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排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5075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排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排气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消声器,消声器适于通过支撑组件固定在两个纵梁的其中一个上,消声器位于纵梁的外侧且消声器位于纵梁的上方,消声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尾管,消声器的底部设有排气管。斜支撑杆,斜支撑杆的上端与消声器相连,斜支撑杆的下端适于固定在两个纵梁的另一个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垂直设置的消声器只占用车架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可增大设置在车架上的油箱的体积,从而可以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且由于消声器的离地间隙足够大,涉水路段的积水不容易进入到消声器中,避免了熄火的危险。同时可有效的避免消声器晃动,解决了消声器竖直设置所带来的振动幅度大的问题。
【专利说明】车辆的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中的牵引汽车的排气装置由排气尾管、支架和消声器组成,消声器用支架吊挂在车架纵梁上,消声器位于车架纵梁的下面,这种排气装置占用了车架的利用空间,从而无法在纵梁上增加油箱,无法提高车辆的续驶里程,且由于消声器离地间隙比较小,深水路段的水容易进入消声器而使得车辆熄火。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排气装置,垂直设置的消声器只占用车架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可增大设置在车架上的油箱的体积,可以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排气装置,所述车辆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纵梁,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消声器,所述消声器适于通过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两个纵梁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消声器位于所述纵梁的外侧且所述消声器位于所述纵梁的上方,所述消声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尾管,所述消声器的底部设有排气管;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消声器相连,所述斜支撑杆的下端适于固定在所述两个纵梁的另一个上。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通过用支撑组件将消声器固定在纵梁上,消声器位于纵梁的外侧且消声器位于纵梁的上方,从而垂直设置的消声器只占用车架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可增大设置在车架上的油箱的体积,从而可以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且由于消声器位于纵梁的上方,使得消声器的离地间隙足够大,涉水路段的积水不容易进入到消声器中,避免了熄火的危险。同时通过支撑组件和斜支撑杆将消声器固定在纵梁上,可有效的避免消声器晃动,解决了消声器竖直设置所带来的振动幅度大的问题。
[000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排气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且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纵梁上;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拉带,所述拉带外套在所述消声器的外壁上且所述拉带的两个自由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管上。从而使得支撑组件的结构简单,且便于消声器的安装固定。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纵梁上,所述连接板从所述安装板向外延伸,且所述连接板的顶壁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所述支撑板支撑在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平面上。两个支臂,每个所述支臂包括本体和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柱,所述两个支臂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本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侧壁上;两个软垫,所述两个软垫分别外套在所述两个支臂的连接柱上;两个软垫盖板,所述两个软垫盖板分别外套在所述两个软垫上且所述两个软垫盖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从而使得连接组件结构简单,且可减少消声器消声时的振动对车架的影响。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从所述安装板向外延伸;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分别从所述安装板向外延伸,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板的前后壁相连。从而使得连接板结构简单,且可减少加工材料,降低成本。
[0010]可选地,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倾斜板连接。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软垫盖板形成为大体“ Ω ”形状。从而使得软垫盖板的结构简单,且便于软垫盖板的装配。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尾管的开口处设有防雨盖板,所述防雨盖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排气尾管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从而解决了下雨天雨水进入到发动机的问题。
[0013]进一步地,排气装置还包括止挡部件,所述止挡部件设在所述排气尾管上以在所述防雨盖板向上转动一定角度时止挡所述防雨盖板。从而可避免防雨盖板的转动角度过大。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排气装置还包括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外套在所述消声器上。从而可进一步减少消声器在车架上的占用空间,增加车架上的可利用的空间。
[0015]具体地,所述消声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00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和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与纵梁和发动机装配时的不同角度的不意图;
