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条用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5514阅读:24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齿轮、齿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条用润滑油。



背景技术:

齿条为具有一系列等距离分布齿的平板或直杆,齿条也分直齿齿条和斜齿齿条,分别与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配对使用。经齿轮传动与齿条传动相结合,尤其涉及直线传输时,常采用齿条齿轮的传动方式,具有运输平稳、步距较准、兼具载重的优点。为了防止齿条和齿轮的磨损、点蚀、胶合可提高其使用寿命,对于齿条和齿轮的润滑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传动性能,常直接注入以润滑油或涂覆以润滑脂的方式,效果较好,然而显而易见的缺点是必须在润滑油或润滑脂用完前再次注入或涂覆,以持续润滑性能。润滑油不断地更新发展,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指数和减摩散热性能依旧热门,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与环保对润滑油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齿条润滑油也不例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条用润滑油,有效形成持久润滑膜,足够黏度维持润滑状态,且能在高温、高强度作业下使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齿条用润滑油,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α-烯烃聚合物20-25份

聚醚10-12份

石油醚10-15份

己二醇磷酸酯5-12份

二乙醇胺硼酸酯4-9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5份

石油磺酸钠2-4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5份

纳米氧化铝2-6份

氯化石蜡2-5份

硬脂酸镁1-3份

抗氧剂2-8份。

作为优选,所述α-烯烃聚合物包括碳原子数3~7的直链的α-烯烃的单聚物或共聚物。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油还包括萜烯共聚物,重量份为5-9.5份。

作为优选,所述聚醚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共聚物,其中单体物质的量之比环氧乙烷:环氧丙烷=2.5~3.6:1。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氧化铝为γ-氧化铝,粒径45~100n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配方简约,润滑高效、粘度高。聚醚、烯烃聚合物和石油醚构成基础油的成分,而磷酸酯、硼酸酯增强润滑油的整体性能,纳米氧化铝的表面效应对于润滑油附着齿条表面具有很大益处,硬脂酸镁和氯化石蜡具备固态性能且调稠度。本发明的润滑油黏度高,形成润滑膜后能持久作用,节省原料,且较为耐热,具有显著的高适用性和工艺灵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

本技术: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作简单地介绍。

实施例1

α-烯烃聚合物21份

聚醚12份

石油醚15份

己二醇磷酸酯12份

二乙醇胺硼酸酯4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份

石油磺酸钠2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份

纳米氧化铝3份

氯化石蜡2份

硬脂酸镁1.2份

抗氧剂8份

萜烯共聚物5份;

所述α-烯烃聚合物丙烯和庚烯共聚物,所述聚醚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共聚物,其中单体物质的量之比环氧乙烷:环氧丙烷=2.9:1,所述纳米氧化铝为γ-氧化铝,粒径45~100nm。

实施例2

α-烯烃聚合物25份

聚醚11份

石油醚10份

己二醇磷酸酯5份

二乙醇胺硼酸酯9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份

石油磺酸钠4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

纳米氧化铝6份

氯化石蜡2.5份

硬脂酸镁1份

抗氧剂6份

萜烯共聚物9.5份;

所述α-烯烃聚合物为聚丁烯,所述聚醚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共聚物,其中单体物质的量之比环氧乙烷:环氧丙烷=2.5:1,所述纳米氧化铝为γ-氧化铝,粒径45~100nm。

实施例3

α-烯烃聚合物20份

聚醚10份

石油醚13.5份

己二醇磷酸酯7.5份

二乙醇胺硼酸酯6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5份

石油磺酸钠2.4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份

纳米氧化铝2份

氯化石蜡5份

硬脂酸镁3份

抗氧剂2份

萜烯共聚物7.6份;

所述α-烯烃聚合物为丁烯和戊烯共聚物,所述聚醚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共聚物,其中单体物质的量之比环氧乙烷:环氧丙烷=3.6:1,所述纳米氧化铝为γ-氧化铝,粒径45~100nm。

本发明的润滑油黏度高,形成润滑膜后能持久作用,节省原料,且较为耐热,具有显著的高适用性和工艺灵活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或等同替换,均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条用润滑油,包括以重量份计的α‑烯烃聚合物20‑25份,聚醚10‑12份,石油醚10‑15份,己二醇磷酸酯5‑12份,二乙醇胺硼酸酯4‑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5份,石油磺酸钠2‑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5份,纳米氧化铝2‑6份,氯化石蜡2‑5份,硬脂酸镁1‑3份,抗氧剂2‑8份。本发明的润滑油黏度高,形成润滑膜后能持久作用,节省原料,且较为耐热,具有显著的高适用性和工艺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国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宝达齿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30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