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6334发布日期:2018-12-12 00:2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第2000-303921号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在该空气滤清器中,空气流量计被插入到出口管(空气导出通道筒)中,所述出口管一体地形成至作为容纳过滤元件的外壳的一部分的盖,并且管状的流量调节构件设置在空气流量计的上游。

然而,诸如在jp-a2000-303921的空气滤清器中,当空气流量在设置有流量调节构件的出口管的入口附近突然改变时,在从过滤元件进入的空气流中发生分离和偏转。当这样的空气流分离和偏转发生时,湍流的空气朝向空气流量计流动,由此将变化引入到测量的空气量中。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中抑制了在出口管的入口处发生的气流分离和偏转,并且平稳的空气流能够流动到空气流量计中。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出口管,空气通过所述出口管被排出;空气流量计,其朝向所述出口管的内部而被插入穿过所述出口管的壁;以及流量调节构件,其形成为在所述空气流量计的前端侧处从所述出口管的内表面突出。所述流量调节构件包括:边缘,其相对于所述内表面形成有山峰形,并且沿着空气的流向延伸;后端,其形成在所述边缘的沿所述流向的下游端,并且朝向所述内表面被锋利切割地定形,以及宽度变窄部,其向所述流向的下游而逐渐减小所述出口管的圆周方向的宽度。

第一方案涉及一种包括流量调节构件的空气滤清器,所述流量调节构件形成为从出口管的内表面突出。空气流量计朝向空气滤清器的出口管的内部被插入穿过壁的表面。空气流量计检测穿过出口管的空气量。在所插入的空气流量计的前端侧处,流量调节构件设置在出口管的内表面上。当出口管的内表面被考虑为接地面时,流量调节构件具有山峰形,所述山峰形在高度上向流向的下游逐渐增加,并且随后在高度上逐渐减小。流量调节构件的下游端朝向内表面锋利切割地定形。而且,当出口管的圆周方向被考虑为宽度方向时,流量调节构件具有宽度变窄部,所述宽度变窄部向流向下游逐渐减小宽度。

由于在出口管中流量调节构件设置在空气流量计的前端侧的内表面上,所以第一方案使得能够在流量调节构件的流向上的下游产生有序的纵向涡流。结果,能够使气流沿着流量调节构件流动。而且,由于流过空气流量计的前端侧的空气沿着出口管内的内表面流动,所以能够抑制在出口管的入口处发生的分离涡流的出现。即,抑制了在出口管的入口处发生的气流分离和偏转,并且平稳的气流流入到空气流量计中。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空气滤清器还包括容纳过滤元件的外壳,所述外壳连接至所述出口管,使得空气通过所述过滤元件的通过方向与所述流向彼此交叉。而且,所述流量调节构件设置在所述出口管的过滤元件侧。

第二方案具有以下内容作为前提:空气通过过滤元件的通过方向与通过出口管的流向彼此交叉,即气流的路径是弯曲的。而且,流量调节构件设置在出口管在弯曲的流动路径的内侧的过滤元件侧。

由于流量调节构件设置在空气的流动突然改变的流动路径的内侧,通过第二方案,抑制了发生在出口管的过滤元件侧的气流分离和偏转,并且平稳的气流流入到空气流量计40中。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的空气滤清器中,所述流量调节构件的所述边缘的所述山峰形的顶点,与所述流量调节构件在所述出口管的所述圆周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位置,位于所述流量调节构件的沿着所述流向的上游侧。

由于流量调节构件被给予类似带有变宽的前边缘和变尖的后边缘的机翼的截面轮廓,第三方案允许改进出口管内的流量调节效果。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的空气滤清器中,使用沿所述流向分开的模具形成所述出口管;并且所述流量调节构件的所述边缘的所述山峰形的顶点布置在所述出口管的所述模具的分型线处。

由于将流量调节构件的顶点与出口管的模具的分型线对齐,第四方案使得能够使用两部分的组合模将流量调节构件一体形成至出口管。由此不需要用于成型流量调节构件的复杂的组合模,使得能够缩减制造成本。

本公开的空气滤清器抑制了在出口管的入口处发生的气流分离和偏转,由此使得平稳的气流流入到空气流量计中。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侧视截面图;

图2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出口管部的侧视截面图;

