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6782发布日期:2021-05-04 10:51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制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



背景技术:

干法乙炔制备工艺的用水量相较于湿法制备工艺大大减少(一吨电石只需要1~2吨左右的工业水),同时生成的电石废渣是干燥粉末状,可以直接广泛应用于生产水泥、烟气脱硫等领域。但现有的干法乙炔工艺尚未完全达到成熟,存在着容易发生乙炔泄漏从而发生安全事故,电石反应不完全、收率不理想,连续稳定运行周期短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生器内电石反应不完全、收率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顶部的防爆电机;设置于罐体与防爆电机之间的轴承座;连接于防爆电机的联轴器与旋转轴;以及设置于罐体内的多层反应层;反应层具有物料盘与耙臂;耙臂上设有多个耙齿,每个耙齿的位置角度各不一样;罐体外壁设有固定座、检查口以及出气口;罐体内自上而下设有十层反应层,第一层反应层与第二层反应层从层边缘处进料,从层中心处落料,第三层反应层从层边缘处落料,第四层反应层从层中心处落料,以下逐层的落料方式以第三层反应层与第四层反应层落料的方式间隔类推下去;第一层反应层与第二层反应层上部设有喷淋组件;罐体顶部设有防爆口,底部设有排渣口,旋转轴底部排渣口处设有排渣挤出装置;第一出气口位于第四层反应层与第五层反应层之间,第二出气口位于第六层反应层与第七层反应层之间。

进一步地,其上述罐体外壁自上而下设有五个检查口。

进一步地,其上述罐体外壁设有三个固定座。

进一步地,其上述耙臂上设有五个以上的耙齿。

进一步地,其上述每个反应层均设有四个耙臂。

进一步地,其上述排渣挤出装置具有杆体与设置在杆体上的多个挤出桨叶。

进一步地,其上述挤出桨叶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

进一步地,其上述第一层反应层与第二层反应层上部各设有四个喷淋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技术:
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生器罐体内设置了十层反应层,能够充分的使被移送过程中电石与反应水反应,制备出更多的乙炔气体;罐体外壁中部设置了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可以便于乙炔气体尽快的排出罐体,避免气体淤积产生安全隐患;排渣口处设置了排渣挤出装置,有利于快速排出电石废渣,提高反应效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罐体1,防爆电机2,轴承座3,联轴器4,旋转轴5,物料盘6,耙臂7,耙齿8,固定座9,检查口10,喷淋组件11,防爆口12,排渣口13,排渣挤出装置14,第一出气口15,第二出气口16,第一层反应层17,第二层反应层18,第三层反应层19,第四层反应层20,第五层反应层21,第六层反应层22,第七层反应层23,第八层反应层24,第九层反应层25,第十层反应层26,杆体27,挤出桨叶2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包括:罐体1;设置于罐体1顶部的防爆电机2;设置于罐体1与防爆电机2之间的轴承座3;连接于防爆电机2的联轴器4与旋转轴5;以及设置于罐体1内的多层反应层;反应层具有物料盘6与耙臂7;耙臂7上设有多个耙齿8,每个耙齿8的位置角度各不一样;罐体1外壁设有固定座9、检查口10以及出气口;罐体1内自上而下设有十层反应层,即罐体1内具有十个物料盘6与十个耙臂7,耙臂7上设有竖直的固定杆,固定杆将耙齿8固定在耙臂7上,第一层反应层17与第二层反应层18从层边缘处进料,从层中心处落料,第三层反应层19从层边缘处落料,第四层反应层20从层中心处落料,以下逐层的落料方式以第三层反应层19与第四层反应层20落料的方式间隔类推下去;第一层反应层17与第二层反应层18上部设有喷淋组件11;罐体1顶部设有防爆口12,底部设有排渣口13,旋转轴5底部排渣口13处设有排渣挤出装置14;第一出气口15位于第四层反应层20与第五层反应层21之间,第二出气口16位于第六层反应层22与第七层反应层23之间。

