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吸附式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446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电吸附式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静电吸附式空气滤清器
一、 技术领域
一种静电吸附式空气滤清器,属于内燃机与汽车配件的 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常规的空气滤清器, 一般是在壳体内装上滤芯总成,并 串接在内燃机的气路上,由滤纸或加毛毡等过滤材料,通过 滤孔滤下大于滤孔的灰尘杂质,而体积小于滤孔的杂质就仍 然进入发动机。由于气路必须保持正常的工作压力,滤孔不 能过细过密的去提高滤清效率,否则阻力增大压力减少,影 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而滤孔在灰尘较多的工作环境下很容 易被滤下的灰尘堵塞,不仅使自己报废,也使气路不通导致 发动机故障或损坏。
一般的空气含尘量为1.25—2.0g/m3,特别是空气中有较 多的二氧化硅成份,其硬度是缸套、活塞环硬度的3-10倍, 特别是10-20XIM大小的微小杂质,对发动机有严重的磨损。
因此,常规空气滤清器存在着使用寿命短与滤清效率低 的缺点。且进入的一般空气氧化能力低。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或发明目的是解决上述常规滤清器的不足之处,使灰尘在滤芯过滤前截留或转 移,并可重复清理,减少灰尘对滤芯的堵塞与过滤而延长寿 命,且不增加阻力。同时在进气中增加部分臭氧,提高燃烧 性能。
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电吸附式空气滤清器,由出 气口,密封圈、进气口、滤芯总成、外壳体、外壳盖、排尘 袋组成,实待征是在滤芯总成的中心管空腔里装有髙压发生 器,在外壳体的内侧通过金属支承脚导电性连接有金属吸尘 板,在滤芯总成的外侧装有对准金属吸尘板或直接对准外壳 体的高压放电针,在滤芯总成的内侧或外侧装有臭氧发生 器;结构是高压发生器的高压输出正极端、 一路与各个高压
放电针并联连接,另一路与各个臭氧发生器的正极并联连 接,高压发生器和「奥妖发生器的负极端、与金属吸尘板或外 壳体连接并接地;高压发生器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插座与市电 或车辆电瓶电源连接。
实现上^^l^后,饞提竊滤禱凝的过滤效搴与涎长滤清 器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增强发动机动力与减少排污等优 点,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附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是出气口,
2是密封圈,3是进气口, 4是滤芯总成。5是金属吸尘板、6是金属支承脚,7是外壳体,8是高压发生器,9是臭氧发 生器,IO是高压放电针,ll是插座,12是外壳盖,13是排尘袋。
附图2是高压发生器8的电路结构图。图中A、 B两点, 如果是车辆使用的滤清器,则在此AP两点处直接连接电瓶 电源,A、B两点前的变压器Tl及整流部份省略。图中E点是 调试时或人体安全保护用,平时可空挂。图中高压输出两端 C、 D点各为正、负极。V1—V4及外围元件构成高频振荡器; 可控硅VS等组成开关电路,T2等组成升压变压器。结构与 工作原理见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介绍一种实施方式。图中出气口l,密封圈2, 进气口3,滤芯总成4,外壳体7,外壳盖12,排尘袋13是 常规滤清器的原有结构,不做改变。高压发生器8是一个能 产生几千伏以上的高压电发生器,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电路构 成。附图2是其中一种脉冲高频振荡的高压发生器的结构电 原理图。图2中晶体管V1—V4及外围元件RI—R14, C1 — C7、 VD1、 Cl等组成高频振荡器,振荡电压经二极管VD1 整流后加在V2的基极,使V2和V3饱和,R8两端接近电 源电压,通过R9给C6充电,单结晶体管V4等组成驰张振 荡器,触发脉冲使可控硅VS导通。电容C7经升压变压器T2初级和单向可控硅VS放电,放电电流过零时,可控硅 VS关断,C7重新充电。当可控硅导通时,C7又放电,在升 压变压器T2的次级就可得数千伏高压脉冲电压。 如果人体接触到带高压电的部件时,由于人体分布电容的存 在,相当于V1振荡回路L1、 Cl加了一个电容,破坏了起 振条件,使电路停振。 一旦加在V2基极上的电压消失,V2、 V3截止,R8 二端变成低电位、V4停振、无脉冲触发可控硅、 高压电消失,起到保护作用。
升压变压器T2可以如下制作磁心用直径10自X50皿 中波天线磁棒,初级用直径0.41,漆包线绕20匝,用间绕 法直接绕在磁棒上。次级线圈用直径0.lMM漆包线绕在尼龙 骨架上,共绕4000匝,分成10段,每段的一槽绕400匝, 然后将骨架套在初级线圈上面。用环氧树脂封固。要离其它 元件及底板20MM以上,防止跳火。
主要元件名称参数Rl用100k、 R2用IOK、 R3用5K、 R4用220、 R5用1.2K、 R6用860、 R7用8K、 R8用2.2K、 R9用10K、 R10用330、 Rll用330、 R12用IOK、 R13用 2K、 R14用1K、 VI用3DG6、 V2用3DG6、 V3用3DG14、 V4用BT33、 C3用IOOJU、 C4用0.02JLU C5用O.OIJU、 C6 用5XI、 C7用l]U、 DW用2W22H、 VS用3CT5A500V.