图3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出口管部的前视截面图(沿图2中的a-a剖切的截面图);

图4a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侧视图;

图4b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平面图;

图5为说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操作的图解(侧视截面图);

图6为说明比较例的空气滤清器的操作的图解(侧视截面图);

图7为说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出口管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解(侧视截面图);

图8a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空气滤清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侧视图;

图8b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空气滤清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平面图;

图9a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的空气滤清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侧视图;

图9b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的空气滤清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平面图;

图10a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变型例的空气滤清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侧视图;

图10b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变型例的空气滤清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侧视图;

图10c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五变型例的空气滤清器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侧视图;以及

图11为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六变型例的空气滤清器的出口管部的前视截面图(对应于图3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接下来关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进行说明。在每个附图中注意到的是,为了便于说明,箭头“前”(fr)指示装置前方,其相反侧为装置后方,并且在装置前方与装置后方之间延伸的方向为装置前后方向。箭头“上”(up)指示装置上侧,其相反侧为装置下侧,并且在装置上侧与装置下侧之间延伸的方向为装置上下方向。而且,箭头“右”(rh)指示装置右方,箭头“左”(lh)指示装置左方,并且在装置右方与装置左方之间延伸的方向为装置宽度方向。注意到的是,空气滤清器相对于车身等的方位不由这些方向的定义限制。

空气滤清器的基本构造

图1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的竖向截面,而图2为出口管24的放大截面图。如图1所示,空气滤清器10为箱式空气滤清器,所述箱式空气滤清器包括大致箱形、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12。外壳12布置在车辆的发动机舱内部,并且构造为包括空气滤清器壳体14和盖20。

空气滤清器壳体14构成外壳12的下部,并且如从外部看出的,形成为在装置上侧开口的大致箱形。带有l形截面的凸缘14a形成至空气滤清器壳体14的开口边缘处的上端。凸缘14a用于将空气滤清器壳体14联接至盖20。箱状的过滤元件30布置为以便在空气滤清器壳体14的上端处沿着开口的内壁延伸。即,空气滤清器壳体14的上端处的开口由过滤元件30封闭。

引入外部空气所通过的进气口16形成在空气滤清器壳体14的装置下侧处的侧壁中。入口管18连接至进气口16。入口管18为引入外部空气的部分。入口管18的一端与空气滤清器壳体14连通,并且入口管18的另一端布置在发动机舱中。

注意到的是,虽然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入口管18一体地形成至空气滤清器壳体14,但并不存在对其的限制。例如,可以形成管状的连接口,所述管状的连接口从空气滤清器壳体14的壁突出,并且分开的入口管插入到连接口中以便将连接口与入口管连接在一起。

盖20构成外壳12的上部,并且盖20的装置下侧联接至空气滤清器壳体14。如从外部看到的,盖20形成为在其装置下侧开口的大致箱形。带有l形截面的凸缘20a形成至盖20的开口边缘处的下端。盖20的凸缘20a与空气滤清器壳体14的凸缘14a在彼此抵靠装配的状态下通过夹具装配(未图示在附图中)等而联接在一起。

排出已经穿过过滤元件30的清洁空气所通过的进气出口22形成在盖20的装置上侧处的侧壁中。出口管24连接至进气出口22。出口管24为朝向发动机排出清洁空气的部分。出口管24的一端与盖20连通,而出口管24的另一端联接至发动机进气歧管(未图示在附图中)的进气口。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出口管24的内径d例如设定为60mm(参见图2)。在盖20中还设置有漏斗26。漏斗26的直径从进气出口22朝向外壳12的内侧逐渐增加。在出口管24的入口附近,流量调节构件50设置在出口管24的装置下侧处。稍后将详细描述流量调节构件50。

注意到的是,虽然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出口管24和漏斗26一体地形成至盖20,但不存在对其的限制。例如,可以形成管状的连接口和分开的出口管,所述管状的连接口从盖20的壁突出,所述分开的出口管插入到连接口中以便将连接口与出口管连接在一起。而且,出口管可以穿过盖20的壁,并且穿过的出口管的前端插入到分开的漏斗中,以便将出口管与漏斗连接在一起。注意到的是,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出口管24使用沿装置前后方向分开的模具而形成。具体地,出口管24使用漏斗26侧的模具与除了漏斗26之外的管侧的模具的组合而形成。

