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485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尤其是高速运转的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上的各种小型快艇、摩托艇都具有体积小巧,艇内空间十分紧凑的共同特点, 引擎高速运转产生的高温,通过风冷降温的原设计无法实现,这给高速运转的内置引擎冷 却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国际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的是对引擎内体进行物化处理,使其具有极高的耐 蚀性,然后使自然水(海水、湖水)通过引擎某一恒温区直接进入引擎,达到降温冷却的效 果,这种方式在对引擎前期特殊处理过程中,技术要求及设备条件很复杂,成本及高。同时 物化处理过程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也是进口引擎售价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国内现有内置式摩托艇、快艇引擎的冷却采用二种方式1、封闭内循环式采用这种方式,由于艇体内空间狭小且不通风,发动机和排气管 散热条件很差,因此发动机水温和排气管温度在短时间内会迅速升高,水温过高将使发动 机动力大减,稍不注意还会出现由于冲缸引起引擎损坏、高温引起排气管烧化等后果。同时 飞溅出的开水很容易灼伤司乘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种方式的快艇引擎连续 工作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并且间歇时间较长,很不适用。2、开放式直接冷却方式通过水泵直接把自然水(海水、湖水等)抽入引擎水道达 到强制冷却的目的。这种方式节省空间、降温快捷、费用低廉,但缺点是(1)、自然水(尤其 是海水)直接进入发动机水道,对发动机腐蚀极大,使发动机使用寿命缩短80%以上。(2)、 强冷却使发动机工作水温只有40°C左右,(发动机设计正常工作水温为80 90°C ),水温 长时间过低使发动机燃油燃烧不充分,故使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大大受损,增加使用成本。同 时,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无法达标的尾气排放,给环境造成污染。(3)海水对零部件严 重的腐蚀也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4)发动机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的排气,使排气 管接近烧红状态,无法快速降温。专利号ZL200820112977. 2公开了 “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包括由发动机、热 交换器以及连接管道构成的闭合内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由双层水冷式排气管及控制阀构 成的外循环补充冷却系统,所述的双层水冷式排气管包括相互隔开的进气口、出气口和进 水口、出水口,双层水冷式排气管进气口连接发动机排气管,双层水冷式排气管进水口 一路 经单向阀连接热交换器出水口,另一路经溢流阀、负压给水泵和自动温控单向电磁阀连接 热交换器进水口,所述的闭合内循环冷却系统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设有节温器。其存在的 不足之处在于,冷却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具有冷却效果好,结构更加合理的特点,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且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发动机排 放达标,保护了环境。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由发动机、热交换器构成的闭合内循环冷 却装置,以及由负压给水泵、双层水冷式排气管构成的外循环冷却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为 外置式热交换器,所述的外置式热交换器内循环进出口经节温器、温控电磁阀连接发动机, 所述的发动机底部设有水冷油底盒,所述的负压给水泵经水冷油底盒连接双层水冷式排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了内外循环的自动调节控制热交换结构设计,使发动机内循环液始终以 恒定温度工作,并且内外循环独立,具有冷却效果好,结构更加合理的特点,确保外循环自 然水(海水等)不直接接触发动机各部件,因此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使艇的速度明显 增加;由于消除自然水(尤其海水)对引擎各部件的严重腐蚀,所以大大延长了发动机的使 用寿命,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售后服务成本,同时使发动机排放达标,保护了环境。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装置原理框图;图2为本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由发动机1、热交换器3构成的闭合内循环冷却装置,以及由负压给水泵9、双 层水冷式排气管5构成的外循环冷却装置,如
