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8504发布日期:2018-09-25 18:52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格。



背景技术:

汽车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寿命。过载、高速行驶、频繁起动和停车的不良驾驶习惯等都有可能削减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但是对发动机性能和寿命危害最大的是污染,它们是发动机的第一杀手。机油格是避免污染的唯一方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汽车60种关键零部件之一的机油格是汽车发动机的保护神。

机油格位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它的上游是机油泵,下游是发动机中需要润滑的各零部件。其作用是将来自油底壳的机油中有害杂质进行滤除,以洁净的机油供给曲轴、连杆、凸轮轴、增压器和活塞环等零件,起到润滑、冷却和清洗作用,从而延长这些零部件的寿命。目前,机油格种类繁多,导致零部件多,排产困难,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现有的机油格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其外壳和盖板均为铁件,浪费资源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格,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端盖,只对滤芯组件进行更换,而机油格的端盖和壳体等零件均可继续使用,从而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油格,包括中空且底端开口的壳体、可拆卸连接在壳体开口处的端盖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滤芯组件;壳体与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壳体的顶面上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滤芯组件包括内部设有出油通道的中心管以及套在中心管外的滤纸;中心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上盖和下盖;上盖的顶面设有与出油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油孔,上盖与出油口之间设有密封件;下盖端盖之间设有支撑弹簧,下盖的底面设有与出油通道连通的第二进油孔;所述出油通道与滤纸之间设有第一进油孔;第一进油孔设置在中心管上;密封件上设有连通出油口的第二出油孔;密封件沿密封件的径向延伸有止回阀片;止回阀片封盖在所述进油口上;第二出油孔与第一出油孔相连通,第二出油孔与出油通道之间或者第一出油孔与出油通道之间设有单向阀;第二进油孔与出油通道之间设有旁通阀。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有内螺纹;端盖的外圆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端盖的底端设有向外凸的凸缘;端盖的外圆面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环形沟槽,环形沟槽位于凸缘与外螺纹之间;凸缘的顶面抵靠在壳体的底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拆卸盲孔;多个所述拆卸盲孔围绕所述端盖的中轴线均匀分布在凸缘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顶端面上设有导向孔;支撑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导向孔的孔底面上,另一端抵靠在下盖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面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连接螺柱,连接螺柱的顶面上设有贯穿孔,贯穿孔为出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油孔的直径小于出油口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包括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第一阀体、滑动设置在第一阀体内的第一阀芯板和设置在第一阀体与第一阀芯板之间的第一弹簧;第一阀体的两端开口处均分别设有向第一阀体内部延伸的翻边;第一阀芯板的外边沿与第一阀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阀芯板的底面抵靠在第一阀体下端的翻边上;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第一阀体顶端的翻边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一阀芯板的顶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旁通阀包括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第二阀体、滑动设置在第二阀体内的第二阀芯板和设置在第二阀体与第二阀芯板之间的第二弹簧;第二阀体的两端开口处均分别设有向第二阀体内部延伸的翻边;第二阀芯板的外边沿与第二阀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阀芯板的底面抵靠在第二阀体下端的翻边上;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第二阀体顶端的翻边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二阀芯板的顶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油口围绕所述出油口的中轴线均匀分布在出油口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端盖,只对滤芯组件进行更换,而机油格的端盖和壳体等零件均可继续使用,从而节约资源;其次,通过设置止回阀片,从而能够防止机油回流至机油泵中;并且,通过设置单向阀,防止流出机油格的机油回流至机油格,从而在发动机重新启动时,能够快速供给机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油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机油格中的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机油格中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种机油格中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种机油格中的旁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件;2-连接螺柱;3-进油口;4-第二密封圈;5-上盖;6-单向阀;7-中心管;8-旁通阀;9-下盖;10-滤纸;11-壳体;12-支撑弹簧;13-第一密封圈;14-端盖;15-拆卸盲孔;16-出油口;17-第一进油孔;18-第一出油孔;19-出油通道;20-第二进油孔;21-第二出油孔;22-止回阀片;61-第一弹簧;62-第一阀芯板;63-第一阀体;81-第二弹簧;82-第二阀芯板;83-第二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机油格,包括中空且底端开口的壳体11、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1开口处的端盖14和设置在壳体11内的滤芯组件;壳体11与端盖1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壳体11的顶面上设有出油口16和进油口3;滤芯组件包括内部设有出油通道19的中心管7以及套在中心管7外的滤纸10;中心管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上盖5和下盖9;上盖5的顶面设有与出油通道19连通的第一出油孔18,上盖5与出油口16之间设有密封件1;下盖9端盖14之间设有支撑弹簧12,下盖9的底面设有与出油通道19连通的第二进油孔20;所述出油通道19与滤纸之间设有第一进油孔17;第一进油孔17设置在中心管7上;密封件1上设有连通出油口16的第二出油孔21;密封件1沿密封件1的径向延伸有止回阀片22;止回阀片22封盖在所述进油口3上;第二出油孔21与第一出油孔18相连通,第二出油孔21与出油通道19之间或者第一出油孔18与出油通道19之间设有单向阀6;第二进油孔20与出油通道19之间设有旁通阀8。密封件1用于防止从机油泵(图中未示出)泵入壳体11内的机油直接从出油口16排出,密封件1上的止回阀片22用于防止从机油泵泵入壳体11内的机油回流至机油泵,从而在发动机(图中未示出)再一次启动的时候,本实施例中的机油格能够快速将过滤的机油补充到发动机的待润滑的各零部件(图中未示出)中。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止回阀片22与密封件1一体成型,止回阀片22设置在密封件1的底端,止回阀片22由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从而使止回阀片22形成弹片结构。

