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进气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271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进气处理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内燃机进气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内燃机进气处理器。



背景技术:

按,常见的内燃机多由进气歧管导引外部空气进入内燃机的燃烧室,俾使燃油可混合空气于燃烧室内燃烧爆炸,从而产生内燃机运转作动的动力。然而,常见内燃机运转作动时其燃油常常燃烧爆炸不完全,并导致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引擎积碳。是以,本案创作人于观察到上述缺点后,认为常见的内燃机实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而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内燃机进气处理器,其可使空气经由撞击、摩擦而增加气体分子动能,从而达到助燃的效果,以使燃烧更完全,并降低废气排放。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燃机进气处理器,其包含有:至少一壳体,其具有至少一腔室,且该壳体分别设有一进气孔以及一出气孔,该进气孔以及该出气孔分别与该腔室相连通;多个第一板体,其间隔设于该腔室;多个第二板体,其间隔设于该腔室,且与该等第一板体交错设置。由此,当气体由该进气孔流往该出气孔时,可透过该等第一板体以及该等第二板体形成气体扰流及整流。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壳体包含有一第一壳体,以及一个对应该第一壳体的盖板,该等第一板体设于该第一壳体,该等第二板体设于该盖板。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壳体包含有一第一壳体,以及一个对应该第一壳体的盖板,该等第一板体以及该等第二板体皆设于该第一壳体。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壳体包含有一第一壳体,以及一个对应该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该等第一板体设于该第一壳体,该等第二板体设于该第二壳体。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对合形成一弯弧状的中空筒体。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壳体界定有一轴向,该进气孔与该出气孔分别开设于该壳体的轴向两端,该等第一板体与该等第二板体与该壳体的轴向垂直。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壳体界定有一轴向,该进气孔与该出气孔分别开设于该壳体的轴向两端,该等第一板体与该等第二板体与该壳体的轴向形成一夹角。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等第一板体与该等第二板体皆概成一矩形平板状。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等第一板体与该等第二板体皆概成一弯弧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燃机进气处理器,其可装设于内燃机的进气歧管,并使该出气孔与该进气歧管相通,由此,当空气通过该腔室时,可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利用该等第一板体及该等第二板体产生撞击与摩擦,以形成气体扰流及整流,并增加气体分子动能,由此改变气体的流速且令气体分子在流动过程细微化,从而增加空气与燃料的接触面积,俾使燃烧速度更快、燃烧更完全,而有助燃的效果,并进一步达到节省燃料与减少废气排放之效,而可提升内燃机的工作效率及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壳体

101 第一壳体

102 盖板

103 第二壳体

11 腔室

12 进气孔

121 第三壳体

122 第四壳体

13 出气孔

20 第一板体

30 第二板体

100 内燃机进气处理器

200 进气歧管

L 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以及剖视图,其揭露有一种内燃机进气处理器100,该内燃机进气处理器100包含有:

一壳体10,其具有一腔室11,且该壳体10分别设有一进气孔12以及一出气孔13,该进气孔12以及该出气孔13分别与该腔室11相连通,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该壳体10界定有一轴向L,该进气孔12与该出气孔13分别开设于该壳体10的轴向L两端,且该壳体10包含有一第一壳体101,以及一个对应该第一壳体10的盖板102,但此仅为一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该壳体10可配合实际装设需求而选择形成圆筒状或其他几何形状。

多个第一板体20,其间隔设于该腔室11,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该等第一板体20立设于该第一壳体101的内周壁,且该等第一板体20概成矩形平板状,并与该壳体10的轴向L垂直,但此仅为一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该等第一板体20亦可选择为弯弧状或其他几何形状。

