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995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化炉装出料车,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的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公开的和现有的炭化炉装出料设备均是针对传统炼焦炉设计应用的,其主要作用是在炼焦过程中完成炭化炉炭化的装煤和出焦的。现有机焦炉的装出料设备包括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熄焦车的等。装煤车安设在焦炉炉顶的轨道上,当炭化室中成熟的焦炭被推出后,装煤车从煤塔中定量取出煤料, 装入炭化室内。推焦车安设在焦炉机侧,其作用是推出炭化室内的焦炭,开闭机侧炉门,以及在装煤是进行平煤,捣固焦炉用的装煤推焦机还要在煤塔下部接收煤料,捣固成煤饼,然后装入炭化室。拦焦车安设在焦炉焦侧操作台的轨道上,其作用是开闭焦侧炉门和推焦时用导焦装置将焦炭导入熄焦车内,它能完成摘对门、将红热焦导入熄焦车内、处理头尾焦和清扫等工作。熄焦车设在焦炉的焦侧,有专用的电机车牵引,用来接运从炭化室推出来的焦炭,在熄焦塔内进行熄焦。焦炉装出料车的结构较为复杂,包括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熄焦车,而且各车间协同一致,构成装出料的庞大系统,占地面积大,成本高,而且装煤,出焦等过程完全是开放操作,大量的烟气外溢,同时产生大量烟尘,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近些年来,虽然在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设备较多,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配合完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焦炉装出料车结构复杂,系统庞大,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以及污染环境严重的问题,并针对底装出料炭化炉的结构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装出料车。基于上述问题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装出料车,包括一小车、装料机构、出料机构和液压系统。所述一小车是包括有一平板下面设置的车轮及其驱动电机,并位于设置有导轨的一“凹”型地基上;所述装料机构是由升降液压缸及装料导料筒及装料液压推杆构成,装料机构是将炭化炉外预装好的生型煤块和炉门一同推入炭化室,并确保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不会外泄;所述出料机构是由升降液压缸及出料导料筒及出料液压推杆构成,出料机构是将炉门拉出炭化室,并将炭化后的型煤块导入液封槽内,同时确保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粉尘不会外泄;所述液压系统是液压站和管路连通有执行机构, 为装料、出料的液压推杆及各执行机构提供动力。本发明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装出料车,采用上述结构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与积极效果在于首先底装出料炭化炉装出料车将传统炭化炉的装煤、出焦机械设备集成于一体,使装料、出料能在同一车上完成;第二,底装出炭化炉装出料车能使生型煤块在炭化炉外预装好,然后随炉门一并推入炭化室,从而彻底解决了传统焦炉在顶装和侧装过程中对强度不高的生型煤块的跌落造成的破碎问题;第三,底装出料炭化炉装出料车在装料时,型煤块和炭化室壁之间留有缝隙,炭化室的顶部是负压,且有热浮力的作用,料箱中型煤块产生的烟气会沿缝隙上升,进入燃烧室,不会下降外泄;第四,底装出料炭化炉装出料车在出料时,导料通道一端与炉门口密封相接,另一端浸入液封槽中, 成熟的炭化型煤块直接落入水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及水蒸气在顶部吸力和热浮力的作用下上升进入燃烧室,而不会外泄污染环境。


图I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装出料车结构主视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装出料车结构侧视图3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装出料车结构俯视图。图中装料液压推杆I ;导轨2 ;车轮3 ;平板4 ;第一升降液压缸5 ;炉门6 ;第一开闭锁7 ;装料导料筒8 ;液压缸9 ;出料导料筒10 ;导料板11 ;出料口 12 ;液封槽13 ;第二开闭锁14 ;第二升降液压缸15 ;液压站16 ;出料液压推杆17 ;减速装置18 ;电机19 ;“凹” 型地基20。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I 3所示,实施本发明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包括由一小车、 装料机构、出料机构和液压系统构成的装出料车。其中,所述一小车包括有一平板4下面设置的车轮3及其驱动电机19,并位于设置有导轨2的一 “凹”型地基20上。所述的装料机构是在平板4的上面一边固定有第一升降液压缸5及其装料导料筒8,并在装料导料筒8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开闭锁7,在平板4的下面相应于第一升降液压缸5固定有至少两个装料液压推杆I。