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观察油品的放油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423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方便观察油品的放油螺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观察油品的放油螺栓。
背景技术
内燃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机油,在更换机油前需要先提前查看机油品质。一般的,往往通过查看机油尺附带的机油的方式来判断机油品质,或者拆下安装在发动机底部油底壳上放油螺栓放一些机油出来观察用以判断机油品质。以上做法各有不足通过查看机油尺附带的机油来判断机油品质时,在操作过程中,方便无污染,但是由于机油尺附着的机油很少,无法实现机油品质的准确判断;通过拆下放油螺栓放一些机油出来观察来判断机油品质的做法虽然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机油的品质,但是每次需要判断机油品质就拆卸一次安装在发动机底部油底壳上的放油螺栓的操作十分不便,且在此过程中,机油乱溅, 容易造成污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便利,且不会造成污染的放油装置,用于实现机油品质的观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免拆卸的,可方便观测机油品质的放油螺栓。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免拆放油螺栓,包括螺栓腔体、位于所述螺栓腔体内的依次设置的弹性回复机构以及凸轮机构,所述螺栓腔体与所述凸轮机构连接,螺栓腔体设有进油孔,所述凸轮机构包括旋转内轨、卡合所述旋转内轨的止转导轨以及与所述旋转内轨相啮合放油顶杆,所述弹性回复机构与所述所述旋转内轨相接,以推动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放油顶杆在所述止转导轨中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旋转内轨设有导油腔,所述放油顶杆侧壁设有出油口,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止转导轨卡合时,所述导油腔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放油顶杆啮合时,所述导油腔位于所述放油顶杆中,密闭所述出油口。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弹性回复机构接触面设有限位面,所述弹性回复机构位于所述限位面与所述螺栓腔体组成的空间中。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放油顶杆外部分别设有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所述止转导轨内壁配合所述凸台设有凹槽,所述弹性回复机构经由所述凸台以及所述凹槽推动所述旋转内轨与放油顶杆在所述止转导轨内直线反复运动。所述旋转内轨外侧设有多个限位突棱,所述限位突棱围绕所述导油腔设置,所述放油顶杆外侧对应所述限位突棱设置多个第一旋转限位台,所述限位突棱与所述第一旋转限位台的接触面设有限位斜面,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放油顶杆经由所述限位斜面和所述第一旋转限位台啮合。所述止转导轨外侧对应所述限位突棱设有多个第二旋转限位台,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止转导轨经由所述限位斜面和所述第二旋转限位台卡合。所述限位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至45°。
所述螺栓腔体与所述凸轮机构螺纹连接,所述止转导轨外壁与所述螺栓腔体内壁分别对应设有螺纹。所述螺栓腔体为滤网结构,所述滤网结构的螺栓腔体的腔壁上设有多个代替所述进油孔的过滤孔。所述滤网结构设有加强筋。所述弹性回复机构为弹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种免拆放油螺栓,包括螺栓腔体、位于螺栓腔体内的依次设置的弹性回复机构以及凸轮机构,螺栓腔体设有进油孔,凸轮机构包括旋转内轨、卡合旋转内轨的止转导轨以及与旋转内轨相啮合放油顶杆,弹性回复机构推动旋转内轨与放油顶杆在止转导轨中往复直线运动,旋转内轨设有导油腔,放油顶杆一侧开口,侧壁设有出 油口。使用时,向放油顶杆施加一个向弹性回复机构方向运动的外力,通过旋转内轨、止转导轨以及放油顶杆连接状态的配合,当旋转内轨止转导轨卡合时,导油腔与出油口连通,机油能通过进油孔、导油腔以及放油孔流出,此时进行机油查看,当旋转内轨与放油顶杆啮合时,导油腔密闭出油口,停止放油。