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6083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包括底板、推动装置、第一气缸装置、框体装置、液化装置及储存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滚轮、第一定位杆、第一斜杆、连接块及回收箱,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架、第一横杆、第一气缸、第一推动杆及推板,第一气缸装置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推动杆、隔热框、移动板、散热板、加热棒及定位块,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封闭框、过滤网、第二支架、进料框,液化装置包括液化板及握持环,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箱、盖板、集中框、第三支架、管道、阀门、第三支撑杆及第四支架,本发明能够对水资源循环利用,并且可以对矿石进行烘干。
【专利说明】
一种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矿石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堆积型铝土矿是我国华南地区生产金属铝的主要来源,其典型特点是含泥率高,约占原矿的60%。在生产加工时,必须通过洗矿手段,脱除原矿中60%左右的粘土,以获得干净的铝精矿。目前对堆积型铝土矿的处理普遍采用水洗加破碎的工艺,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产生的尾矿需要专门建库保存,不仅造成必须的水土流失,同时还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生产出的铝精矿常常会由于含泥水超标影响到后续的加工冶炼,造成冶炼成本增高。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所述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推动装置、第一气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气缸装置上方的框体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上方的液化装置及位于所述框体装置左右两侧的储存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侧的连接块及位于所述连接块左侧的回收箱,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左侧的第一推动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推板,所述第一气缸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方的隔热框、位于所述隔热框上方的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散热板、位于所述散热板下方的加热棒及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定位块,所述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封闭框、位于所述封闭框下方的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进料框,所述液化装置包括液化板及位于所述液化板上方的握持环,所述储存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箱、收容于所述储存箱内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集中框、位于所述储存箱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方的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阀门、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三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下方的第四支架。
[0007]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呈长方体,所述连接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左表面与所述回收箱的右表面接触,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放置在底板上。
[0008]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推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呈长方体,所述推板竖直放置,所述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0010]所述第二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隔热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隔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板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隔热框的上方,所述散热板呈长方体,所述散热板水平放置,所述散热板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隔热框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定位块水平放置,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1]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板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所述移动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滑动及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左右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封闭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封闭框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封闭框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框上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三通孔。
[0012]所述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框的左右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
[0013]所述液化板的横截面呈倒置的V自行,所述液化板放置在所述进料框上,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液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4]所述储存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储存箱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箱的下表面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盖板呈长方体,所述盖板水平放置,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储存箱内,所述盖板的侧面与所述储存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集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呈竖直状,所述集中框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储存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发明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水资源循环利用,并且可以对矿石进行烘干,减少其含有的水分,并且可以将过滤掉的泥巴烘干回收,然后集中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环保无污染。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发明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推动装置2、第一气缸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气缸装置3上方的框体装置4、位于所述框体装置4上方的液化装置5及位于所述框体装置4左右两侧的储存装置6。
[0020]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I呈长方体,所述底板I水平放置,所述底板I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撑块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杆1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13右侧的第一斜杆14、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13左侧的连接块15及位于所述连接块15左侧的回收箱16。所述第一支撑块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I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旋转。所述第一定位杆1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1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定位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个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14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I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1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1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5呈长方体,所述连接块15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1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5的左表面与所述回收箱16的右表面接触。所述回收箱16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16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回收箱16放置在底板I上。
[0021]如图1所示,所述推动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杆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左侧的第二支撑杆2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上方的第一支架2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3上方的第一横杆25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上方的第一气缸24、位于所述第一气缸24左侧的第一推动杆26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26左侧的推板27。所述第一支撑杆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2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I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2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I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3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2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2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26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26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4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26的左端与所述推板27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推板27左右移动。所述推板27呈长方体,所述推板27竖直放置,所述推板2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25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推板27可以左右移动。
[0022]如题I所示,所述第一气缸装置3包括第二气缸31、位于所述第二气缸31上方的第二推动杆32、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32上方的隔热框33、位于所述隔热框33上方的移动板34、设置于所述移动板34上的散热板35、位于所述散热板35下方的加热棒36及位于所述移动板34下方的定位块37。所述第二气缸3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3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3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3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32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32的上端与所述隔热框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热框3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隔热框33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隔热框33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隔热框33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4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板34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34上设有第一通孔341,所述第一通孔341呈长方体状且贯穿所述移动板34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通孔341位于所述隔热框33的上方。所述散热板35呈长方体,所述散热板35水平放置,所述散热板35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341内且与所述移动板34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35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从而可以使得加热棒36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第一框体41内。所述加热棒36收容于所述隔热框33内,所述加热棒36与电源电性连接,使得所述加热棒36可以产生热量。