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922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辅助设备技术供水装置,尤其涉及对水电站机组和变压器冷却技术供水装置。
水电站技术供水对象为机组冷却供水和变压器冷却供水,冷却供水的可靠性和冷却供水的水质对电站正常运行具有很大影响,一般采用坝前或蜗壳取水或坝前、下游取水经水泵供水的方案,近年来,也有采用尾水散热器进行循环冷却供水的方式以解决泥沙和漂浮物对机组冷却器影响问题,(即利用水泵向机组供水,然后经尾水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水泵再向机组供水的循环供水方式),但上述的单一供水方案均存在可靠性不足以及不经济的问题。因为有许多电站坝前或蜗壳取水然后通过自流或减压供水方案是很经济的方案,但丰水期采用此方案则泥沙和漂浮物影响电站的正常运行。而循环供水虽解决了泥沙和漂浮物的问题,但在枯水期河水清洁时,仍旧采用此种方案显然没必要也是不经济的。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双水源供水指从循环水池提供循环水的水源和从坝前(或钢管、蜗壳、下游)取水的水源。
本实用新型使用双备用冷却器指循环冷却器15和辅助冷却器20互为备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互为备用的双水源双路联合供水装置,包括坝前或蜗壳取水管路包括坝前或蜗壳取水口1、管路2、三通阀4或两个两通阀代替、供水总管6顺次串联后并联连接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串联连接三通阀26的入口,三通阀26一个出口连接下游排水管14;由循环水池提供循环水的管路包括水泵17进水口连接接循环供水池21,水泵17出水口串联连接单向逆止阀16、循环冷却器15、三通阀4的入口4B和出口4C,然后接至供水总管6,供水总管6并联连接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串联连接三通阀26的入口,三通阀26的另一个出口串联连接排水管13、循环供水池21;辅助冷却器的管路包括管路2的另一个出口连接管路3、阀门7、循环供水池21内的辅助冷却器20、辅助冷却器排水管25。
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电子防垢除藻器5连接在三通阀4与供水总管6之间,循环水池21内有水位仪19和自动补水装置18。
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下游取水管路包括;下游取水口24、管路22、阀门29串联后,连接三通28,三通28串联连接水泵17、单向阀16、三通30、三通阀4。
由循环水池提供循环水的管路包括水泵17进水口串联连接三通28、阀门31、循环供水池21;水泵17出水口串联连接单向逆止阀16、三通30、阀门48、循环冷却器15、三通阀4的入口4B、出口4C;辅助冷却器20的管路包括下游取水口24、供水泵33、单向阀27、辅助冷却器20、 辅助冷却器排水管25串联连接。
工作原理一、采用坝前、蜗壳、下游取水(如枯水期)1、采用坝前、蜗壳取水,见图1和图8,坝前或蜗壳取水经自流或减压供水时,冷却水经取水口1、管路2、三通阀4、电子防垢除藻器5、供水总管6、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经过三通阀26、排水管14到下游进入尾水流走;此时关闭三通阀4的入口4B,排水管13关闭,关闭阀门7。
2、下游取水经水泵供水时,见图2和图9冷却水经下游取水口24、水管22、阀门29、三通28、水泵17、单向阀16、三通30、三通阀4、电子防垢除藻器5、供水总管6、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三通阀26、排水管14到下游进入尾水流走;此时,关闭二通阀31、二通阀48,关闭三通阀4的入口4B,排水管13关闭。
二、采用循环供水方式(如丰水期);3、备用水源为坝前或蜗壳取水经自流或减压供水时(见图1)循环供水池21中的冷却水(此时水温较高),通过循环水池取水管路32、循环供水水泵17、单向阀16进入循环冷却器15,被下游水冷却后,进入三通阀4,通过电子防垢除藻器5、供水总管6、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经三通阀26、循环供水排水管路13到循环供水池21。形成循环供水冷却。此时,关闭三通阀4的入口4A,关闭排水管14。辅助冷却器20工作时水流经过坝前或蜗壳取水口1、水管2、备用水源取水管3、辅助冷却器20、辅助冷却器排水管25到下游进入尾水流走。