[0019]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安装在纵梁上的主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图3所示的安装在纵梁上的排气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6为图3所示的安装在纵梁上的排气装置的仰视图;
[0023]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设有防雨盖板的排气尾管的主视图;
[0024]图8为图7所示的设有防雨盖板的排气尾管的侧视图;
[0025]图9为图8中B-B方向的剖面图;
[0026]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消声器的俯视图;
[0027]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中的支撑底座的主视图;
[0028]图12为图11所示的支撑底座的俯视图;
[0029]图13为图11所示的支撑底座的侧视图;
[0030]图14为图11所示的支撑底座的立体图;
[0031]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中的支臂的主视图;
[0032]图16为图15所示的支臂的侧视图;
[0033]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中的软垫的主视图;[0034]图18为图17所示的软垫的侧视图;
[0035]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中的软垫盖板的主视图;
[0036]图20为图19所示的软垫盖板的俯视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排气装置100、纵梁200、发动机300、消声器1、排气尾管10、
[0039]排气管11、支撑组件2、支撑板20、连接组件21、支撑底座210、
[0040]安装板2101、连接板2102、顶板2103、前板2104、后板2105、
[0041]倾斜板2106、支臂211、本体2110、连接柱2111、软垫212、
[0042]软垫盖板213、套部2130、连接部2131、支撑管22、拉带23、
[0043]第一加强筋24、第二加强筋25、第三加强筋26、斜支撑杆3、
[0044]防雨盖板4、枢转槽40、止档部件5、隔热罩6、V型卡箍7、
[0045]紧固箍8、枢转轴9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
“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9]下面参考图1-图2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排气装置100,其中,车辆包括车架和发动机300,车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纵梁200,需要说明的是,车辆还包括方向盘、油箱等元件,车辆的工作原理已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0050]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100包括:竖直设置的消声器I和斜支撑杆3,其中,消声器I适于通过支撑组件2固定在两个纵梁200的其中一个上,消声器I位于纵梁200的外侧且消声器I位于纵梁200的上方,消声器I的顶部设有排气尾管10,消声器I的底部设有排气管11,具体地,排气管11的一端通过V型卡箍7与消声器I相连,排气管11的另一端通过紧固箍8与发动机300进行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消声器I的工作原理已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其中,在考虑消声器I周围的零件边界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消声器I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其中,横截面指的是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水平面。[0051]斜支撑杆3的上端与消声器I相连,斜支撑杆3的下端适于固定在两个纵梁200的另一个上,此时斜支撑杆3起到支撑消声器I的作用以防止消声器I晃动。
[005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100,通过用支撑组件2将消声器I固定在纵梁200上,消声器I位于纵梁200的外侧且消声器I位于纵梁200的上方,从而垂直设置的消声器I只占用车架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可增大设置在车架上的油箱的体积,从而可以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且由于消声器I位于纵梁200的上方,使得消声器I的离地间隙足够大,涉水路段的积水不容易进入到消声器I中,避免了熄火的危险。同时通过支撑组件2和斜支撑杆3将消声器I固定在纵梁200上,可有效的避免消声器I晃动,解决了消声器I竖直设置所带来的振动幅度大的问题。
[00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装置100还包括隔热罩6,隔热罩6外套在消声器I上,其中该隔热罩6具有隔热的作用,从而通过设有隔热罩6,可减小消声器I散出的热量对周边零部件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小消声器I与周边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即进一步减少消声器I在车架上的占用空间,增加车架上的可利用的空间。
[0054]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板20、支撑管22和拉带23,其中,支撑板20水平放置且支撑板20通过连接组件21固定在纵梁200上。具体地,支撑板20为冲焊件。支撑管22竖直设置在支撑板20上,拉带23外套在消声器I的外壁上且拉带23的两个自由端固定在支撑管22上。从而使得支撑组件2的结构简单,且便于消声器I的安装固定。
[00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图6所示,支撑管22为两个且两个支撑管22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其中,为了提高两个支撑管22之间的支撑强度,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支撑组件2还包括第一加强筋24、第二加强筋25和第三加强筋26,第一加强筋24设在两个支撑管22的顶端上,第二加强筋25外套在两个支撑管22上且位于两个支撑管22的中下部,第三加强筋26外套在两个支撑管22上且第三加强筋26设在支撑板20上,即两个支撑管22的底端贯穿第三加强筋26以设在支撑板20上,同时第一加强筋24和第二加强筋25分别与消声器I的外壁配合。在图1-图6的不例中,斜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加强筋24上,拉带23为两个,两个拉带23中位于上方的拉带23的两个自由端固定在第一加强筋24上,两个拉带23中位于下方的拉带23的两个自由端固定在第二加强筋25上。
[0056]如图3、图11-图1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组件21包括:支撑底座210、两个支臂211、两个软垫212和两个软垫盖板213,其中,支撑底座210包括安装板2101和连接板2102,安装板2101固定在纵梁200上,可选地,安装板2101通过螺钉固定在纵梁200上。连接板2102从安装板2101向外延伸,且连接板2102的顶壁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支撑板20支撑在连接板2102的平面上。