如上所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包括容纳过滤元件30的外壳12。连接有出口管24,使得在外壳12中空气通过过滤元件30的通过方向p与空气通过出口管24的流向f彼此交叉。即,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构成空气的路线的流动路径32从过滤元件30朝向出口管24弯曲。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流量计40被朝向出口管24的内部插入穿过出口管24的壁24a。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流量计40为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计40的外部由树脂制成,并且空气流量计40包括大致圆柱状的主体部42,以及从主体部42延伸的圆筒状的测量部44。插入孔28设置在出口管24的装置上侧处的壁24a中。空气流量计40的测量部44被插入到插入孔28中,并且使用螺栓将空气流量计40的主体部42固定至形成至壁24a的底座(未示出在附图中),以便将空气流量计40固定至出口管24。注意到的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测量部44具有40mm的突出长度j,而出口管24的内径d为60mm。而且,测量部44的装置前后方向长度k为30mm,而测量部44的装置宽度方向宽度n为20mm。虽然未在附图中示出,但主体部42包括用于连接至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连接器。将线束连接至连接器而使空气流量计40电连接至ecu。

如图3所示,连通孔46设置在空气流量计40的测量部44的圆筒表面中。旁通流动路径(未示出在附图中)设置在测量部44内部,其中已经进入连通孔46的空气通过所述旁通流动路径转向。用于测量空气量的加热元件(未示出在附图中)沿着旁通流动路径设置在中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流量计40中,空气穿过连通孔46,使得由ecu测量穿过出口管24的空气量。

流量调节构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出口管24的内表面24b上,流量调节构件50形成在空气流量计40的前端40a侧,即,形成在空气流量计40的装置下侧,以便朝向装置上侧突出。空气流量计40的形成有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下侧对应于外壳12中的过滤元件30侧。为了进一步说明,过滤元件30侧对应于从过滤元件30朝向出口管24弯曲的流动路径32的内侧。流量调节构件50设置在出口管24的装置前后方向上的装置前侧处的入口附近。接下来关于流量调节构件50的形状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a和图4b用于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的形状,并且为仅图示出流量调节构件50的外部视图。如图4a所示,如从侧面看到的,流量调节构件50的边缘52沿着空气的流向f延伸,即,从装置前方朝向装置后方延伸,并且形成有山峰形。为了进一步说明,边缘52的高度从接地面(内表面24b)逐渐增加,直到到达作为最大高度的位置的顶点53,并且随后逐渐减小,由此形成山峰形。流量调节构件50的后端54在边缘52的装置后端朝向接地面(内表面24b)垂直地锋利切割地定形。注意到的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前后方向长度l为50mm,而空气流量计40的测量部44的装置前后方向长度k为30mm(参见图2)。在流量调节构件50的顶点53处从内表面24b的高度h1为7mm,而在流量调节构件50的后端54处从内表面24b的高度h2为3mm(参见图2)。

如图4b所示,在平面图中,流量调节构件50包括宽度变宽部56和宽度变窄部58。宽度变宽部56的沿着出口管24的圆周方向(装置宽度方向)的宽度从装置前方朝向装置后方逐渐增加。宽度变窄部58的宽度从宽度变宽部56的后端朝向装置后方逐渐减小。注意到的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w为10mm(参见图3)。

将如上构造的流量调节构件50布置在气流内则沿着边缘52产生气流。这在出口管24内产生了流量调节效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装置前后方向上,流量调节构件50的在装置上下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1的位置处的顶点53的位置,与流量调节构件50的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w的位置处的外周端57的位置对齐。而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流量调节构件50的顶点53的装置前后方向位置和外周端57的装置前后方向位置被设定为以便比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前后方向中央更朝向装置前方。

由于如上构造的具有类似机翼的截面轮廓的流量调节构件50,通过变宽的前边缘与变尖的后边缘,能够改进出口管24内的流量调节效果。

作用及有益效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中,流量调节构件50设置在出口管24的装置下前方处的内表面24b上。设置有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的出口管24体现了如下的作用及有益效果。注意到的是,以接下来的说明中,参照图5和图6,做出了与未设置有流量调节构件50的现有技术的空气滤清器(比较例)的比较。