图2中A、 B两点、如果是用于车辆的滤清器,则在Ap
6两点处接电瓶电源12y的正负两极,A、B两点前的变压器Tl 与整流电路VD2—VD5等省略。图2中C、 D两点是高压输
出端,E点是为调试时人体触摸之用。
图2的高压输出端正极接在高压放电针10上,负极接 在金属吸尘板5上并接地。在几千伏或几万伏的高压电场作 用下,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带电被吸附到金属吸尘板5的表面。 这是利用静电吸附怖^H4而设计。清理时断开高压电,打开 外壳盖用毛刷可将灰尘刷在排尘袋13上,或拉出整个金属 吸尘板5清理,然后装上重新使用。排尘袋13用橡胶材料 制作。 一般的空气滤清器,高压放电针10的尖端离金属吸 尘板5的空间放电距离在10—一3()MM左右,高压电在2000 一8000伏之间足够,距离大的可增加电压到数万伏以上。以 金属吸尘板5能带静电吸尘为基准。臭氧发生器9,可用一 根长约10—20CM、直径10-20MM的空心金属管制作外壳防 火保护圈,在内部空腔的中间部位垂直方向用焊或者螺丝固 定住金属放电针,并与高压发生器8中的高压输出端正极连 接;放电针尖相对应的另一根负极接电针与高压发生器8中 的高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两针尖之间的空间距离约10—— 30MM之间,以能拉出高压电弧的距离为宜、负极接电针与 金属管及正极放电针之间应采取绝缘。特别注意臭氧发生器 的两端应保持通气,以便产生的臭氧随空气流动。臭氧发生器9可以装一个或多个,可以固定在滤芯总成4的中间空腔 或外部空腔, 一般与滤芯总成4垂直安装。
臭氧发生器9的工作原理在数千和上万伏的高压正负 极放电并拉出电弧时,会使空气产生电离现象,并转为臭氧, 臭氧随空气进入发动机后,由于具有高于氧气的氧化能力与 加速燃烧反应的催化能力,能改善内燃机的燃烧性能,并减 少排污。
高压发生器8的优选结构是从A点的电源正极串接电
阻R12、 R14、电容C8后经B点接回路电源负极。在电容 C8与R14之间的正极点、 一路串接Rl、 R2、 R3后接地, 另一路Cl与Ll并联的一端接正极,另一端串接晶体管VI 的集电、发射极、R4后接地。VI的基极接R2与R3之间后 再串接C4并接地;在R14与R12之间的正极点串接R6、 V2的集电、发射极、R5后接地;晶体管V2的基极一路串 接C5后接地,另一路与V1的发射极之间串接VD1。 .R14 与R12之间的正极电源还串接V3的发射,集电极、R8后接 地;V3的基极串接R7后与V2的集电极连接。R14与R12 之间的正极电源还串接Rll、 V4的集电极、发射极、R10后 接地,V4的基极一路串接C6后接地,另一路串接R9后与 V3的集电极连接。R14与R12之间的正极点再串接一个DW 后接地。在A点与R12之间的正极点串接R13、可控硅VS 后接地,VS的触发极接R10与V4之间。VS与R13之间串 接C7、 T2的初级线圈后接地;T2的次级两端分别接C、 D 两点输出数千伏髙压。
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吸附式空气滤清器,由出气口(1)、密封圈(2)、进气口(3)、滤芯总成(4)、外壳体(7)、外壳盖(12)、排尘袋(13)组成,其特征是在滤芯总成(4)的中心管空腔里装有高压发生器(8)、在外壳体(7)的内侧通过金属支承脚(6)导电性连接有金属吸尘板(5)、在滤芯总成(4)的外侧装有对准金属吸尘板(5)或直接对准外壳体(7)的高压放电针(10)、在滤芯总成(4)的内侧或外侧装有臭氧发生器(9);结构是高压发生器(8)的高压输出正极端、一路与各个高压放电针(10)并联连接,另一路与各个臭氧发生器(9)的正极并联连接,高压发生器(8)和臭氧发生器(9)的负极端与金属吸尘板(5)或外壳体(7)连接并且接地,高压发生器(8)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插座(11)与市电或车辆电瓶电源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吸附式空气滤清器,其特征 是高压放电针(10)与臭氧发生器(9)可以是一个或多 个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吸附式空气滤清器,其特征 是臭氧发生器(9),由两端通气的金属盒(圈)内装有正、 负极高压放电针,并使正、负极放电针之间有一段能拉出电 弧的空间距离的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静电吸附式空气滤清器,属内燃机与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为解决常规滤清器容易堵塞滤孔和不能滤下微小杂质,以及进入气缸的一般空气氧化能力低的缺点而提出。技术方案是不改变常规滤清器的基本结构,加装高压发生器,高压放电针、金属吸尘板,臭氧发生器装置,通过带有高压静电并可重复清理的金属吸尘板,去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转移与减少经过滤芯的灰尘杂质;同时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放电作用下使空气电离,产生并送入能提高燃烧性能的臭氧,增加动力与减少排污。适用于内燃机与汽车空气滤清器。
文档编号F02M35/08GK201301769SQ20082016861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2日
发明者何新法 申请人:何新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