4、备用水源为下游取水经水泵供水时(见图2)循环供水池21中的冷却水(此时水温较高),通过循环水池取水管路32、循环供水水泵17、单向阀16、三通30、阀门48进入循环冷却器15将循环水冷却至规定水温,经三通阀4的4B、4C口进入电子防垢除藻器5、供水总管6、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经三通阀26、循环供水排水管路13到循环供水池21。形成循环供水冷却。此时关闭二通阀29及三通阀4的入口4A,关闭排水管14。辅助冷却器工作时下游水经过下游取水管24、辅助冷却器专用水泵33、单向阀27、辅助冷却器20、辅助冷却器排水管25到下游进入尾水流走。
优点如下1、采用双路供水方案一是采用坝前或蜗壳或下游(如枯水期)取水通过自流或减压或水泵加压进行电站技术供水;二是采用循环冷却方式(如丰水期)进行供水,从而既保证了技术供水的可靠性和技术供水的水质要求,又节约了运行费用,同时增加投资很少。
2、在循环水池21中设置了积木式可随时根据情况叠加安装的辅助冷却器20,对循环水进行二次冷却,从而既保证了技术供水的水温要求,又减低了主冷却器的进口水温(可防止或减少水生物孽生)。
3、循环冷却器15的地脚螺栓和起吊部件均设置在正常水位以上,(而现有技术均设置在最低水位以下),避免了现有技术进行循环冷却器进行检修时,需放干尾水或进行潜水作业的不足。
4、安装了电子防垢除藻器5,通过随运行随处理的方式,避免了定期投药等方式进行防垢除藻的不方便不及时之处。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备用水源为自流或减压供水时,连接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备用水源为下游水泵供水时,连接原理图。
图3实施例1和2中所用的循环冷却器15结构图。
图4实施例1和2中所用的辅助冷却器20结构图图5图4中辅助冷却器20的A-A方向剖视图图6图4中辅助冷却器20俯视图。
图7循环冷却器15结构及安装布置示意图。
图8图1中的设备连接图。
图9图2中的设备连接图。
在图1和图2中,水流经水库或河流A经压力管道B进入水轮机C,并驱动水轮机运转带动发电机输出电力,从水轮机泄出的尾水经尾水管进入尾水渠或尾水洞,流入下游。
实施例1见图1、图8为坝前或蜗壳取水方式和循环水供水方式。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图1中虚线表示采用蜗壳取水时的取水管路走向。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互为备用的双水源双路联合供水装置,包括坝前或蜗壳取水管路包括坝前或蜗壳取水口1、管路2、三通阀4或两个两通阀代替、电子防垢除藻器5、供水总管6顺次串联后并联连接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串联连接三通阀26的入口,三通阀26一个出口连接下游排水管14;由循环水池提供循环水的管路包括水泵17进水口连接接循环供水池21,水泵17出水口串联连接单向逆止阀16、循环冷却器15、三通阀4的入口4B和出口4C,燃后接至供水总管6,供水总管6并联连接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串联连接三通阀26的入口,三通阀26的另一个出口串联连接排水管13、循环供水池21;辅助冷却器的管路包括管路2的另一个出口连接管路3、阀门7、循环供水池21内的辅助冷却器20、辅助冷却器排水管25。循环水池21内有水位仪19和自动补水装置18。
实施例2为下游取水和循环供水。见图2、图9。
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互为备用的双水源双路联合供水装置,包括不用坝前或蜗壳取水口1、管路2。
从下游取水管路包括下游取水口24、管路22、阀门29串联后,连接三通28,三通28串联连接水泵17、单向阀16、三通30、三通阀4,再接电子防垢除藻器5、供水总管6,供水总管6并联连接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串联连接三通阀26的入口,三通阀26一个出口连接下游排水管14;由循环水池提供循环水的管路包括水泵17进水口串联连接三通28、阀门31、循环供水池21;水泵17出水口串联连接单向逆止阀16、三通30、阀门48、循环冷却器15、三通阀4的入口4B、4C、电子防垢除藻器5,然后接至供水总管6,供水总管6并联连接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串联连接三通阀26的入口,三通阀26的另一个出口串联连接排水管13、循环供水池21;辅助冷却器的管路包括下游取水口24、供水泵33、单向阀27、辅助冷却器20、辅助冷却器排水管25串联连接。循环供水池21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图3、图7,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循环冷却器15由多个模块式冷却器M1串联连接组成,每个模块式冷却器M1包括围成四边形或梯子形的大冷却管37和多根小冷却管38,在大冷却管37中有用于调整水流方向的堵水板39,在大冷却管37的端部有用于连接的接头40;见图7,地脚螺栓41设置在循环冷却器15的上部侧边,起吊件42设置在循环冷却器15的顶部,有冷却器进水管和出水管43、44;图4-6,辅助冷却器20由多个积本式冷却器Q串联连接,积木式冷却器Q为4根大冷却管34为多根小冷却管47围成的立方体形,大冷却管34内有堵水板35,大冷却管34端头上为接头36。