图1、2所示,所述的热交换器3为外置式热交 换器3,所述的外置式热交换器3内循环进出口经节温器7、温控电磁阀8连接发动机1,所 述的发动机1底部设有水冷油底盒2,所述的负压给水泵9经水冷油底盒2连接双层水冷式 排气管5。所述的节温器7出口 一路接补水箱4,一路接外置式热交换器3管程进口 ;补水箱 4出口一路接发动机1,一路经温控电磁阀8接外置式热交换器3管程出口。所述的双层水冷式排气管5后端设有双层水冷排气弯管组成6。内循环冷却系统 为发动机1出口经节温器7 —路分支接热交换器3的进口,另一路分支接补水箱4的进口, 发动机1进口经温控电磁阀8 —路分支接热交换器3的出口,另一路分支接补水箱4出口, 在发动机1内置水泵的作用下形成内部冷却液不断循环,经热交换器3与行驶中外界高速 自然水进行热交换冷却。补水箱4的作用在于对内循环液的缺失进行补足,此系统中的节 温器7及温控电磁阀8用来保证控制发动机1处于最佳设计恒温状态。所述的外循环冷却系统,在行驶中由负压泵9将外界自然水高压吸入打进所述的 盘管水冷油底盒2,再连接经双层水冷式排气管5及双层水冷排气弯管6排出艇外进行热交 换降温。本装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外循环动力部分负压给水泵9。内循环部分接发动机内部特定冷却液部分3 (由发动机内部水泵推动冷却不断循环)。外循环部分水冷油底盒2和双层水冷式排气管5及双层水冷排气弯管组成6,其 结构如图2所示,上述三部分的连接如
图1所示。工作原理发动机1冷却水道与外置式热交换器3及补水箱4、内置管路(艇外置热交换器) 相接,配合控制阀形成闭合内循环回路,通过发动机内部水泵推动原有的冷却液循环动动 对运转的发动机进行冷却。热交换器与自然水区最大面积接触,配合控制阀构成内循环冷 却回路,通过热交换器,利用流动自然水冷却,使由于连续运转而造成高温的发动机内循环 液冷却。所述各部分通过专用橡胶水管连接,构成回路。工作过程快艇引擎发动机1启动,发动机1运转速度提高,负压给水泵9通过盘管式水冷油 底盒2向双层排气管5再经过双层排气弯管6外水道供自然水降温。当发动机1内水温未 超过某一设定值时,发动机1通过节温器7自动调节内循环液体流量,并使其快速达到最佳 设计温度,在此阶段温控电磁阀8相对应节温器7相对大小开合,内循环管路中冷却液通过 热交换器3与外界自然水有限调节控制。随着发动机1持续高速运转,内循环中冷却液温 度快速升高,此时节温器7与温控电磁阀8相应打开,通过热交换器3与外界自然水进行热 交换降温,发动机1继续靠节温器7与温控电磁阀8调节稳定内循环中冷却液温度,使其保 持在最佳设计设定值。在艇行驶同时负压给水泵9继续不断向盘管式水冷油底盒2经双层 排气管5经双层水冷式排气弯管6供水降温。确保了排气管在艇体内始终不会产生高温现 象。由此解决了发动机运转作功发动机本身产生的高温及发动机排气管中排放热废气产生 的高温现象。
权利要求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包括由发动机(1)、热交换器(3)构成的闭合内循环冷却装置,以及由负压给水泵(9)、双层水冷式排气管(5)构成的外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3)为外置式热交换器(3),所述的外置式热交换器(3)内循环接出口经节温器(7)、温控电磁阀(8)连接发动机(1),所述的发动机(1)底部设有水冷油底盒(2),所述的负压给水泵(9)经水冷油底盒(2)连接双层水冷式排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温器(7)出 口一路接补水箱(4),一路接外置式热交换器(3)内循环进口 ;补水箱(4)出口一路接发动 机(1),一路经温控电磁阀(8)接外置式热交换器(3)管程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水冷式 排气管(5)后端设有双层水冷排气弯管组成(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舷内置引擎冷却装置,包括由发动机、热交换器构成的闭合内循环冷却装置,以及由负压给水泵、双层水冷式排气管构成的外循环冷却装置,所述的热交换器为外置式热交换器,所述的外置式热交换器内循环进出口经节温器、温控电磁阀连接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底部设有水冷油底盒,所述的负压给水泵经水冷油底盒连接双层水冷式排气管。从而解决了高速运转的内置引擎冷却的问题。使发动机内循环液以恒定温度工作,且内外循环独立,确保外循环自然水不直接接触发动机各部件,因此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且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发动机排放达标,保护了环境。
文档编号F01P7/16GK201687565SQ20102017123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
发明者肖志军 申请人:九江飞籁特艇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