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7521发布日期:2022-08-27 01:00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煤气化炉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煤产气炉即煤气发生炉也叫煤气发生器,是将煤作为气化燃料进行可燃气体制造的炉子。另外一种概念是一种利用煤气进行燃烧的锅炉或者各种加热燃烧炉称为煤气化炉。还有一种锅炉称为煤气一体化锅炉是一种燃煤锅炉,利用煤气发生炉的特性将锅炉增加受热面积和燃烧室,除了燃煤层提供锅炉热源外其产生的可燃气通过特殊设计配风可在燃气室进行充分燃烧,实际上是锅炉和煤气发生炉的结合的一种新型环保锅炉。根据煤的性质和对煤气产品的要求有多种气化炉型式。分为固定床(移动床)、沸腾床和气流床等形式。壳牌是世界知名的国际能源公司之一。壳牌煤气化技术可以处理石油焦、无烟煤、烟煤、褐煤和生物质。
3.为了减少气化炉顶部含尘和焦油煤气量,技术人员在气化炉上设置了引出煤气的装置,例如中国专利cn204385145u公开的一种用于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其在气化炉外壁和气化炉内壁上开有至少2个均匀分布的煤气通道,煤气通道由煤气通道外壁(9)和煤气通道内壁组成,煤气通道外壁与气化炉外壁连接,并成30-45度的夹角α,煤气通道内壁与气化炉内壁连接,在煤气通道内壁与气化炉内壁的上中部连接处设置带有小孔的挡板,挡板与气化炉内壁平行。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挡板上开孔设置,本身能阻挡一部分的煤焦粒,但是挡板下半部分为敞口设置,目的是排出煤焦粒,但是该部分敞口设置在抽出粗煤气时又使得部分大粒径煤焦粒容易穿过,这种先穿入后再重力作用下排出的设置方式容易存在误差,带出部分煤焦粒。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抽出粗煤气的过程中避免带出煤焦粒,煤焦粒的排出方式更合理。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包括气化炉外壁、气化炉内壁、与气化炉内腔连通并延伸至气化炉外部的煤气通道,煤气通道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煤气通道靠近气化炉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的下端,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铰接,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配合形成与煤气通道内壁直径相配合的圆形,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煤气通道远离气化炉内腔的一端设置有与煤气通道间隙配合的第三板体,第三板体上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的孔径小于煤焦粒的孔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7.在通过煤气通道抽出部分粗煤气的过程中,固定在煤气通道内壁上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圆孔能够阻挡大部分的煤焦粒,少量煤焦粒随粗煤气穿过第一圆孔并被第三板体上
的第二圆孔阻挡住,由于第三板体与煤气通道内壁间隙配合,且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通过弹簧连接,在抽气过程中第三板体会产生小幅度振动,煤焦粒掉落并相互之间产生附着,在重力作用下沿煤气通道下滑,下滑到第二板体的位置后对第二板体形成推力,与第一板体交接的第二板体被打开,煤焦粒顺利回到气化炉内腔。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的端面面积大于煤气通道内壁截面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板体的端面面积小于煤气通道内壁截面的二分之一。
9.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三板体的圆心位置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板的圆心位置连接,确保弹簧在抽气过程中振动能够顺利带动第三板体振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三板体平行。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适用于多种气化炉,在通过煤气通道抽出部分粗煤气的过程中,固定在煤气通道内壁上的第一板体上的第一圆孔能够阻挡大部分的煤焦粒,少量煤焦粒随粗煤气穿过第一圆孔并被第三板体上的第二圆孔阻挡住,由于第三板体与煤气通道内壁间隙配合,且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通过弹簧连接,在抽气过程中第三板体会产生小幅度振动,煤焦粒掉落并相互之间产生附着,在重力作用下沿煤气通道下滑,下滑到第二板体的位置后对第二板体形成推力,与第一板体交接的第二板体被打开,煤焦粒顺利回到气化炉内腔。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第二板体未打开);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第二板体打开);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其中,1煤气通道、2第一板体、3第二板体、4第一圆孔、5第三板体、6第二圆孔、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8.如图1-4所示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包括气化炉外壁、气化炉内壁、与气化炉内腔连通并延伸至气化炉外部的煤气通道1,煤气通道1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煤气通道1靠近气化炉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第二板体3位于第一板体2的下端,第二板体3与第一板体2铰接,第二板体3和第一板体2配合形成与煤气通道1内壁直径相配合的圆形,第一板体2上开设有第一圆孔4;所述煤气通道1远离气化炉内腔的一端设置有与煤气通道1间隙配合的第三板体5,第三板体5上开设有第二圆孔6,第二圆孔6的孔径小于煤焦粒的孔径,第一板体2和第二板体3之间通过弹簧7连接;
19.在通过煤气通道1抽出部分粗煤气的过程中,固定在煤气通道1内壁上的第一板体2上的第一圆孔4能够阻挡大部分的煤焦粒,少量煤焦粒随粗煤气穿过第一圆孔4并被第三板体5上的第二圆孔6阻挡住,由于第三板体5与煤气通道1内壁间隙配合,且第一板体2和第
三板体5通过弹簧7连接,在抽气过程中第三板体5会产生小幅度振动,煤焦粒掉落并相互之间产生附着,在重力作用下沿煤气通道1下滑,下滑到第二板体3的位置后对第二板体3形成推力,与第一板体2交接的第二板体3被打开,煤焦粒顺利回到气化炉内腔。
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2的端面面积大于煤气通道1内壁截面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板体3的端面面积小于煤气通道1内壁截面的二分之一;所述弹簧7的一端与第三板体5的圆心位置连接,弹簧7的另一端与第一板的圆心位置连接;所述第一板体2与第三板体5平行,确保弹簧7在抽气过程中振动能够顺利带动第三板体5振动。
21.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包括气化炉外壁、气化炉内壁、与气化炉内腔连通并延伸至气化炉外部的煤气通道,煤气通道向上倾斜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通道靠近气化炉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的下端,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铰接,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配合形成与煤气通道内壁直径相配合的圆形,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煤气通道远离气化炉内腔的一端设置有与煤气通道间隙配合的第三板体,第三板体上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的孔径小于煤焦粒的孔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通过弹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端面面积大于煤气通道内壁截面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板体的端面面积小于煤气通道内壁截面的二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三板体的圆心位置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板的圆心位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三板体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壳牌气化炉中部引出煤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与气化炉内腔连通并延伸至气化炉外部的煤气通道,煤气通道向上倾斜设置,其特征在于:煤气通道靠近气化炉内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的下端,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铰接,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配合形成与煤气通道内壁直径相配合的圆形,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圆孔;煤气通道远离气化炉内腔的一端设置有与煤气通道间隙配合的第三板体,第三板体上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的孔径小于煤焦粒的孔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抽出粗煤气的过程中避免带出煤焦粒,煤焦粒的排出方式更合理。理。理。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轩 张瑞峰 郭晨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文轩
技术研发日:2022.04.21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