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善混合均度的硫铵饱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0631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可改善混合均度的硫铵饱和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改善混合均度的硫铵饱和器。



背景技术:

煤气在完成初步生产后其内部往往含有一定的氨气,过量的氨气在煤气的后续使用中不仅会影响其工作性能亦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故需对于氨气进行脱氨处理。现有煤气的脱氨处理往往采用硫铵饱和反应得以实现,即朝向煤气中导入硫酸,通过煤气与硫酸的混合以使得煤气内部氨气与硫酸生成硫铵并加以排出,从而完成对于煤气的脱氨处理。然而,现有的硫铵饱和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煤气往往难以保证与硫酸的充分混合,故使得部分煤气难以得到脱氨处理,以影响煤气脱氨的整体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硫铵饱和器,其可有效改善煤气与硫酸的反应均度,以确保煤气脱氨处理的完全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改善混合均度的硫铵饱和器,其包括有采用锥形结构的锥形上室以及采用筒形结构的筒形下室,锥形上室与筒形下室彼此导通,锥形上室之中设置有煤气进气管道、煤气出气管道以及硫酸喷淋管道,筒形下室之中设置有硫铵出液管道;所述锥形上室之中设置有混合腔室,混合腔室包括有在竖直方向上由上之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的直径由上之下逐渐减小,第三腔体的直径由上之下逐渐增加;所述煤气进气管道导通至第三腔体之中,所述煤气出气管道以及硫酸喷淋管道均设置于混合腔室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混合腔室之中,第二腔体的直径至多为5厘米,其可通过第二腔体的窄径设置以确保煤气在第二腔体内与硫酸充分混合,以进一步改善其混合反应的均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混合腔室之中,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之间设置有多个辅助导通管道,多个辅助导通管道关于混合腔室的轴向成旋转对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多个辅助导通管道的设置以使得煤气以及硫酸可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通过多个路径进行导通,同时在确保煤气与硫酸在较小空间内充分混合的前提下,使其混合反应的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腔体之中,每一个辅助导通管道于第一腔体内部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导流端板,导流端板设置于辅助导通管道端部的下边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第一腔体之中导流端板的设置以使得自硫酸喷淋管道朝向混合腔室输出的硫酸在导流端板的作用下朝向辅助导通管道内部导通,进而确保煤气可在辅助导通管道内部与硫酸相混合,致使煤气的反应均度得以改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改善混合均度的硫铵饱和器,其可将化工生产产生的煤气导入至锥形上室之中,同时通过硫酸喷淋管道朝向锥形上室内进行硫酸的喷淋,以使得煤气与硫酸在锥形上室内部进行混合反应,反应过程中生产的硫铵则经由锥形上室流动至筒形下室之中,而脱氨后的煤气则可从煤气出气管道排出。上述硫铵饱和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煤气经由混合腔室的第三腔室导入,硫酸则在进入锥形上室后经由第一腔体进行混合腔室内部,上述煤气与硫酸在运动过程中则会在第二腔体内发生混合。由于混合腔室中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所采用的直径渐变结构致使其在第二腔体对应位置形成一个较小空间,煤气与硫酸在上述较小空间内可得以充分混合,进而有效避免了煤气反应不完全的现象;同时,第一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的结构亦可使得硫酸与煤气在其内部的导通速率得以保证,以使得煤气在与硫酸混合过程中的整体处理效率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锥形上室、2—筒形下室、3—煤气进气管道、4—煤气出气管道、5—硫酸喷淋管道、6—硫铵出液管道、7—混合腔室、701—第一腔体、702—第二腔体、703—第三腔体、8—辅助导通管道、9—导流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改善混合均度的硫铵饱和器,其包括有采用锥形结构的锥形上室1以及采用筒形结构的筒形下室2,锥形上室1与筒形下室2彼此导通,锥形上室1之中设置有煤气进气管道3、煤气出气管道4以及硫酸喷淋管道5,筒形下室2之中设置有硫铵出液管道6;所述锥形上室1之中设置有混合腔室7,混合腔室7包括有在竖直方向上由上之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腔体707、第二腔体702以及第三腔体703,第一腔体701的直径由上之下逐渐减小,第三腔体703的直径由上之下逐渐增加;所述煤气进气管道3导通至第三腔体703之中,所述煤气出气管道4以及硫酸喷淋管道5均设置于混合腔室7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混合腔室之中,第二腔体702的直径至多为5厘米,其可通过第二腔体的窄径设置以确保煤气在第二腔体内与硫酸充分混合,以进一步改善其混合反应的均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改善混合均度的硫铵饱和器,其可将化工生产产生的煤气导入至锥形上室之中,同时通过硫酸喷淋管道朝向锥形上室内进行硫酸的喷淋,以使得煤气与硫酸在锥形上室内部进行混合反应,反应过程中生产的硫铵则经由锥形上室流动至筒形下室之中,而脱氨后的煤气则可从煤气出气管道排出。上述硫铵饱和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煤气经由混合腔室的第三腔室导入,硫酸则在进入锥形上室后经由第一腔体进行混合腔室内部,上述煤气与硫酸在运动过程中则会在第二腔体内发生混合。由于混合腔室中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所采用的直径渐变结构致使其在第二腔体对应位置形成一个较小空间,煤气与硫酸在上述较小空间内可得以充分混合,进而有效避免了煤气反应不完全的现象;同时,第一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的结构亦可使得硫酸与煤气在其内部的导通速率得以保证,以使得煤气在与硫酸混合过程中的整体处理效率得以改善。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混合腔室7之中,第一腔体701与第三腔体703之间设置有多个辅助导通管道8,多个辅助导通管道8关于混合腔室7的轴向成旋转对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多个辅助导通管道的设置以使得煤气以及硫酸可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通过多个路径进行导通,同时在确保煤气与硫酸在较小空间内充分混合的前提下,使其混合反应的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腔体701之中,每一个辅助导通管道8于第一腔体701内部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导流端板9,导流端板9设置于辅助导通管道8端部的下边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第一腔体之中导流端板的设置以使得自硫酸喷淋管道朝向混合腔室输出的硫酸在导流端板的作用下朝向辅助导通管道内部导通,进而确保煤气可在辅助导通管道内部与硫酸相混合,致使煤气的反应均度得以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