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497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上的机油泵是驱动机油的部件,现有的机油泵(齿轮式或者转子式)在设计定型后,其流量特性就确定了。发动机工况变化较大,对机油流量的需求随工况变化而不同,具体的,发动机对机油流量的需求,主要反映在发动机的主油道压力上,只要主油道油压正常,机油泵的流量就足够。但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发动机对机油的需求,机油泵往往按照最恶劣的工况匹配,在部分工况,机油泵设计过量,多余的机油会引起主油道的压力升高,最终被主油道泄压阀放出,起不到任何作用,造成了机油泵的功耗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通过对现有结构进行改进,能够避免机油泵供油过量,进而避免了机油泵的功耗浪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包括主油道和机油泵,还包括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油泵的进油口上的阀座,所述阀座的阀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

设置在所述阀腔中,通过在所述阀腔中沿直线往复移动以改变所述阀腔开口大小的阀芯;

一端与所述主油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滑动连接,以使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主油道油压的驱动下令所述阀腔开口减小的通压管道。

优选的,上述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中,所述阀芯远离所述通压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能够驱动所述阀芯向靠近所述通压管道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上述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中,所述阀座上连接有弹簧护套,并且所述弹簧护套远离所述阀座的一端设置有螺塞,所述弹簧容纳于所述弹簧护套的内腔中,且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塞上。

优选的,上述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中,所述通压管道包括:

与所述主油道连通的导油管;

一端与所述导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阀座连接的阀芯护套,所述阀芯伸入到所述阀芯护套的内腔中,并与所述阀芯护套滑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中,所述阀芯为杆状件,并包括与所述通压管道滑动连接的第一杆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杆段连接的第二杆段,并且所述第一杆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杆段的直径。

优选的,上述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中,所述第一杆段为具有封闭内腔的空心段。

优选的,上述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中,所述第二杆段远离所述第一杆段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簧连接的凸缘和凸块。

优选的,上述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中,所述阀芯为直径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的杆状件,并且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通压管道滑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在机油泵的进油口增设了流量调节阀,并且流量调节阀的阀芯能够在发动机主油道油压的驱动下移动,从而能够在主油道油压过高时(即机油泵供油过量时),通过减小流量调节阀的阀腔开口,减少进入到机油泵中的机油,进而减少从机油泵中流出的机油量,避免了机油泵供油过量,进而避免了机油泵的功耗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中流量调节阀的剖视图;

图2为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流量调节阀与机油泵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3中:

1-阀座,2-阀芯,3-弹簧,4-弹簧护套,5-螺塞,6-阀芯护套,7-凸缘,8-凸块,9-机油泵;

21-第一杆段,22-第二杆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通过对现有结构进行改进,能够避免机油泵供油过量,进而避免了机油泵的功耗浪费。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该发动机的主体部分未在图中示出),包括用于导流机油的主油道(图中未示出)和用于将机油导入到主油道中的机油泵9,在此基础之上,还进一步在机油泵9的进油口增设了流量调节阀,该流量调节阀包括阀座1、阀芯2和通压管道。其中,阀座1连接在机油泵9的进油口上,并且阀座1上开设的阀腔与进油口连通,阀芯2设置在阀腔中,并能够在阀腔中沿直线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阀腔开口大小的改变,进而改变机油的流量,即改变机油进入到机油泵9中的量,而阀芯2减小阀腔开口的移动,是在主油道油压的驱动下实现的,即通压管道一端与主油道连通,以将主油道中的机油引流至与阀芯2接触,令阀芯2承受油压,由于阀芯2与通压管道滑动连接,所以当油压过大时,阀芯2就能够被驱动,以令阀腔开口减小。也就是说,上述的流量调节阀,当主油道压力高时能够减少机油泵9的进油;当主油道中的压力降低时,阀芯2回到初始位置,就可以增加机油泵9的进油。这样,通过控制机油泵9的进油,实现对出油的控制,从而达到降低主油道压力和流量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通过在机油泵9进油口增加具有压力反馈功能的流量调节阀,可以根据发动机的需要自动调节机油泵9的出油量,即机油泵9的流量能够恰好满足机油压力的要求,减少了多余机油量,从而降低了机油泵9的功耗,实现了节能。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中,阀芯2远离通压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弹簧3,弹簧3能够驱动阀芯2向靠近通压管道的方向移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图1的视角中,阀芯2向右移动是在主油道压力的驱动下实现的,以使阀腔开口减小,而阀芯2向左移动,即实现阀腔开口增大的操作,是通过弹簧3施加的弹力实现的。具体的,在设置弹簧3时,为了提高流量调节阀的工作可靠性,优选将弹簧3设置在阀芯2远离通压管道的一端,令弹簧3对阀芯2施加弹力。此外,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可以将弹簧3设置在通压管道中,使得阀芯2的同一端既受主油道压力也受弹簧拉力,当受主油道压力大于弹簧拉力时,阀芯2向右移动,阀腔开口减小。由于此种弹簧设置在通压管道中的设置方式较为复杂,所以仅将其作为备选方案。