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内轨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止转导轨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放油顶杆的主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放油顶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图I至图6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免拆放油螺栓,包括螺栓腔体I、位于螺栓腔体内I的依次设置的弹性回复机构2以及凸轮机构,本实施例中,弹性回复机构2为弹簧。螺栓腔体I与凸轮机构连接,设有进油孔,凸轮机构包括旋转内轨3、卡合旋转内轨3的止转导轨4以及与旋转内轨3相啮合放油顶杆5,弹性回复机构2与旋转内轨3直接相连,以推动旋转内轨3与放油顶杆5在止转导轨4中往复直线运动,旋转内轨3设有导油腔3. 2,放油顶杆一侧开口,侧壁设有出油口 5. 3,旋转内轨3与止转导轨4卡合时,导油腔3. 2与出油口 5. 3连通,旋转内轨3与放油顶杆5啮合时,导油腔3. 2位于放油顶杆5中,密闭出油口 5.3。通过旋转内轨3、止转导轨4以及放油顶杆5连接状态的配合,当旋转内轨3与止转导轨4卡合时,导油腔3. 2与出油口 5. 3连通,机油能通过进油孔、导油腔3. 2以及放油孔流出,此时进行机油查看,当旋转内轨3与放油顶杆啮合时,导油腔3. 2密闭出油口 5. 3,停止放油。本实施例中,螺栓腔体I与凸轮机构螺纹连接,止转导轨4的外壁与螺栓腔体I的内壁分别对应设有螺纹。将弹性回复机构2以及凸轮机构组装固定于螺栓腔体I中。本实施例中,旋转内轨3与弹性回复机构2相接触端设有限位面3. 3,弹性回复机构2位于限位面3. 3与滤网结构组成的腔体中,以方便弹性回复机构2在推动旋转内轨3与放油顶杆5在止转导轨4中往复直线运动过程中,力的传递的实现。本实施例中,旋转内轨3与放油顶杆外部分别设有第一凸台3. I与第二凸台5. 1,止转导轨内壁配合凸台设有凹槽4. 1,弹性回复机构2经由第一凸台3. I与第二凸台5. I以及凹槽4. I推动旋转内轨3与放油顶杆5在止转导轨5内直线反复运动。旋转内轨3通过凸台3. I与止转导轨4的凹槽4. I配合并可压着凹槽4. I上下滑动,放油顶杆5通过凸台5. I与导轨4的凹槽4. I配合并可沿着凹槽4. I上下滑动。本实施例中,旋转内轨3设有外侧设有多个限位突棱,限位突棱围绕导油腔3. 2设置,放油顶5的外侧对应限位突棱设置多个第一旋转限位台5. 4,限位突棱与第一旋转限位台5. 4的接触面设有限位斜面3. 4,旋转内轨3与放油顶杆5经由限位斜面3. 4和第一旋转限位台5. 4相啮合。止转导轨4外侧对应限位突棱设有第二旋转限位台4. 2,旋转内轨3与止转导轨4经由限位斜面3. 4和第二旋转限位台4. 2卡合。
不放油时,放油顶杆5的旋转限位台5. 4与旋转内轨3的限位斜面3. 4配合,在弹性回复机构2的弹力作用下,导油腔3. 2经由放油顶杆5的开口端,进入放油顶杆中,此时放油顶杆5的放油孔5. 3被旋转内轨3的导油腔3. 2外壁挡住,此时机油无法通过导油腔3. 2流到外部。当需要放油时,给放油顶杆5施加一个向弹性回复机构2方向运动的力,在力的作用下,放油顶杆5向弹性回复机构2的方向运动,此时放油顶杆5与旋转内轨3啮合,导油腔
3.2位于放油顶杆5中,在第一旋转限位台5. 4与旋转内轨3的限位斜面3. 4配合下,旋转内轨3被放油顶杆5带动在止转导轨4的凹槽4. I内向弹性回复机构2的方向运动。当旋转内轨3运动到一定位置时,第一凸台3. I脱离凹槽4. 1,由于我们给施加的向弹性回复机构2方向运动的力是通过限位斜面3. 4传递在旋转内轨3上面的,所以受力分解后,旋转内轨3有一个能使其旋转的分力,因此,旋转内轨3做旋转运动并继续向弹性回复机构2方向运动并压缩弹性回复机构2。当弹性回复机构2受压处于并圈状态时,旋转内轨3处于上止点位置,此时停止施加外力,旋转内轨3在弹性回复机构2弹力的作用下向放油顶杆5方向运动,此时限位斜面3. 4推着放油顶杆第一旋转限位台5. 4向下运行,当导轨限位斜面3. 4被第二旋转限位台4. 2高位卡住时,放油顶杆5由于重力原因继续下降,此时放油孔5. 3未被旋转内轨3的导油腔3. 2外壁挡住,机油能通过进油孔、旋转内轨3的导油腔3. 2以及放油孔5. 3流出,此时我们可以查看机油。停止放油时,同样,我们给放油顶杆5施加一个向弹性回复机构2方向运动的力,在力的作用下,放油顶杆5向弹性回复机构2方向运动,运行一定位置后旋转限位台5. 4与旋转内轨3的限位斜面3. 4开始配合,旋转内轨3被带动在止转导轨4的凹槽4. I内向弹性回复机构2方向运动,此时由于我们给施加的向弹性回复机构2方向的力是通过限位斜面
3.4传递在旋转内轨3弹上面的,所以受力分解后,旋转内轨3有一个能使其旋转的分力,此时旋转内轨3做旋转运动并继续向弹性回复机构2方向运动。当弹簧2处于并圈状态时,旋转内轨3处于上止点位置,我们停止施加外力。导轨限位斜面3. 4脱离导轨旋转限位台