图6为说明作为比较例的现有技术的空气滤清器100的出口管24中的空气的流动的图解。注意到的是,在比较例中,与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构造相同的构造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6所示,除了不包括流量调节构件50之外,比较例的出口管24被构造为与本示例性实施例相同。即,在比较例中,类似于本示例性实施例,流动路径32形成为从过滤元件30朝向出口管24弯曲(参见图1)。在流动路径32中,穿过过滤元件30的空气的朝向装置上侧的流动在进气出口22的前方改变方向,以便朝向装置后方流动。沿着流动路径32流动的空气在漏斗26中聚集并且进入出口管24。即,在出口管24的入口(漏斗26)附近,出口管24的装置下侧为空气的流动突然改变的地点。

在比较例中,由于空气的流动在出口管24的入口附近的突然改变的结果,在空气流量计40的装置下侧处发生气流分离(参见图6中的线t)。具体地,在出口管24中,由于对应于流动路径32的内侧的出口管24的装置下端附近的气流不能够沿着内表面24b流动,凭此气流开始朝向对应于流动路径32的外侧的出口管24的装置上侧上升,所以在空气流量计40的附近发生分离。由于气流在发生分离处(参见图6中的区域u)被妨碍,所以在出口管24中发生气流偏转。随着区域u变宽,空气所穿过的出口管24的有效截面面积减小。

因此,在比较例中,由于出口管24的入口处的气流分离和偏转,湍流的空气(分离涡流)流入到插入到出口管24中的空气流量计40中。这导致由空气流量计40进行的气流检测的变化。由空气流量计40检测的空气量与穿过出口管24的空气量(即实际流入到发动机中的空气量)之间的测量误差导致发动机输出和转矩的变化。

与之相比,由于本示例性实施例设置有流量调节构件50,尽管出口管24的入口附近的空气的流动突然改变,也抑制了诸如比较例中的气流分离。参照图5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在流量调节构件50被设置在出口管24中的气流内的情况下,由于在后端54处被锋利切割的边缘52,在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后方处产生小的涡流。因此在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后方处依次产生纵向涡流(参见图5中的线r)。

随后,由于在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后方处产生的纵向涡流,所以从带有强动量的上层朝向带有弱动量的下层,为产生纵向涡流的内表面24b附近的区域提供动量。由此,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后方处的气流的速度增加,并且空气沿着流量调节构件50流动。

由于空气的沿着流量调节构件50的流动,沿着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前后方向的气流的速度也增加,并且出口管24的装置下侧处的空气沿着内表面24b流动。因此,在出口管24的入口处,尽管对应于流动路径32的内侧处的出口管24的装置下侧处的流动的突然改变,但由于并未朝向对应于流动路径32的外侧的出口管24的装置上侧上升的气流,所以也抑制了空气流量计40附近的气流分离。即,抑制了朝向空气流量计40的分离涡流。由于减少了流动分离发生的区域(参见图5中的区域s),也抑制了气流偏转。当发生在出口管24的入口处的气流分离和偏转被抑制时,平稳的气流(并非分离涡流)流入到空气流量计40中,由此抑制了由空气流量计40进行的气流的检测的变化。由于空气流量计40检测的空气量与穿过出口管24的空气量(即实际流入到发动机中的空气量)之间的减小的测量误差,也抑制了发动机输出和转矩的变化。

抑制气流分离和偏转增加了出口管24的空气所穿过的有效截面面积,减小了在出口管24的中间附近流动的空气与在出口管24的装置下侧的内表面24b附近流动的空气的速度差。即,使出口管24内的气流更加均匀。使流过出口管24的空气的流动更加均匀并且使空气的流动平稳,减小了压力损失并且增加了流入到发动机中的空气量,使得能够改进发动机输出。

流量调节构件的装置前后方向位置

现在将参照图7给出关于流量调节构件50的装置前后方向位置的另外的说明。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一般优选地布置为以便包含在从出口管24的入口至出口的整个区域中,即在图7中的区域x1内。其原因为,将流量调节构件50布置在出口管24中使得能够在布置有流量调节构件50的那侧形成沿着内表面24b流动的气流。注意到的是,在流量调节构件50布置在出口管24的入口处的情况下,边缘52的装置前部形成为以便跟随漏斗26的形状并且比内表面24b更朝向装置下侧延伸(参见在图7中使用双点划线图示出的左端的流量调节构件50)。即,边缘52形成从漏斗26连续延伸的曲线。

