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机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289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机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机进气管,包括进气管本体,进气管本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气管本体上设有多根配气管,所述配气管上固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进气管本体和配气管为一体结构,所述每根配气管内均设有与进气管本体连通的进气腔和与出水管连通的出水腔,所述配气管上设有用于将出水腔与气缸盖连通的进水口和用于将进气腔与气缸盖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节温器,所述节温器大循环的出水口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将出水管和进气管集成为一体,此种集成式设计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的空间,同时降低了高度,优化了结构,方便主机厂相应部件的布置,具有明显的优势。
【专利说明】一种气体机进气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机进气管。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部分气体机,电子节气门位于进气管上方,电子节气门竖直向上布置,位于整个发动机的最高部,由于电子节气门本身结构较大,高度较高,主机厂驾驶室落下后底板极易与电子节气门干涉,导致无法配套的情况,制约了潍柴气体机在主机厂的应用。同时此种气体机的气缸盖通过胶管与出水管相连,胶管极易老化、漏水,造成质量事故。气缸盖内的冷却液冷却完机体后通过胶管流到出水管,然后流到节温器,节温器出水口斜向上,增加了主机厂的布置难度,无形中也增加了整个冷却系统的高度。
[0003]前述的气体机,一般配套中重卡领域,由于轻量化等需求,主机厂驾驶室一般较小,高度较低。气体机由于高度太高无法满足部分主机厂的需求,现新设计一种方案,降低气体机的高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气体机高度的气体机进气管。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气管本体,进气管本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气管本体上设有多根配气管,其特征是所述配气管上固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进气管本体和配气管为一体结构,所述每根配气管内均设有与进气管本体连通的进气腔和与出水管连通的出水腔,所述配气管上设有用于将出水腔与气缸盖连通的进水口和用于将进气腔与气缸盖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节温器,所述节温器大循环的出水口水平设置。
[0006]所述出水管与进气管本体平行、间隔设置。
[0007]所述出水管的底面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管,连接管将出水腔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上端面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气管本体上端面的水平高度。
[0008]所述配气管沿进气管本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配气管与进气管本体的前侧下部连接,所述配气管自由端的端面为竖直面。
[0009]所述出水腔的进水口与进气腔的出气口在配气管自由端的端面上左右并排设置。
[0010]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混合管,混合管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电子节气门,所述电子节气门的控制机构朝向配气管侧设置。
[0011]所述节温器内置在出水管上,所述节温器大循环的出水口与出水管同向设置。
[0012]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多个管路连接孔。
[0013]所述配气管的上端面与进气管本体的下端面平齐。
[0014]所述出水管、进气管本体、配气管和连接管一体铸造成型。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将出水管和进气管集成为一体,此种集成式设计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的空间,同时降低了高度,优化了结构,方便主机厂相应部件的布置,具有明显的优势;配气管内铸造与出水管连通的出水腔,取消了胶管连接的水路,有效降低漏水的隐患;将节温器内置在出水管上并将节温器大循环的出水口改为水平出水口,可有效降低发动机出水口的高度,同时节温器的出水口方向朝右侧设置,有利于主机厂外部水路的布置;本实用新型中电子节气门水平设置且其控制机构也朝向配气管侧设置,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整体高度,使本气体机在小驾驶室上的匹配成为可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气缸盖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混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沿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沿B-B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气体机进气管包括进气管本体1,进气管本体I顶部中间位置设有进气口 11,进气管本体I前侧设有多根向前侧伸出的配气管2,本实施例中设有六根配气管2,六根配气管2沿进气管本体I长度方向即图中左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配气管2与进气管本体I的前侧下部连接,配气管2的上端面即顶面与进气管本体I的下端面平齐,配气管2的上端面固接有与进气管本体I长度相适应的出水管3,配气管2的底面在同一倾斜向下的斜面上,配气管2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方便固定连接出水管3,配气管2自由端即前端的端面为竖直面。