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1859阅读:9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焦炉加热时,可燃气体在立火道内高温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作为污染排放物,不但可以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的破坏等环境问题,同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研究表明,焦炉立火道内燃烧温度越高,生成的氮氧化物越多。因此,在焦炉加热过程中,必须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
[0003]目前广泛采用的降低焦炉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可分为源头减排和末端治理两大类。我国现有的焦炉普遍采用氮氧化物源头减排的方法,为控制立火道内的燃烧温度,采用了高低灯头、废气循环和可燃气体与空气分段供给等方式。如图1-图2所示,在立火道底部,可燃气体从底部贫煤气入口 I或富煤气入口 2进入立火道8,空气从底部空气入口 3进入立火道8,进入立火道8后可燃气体与空气发生掺混燃烧。采用贫煤气加热的焦炉中,贫煤气入口I与空气入口 3之间通过鼻梁砖4相隔,二者距离通常在40mm?50mm,且鼻梁砖4低于立火道底部;而采用富煤气加热的焦炉中,富煤气入口 2与空气入口 3之间的距离通常小于150mm。这种结构使得可燃气体与空气一进入立火道8后迅速发生掺混燃烧,无法在燃烧前与从废气循环孔5进入的循环废气进行充分混合,使得可燃物和氧气以较高的浓度参与燃烧,燃烧剧烈,燃烧温度高,且在立火道8底部形成了较大的高温区,在此区域内极易生成大量氮氧化物,使得焦炉氮氧化物排放量处于较高的水平。
[0004]如图3-图4所示,是一种带有调节砖的焦炉立火道底部结构,为了控制进入立火道8底部的气体流量,在底部贫煤气入口 I和空气入口 3靠近炭化室隔墙6而远离鼻梁砖4一侧放置了数量可调的调节砖7,但这种调节砖的布置方式不利于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通过将立火道内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掺混点上移,推迟二者的掺混燃烧;能够有效减小立火道底部高温区的大小,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减少立火道内氮氧化物的生成,从源头上减少焦炉烟囱氮氧化物的排放。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适用于贫煤气加热焦炉,包括设于斜道区的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分别在立火道底部设有可燃气体入口和空气入口 ;位于可燃气体入口或空气入口前的可燃气体通道或空气通道竖直或相背倾斜设置,可燃气体入口与空气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70_。
[0008]—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适用于贫煤气加热焦炉,包括设于斜道区的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分别在立火道底部设有可燃气体入口和空气入口 ;可燃气体入口与空气入口之间设鼻梁砖,且鼻梁砖高出立火道底部的距离不小于80mm。
[0009]—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适用于富煤气加热焦炉,包括设于斜道区的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分别在立火道底部设有可燃气体入口和空气入口 ;位于可燃气体入口或空气入口前的可燃气体通道或空气通道竖直或相背倾斜设置,可燃气体入口与空气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70_。
[0010]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适用于立火道底部设有调节砖的焦炉,包括设于斜道区的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分别在立火道底部设有可燃气体入口和空气入口 ;所述调节砖紧贴鼻梁砖两侧设置。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I)推迟了立火道底部气流的掺混燃烧,使可燃气体和空气在立火道底部先与循环废气掺混,再燃烧,降低了可燃气体和氧气浓度,削弱燃烧强度,降低最高燃烧温度;
[0013]2)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立火道下部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掺混点与立火道底部的距离,使燃烧位置升高,改善了立火道高向加热均匀性;
[0014]3)降低了立火道内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量,进而减少焦炉氮氧化物排放,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当贫煤气入口与空气入口之间的距离从40mm增加到150mm时,立火道内氮氧化物生成量降低了30%以上;
[0015]4)对于已投产的焦炉,可直接通过调整立火道底部调节砖的放置位置,即将调节砖从远离鼻梁砖侧放置在贴近鼻梁砖侧来实现,易于操作,且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传统焦炉立火道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8]图3是已投产带调节砖的焦炉立火道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采用贫煤气加热焦炉的立火道底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采用贫煤气加热焦炉的立火道底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7是图6的C-C剖视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采用富煤气加热焦炉的立火道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已投产带调节砖焦炉的立火道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图9的D-D剖视图。
[0026]图1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前后的立火道高向燃烧实验结果对比图。
[0027]图中:1.贫煤气入口2.富煤气入口 3.空气入口 4.鼻梁砖5.废气循环孔6.炭化室隔墙7.调节砖8.立火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适用于贫煤气加热焦炉,包括设于斜道区的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分别在立火道8底部设有可燃气体入口 1/2和空气入口 3 ;位于可燃气体入口 1/2或空气入口 3前的可燃气体通道或空气通道竖直或相背倾斜设置,可燃气体入口 1/2与空气入口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70mm。
[0030]如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适用于贫煤气加热焦炉,包括设于斜道区的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分别在立火道8底部设有可燃气体入口 1/2和空气入口 3;可燃气体入口 1/2与空气入口 3之间设鼻梁砖4,且鼻梁砖4高出立火道8底部的距离不小于80mm。
[0031]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适用于富煤气加热焦炉,包括设于斜道区的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分别在立火道8底部设有可燃气体入口 1/2和空气入口 3 ;位于可燃气体入口 1/2或空气入口 3前的可燃气体通道或空气通道竖直或相背倾斜设置,可燃气体入口 1/2与空气入口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70mm。
[0032]如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适用于立火道底部设有调节砖7的焦炉,包括设于斜道区的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道,可燃气体通道和空气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