流量调节构件50优选地布置为以便包含在区域x2内,所述区域x2从出口管24的入口向空气流量计40的后方的位置,具体地,向从空气流量计40的后端距离y(大约10mm)的位置延伸。由于这是流量调节效果在空气流量计40的附近展现得最强有力的位置,所以区域x2是优选的。

而且,当用于出口管24的模具的分段相接触的位置被设定在从出口管24的出口距离x3的位置时,通过将流量调节构件50的顶点53布置为以便位于对应于距离x3的位置,顶点53的位置与用于出口管24的模具的分型线的位置对齐(对应于图2中的线a-a)。因此,将流量调节构件50的顶点53与用于出口管24的模具的分型线对齐,能够使用两部分的组合模而使流量调节构件50与出口管24一体形成。由此不需要用于成型流量调节构件50的复杂的组合模,使得能够缩减制造成本。注意到的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顶点53布置为以便位于对应于距离x3的位置。

变型例

接下来说明展现了与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作用和有益效果的变型例。

第一变型例

如图8a和图8b所示,第一变型例包括与示例性实施例形状不同的流量调节构件50a。注意到的是,在图8a和图8b中,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相同的功能的构造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8a所示,如从侧面看到的,流量调节构件50a的边缘52形成有山峰形,所述山峰形在高度方面从接地面(内表面24b)直线地增加,并且随后在高度方面沿空气的流向f向下游(即,逐渐朝向装置后方)逐渐直线地减小。类似于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流量调节构件50a的后端54在边缘52的装置后端朝向接地面(内表面24b)垂直地锋利切割地定形。如图8b所示,在平面图中,流量调节构件50a包括宽度变宽部56和宽度变窄部58。宽度变宽部56在宽度方面从装置前方朝向装置后方逐渐直线地增加。宽度变窄部58在宽度方面从宽度变宽部56的后端朝向装置后方逐渐直线地减小。

注意到的是,在第一变型例中,在装置前后方向上,流量调节构件50a的处于装置上下方向上的最大高度的位置的顶点53的位置与流量调节构件50a的处于装置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位置的外周端57的位置对齐。而且,流量调节构件50a的顶点53的位置和外周端57的装置前后方向位置被设定为以便比流量调节构件50a的装置前后方向中央更朝向装置前方。

第二变型例

如图9a和9b所示,第二变型例包括与示例性实施例形状不同的流量调节构件50b。注意到的是,在图9a和图9b中,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相同的功能的构造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9a所示,如从侧面看到的,流量调节构件50b的边缘52形成有山峰形,所述山峰形在高度方面从接地面(内表面24b)直线地增加,并且随后在高度方面沿空气的流向f向下游(即,逐渐朝向装置后方)逐渐直线地减小。类似于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流量调节构件50b的后端54在边缘52的装置后端朝向接地面(内表面24b)垂直地锋利切割地定形。而且,如图9b所示,在平面图中,流量调节构件50b包括宽度变窄部58,但是不包括诸如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宽度变宽部56。宽度变窄部58在宽度方面从流量调节构件50b的装置前方的端部朝向装置后方逐渐直线地减小。

注意到的是,在第二变型例中,在装置前后方向上,流量调节构件50b的处于装置上下方向上的最大高度的位置的顶点53的位置与流量调节构件50b的处于装置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的位置的外周端57的位置没有对齐。而且,流量调节构件50b的顶点53的位置和外周端57的装置前后方向位置被设定为以便比流量调节构件50b的装置前后方向中央更朝向装置前方(外周端57处于流量调节构件50b的装置前方的端部)。

第三至第五变型例

图10a至图10c图示了另外的变型例。图10a所示的第三变型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c的后端54在形状方面不同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的后端。图10b所示的第四变型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d的后端54在形状方面不同于第一变型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a的后端。图10c所示的第五变型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e的后端54在形状方面不同于第二变型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b的后端。

具体地,虽然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变型例以及第二变型例中的后端54在边缘52的装置后端朝向接地面(内表面24b)垂直地锋利切割地定形,但第三至第五变型例的后端54设置有朝向装置后方高度逐渐减小的倾斜。

