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595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节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辐射对燃料进行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家庭汽车的拥有量也在迅速的增加,由此所带来的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也日渐突出起来。因此,如何使汽车能够更加节省燃料,并抑制有害废气的产生,成为了目前汽车行业以及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存在一种可加强燃料燃烧效率并减少有害废气产生的燃料活化装置,该装置由一个设在可供燃料通过的容器中的远红外线辐射陶瓷及用以加热该红外线辐射陶瓷的加热装置所构成,而远红外线辐射陶瓷的制成,通常是将二氧化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钛、氧化锰、氧化镁、氧化钡等具有远红外线放射能力的金属氧化物粉末均匀混合后,在1000℃以上的高温炉内锻炼而成,所制成的远红外辐射陶瓷必需经过适当的加热,才能使其产生远红外线以活化与之接触的燃料,从而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以达到节油和环保的目的。但这种燃料活化装置需设加热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更换非常不易,而且使用时必须与燃料直接接触,易造成漏油等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无需与燃油接触,无需加热,便可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的汽车节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节油器,包括外壳和红外线辐射体,外壳内嵌两片半圆形塑盒,红外线辐射体置于半圆形塑盒内。
如上所述的汽车节油器,其中,所说的外壳由两个半环形铝罩组成,两个铝罩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节油器结构简单,安装、更换都非常方便。将节油器置于汽车发动机附近的温度场,能将发动机的热能辐射至节油器内的红外线辐射体,由此产生红外辐射源,整个装置无需与燃油直接接触。节油器产生的红外线,穿透非金属进油管管壁,对燃油产生激化作用,经激化后的燃油(碳-氢分子活化、雾化)进入发动机,从而提高了燃油效率。由于节油器的外壳采用铝质,对红外线有反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节油效果。


图1为汽车节油器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组合后的主视图。
图3为半圆形塑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环形铝罩 2.铰链 3.半圆形塑盒 4.螺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汽车节油器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由两个半环形铝罩1组成,铝罩的外圆呈椭圆形,两个铝罩1之间通过铰链2连接,两个半环形铝罩1边缘设有螺孔4,扣合后可通过螺栓将两个铝罩固定形成节油器外壳。外壳内嵌两片半圆形塑盒3,半圆形塑盒的内圆配合油管管路形状,以便于安装,塑盒壁厚在2mm左右,红外线辐射体置于半圆形塑盒3内。使用时,将此节油器扣合在油管管路上,通过螺栓拧紧固定即可。
所述的红外线辐射体至少含有下列元素单质或其化合物中的一种钴、铜、钼、锂、硼、镁、铝、硅、铬、锌、银、硒、金、铈、铌、锆,其中元素的化合物可以为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氟化物或硼化物。
实例1红外辐射体可以是钴、铜、钼、锂、硼、镁、铝、硅、铬、锌、银、硒、金、铈、铌、锆中任意一种单质散粒,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质散粒的混合,如钴、铝、硒的混合物等等,其混合比例可以任意选取。
实例2红外辐射体可以是钴、铜、钼、锂、硼、镁、铝、硅、铬、锌、银、硒、金、铈、铌、锆中任意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或碳化物或氮化物或氟化物或硼化物,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散粒的混合,如氧化硅与氧化铝散粒的混合物,或是氧化铜与碳化硼和氟化硅散粒的混合物等等,其混合比例可以任意选取。
实例3红外辐射体可以是钴、铜、钼、锂、硼、镁、铝、硅、铬、锌、银、硒、金、铈、铌、锆中至少一种单质散粒与这些元素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混合,所指化合物可以是氧化物或碳化物或氮化物或氟化物或硼化物,如氧化硅与铝散粒的混合物,或是氧化铜和碳化硼与锂和锆散粒的混合物等等,其混合比例可以任意选取。
该汽车节油器广泛适用于一切燃油发动机,如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通过增大壳体的直径大小,还可将该节油器安装在各种大型的输油管道上,以作节油之用。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节油器,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红外线辐射体,其特征在于外壳内嵌两片半圆形塑盒(3),红外线辐射体置于半圆形塑盒(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节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由两个半环形铝罩(1)组成,两个铝罩之间通过铰链(2)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通过辐射对燃料进行处理的装置,具体为一种汽车节油器。该装置包括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红外线辐射体,外壳内嵌两片半圆形塑盒,红外线辐射体置于半圆形塑盒内。其结构简单,安装、更换都非常方便,整个装置无需与燃油直接接触,可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废气排放。
文档编号F02M27/00GK2900832SQ200620001259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9日
发明者周林 申请人:周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