所述定位块3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隔热框33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块37呈长方体,所述定位块37水平放置,所述定位块37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3]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4包括第一框体41、位于所述第一框体41上方的第二框体42、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42内的封闭框43、位于所述封闭框43下方的过滤网44、位于所述第一框体41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45、位于所述第二框体42上方的进料框46。所述第一框体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4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4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移动板34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41内,所述移动板34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内表面滑动及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框体4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4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4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框体4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框体42的左右表面设有第二通孔421,所述第二通孔421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内部相通。所述封闭框4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42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封闭框43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封闭框43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封闭框43与所述第二框体41的内表面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封闭框43上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三通孔431,所述第三通孔431设有两个。所述过滤网44呈长方体,所述过滤网44水平放置,所述过滤网44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4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架45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4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框45呈空心的且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体,所述进料框46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进料框46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料框46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料框46的左右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461。
[0024]如图1所示,所述液化装置5包括液化板51及位于所述液化板51上方的握持环52。所述液化板5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V自行,所述液化板5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液化板52放置在所述进料框46上。所述握持环52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52的两端与所述液化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5]如图1所示,所述储存装置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42的左右两侧。所述储存装置6包括储存箱61、收容于所述储存箱61内的盖板62、位于所述盖板62上方的集中框63、位于所述储存箱61下方的第三支架64、位于所述第三支架64上方的管道65、设置于所述管道65上的阀门66、位于所述第三支架64下方的第三支撑杆67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67下方的第四支架68。所述储存箱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储存箱6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储存箱61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箱61的下表面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呈圆形且与所述储存箱61的内部相通。所述盖板62呈长方体,所述盖板62水平放置,所述盖板62收容于所述储存箱61内,所述盖板62的侧面与所述储存箱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6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621。所述集中框6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63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集中框63呈竖直状,所述集中框63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621且与所述盖板6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化板51的下端位于所述集中框63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架64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64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6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储存箱6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管道65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储存箱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管道65的内部与所述储存箱61的内部相通,所述管道65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421且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管道65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42的内部相通。所述阀门66用于控制所述管道65内水的流量。所述第三支撑杆67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67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67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6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67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支架68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68呈L型,位于所述第一框体41右侧的第四支架6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4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4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框体41左侧的第四支架6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I固定连接。
[0026]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使用时,首先握住握持环52,将液化板51取下,然后将矿泥放置在进料框46内,然后将液化板51重新放置在进料框46上。然后矿泥进入到第二框体42内,且集中到过滤网44上。然后阀门阀门66,使得储存箱61内的水经过管道65进入到封闭框43内,然后经过第三通孔431喷到矿泥上,从而可以冲洗掉矿泥上的泥土,然后泥土与水一起穿过过滤网44进入到移动板34上,直至矿泥上的泥土全部被冲洗掉。然后启动加热棒36,使其开始加热,热量经过散热板35进入到第一框体41内,可以对所述移动板34上方的泥水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开始蒸发呈气体向上流动,然后在液化板51的下表面上液化呈水滴,然后水滴顺着液化板51的下表面向两侧流动进入到集中框63内,然后进入到储存箱61内,此时关闭阀门66。直至移动板34上水全部蒸发为止,此时干燥的泥土全部集中到移动板34上。然后启动第二气缸31,使得第二推动杆32带动所述移动板34向下移动,直至所述定位块37顶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杆13上,然后启动第一气缸24,使得第一推动杆26向左推动推板27,使得推板27向左移动,然后将移动板34上的泥土向左推动,直至所述移动板34上的干燥的泥土全部被推送到回收箱16内。至此,本发明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推动装置、第一气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气缸装置上方的框体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上方的液化装置及位于所述框体装置左右两侧的储存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侧的连接块及位于所述连接块左侧的回收箱,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左侧的第一推动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推板,所述第一气缸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方的隔热框、位于所述隔热框上方的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散热板、位于所述散热板下方的加热棒及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定位块,所述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封闭框、位于所述封闭框下方的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进料框,所述液化装置包括液化板及位于所述液化板上方的握持环,所述储存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箱、收容于所述储存箱内的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集中框、位于所述储存箱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方的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阀门、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三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下方的第四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呈长方体,所述连接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左表面与所述回收箱的右表面接触,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放置在底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推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呈长方体,所述推板竖直放置,所述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隔热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隔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板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隔热框的上方,所述散热板呈长方体,所述散热板水平放置,所述散热板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隔热框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定位块水平放置,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板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所述移动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滑动及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左右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封闭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封闭框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封闭框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框上设有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三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框的左右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板的横截面呈倒置的V自行,所述液化板放置在所述进料框上,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液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储存箱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箱的下表面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盖板呈长方体,所述盖板水平放置,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储存箱内,所述盖板的侧面与所述储存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集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呈竖直状,所述集中框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储存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
【文档编号】B03B5/48GK105921252SQ201610392461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4日
【发明人】王杨
【申请人】王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