多个第二板体30,其间隔设于该腔室11,且与该第一壳体101内的该等第一板体20交错设置,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该等第二板体20立设于该盖板102,且该等第二板体30概成矩形平板状,并与该壳体10的轴向L垂直,但此仅为一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该等第二板体30亦可选择为弯弧状或其他几何形状。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并请再配合参阅图1所示,该内燃机进气处理器100可装设于内燃机的进气歧管200,并使该内燃机进气处理器100透过该出气孔13与该进气歧管200相通。由此当该内燃机作动时,可透过该进气歧管200使该腔室11产生负压,而可供导引外部空气经由该进气孔12进入该腔室11,并通过该腔室11由该出气孔13进入该进气歧管200,然后再进入该内燃机与燃油混合燃烧爆炸。此时,由于该等第一板体20与该等第二板体30交错设置,并与该壳体10的轴向L垂直,因此当空气由该进气孔12通过该腔室11流往该出气孔13时,会与该等第一板体20及该等第二板体30发生撞击与摩擦,因而形成气体扰流及整流,并增加气体分子的动能,由此改变气体的流速且令气体分子在流动过程细微化,从而增加空气与燃料的接触面积,俾使燃烧速度更快、燃烧更完全,而有助燃的效果,并进一步达到节省燃料与减少废气排放之效,而可提升内燃机的工作效率及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等第一板体20与该等第二板体30交错设置,因此可使空气通过该壳体10的气体通道呈迂回曲折状,故可由以提升空气撞击该等第一板体20与该等第二板体30的机率与频率,从而达到助燃与提升燃油燃烧效率的效果。

请再继续参阅图4及图5所示,其揭露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燃机进气处理器100,其与前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等第一板体20与该等第二板体30皆立设于该第一壳体101的内周壁,且该第一板体20以及该第二板体30皆与该壳体10的轴向L形成一概成45度的夹角,由此,如图6所示,当空气由该进气孔12通过该腔室11流往该出气孔13时,会与该等第一板体20及该等第二板体30发生撞击,并因而形成气体扰流及整流,从而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可经由撞击、摩擦而增加气体分子动能,以由此达到助燃的效果,俾使燃烧更完全,并进一步降低废气排放,从而达到提升内燃机工作效率之效。

请再继续参阅图7及图8所示,其揭露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内燃机进气处理器100,其与前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等第一板体20以及该等第二板体30皆概成一弯弧状,由此,如第9图所示,当空气由该进气孔12通过该壳体10流往该出气孔13时,会与该等第一板体20及该等第二板体30发生撞击,并因而形成气体扰流及整流,从而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可经由撞击、摩擦而增加气体分子动能,以由此达到助燃的效果,俾使燃烧更完全,并进一步降低废气排放,从而达到提升内燃机工作效率之效。

请再继续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其揭露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内燃机进气处理器100,其与前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壳体101的断面成半圆状,该壳体10还包含有一个对应该第一壳体101的第二壳体103,该第一壳体101与该第二壳体103可对合形成一弯弧状的中空筒体,且该等第一板体20设于该第一壳体101,该等第二板体30设于该第二壳体103,由此,如第12图所示,当空气由该进气孔12通过该腔室11流往该出气孔13时,会与该等第一板体20及该等第二板体30发生撞击,并因而形成气体扰流及整流,从而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可经由撞击、摩擦而增加气体分子动能,以由此达到助燃的效果,俾使燃烧更完全,并进一步降低废气排放,从而达到提升内燃机工作效率之效。

请再继续参阅图13所示,其揭露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内燃机进气处理器100,其与前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壳体10具有三个该腔室11,该壳体10对应每一腔室11各设有该进气孔12以及该出气孔13,使该壳体10共具有三个进气孔12以及三个出气孔13,且该进气孔12由可相互对合的一第三壳体121以及一第四壳体122组成,该第三壳体121设于该第一壳体101,而该第四壳体122设于该盖板102,由此,当空气由该等进气孔12通过该等腔室11流往该等出气孔13时,会与该等第一板体20及该等第二板体30发生撞击,并因而形成气体扰流及整流,从而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可经由撞击、摩擦而增加气体分子动能,以由此达到助燃的效果,俾使燃烧更完全,并进一步降低废气排放,从而达到提升内燃机工作效率之效。

值得一提的的是,该第一板体20以及该第二板体30的表面不限于平坦的表面,亦可为粗糙的表面,且该第一板体20以及该第二板体30的形状也不限于平板状,亦可为圆弧状、波浪状或翼状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