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挡油板和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2213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挡油板和发动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挡油板和发动机。
背景技术
:车辆运行过程中,发动机的油底壳中的机油会随着整车的颠簸而上下晃荡,若机油晃动得过于剧烈,比如在油底壳里溅得太高造成油位过低时,会造成机油泵吸不到足够的机油,从而影响整个机体的润滑,进而损害发动机。此时在油底壳内安装发动机挡油板(如图1所示),可以将油底壳中的机油限制在一定高度的空间内,防止汽车高速行驶或坡度较大颠簸不平的路上行驶时机油晃荡太剧烈。如图2所示,发动机挡油板1’布置在发动机缸体和油底壳2’之间,具体地,发动机挡油板1’往往通过螺栓紧固在发动机缸体的底面,这是需要考虑发动机缸体的壁厚、操作空间和螺栓孔位置等问题。此外,发动机挡油板1’上需要加工螺栓孔3’,这样增加了加工工序,导致成本增加;而且,在装配和拆卸时需要加入拧紧螺栓工序,增加了装配时间,还增加了发动机的不可靠性。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挡油板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挡油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外轮廓的边缘朝外侧延伸设有挤压部,该挤压部用于被发动机缸体压紧到油底壳的顶部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挡油板还包括辅助弹性件,所述辅助弹性件设在所述挤压部与所述油底壳相接触的表面,用于提供将所述挤压部挤压到所述发动 机缸体上的弹性力。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设有过油孔组件,所述过油孔组件包括第一过油孔,若干所述第一过油孔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本体的最低处,且与曲轴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过油孔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油孔,所述第二过油孔与曲轴箱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过油孔组件还包括第三过油孔,若干所述第三过油孔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与平衡轴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过油孔组件还包括第四过油孔,若干所述第四过油孔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且临近所述本体的边缘分布,并与运动部件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弹性件包括若干橡胶柱,各所述橡胶柱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挡油板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在所述本体外轮廓的边缘,且能够匹配地接合到所述油底壳以限制所述发动机挡油板相对于所述油底壳在水平面上的自由度。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挡油板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挤压部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和/或所述油底壳的接触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为间隔分布在所述本体外轮廓的边缘的若干个支耳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挡油板,所述发动机挡油板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发动机挡油板。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油底壳,所述油底壳与所述发动机挡油板中的挤压部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能够匹配地容置所述挤压部。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发动机缸体,所述发动机缸体与所述发动机挡油板中的挤压部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能够匹配地容置所述发动机挡油板中的定位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安装时,将挤压部置于油底壳的顶部端面的对应部位,再将发动机缸体放置在挤压部的上表面并与油底壳上的螺栓孔对齐,在螺栓孔中放入螺栓拧紧即可,此时的发动机挡油板依靠的是油底壳和发动机缸体之间的压紧力进行固定,因此本发明省去了在发动机缸体上设置与发动机挡油板相对应的螺栓孔,从而增加发动机缸体的强度,这有助于改善发动 机的可靠性,此外,在加工和拆装时省去了加工螺栓孔和拧螺栓等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挡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挡油板与油底壳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发动机挡油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发动机挡油板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油底壳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发动机挡油板与油底壳和缸体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发动机挡油板上的过油孔组件的分布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体2挤压部3辅助弹性件4定位件5油底壳6第一定位槽7发动机缸体11第一过油孔12第二过油孔13第三过油孔14第四过油孔1’发动机挡油板2’油底壳3’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挡油板包括本体1,本体1外轮廓的边缘朝外侧延伸设有挤压部2,该挤压部2用于被发动机缸体压紧到油底壳的顶部端面。