第六变型例

如图11所示,在第六变型例中,在出口管24的内表面24b上,两个流量调节构件50f布置在沿着装置宽度方向彼此并排的位置。注意到的是,流量调节构件50f具有与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相同的形状,并且所以省略其说明。

第六变型例的两个流量调节构件50f使得能够形成在出口管24的装置下侧处的内表面24b的宽区域上沿着内表面24b流动的气流。虽然在第六变型例中流量调节构件50f设置有与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相同的形状,但流量调节构件50f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采用第一至第五变型例中的任何流量调节构件的形状。

出口管24中的流量调节构件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并且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的流量调节构件。注意到的是,随着流量调节构件的投影面积增加,流量调节构件本身变为妨碍空气流过出口管24的物体。因此,当增加流量调节构件的数量时,通过使各个流量调节构件的尺寸相对于出口管24的内径d更小的设计,来优选地抑制多个流量调节构件相对于出口管24的内径d的总投影面积的增加。而且,不需要多个流量调节构件的形状都相同。

示例性实施例的总结

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特征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流量计40被朝向出口管24的内部而插入穿过出口管24的壁24a,并且流量调节构件50形成为在作为空气流量计40的前端40a侧的装置下侧处从出口管24的内表面24b突出。流量调节构件50包括边缘52、后端54以及宽度变窄部58,所述边缘52沿着流向f延伸并且形成为山峰形,所述后端54形成在边缘52的装置后端处并且朝向内表面24b锋利切割地定形,所述宽度变窄部58具有在装置宽度方向上朝向装置后方逐渐减小的宽度。

由于设置在出口管24的空气流量计40的前端40a侧(装置下侧)处的内表面24b上的流量调节构件50,第一特征使得能够在流量调节构件50的流向f上的下游产生有序的纵向涡流。结果,能够使气流沿着流量调节构件50流动。而且,由于在出口管24内流过空气流量计40的前端40a侧(装置下侧)的空气沿着内表面24b流动,所以抑制了在出口管24的入口处发生的分离涡流的出现。由于抑制了气流分离,也在出口管24中抑制了气流偏转。

抑制在出口管24的入口处发生的气流分离和偏转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即,平稳的气流(并非分离涡流)流入到空气流量计40中,由此抑制了由空气流量计40进行的气流的检测的变化。由于空气流量计40检测的空气量与穿过出口管24的空气量(即实际流入到发动机中的空气量)之间的减小的测量误差,也抑制了发动机输出和转矩的变化。使出口管24中的空气的流动平稳,减小了压力损失并且增加了流入到发动机中的空气量,使得能够改进发动机输出。

第二特征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出口管24连接至外壳12,使得空气通过过滤元件30的通过方向p与空气的流向f彼此交叉,并且流量调节构件50设置在出口管24的过滤元件30侧。空气通过过滤元件30的通过方向p与空气通过出口管24的流向f彼此,这交叉意味着作为从过滤元件30朝向出口管24的空气路线的流动路径32是弯曲的。即,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设置在弯曲的流动路径32的内侧处的出口管24的过滤元件30侧(装置下侧)。

由于流量调节构件50设置在空气的流动突然改变流动路径32的内侧,通过第二特征,尽管对应于流动路径32的内侧的出口管24的装置下侧处的流动的突然改变,但气流并不朝向对应于流动路径32的外侧的出口管24的装置上侧上升。即,能够使空气沿着出口管24的内表面24b流动,并且抑制了空气流量计40附近的气流分离和偏转。平稳的气流由此流入到空气流量计40中。

第三特征为:边缘52的顶点53的位置与示例性实施例的流量调节构件50的最大装置宽度方向宽度的位置二者被设定为以便位于流向f的上游。

由于流量调节构件50被给予类似带有变宽的前边缘和变尖的后边缘的机翼的截面轮廓,第三特征使得能够改进出口管24内的流量调节效果。

第四特征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沿流向f分开的模具形成出口管24,并且流量调节构件50的边缘52的山峰形的顶点53布置为以便定位在出口管24的模具的分型线处。

由于将流量调节构件50的顶点53与出口管24的模具的分型线对齐,第四特征使得能够使用两部分的组合模将流量调节构件50一体形成至出口管24。由此不需要用于成型流量调节构件50的复杂的组合模,使得能够缩减制造成本。

注意到的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各部分的尺寸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根据发动机排气量、车型等可以修改这些尺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