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鞍型油箱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4359阅读:4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鞍型油箱的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马鞍型油箱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四驱型机动车大多采用马鞍型油箱。马鞍型油箱通常具有一个主油箱、一个副油箱和主油箱、副油箱的连通部。这种马鞍型油箱存在的问题是:副油箱油液如何参与整车供油成为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将会导致副油箱油液不能或不能充分的使用,导致部分油液不能参与到发动机供油,整车续航里程不足,造成设计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鞍型油箱的结构,使马鞍型油箱在只有主油箱中的一个电动泵芯抽油的情况下,利用虹吸原理,将副油箱中的油液输送至主油箱中,并准确显示马鞍型油箱的储油量,解决了副油箱中的油液的利用问题和热辐射损害马鞍型油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马鞍型油箱的结构,包括由主油箱和副油箱构成的马鞍型油箱,马鞍型油箱的加油口和主油箱均设在马鞍型油箱的右侧,副油箱设在马鞍型油箱的左侧,特征是:在主油箱内设有带电动泵芯的主油泵,在主油泵中设有主油泵油杯、虹吸器和主油泵油位传感器,主油泵进油管的进油口与主油泵顶部的主油泵法兰油管口连接,主油泵进油管的出油口设在主油泵油杯内;在副油箱内设有不带电动泵芯的副油泵,在副油泵中设有副油泵油杯和副油泵油位传感器,在副油泵的底部设有副油泵进油管,副油泵进油管的进油口设在副油泵油杯内的底部,副油泵进油管的出油口与副油泵顶部的副油泵法兰油管口连接,设在马鞍型油箱上表面的油箱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副油泵顶部的副油泵法兰油管口和主油泵顶部的主油泵法兰油管口,将主油箱中的主油泵和副油箱中的副油泵连接在一起。

重力阀布置在马鞍型油箱上表面中间的较高位置,与主油箱上的主油泵连接的发动机进油管和发动机回油管均设在马鞍型油箱的右侧,与重力阀连接的蒸发管路与发动机进油管和发动机回油管设在同一侧,即在马鞍型油箱的右侧,以达到平衡马鞍型油箱内外压力的作用。

在马鞍型油箱的中间底部(马鞍型处)设有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是在马鞍型油箱的主油箱中设有主油泵,在副油箱中设有副油泵,在主油箱内的上部设有带电动泵芯的主油泵,在主油泵中设有主油泵油杯、虹吸器和主油泵油位传感器,在副油箱内的上部设有不带电动泵芯的副油泵,在副油泵中设有副油泵油杯和副油泵油位传感器,在副油泵油杯的底部设有副油泵进油管,油箱连接管设在马鞍型油箱的上表面,油箱连接管将主油箱中的主油泵和副油箱中的副油泵连接在一起。实现副油箱吸油的油液流向为:通电后主油泵启动,主油泵油杯的虹吸器产生真空,将副油箱的油液通过副油泵进油管从副油泵的副油泵油杯底部的进油口吸入,进入副油泵的副油泵法兰油管口,经过油箱连接管进入主油泵的主油泵法兰油管口,经主油泵油管连接到虹吸器,进入主油泵油杯内。主油泵中的主油泵油位传感器和副油泵中的副油泵油位传感器,通过阻值对应主油箱和副油箱的升数后相加的总量反馈到组合仪表显示,以准确显示马鞍型油箱的储油量。在马鞍型油箱的中间底部(马鞍型处)设有隔热板,避免了排气管的热害对马鞍型油箱的影响。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只有主油箱中的一个电动泵芯抽油的情况下,利用虹吸原理,将副油箱中的油液输送至主油箱中,并准确显示马鞍型油箱的储油量,它具有使马鞍型油箱内的燃油得到充分利用、满足整车续航里程、油量显示准确、隔热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副油箱中的油液的利用问题、马鞍型油箱的油位显示问题和热辐射损害马鞍型油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箱的主副油泵的连接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马鞍型油箱的吸油结构,包括由主油箱2和副油箱3构成的马鞍型油箱1,马鞍型油箱1的加油口4和主油箱2均设在马鞍型油箱1的右侧,副油箱3设在马鞍型油箱1的左侧,在主油箱2内的上部设有带电动泵芯的主油泵6,在主油泵6中设有主油泵油杯19、虹吸器20和主油泵油位传感器21,主油泵进油管18的进油口与主油泵6顶部的主油泵法兰油管口14连接,主油泵进油管18的出油口设在主油泵油杯19内;在副油箱3内的上部设有不带电动泵芯的副油泵5,在副油泵5中设有副油泵油杯17和副油泵油位传感器16,在副油泵5的底部设有副油泵进油管15,副油泵进油管15的进油口设在副油泵油杯17内的底部,副油泵进油管15的出油口与副油泵5顶部的副油泵法兰油管口9连接,设在马鞍型油箱1上表面的油箱连接管7的两端分别连接副油泵5顶部的副油泵法兰油管口9和主油泵6顶部的主油泵法兰油管口14,将主油箱2中的主油泵6和副油箱3中的副油泵5连接在一起。

重力阀10布置在马鞍型油箱1上表面中间的较高位置,与主油箱2上的主油泵6连接的发动机进油管11和发动机回油管12均设在马鞍型油箱1的右侧,与重力阀10连接的蒸发管路13和发动机进油管11、发动机回油管12设在同一侧,即在马鞍型油箱1的右侧,以达到平衡马鞍型油箱1内外压力的作用。

在马鞍型油箱1的中间底部(马鞍型处)设有隔热板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