本实施例中,上盖5与中心管7以及下盖9与中心管7均分别采用胶粘方式实现密封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单向阀6设置在第二出油孔21与出油通道19之间;单向阀6和旁通阀8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单向阀6包括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第一阀体63、滑动设置在第一阀体63内的第一阀芯板62和设置在第一阀体63与第一阀芯板62之间的第一弹簧61;第一阀体63的两端开口处均分别设有向第一阀体63内部延伸的翻边;第一阀芯板62的外边沿与第一阀体63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阀芯板62的底面抵靠在第一阀体63下端的翻边上;第一弹簧61的一端抵靠在第一阀体63顶端的翻边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一阀芯板62的顶面上。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旁通阀8包括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第二阀体83、滑动设置在第二阀体83内的第二阀芯板82和设置在第二阀体83与第二阀芯板82之间的第二弹簧81;第二阀体83的两端开口处均分别设有向第二阀体83内部延伸的翻边;第二阀芯板82的外边沿与第二阀体83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阀芯板82的底面抵靠在第二阀体83下端的翻边上;第二弹簧81的一端抵靠在第二阀体83顶端的翻边上,另一端抵靠在第二阀芯板82的顶面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单向阀6中的第一阀体63密封固定在出油通道19的顶端,并且第一阀体63的顶端穿过上盖5的第一出油孔18抵靠在密封件1的底面上,从而在支撑弹簧12的作用下,使密封件1的顶面紧紧抵靠在壳体11的内壁上,实现进油和出油的密封。

机油格正常工作时,机油泵泵入壳体11内的机油经滤纸过滤,然后经第一进油孔17进入出油通道,并利用自身的油压向上顶开第一阀芯板63,从而使过滤后的机油从出油口16排出,而第二阀芯板82始终抵靠在第二阀体83下端的翻边上,从而防止未经过滤的机油直接从出油口16排出;由此可见,第二弹簧81的初始压力和刚度均分别大于第一弹簧61的初始压力和刚度。

作为可拆卸连接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的开口处设有内螺纹;端盖14的外圆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端盖14的底端设有向外凸的凸缘;端盖14的外圆面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13的环形沟槽,环形沟槽位于凸缘与外螺纹之间;凸缘的顶面抵靠在壳体11的底端面上。

所述凸缘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拆卸盲孔15;多个所述拆卸盲孔15围绕所述端盖14的中轴线均匀分布在凸缘的底面上。设置拆卸盲孔15,可以方便利用现有的工具对端盖14进行拆卸。

所述端盖14的顶端面上设有导向孔;支撑弹簧12的一端抵靠在导向孔的孔底面上,另一端抵靠在下盖9的底面上。设置导向孔,可以实现对支撑弹簧12的导向,防止支撑弹簧12弯曲或位置发生偏移。

所述壳体11的顶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4用于本实施例的机油格与发动机上安装该机油格的零件之间的密封,防止机油泄露。

所述壳体11的顶面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连接螺柱2,连接螺柱2的顶面上设有贯穿孔,贯穿孔为出油口16。

所述第二出油孔21的直径小于出油口16的直径。从而防止机油从连接螺柱2与螺纹孔之间的间隙泄露出去。

所述进油口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油口3围绕所述出油口16的中轴线均匀分布在出油口16的外侧。

工作原理:

如图1-3所示,机油泵(图中未示出)泵出的机油经进油口3进入本实施例的机油格中,机油利用自身的油压将止回阀片22打开,使机油进入滤芯组件与壳体11之间的缝隙中,然后机油经滤纸10过滤,从第一进油孔17进入出油通道19,过滤后的机油利用自身的油压顶开第一阀芯板62,然后从第一阀芯板62与第一阀体63之间的缝隙进入第二出油孔21,最后从出油口16排出至发动机中需要润滑的各零部件。

当滤纸10堵塞时,如图1所示,未经过滤的机油经第二进油孔20进入出油通道19,并在自身的油压作用下,顶开第二阀芯板82,然后从第二阀芯板82与第二阀体83之间的缝隙进入出油通道,然后依次经过单向阀6和第二出油孔21,最后从出油口16进入动机中需要润滑的各零部件,从而防止滤纸堵塞时,无机油润滑导致发动机中的零部件损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