[0057]每个支臂211包括本体2110和从本体2110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柱2111,两个支臂211分别通过相应的本体2110固定在连接板2102的前后侧壁上,可选地,每个支臂211通过贯穿本体2110和连接板2102的相应侧壁的螺钉固定在连接板2102上。两个软垫212分别外套在两个支臂211的连接柱2111上,且每个软垫212的上表面与支撑板20的下表面接触,其中,该软垫212可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可减少消声器I消声时的振动对车架的影响。两个软垫盖板213分别外套在两个软垫212上且两个软垫盖板213固定在支撑板20上。也就是说,支撑板20通过两个支臂211、两个软垫212和两个软垫盖板213固定在支撑底座210上。
[0058]如图11-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板2102包括:顶板2103、前板2104和后板2105,其中,顶板2103从安装板2101向外延伸。前板2104和后板2105分别从安装板2101向外延伸,前板2104和后板2105的顶端分别与顶板2103的前后壁相连。从而使得连接板2102结构简单,且可减少加工材料,降低成本。进一步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顶板2103与安装板2101之间通过倾斜板2106连接。从而可提高连接板2102的结构强度,避免顶板2103从安装板2101上脱落。
[0059]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每个软垫盖板213形成为大体“ Ω ”形状,具体地,每个软垫盖板213包括套部2130和两个连接部2131,套部2130形成为开口朝上的优弧形状,两个连接部2131分别从套部2130的两个自由端水平向外延伸,将每个软垫盖板213外套在相应的软垫212上时,软垫212位于套部2130内,且两个连接部2131的上表面与支撑板20的下表面接触,此时通过贯穿每个连接部2131和支撑板20的螺钉将软垫盖板213固定在支撑板20上。从而使得软垫盖板213的结构简单,且便于软垫盖板213的装配。
[0060]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排气尾管10的开口处设有防雨盖板4,防雨盖板4可转动地设在排气尾管10上以打开或关闭开口。从而解决了下雨天雨水进入到发动机300的问题。具体地,如图9所示,防雨盖板4形成为板状结构,防雨盖板4的顶部设有枢转槽40,排气尾管10上设有与枢转槽40配合的枢转轴9,从而通过枢转槽40和枢转轴9之间的配合使得防雨盖板4可转动地设在排气尾管10上。
[0061]进一步地,如图7-图9所示,排气装置100还包括止挡部件5,止挡部件5设在排气尾管10上以在防雨盖板4向上转动一定角度时止挡防雨盖板4,也就是说,该止档部件5可对防雨盖板4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可避免防雨盖板4的转动角度过大。具体地,如图7-图9所示,止挡部件5的一端固定在排气尾管10上,止档部件5的另一端斜向上延伸,从而使得止档部件5的结构简单。
[006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装置100,通过将竖直放置的消声器I固定在车架的外侧且位于车架的上方,从而可以增大油箱的体积,提高车辆的续驶里程,且可避免在涉水路面行驶时由于消声器I进水而导致车辆熄火,同时外侧带有隔热罩6的椭圆形的消声器I最大限度减少了占用的车架空间,提高了车架可以利用的空间,且通过设有可以自由转动并被止挡部件5限位的防雨盖板4,可以很好解决了下雨天雨水进入到发动机300的问题。
[00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排气装置,所述车辆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竖直设置的消声器,所述消声器适于通过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两个纵梁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消声器位于所述纵梁的外侧且所述消声器位于所述纵梁的上方,所述消声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尾管,所述消声器的底部设有排气管; 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消声器相连,所述斜支撑杆的下端适于固定在所述两个纵梁的另一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放置且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纵梁上; 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拉带,所述拉带外套在所述消声器的外壁上且所述拉带的两个自由端固定在所述支撑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纵梁上,所述连接板从所述安装板向外延伸,且所述连接板的顶壁的至少一部分为平面,所述支撑板支撑在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平面上; 两个支臂,每个所述支臂包括本体和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柱,所述两个支臂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本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侧壁上; 两个软垫,所述两个软垫分别外套在所述两个支臂的连接柱上; 两个软垫盖板,所述两个软垫盖板分别外套在所述两个软垫上且所述两个软垫盖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从所述安装板向外延伸; 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分别从所述安装板向外延伸,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板的前后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倾斜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软垫盖板形成为大体“Ω,,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尾管的开口处设有防雨盖板,所述防雨盖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排气尾管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挡部件,所述止挡部件设在所述排气尾管上以在所述防雨盖板向上转动一定角度时止挡所述防雨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外套在所述消声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文档编号】F01N13/00GK203584536SQ20132081291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王智勇, 黄永志, 杜晓彤, 公茂刚 申请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