第一层反应层17与第二层反应层18的物料盘6固定于罐体1内壁,罐体1上的进料口将电石料输送到物料盘6上,喷淋组件11对物料盘6喷反应水,耙臂7固定于旋转轴5,旋转轴5转动带动耙臂7上的耙齿8犁地翻料,每个耙齿8角度的设置可以将电石料沿着盘内的特定轨迹逐层下落,第一层反应层17与第二层反应层18从物料盘6中心处落料,第三层反应层19从物料盘6边缘处落料,罐体1内壁物料盘6处设有落料杆便于落料方便避免堵塞,第四层反应层20从物料盘6中心处落料,第五层反应层21从物料盘6边缘处落料,第六层反应层22从物料盘6中心处落料,第七层反应层23从物料盘6边缘处落料,第八层反应层24从物料盘6中心处落料,第九层反应层25从物料盘6边缘处落料,第十层反应层26从物料盘中心处落料。

罐体1外壁自上而下设有五个检查口10;罐体1外壁设有三个固定座9;耙臂7上设有至少五个耙齿8,每个反应层均设有四个耙臂7;排渣挤出装置14具有杆体27与设置在杆体27上的多个挤出桨叶28;挤出桨叶28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第一层反应层17与第二层反应层18上部各设有四个喷淋组件11。

发生器是将破碎到一定粒度的电石从罐体1的进料口加入到罐体1内,进入发生器的物料先落入第一层反应层17与第二层反应层18的物料盘6中,借助安装在每层物料盘6上部耙臂7的移送作用,电石将沿着盘内的特定轨迹逐层下落,电石在盘内的移送过程中与喷入罐体的反应水发生反应释放出乙炔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发生器罐体内设置了十层反应层,能够充分的使被移送过程中电石与反应水反应,制备出更多的乙炔气体;罐体1外壁中部设置了第一出气口15与第二出气口16,可以便于乙炔气体尽快的排出罐体1,避免气体淤积产生安全隐患;排渣口13处设置了排渣挤出装置14,有利于快速排出电石废渣,提高反应效率。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包括: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防爆电机;设置于所述罐体与所述防爆电机之间的轴承座;连接于所述防爆电机的联轴器与旋转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罐体内的多层反应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层具有物料盘与耙臂;所述耙臂上设有多个耙齿,每个耙齿的位置角度各不一样;所述罐体外壁设有固定座、检查口以及出气口;所述罐体内自上而下设有十层反应层,第一层反应层与第二层反应层从层边缘处进料,从层中心处落料,第三层反应层从层边缘处落料,第四层反应层从层中心处落料,以下逐层的落料方式以第三层反应层与第四层反应层落料的方式间隔类推下去;第一层反应层与第二层反应层上部设有喷淋组件;所述罐体顶部设有防爆口,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旋转轴底部排渣口处设有排渣挤出装置;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第四层反应层与第五层反应层之间,第二出气口位于第六层反应层与第七层反应层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壁自上而下设有五个所述检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壁设有三个所述固定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耙臂上设有五个以上的所述耙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应层均设有四个所述耙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挤出装置具有杆体与设置在杆体上的多个挤出桨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桨叶的截面形状为t字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乙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反应层与所述第二层反应层上部各设有四个所述喷淋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法乙炔发生器,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顶部的防爆电机;设置于罐体与防爆电机之间的轴承座;连接于防爆电机的联轴器与旋转轴;以及设置于罐体内的多层反应层;本实用新型的发生器罐体内设置了十层反应层,能够充分的使被移送过程中电石与反应水反应,制备出更多的乙炔气体;罐体外壁中部设置了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可以便于乙炔气体尽快的排出罐体,避免气体淤积产生安全隐患;排渣口处设置了排渣挤出装置,有利于快速排出电石废渣,提高反应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亿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