每根配气管2内均设有与进气管本体I连通的进气腔24和与出水管3连通的出水腔,配气管2自由端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将出水腔与气缸盖9连通的进水口 22和用于将进气腔24与气缸盖9连通的出气口 23,出水腔的进水口22与进气腔24的出气口 23在配气管2自由端的端面上左右并排设置,出水管3的底面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管4,连接管4将配气管2的出水腔与出水管3连通,出水管3上端面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气管本体I上端面的水平高度,防止出水管3对其他部件产生干涉。出水管3与进气管本体I平行、间隔设置,即出水管3与进气管本体I的轴线相平行、出水管3的后侧壁31与进气管本体I的前侧壁12间隔有一定距离,由于气体机中燃气需与空气混合后使用,此种设计可防止配气管2中的热水加热混合气使混合气密度变小,进气量减少,影响气体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前述出水管3、进气管本体1、配气管2和连接管4 一体铸造成型,此种集成式设计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的空间,同时降低了高度,优化了结构,方便主机厂相应部件的布置,具有明显的优势。
[0022]出水管3上设有多个管路连接孔21,用于与各取水管路连通。出水管3的出水端即右端内置有节温器5,节温器小循环的出水口 52水平朝前设置,节温器5大循环的出水口51与出水管3同向设置,即如图中所示出水管3沿左右方向设置,大循环的出水口 51也左右设置,其出口朝右。进气管的进气口 11上连接有混合管6,混合管6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电子节气门7,电子节气门7的控制机构朝向配气管2侧即前侧设置,混合管6的右端部为空气进气口 61,电子节气门7与空气进气口 11之间的管段上设有燃气进气口 62,燃气进气口62与空气进气口 61垂直设置。
[0023]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出水管3的进水口 22和进气管的出气口 23做了改进,相应的与之连接的气缸盖9结构也做适应性调整。本实用新型与气缸盖9连接固定后,大循环时,机体内的冷却水冷却完机体后,流经气缸盖9,冷却完气缸盖9后,经与气缸盖9连通的进水口 22进入出水管3,然后通过内置的节温器5,经过节温器5大循环的出水口 51流出;小循环时,机体内的冷却水冷却完机体后,流经气缸盖9,冷却完气缸盖9后,经与气缸盖9连通的进水口 22进入出水管3,然后通过内置的节温器5,经过节温器5小循环的出水口 52流至水泵。由于电子节气门7和节温器5均水平设置,且电子节气门7的控制结构朝向前侧即朝向气缸盖9侧,节温器5大循环的出水口 51与出水管3同向设置,即左右设置,在防止增加发动机宽度的同时有效降低发动机的高度。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机进气管,包括进气管本体(1),进气管本体(I)上设有进气口(11),进气管本体(I)上设有多根配气管(2),其特征是所述配气管(2)上固接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进气管本体(I)和配气管(2)为一体结构,所述每根配气管(2)内均设有与进气管本体(I)连通的进气腔(24)和与所述出水管(3)连通的出水腔,所述配气管(2)上设有用于将出水腔与气缸盖连通的进水口( 22 )和用于将所述进气腔(24 )与气缸盖连通的出气口(23);所述出水管(3)的出水端设有节温器(5),所述节温器(5)大循环的出水口水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机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3)与进气管本体(I)平行、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机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3)的底面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将出水腔与所述出水管(3)连通,所述出水管(3)上端面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气管本体(I)上端面的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机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配气管(2)沿进气管本体(I)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配气管(2)与进气管本体(I)的前侧下部连接,所述配气管(2)自由端的端面为竖直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机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出水腔的进水口(22)与所述进气腔(24)的所述出气口(23)在所述配气管(2)自由端的端面上左右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机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11)上连接有混合管(6),所述混合管(6)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电子节气门(7),所述电子节气门的控制机构(8)朝向配气管(2)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机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节温器(5)内置在所述出水管(3)上,所述节温器大循环的出水口(51)与出水管(3)同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机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3)上设有多个管路连接孔(2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机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配气管(2)的上端面与进气管本体(I)的下端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机进气管,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3)、进气管本体(I)、配气管(2 )和连接管(4) 一体铸造成型。
【文档编号】F02D9/08GK204003188SQ20142033205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1日
【发明者】邵磊, 刘洪震, 孔宁, 聂标涛, 栗明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