所述出料机构是在平板4的上面另一边固定有第二升降液压缸15及其出料导料筒10,并在出料导料筒10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开闭锁14,在平板4的下面相应于第二升降液压缸15固定有至少两个出料液压推杆17 ;在出料导料筒10的外侧板设有出料口 12并深入到平板4上的液封槽13内;内侧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滑槽,并在滑槽中设置有滑块连接有液压缸9的一端,液压缸9的另一端铰接有相应于出料口 12的导料板11,导料板11的上端铰接于出料导料筒10上部。液压系统是由固定于平板4下面的液压站16及其液压管路连通有装料液压推杆I、第一升降液压缸5和第一开闭锁7,连通有出料液压推杆17、第二升降液压缸15、第二开闭锁14,以及液压缸9。下面通过本发明实施上述实施例I的实际生产操作方法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装料。第一开闭锁7开启,打开装料导料筒8外侧面,外部设备将炉门6连同预装好的生型煤块一同装入装料机构中,后关闭装料导料筒8外侧面,并关闭第一开闭锁7, 移动装出料车使装料机构与对应装料的炭化室对位,将装料液压推杆I与炉门接头对接, 同时第一升降液压缸5升起使装料导料筒8上端与炉门框对接,后装料液压推杆I推动炉门6及生型煤块一同沿装料导料筒8上升,进入炭化室,等炉门自锁后,将装料液压推杆I与炉门接头断开,并收回装料液压推杆1,同时降下第一升降液压缸5使装料导料筒8上端离开炉门框,则装料完成。其次,出料。炭化完成后,移动装出料车使出料机构与对应出料的炭化室对位,后第二升降液压缸15升起使出料导料筒10上端与炉门框对接,同时出料液压推杆17升起, 并与炉门接头对接,等炉门自锁开启后,出料液压推杆17的收缩带动炉门6及其炭化型煤一同下移,同时液压缸9伸展推动导料板11旋转,炭化后的型煤再导料板11的推动下靠自重沿导料板11落入液封槽13中,等炭化型煤全部落入液封槽13后,液压缸9收缩带动导料板11旋转到原位,与此同时降下第二升降液压缸15使出料导料筒10上端离开炉门框, 收回出料液压推杆17并与炉门接头断开,将第二开闭锁14开启,打开出料导料筒10内侧面,外部设备移走炉门6,后关闭出料导料筒10内侧面,并关闭第二开闭锁14,同时外部设备移走液封槽13,则完成出料。在上述实施本发明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小车和液压系统,均属于现有技术的组合,其底装出料车的设计是根据炭化炉的生产能力而设计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合理的变动以及修正本发明所述的设计方案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底装出料车的中心线应当是对应于炭化炉燃烧室的中心线的;装料时其所述装料导料筒8的上端口是相应于要装料炭化室的装料口,出料时出料导料筒10的上端口是相应于要出料的炭化室的出料口 ;其所述装料导料筒8与出料导料筒10所置有的煤料与炭化炉的炭化室所置有的煤料相应。只有这些装出料小车与炭化炉的各部分位置相应对应,才能实现小车对炭化炉进行装料出料的目的,这是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的整体效果, 达到本发明所述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包括一小车、装料机构、出料机构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小车是包括有一平板(4)下面设置的车轮(3)及其驱动电机(19),并位于设置有导轨(2)的一“凹”型地基(20)上;所述装料机构是在平板(4)的上面一边固定有第一升降液压缸(5)及其装料导料筒 (8),并在装料导料筒(8)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开闭锁(7);在平板(4)的下面相应于第一升降液压缸(5)固定有至少两个装料液压推杆(I);所述出料机构是在平板(4)的上面另一边固定有第二升降液压缸(15)及其出料导料筒(10),并在出料导料筒(10)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开闭锁(14);在平板(4)的下面相应于第二升降液压缸(15)固定有至少两个出料液压推杆(17);在出料导料筒(10)的外侧板设有出料口(12)并深入到固定在平板(4)上的液封槽(13)内;内侧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滑槽, 并在滑槽中设置有滑块连接有液压缸(9)的一端,液压缸(9)的另一端铰接有相应于出料口(12)的导料板(11)下端,导料板(11)的上端铰接于出料导料筒(10)上部;所述液压系统是由固定于平板(4)下面的液压站(16)及其液压管路连通有装料液压推杆(I)、第一升降液压缸(5)和第一开闭锁(7);连通有出料液压推杆(17)、第二升降液压缸(15)和第二开闭锁(14);以及液压缸(9)。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其所述一小车的中心线是对应于炭化炉燃烧室的中心线。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其所述装料导料筒 (8)与出料导料筒(10)的上端口是相应于炭化炉相邻炭化室的装出料口。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其所述装料导料筒 (8)与出料导料筒(10)所置有的煤料与炭化炉的炭化室所置有的煤料相应。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底装出料炭化炉的底装出料车是由小车、装料机构、出料机构和液压系统构成,所述装料机构是由升降液压缸及装料导料筒及装料液压推杆构成;所述出料机构是由升降液压缸及出料导料筒及出料液压推杆构成;所述液压系统是液压站和管路连通有执行机构。本发明将装煤和出焦集于一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环境污染,适用于底装出料的炭化炉。
文档编号C10B35/00GK102585851SQ20121007935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丁光月, 常瑜, 张永发, 梁言 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