安装时,将挤压部2置于油底壳的顶部端面的对应部位,再将发动机缸体放置在挤压部2的上表面并与油底壳上的螺栓孔对齐,在螺栓孔中放入螺栓拧紧即可,此时的发动机挡油板依靠的是油底壳和发动机缸体之间的压紧力进行固定,因此本实施方式省去了在发动机缸体上设置与发动机挡油板相对应的螺栓孔,从而增加发动机缸体的强度,这有助于改善发动机的可靠性,此外,在加工和拆装时省去了加工螺栓孔和拧螺栓等工序。优选地,挤压部2比本体1的厚度薄,从图中可以看出:挤压部2为间隔分布在本体1外轮廓的边缘的若干个支耳结构,那么相邻的两个支耳结构之间的间隙可以为发动机缸体与油底壳之间的螺栓连接提供空隙。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挡油板还包括辅助弹性件3,辅助弹性件3设在挤压部2与油底壳5相接触的表面,用于提供将挤压部2挤压到发动机缸体7上的弹性力。也就是说,当发动机缸体7将挤压部2压紧到油底壳5上时,辅助弹性件3具有弹性力而由释放状态缩短而储存了弹性力,且该弹性力随着发动机缸体7与油底壳5之间的进一步挤压而增大,待停止挤压,该弹性力朝上将挤压部2挤压到发动机缸体7上。优选地,辅助弹性件3包括若干橡胶柱,各所述橡胶柱间隔分布。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挡油板还包括定位件4,定位件4设在本体1外轮廓的边缘,且能够匹配地接合到油底壳5以限制所述发动机挡油板相对于油底壳5在水平面上的自由度,从而防止所述发动机挡油板在省去螺栓紧固的情形下在水平面内的蹿动。优选地,定位件4包括柱形塞,数量可以多个。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突起结构,只要能限制所述发动机挡油板相对于所述油底壳在水平面上的自由度即可。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挡油板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在挤压部2与发动机缸体和/或所述油底壳的接触面之间。密封件可以是橡胶垫圈,在油底壳和发动机缸体进行压紧时橡胶垫圈起到更好的压紧作用。由于橡胶可变形性强,可以充分填补微小间隙,在油底壳和发动机缸体通过螺栓压紧的过程中,保证 油底壳、发动机缸体与发动机挡油板接触完全,从而保证发动机挡油板更可靠的被紧固。如图8所示,发动机在工作时,机体内的机油是循环使用的,为确保机油在回油时能够回到油底壳5内,在挡油板的本体1上设有过油孔组件。本实施方式通过一定规律设置所述过油孔组件,以避免机油回流时在挡油板上的存积量过大,以致油底壳5内机油量过少而影响机体的整体润滑的问题。所述过油孔组件可以包括第一过油孔11,若干第一过油孔11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鉴于本体1呈圆弧状结构,第一过油孔11位于本体1的最低处,也就是说,第一过油孔11在本体1正常放置时相对于油底壳5的底面最接近。并且,第一过油孔11的位置与曲轴的位置相对应,因此,使用时,主轴承上的润滑机油回落后,会直接经过第一过油孔11流回到油底壳5中。所述过油孔组件也可以包括第二过油孔12,第二过油孔12的位置与曲轴箱的位置相对应。曲轴箱回油便可经第二过油孔12在最短时间内回到油底壳5内。另外,为了确保机油及时落回,第二过油孔12的开口大于回油孔。所述过油孔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三过油孔13,若干第三过油孔13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第三过油孔13的位置与平衡轴的位置相对应,这样,机油润滑平衡轴轴承后回落时经第三过油孔13可直接回到油底壳5内。此外,所述过油孔组件还包括第四过油孔14,若干第四过油孔14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临近本体1的边缘设置。并且,第四过油孔14的位置与运动部件的位置相对应。本实施方式中,凡是需要润滑的部位都是运动部位,机油在回落时必定不是百分之分竖直回落,有些会飞溅。在挡油板边侧、中心侧开第四过油孔14,飞溅的机油经第四过油孔14将会在最短时间内返回到油底壳5中。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挡油板,所述发动机挡油板为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发动机挡油板。如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油底壳5,油底壳5与所述发动机挡油板中的挤压部2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6,第一定位槽6能够匹配地容置挤压部2,使挤压部2的上表面几乎与油底壳5的端面齐平,进而不影响到发动机缸体7与油底壳5的之间的连接。安装时,将挤压部2置于油底壳5的顶部端面的第一定位槽6中,再将发动机缸体7放置在挤压部2的上表面,并与油底壳5上的螺栓孔对齐,在螺栓孔中放入螺栓拧紧,利用油底壳5和发 动机缸体7之间的压紧力对发动机挡油板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发动机缸体7,发动机缸体7与所述发动机挡油板中的挤压部2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定位槽能够匹配地容置所述发动机挡油板中的定位件4,从而进一步定位所述发动机挡油板,提高所述发动机挡油板的连接牢固性。所述发动机的其它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展开描述。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