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6056发布日期:2021-10-27 16:5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熄焦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国内干熄焦系统,随着生产节奏逐渐加快,一次除尘排灰系统不能满足正常生产排灰的需求,由水冷套管排出的焦粉很大一部分都是经过燃烧后的黄白色灰渣,据此判断可能是由于焦粉在一次除尘内停留时间过长、箱体本身、箱体和灰斗螺栓连接处有密封不严密现象,导致有空气被吸入到一次除尘箱体内部,对箱体内部的高温焦粉起到助燃的作用,如果系统内的惰性气体粉尘含量超过上述指标,则惰性气体在循环过程中过量的粉尘将会对锅炉炉管、循环风机叶轮及外壳等干熄焦核心设备产生过度冲刷及磨损,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严重时可造成生产、安全及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除尘性能好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外顶部设有气体紧急出口管道,除尘器内顶部设有一竖直放置的重力除尘挡板,重力除尘挡板与除尘器之间固定连接,除尘器的一侧部设有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除尘器的另一侧部设有锅炉气体进口管道,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和锅炉气体进口管道与除尘器之间均为管道连接,除尘器底部设有灰尘冷却部,除尘器与灰尘冷却部之间固定连接,灰尘冷却部底部设有灰尘收集部,灰尘冷却部与灰尘收集部之间不接触。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所述灰尘冷却部包括灰斗、水冷套管、第一格式排灰阀和第二格式排灰阀,灰斗顶部与所述除尘器固定连接,灰斗底部与水冷套管焊接,水冷套管设有两个分支管道,两个分支管道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格式排灰阀和第二格式排灰阀。
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所述灰尘收集部包括灰仓、第三格式排灰阀和灰收集管道,灰仓置于所述第一格式排灰阀和所述第二格式排灰阀正下方,灰仓底部通过第三格式排灰阀与灰收集管道相连。
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所述重力除尘挡板表面设有细小网格。
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所述除尘器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高温膨胀节和第二高温膨胀节,第一高温膨胀节和第二高温膨胀节均与除尘器固定连接。
9.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使用直立式的水冷套管,避免了水冷套管管口堵塞,通过对排灰装置进行优化,解决了一次除尘及水冷套管排灰不顺畅的问题。减少循环气体中
的含尘量及对锅炉受热面的磨损,降低锅炉爆管的概率,使干熄炉循环气体含尘量由最初的2.5g/m3,降至改造后的1g/m3,达到一级含尘量标准,但相比于改造前已下降50%,对系统和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10.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1.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3.图中标记为:1、除尘器;2、灰斗;3、水冷套管;4、灰仓;5、第一格式排灰阀;6、第二格式排灰阀;7、第三格式排灰阀;8、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9、锅炉气体进口管道;10、重力除尘挡板;11、第一高温膨胀节;12、第二高温膨胀节;13、灰收集管道;14、气体紧急出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包括除尘器1,除尘器1外顶部设有气体紧急出口管道14,除尘器1内顶部设有一竖直放置的重力除尘挡板10,重力除尘挡板10与除尘器1之间固定连接,除尘器1的一侧部设有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8,除尘器1的另一侧部设有锅炉气体进口管道9,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8和锅炉气体进口管道9与除尘器1之间均为管道连接,除尘器1底部设有灰尘冷却部,除尘器1与灰尘冷却部之间固定连接,灰尘冷却部底部设有灰尘收集部,灰尘冷却部与灰尘收集部之间不接触;灰尘冷却部包括灰斗2、水冷套管3、第一格式排灰阀5和第二格式排灰阀6,灰斗2顶部与除尘器1固定连接,灰斗1底部与水冷套管3焊接,水冷套管3设有两个分支管道,两个分支管道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格式排灰阀5和第二格式排灰阀6;灰尘收集部包括灰仓4、第三格式排灰阀7和灰收集管道13,灰仓4置于第一格式排灰阀5和第二格式排灰阀6正下方,灰仓底4部通过第三格式排灰阀7与灰收集管道13相连;重力除尘挡板8表面设有细小网格;除尘器1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高温膨胀节11和第二高温膨胀节12,第一高温膨胀节11和第二高温膨胀节12均与除尘器1固定连接。
16.使用时,打开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8进入除尘器1,灰尘和气体的混合物碰到重力除尘挡板10,气体通过,灰尘落下,气体进入锅炉气体进口管道9流入锅炉;灰尘从除尘器1中落入至灰斗再进入水冷套管3中,打开第一格式排灰阀5和第二格式排灰阀6;灰尘进入灰仓4,当灰仓4内的灰尘较多时,打开第三格式排灰阀7,灰尘进入灰收集管道13。
17.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使用直立式的水冷套管,避免了水冷套管管口堵塞,通过对排灰装置进行优化,解决了一次除尘及水冷套管排灰不顺畅的问题。减少循环气体中的含尘量及对锅炉受热面的磨损,降低锅炉爆管的概率,使干熄炉循环气体含尘量由最初的2.5g/m3,降至改造后的1g/m3,达到一级含尘量标准,但相比于改造前已下降50%,对系统和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1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包括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外顶部设有气体紧急出口管道,除尘器内顶部设有一竖直放置的重力除尘挡板,重力除尘挡板与除尘器之间固定连接,除尘器的一侧部设有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除尘器的另一侧部设有锅炉气体进口管道,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和锅炉气体进口管道与除尘器之间均为管道连接,除尘器底部设有灰尘冷却部,除尘器与灰尘冷却部之间固定连接,灰尘冷却部底部设有灰尘收集部,灰尘冷却部与灰尘收集部之间不接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冷却部包括灰斗、水冷套管、第一格式排灰阀和第二格式排灰阀,灰斗顶部与所述除尘器固定连接,灰斗底部与水冷套管焊接,水冷套管设有两个分支管道,两个分支管道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格式排灰阀和第二格式排灰阀。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收集部包括灰仓、第三格式排灰阀和灰收集管道,灰仓置于所述第一格式排灰阀和所述第二格式排灰阀正下方,灰仓底部通过第三格式排灰阀与灰收集管道相连。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除尘挡板表面设有细小网格。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高温膨胀节和第二高温膨胀节,第一高温膨胀节和第二高温膨胀节均与除尘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熄焦本体排灰的装置,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外顶部设有气体紧急出口管道,除尘器内顶部设有一竖直放置的重力除尘挡板,重力除尘挡板与除尘器之间固定连接,除尘器的一侧部设有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除尘器的另一侧部设有锅炉气体进口管道,干熄炉气体进口管道和锅炉气体进口管道与除尘器之间均为管道连接,除尘器底部设有灰尘冷却部,除尘器与灰尘冷却部之间固定连接,灰尘冷却部底部设有灰尘收集部,灰尘冷却部与灰尘收集部之间不接触;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使干熄炉循环气体含尘量由最初的2.5g/m3,降至改造后的1g/m3,达到一级含尘量标准,但相比于改造前已下降50%,对系统和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运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运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郭青龙 李达 朱玉倩 郭凯 闫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