向板位于颜色传感器之后;导向板配合设有推板,推板设置在机架上,位于输送带上方,推板由液压缸提供动力;摆管轮设置在输送带尾端,导向板和摆管轮下方放置筒管箱,自动摆管机由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摆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小于筒管的小径直径。
【文档编号】B07C5/02GK105880178SQ201610331217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3日
【发明人】赵娟, 吴超, 姚福钦, 李荣祥
【申请人】青岛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