进一步的,阀座1上连接有弹簧护套4,并且弹簧护套4远离阀座1的一端设置有螺塞5,弹簧3容纳于弹簧护套4的内腔中,且弹簧3不与阀芯2连接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螺塞5上,如图1和图3所示。此种设置方式,为设置弹簧3的一种优选方式,其在使弹簧3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还为弹簧3提供了防护,保证了弹簧3的可靠工作。此外,也可以在阀座1上开设安装弹簧3的内腔。

具体的,通压管道优选包括:与主油道连通的导油管(图中未示出);一端与导油管连通,另一端与阀座1连接的阀芯护套6,阀芯2伸入到阀芯护套6的内腔中,并与阀芯护套6滑动连接,如图1所示。将通压管道设置为两部分,令导油管专门用于引导机油,而由于需要滑动连接阀芯2并避免导油管中的机油流入到阀腔中,所以专门设置了工作可靠性更高的阀芯护套6,其固定在阀座1上的同时,还套设在阀芯2的一端上,机油在进入到阀芯护套6内腔中的同时,实现了与阀腔的隔绝,而且还保留了阀芯2的顺畅滑动。

在一种优选结构中,令阀芯2为杆状件,并包括与通压管道(具体是阀芯护套6)滑动连接的第一杆段21,以及与第一杆段21连接的第二杆段22,并且第一杆段21的直径大于第二杆段22的直径,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第二杆段22的直径较小,所以其在与机油泵9的进油口对正时,对进油量的节流作用很小,而第一杆段21的直径则相对较大,其与机油泵9的进油口对正时,能够对流经阀腔的机油起到明显的节流作用。具体的是,当主油道压力高于弹簧3弹力时,机油压力推动阀芯2向右移动,第一杆段21的阻挡使进油截面积减小,当机油压力降低时,弹簧3推动阀芯2向左移动,第二杆段22由于直径较小,所以会使进油截面积增大。此外,为了保证发动机进油的需要,阀芯2的移动只会减小进油截面积,而不会堵死阀腔。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优选第一杆段21为具有封闭内腔的空心段,如图1所示。此种设置方式,能够降低阀芯2的自重,使得阀芯2能够更加灵活的移动,从而提高流量调节阀的调节灵敏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杆段22远离第一杆段2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弹簧3连接的凸缘7和凸块8。其中,凸缘7沿径向凸出第二杆段22的圆周外壁,凸块8则轴向凸出第二杆段22的端部。在与弹簧3配合时,弹簧3的端部抵接在凸缘7上,凸块8则伸入到弹簧3的内侧,实现与弹簧3的连接。

另外,除上述包括第一杆段21和第二杆段22的结构,阀芯2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令阀芯2为直径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的杆状件,即令阀芯2为锥形杆,并且直径较大的一端与通压管道滑动连接,此种设置方式同样能够实现对进入到机油泵9中的机油流量的调节。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