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气缸体回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2337发布日期:2018-09-18 20:2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缸机械技术领域,应用于气缸体润滑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气缸体是指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而回油是指润滑油从排出到回到气缸套润滑的这一过程,叫做回油。

但现有的气缸体设计的回油孔回油面积小,导致回油压力增大,回油不充分,回油腔都是与气缸体一体焊接而成,精密度大加工时容易损坏回油腔,而且缸筒内经常下部分油多上部分少,造成底部回油困难,易出现漏油现象,从而降低产品使用寿命。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改善气缸体回油机构,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气缸体回油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气缸体回油机构,包括气缸体、回油管和活塞,所述气缸体的内部设有缸筒,所述缸筒与气缸体之间无缝焊接,所述缸筒内部设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嵌入设置在缸筒中,所述缸筒上方设有上回油孔,所述上回油孔与缸筒之间无缝焊接,所述回油腔的内部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与回油腔紧密贴合,所述上回油孔的右侧设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嵌套设置在上回油孔中,所述上回油孔的内壁设有回油管固定片,所述回油管固定片与上回油孔紧密贴合,所述缸筒的下方设有下回油孔,所述下回油孔嵌入设置在缸筒中,所述缸筒的中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缸筒紧密贴合,所述活塞的上方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活动连接在活塞上,所述活塞杆的上方设有曲轴,所述曲轴与活塞杆紧密贴合,所述活塞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活塞环,两个所述活塞环均嵌套设置在活塞中,所述活塞的上方设有上回油槽,所述上回油槽嵌入设置在活塞中,所述上回油槽的中部设有回油环,所述回油环与活塞无缝焊接,所述回油环中部设有储油孔,所述储油孔嵌套设置在回油环中,所述活塞底部设有下回油槽,所述下回油槽嵌入设置在活塞中。

进一步的,所述凹形槽为“前大后小”的中空锥形体,且凹形槽嵌入设置在上回油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回油孔设有六个,且六个下回油孔均嵌入设置在缸筒中。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环能稳定的将缸筒内壁上的油清理至内回油孔与回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上回油槽中设有六个中空圆柱体储油孔,且六个储油孔均嵌入设置在上回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回油槽中设有十二个中空圆柱体储油孔,且十二个储油孔均嵌入设置在下回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改善气缸体回油机构,设有凹形槽,当活塞带动活塞杆运动时,机油从机油泵喷出至气缸体内的缸筒内壁上,由于重力作用,机油沿着缸筒内壁流下,当机油至凹形槽上时,凹形槽由于其呈“漏斗”状,机油碰都凹形槽外圈时,由于重力作用都会流入其内圈的上回油孔中,而其凹形槽有效加大了上回油孔的面积,从而解决了回油压力增大与回油不充分的问题,设有回油环,当活塞开始运动时,活塞上下两端的活塞环贴着缸筒内壁,在缸筒内壁中上下移动,机油沿着缸筒内壁流下时,活塞环将机油清理至上回油孔与下回油孔,另一部分清理至上回油槽与下回油槽,其回油环内部的储油孔将部分机油储存,通过活塞上下运动将机油带至缸筒上方内壁,从而解决了底部回油困难的问题,设有回油管,当回油腔焊接时,要通过气缸体内部的缸筒对回油孔进行操作,产生的焊接力容易对缸筒造成损坏而导致回油腔甚至气缸体变形,拿出活塞后将回油管嵌入至上回油孔,卡紧回油管固定片,使回油管嵌入至回油管中,从而解决了回油腔加工易损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回油孔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气缸体;101-缸筒;102-回油腔回油腔;103-上回油孔;104-回油管;105-凹形槽;106-回油管固定片;107-下回油孔;2-活塞;201-活塞杆;202-曲轴;203-活塞环;204-上回油槽;205-回油环;206-储油孔;207-下回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善气缸体回油机构,包括气缸体1、回油管104和活塞2,气缸体1的内部设有缸筒101,缸筒101与气缸体1之间无缝焊接,缸筒101内部设有回油腔102,回油腔102嵌入设置在缸筒101中,缸筒101上方设有上回油孔103,上回油孔103与缸筒101之间无缝焊接,回油腔102的内部设有回油管104,回油管104与回油腔102紧密贴合,上回油孔103的右侧设有凹形槽105,凹形槽105嵌套设置在上回油孔103中,上回油孔103的内壁设有回油管固定片106,回油管固定片106与上回油孔103紧密贴合,缸筒101的下方设有下回油孔107,下回油孔107嵌入设置在缸筒101中,缸筒101的中部设有活塞2,活塞2与缸筒101紧密贴合,活塞2的上方设有活塞杆201,活塞杆201活动连接在活塞2上,活塞杆201的上方设有曲轴202,曲轴202与活塞杆201紧密贴合,活塞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活塞环203,两个活塞环203均嵌套设置在活塞2中,活塞2的上方设有上回油槽204,上回油槽204嵌入设置在活塞2中,上回油槽204的中部设有回油环205,回油环205与活塞2无缝焊接,回油环205中部设有储油孔206,储油孔206嵌套设置在回油环205中,活塞2底部设有下回油槽207,下回油槽207嵌入设置在活塞2中。

进一步的,凹形槽105为“前大后小”的中空锥形体,且凹形槽105嵌入设置在上回油孔103中,便于增大凹形槽105在缸筒101内部的面积,而回油孔的面积更大,回收的油更多,从而提高了回油的效率。

进一步的,下回油孔107设有六个,且六个下回油孔107均嵌入设置在缸筒101中,油能通过设有的六个下回油孔107而迅速的进入回油管104内,从而解决了底部回油速度慢的问题。

进一步的,活塞环203能稳定的将缸筒101内壁上的油清理至内回油孔与回油槽中,便于油更充分的润滑缸筒101内壁,减少产品内没有机油而导致磨损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上回油槽204中设有六个中空圆柱体储油孔206,且六个储油孔206均嵌入设置在上回油槽204中,便于活塞环203将机油清理至上回油槽204与下回油槽207时,其回油环205内部的储油孔206将部分机油储存,通过活塞2上下运动将机油带至缸筒101上方内壁,从而使装置回油更充分。

进一步的,下回油槽207中设有十二个中空圆柱体储油孔206,且十二个储油孔206均嵌入设置在下回油槽207中,便于当缸筒101下部分积满油时,油能通过设有的十二个中空圆柱体储油孔206而迅速的过活塞2上下运动,将机油带至缸筒101上方内壁,从而解决了底部回油速度慢的问题。

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保证装置的稳定,然后对装置的各个模块进行检测,保证装置功能的完整性,到此完成装置的准备工作,接着便可以开始对装置的正常使用,当活塞2带动活塞杆201运动时,活塞2上下两端的活塞环203贴着缸筒101内壁,在缸筒内壁101中上下移动,机油沿着缸筒101内壁流下时,活塞环203将机油清理至上回油孔103与下回油孔107,另一部分清理至上回油槽204与下回油槽207,其回油环205内部的储油孔206将部分机油储存,通过活塞2上下运动将机油带至缸筒101上方的内壁,由于重力作用,机油沿着缸筒101内壁流下,当机油至凹形槽105上时,凹形槽105由于其呈“漏斗”状,机油碰都凹形槽105外圈时,都会流入其内圈的上回油孔204中,最后流入至回油管104内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