4.2的高位位置,落入止转导轨4的凹槽4. I中,在弹簧2作用下,旋转内轨3与放油顶杆5继续下行,直至到达下止点位置。此时放油孔5. 3又被挡住,完成停止放油的目的。本实施例中,限位斜面3. 4的倾斜角度为30°至45°。
本实施例中,螺栓腔体I为滤网结构,螺栓腔体I的腔壁上设有多个代替进油孔的过滤孔,将述螺栓腔体I设置为滤网结构,在进行放油时,能够起到油渣过滤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滤网结构中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设于滤油孔之间的位置上,避免堵 塞滤油孔,增强了螺栓腔体I的强度的刚性,从而延长放油螺栓的使用寿命。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腔体、位于所述螺栓腔体内的依次设置的弹性回复机构以及凸轮机构,所述螺栓腔体与所述凸轮机构连接,螺栓腔体设有进油孔,所述凸轮机构包括旋转内轨、卡合所述旋转内轨的止转导轨以及与所述旋转内轨相啮合放油顶杆,所述弹性回复机构与所述旋转内轨相接,以推动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放油顶杆在所述止转导轨中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旋转内轨设有导油腔,所述放油顶杆侧壁设有出油口,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止转导轨卡合时,所述导油腔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放油顶杆啮合时,所述导油腔位于所述放油顶杆中,密闭所述出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弹性回复机构接触面设有限位面,所述弹性回复机构位于所述限位面与所述螺栓腔体组成的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放油顶杆外部分别设有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所述止转导轨内壁配合所述凸台设有凹槽,所述弹性回复机构经由所述凸台以及所述凹槽推动所述旋转内轨与放油顶杆在所述止转导轨内直线反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轨外侧设有多个限位突棱,所述限位突棱围绕所述导油腔设置,所述放油顶杆外侧对应所述限位突棱设置多个第一旋转限位台,所述限位突棱与所述第一旋转限位台的接触面设有限位斜面,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放油顶杆经由所述限位斜面和所述第一旋转限位台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导轨外侧对应所述限位突棱设有多个第二旋转限位台,所述旋转内轨与所述止转导轨经由所述限位斜面和所述第二旋转限位台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斜面的倾斜角度为30°至 45。。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腔体与所述凸轮机构螺纹连接,所述止转导轨外壁与所述螺栓腔体内壁分别对应设有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腔体为滤网结构,所述滤网结构的螺栓腔体的腔壁上设有多个代替所述进油孔的过滤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结构设有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免拆放油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复机构为弹簧。
全文摘要
一种免拆放油螺栓,包括螺栓腔体、位于螺栓腔体内的依次设置的弹性回复机构以及凸轮机构,螺栓腔体设有进油孔,凸轮机构包括旋转内轨、卡合旋转内轨的止转导轨以及与旋转内轨相啮合放油顶杆,弹性回复机构与旋转内轨相连,以推动旋转内轨与放油顶杆在止转导轨中往复直线运动,旋转内轨包括导油腔,放油顶杆一侧开口,侧壁设有出油口。使用时,向放油顶杆施加一个向弹性回复机构方向运动的外力,通过旋转内轨、止转导轨以及放油顶杆连接状态的配合,当旋转内轨止转导轨卡合时,导油腔与出油口连通,机油能通过进油孔、导油腔以及放油孔流出,此时进行机油查看,当旋转内轨与放油顶杆啮合时,导油腔密闭出油口,停止放油,从而方便快捷的实现油品质量的查看。
文档编号F01M11/04GK102877914SQ20121041734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佟宇, 由毅, 沈源, 袁爽,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