图7所示为两个模块式冷却器M1组成的循环冷却器15,循环冷却器15安装布置于尾水闸墩上或尾水渠(根据电站情况也可设置在前池或坝前)侧壁46上,循环冷却器15位置置于最低水位48以下,其固定地脚螺栓41及起吊件42均设置在正常尾水位49以上。
权利要求1.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互为备用的双水源双路联合供水装置,包括坝前或蜗壳取水管路包括坝前或蜗壳取水口1、管路2、三通阀4或两个两通阀代替、供水总管6顺次串联后并联连接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串联连接三通阀26的入口,三通阀26一个出口连接下游排水管14;由循环水池提供循环水的管路包括水泵17进水口连接接循环供水池21,水泵17出水口串联连接单向逆止阀16、循环冷却器15、三通阀4的入口4B和出口4C,然后接至供水总管6,供水总管6并联连接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后,串联连接三通阀26的入口,三通阀26的另一个出口串联连接排水管13、循环供水池21;辅助冷却器的管路包括管路2的另一个出口连接管路3、阀门7、循环供水池21内的辅助冷却器20、辅助冷却器排水管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防垢除藻器5连接在三通阀4与供水总管6之间,循环水池21内有水位仪19和自动补水装置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下游取水管路包括下游取水口24、管路22、阀门29串联后,连接三通28,三通28串联连接水泵17、单向阀16、三通30、三通阀4。由循环水池提供循环水的管路包括水泵17进水口串联连接三通28、阀门31、循环供水池21;水泵17出水口串联连接单向逆止阀16、三通30、阀门48、循环冷却器15、三通阀4的入口4B、出口4C;辅助冷却器20的管路包括下游取水口24、供水泵33、单向阀27、辅助冷却器20、辅助冷却器排水管25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冷却器15由多个模块式冷却器M1串联连接组成,每个模块式冷却器M1包括围成四边形或梯子形的大冷却管37和多根小冷却管38,在大冷却管37中有用于调整水流方向的堵水板39,在大冷却管37的端部有用于连接的接头40;地脚螺栓41设置在循环冷却器15的上部侧边,起吊件42设置在循环冷却器15的顶部,有冷却器进水管和出水管43、44;辅助冷却器20由多个积木式冷却器Q串联连接,积木式冷却器Q为4根大冷却管34为多根小冷却管47围成的立方体形,大冷却管34内有堵水板35,大冷却管34端头上为接头36。
专利摘要水电站防沙除藻双备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互为备用的双水源双路联合供水装置,包括:坝前或蜗壳或下游取水、管路、三通阀4、电子防垢除藻器5、供水总管6顺次串联后并联连接机组各冷却器及主轴密封9、10、11、12、变压器冷却器8、三通阀26、下游排水管14;由循环水池21提供循环水的管路包括:水泵17、单向逆止阀16、循环冷却器15、三通阀4,然后接至供水总管6、各冷却器及三通阀26、排水管13、循环供水池21;特点是引水和循环供水的双路联合供水模式,增加了电子防垢除藻器5和备用辅助冷却器20,从而提高了技术供水的可靠性,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彻底解决了循环冷却系统检修困难(须全站停机),循环冷却器15冷却效果好,方便检修。
文档编号F03B11/00GK2473351SQ0121476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8日
发明者朱宏久, 袁淑蓉 申请人:四川华电科技投资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华神电力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