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单向PCV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7182发布日期:2019-05-31 20:5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单向PCV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通风控制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式单向PCV阀。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的高压可燃混合气和已燃气体,或多或少会通过活塞组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漏入曲轴箱内,造成窜气。窜气的成分为未燃的燃油气、水蒸气和废气等,这会稀释机油,降低机油的使用性能,加速机油的氧化、变质。水气凝结在机油中,会形成油泥,阻塞油路;废气中的酸性气体混入润滑系统,会导致发动机零件的腐蚀和加速磨损;窜气还会使曲轴箱的压力过高而破坏曲轴箱的密封,使机油渗漏流失,为防止曲轴箱压力过高,延长机油使用期限,减少零件磨损和腐蚀,防止发动机漏油,必须实行曲轴箱通风。

目前汽车上的通风控制系统,在发动机与曲轴通风箱间需要安装单向阀,使得曲轴通风箱内的燃油蒸汽可以在一定的压差下进入发动机内进行燃烧,使燃油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阻止发动机内的气体窜动到曲轴通风箱内,该实用新型一端可直接安装在发动机上,另一端通过尼龙管连接到曲轴通风箱内,是对通风控制系统的有效的保障,由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在使用过程中,流通经过单向阀PCV阀的燃油蒸汽掺杂有细微的燃油颗粒易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积累一段时间后,燃油蒸汽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机油膜层,在低温环境下,油膜层粘稠度增高,致使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粘性增加,粘附于下壳体上,影响单向PCV阀的导通性能,进而影响整个曲轴箱通风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单向PCV阀,它可以实现在汽车发动机与曲轴通风箱间加入单向阀,控制曲轴通风箱内的燃油混合气体进入发动机,同时可以阻止发动机内的气体进入曲轴通风箱,从而避免发动机的窜气现象,在增加发动机燃油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减少向外界排放的燃油蒸汽中油气颗粒,减少对外界环境的破坏,改变单向PCV阀内的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的结构,减少掺杂有细微的燃油颗粒的燃油蒸汽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提高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使用寿命的同时,提升单向PCV阀的导通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式单向PCV阀,包括单向PCV阀上壳体和单向PCV阀下壳体,所述单向PCV阀上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尼龙互连竹节管,所述单向PCV阀下壳体左端固定连接有辅助稳固连接翼片,所述单向PCV阀下壳体左侧设有发动机螺栓连接环,所述发动机螺栓连接环与辅助稳固连接翼片固定连接,所述发动机螺栓连接环中间开凿有侧沿定位互连孔,所述侧沿定位互连孔内固定连接有发动机螺纹管,所述单向PCV阀上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有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所述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上套接有单向限流隔膜阀片,所述单向PCV阀上壳体靠近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一端开凿有油气连透通孔,所述单向PCV阀下壳体中间固定连接有上半壳支撑柱,所述上半壳支撑柱中间开凿有中心定位卡槽,所述中心定位卡槽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相匹配,可以实现在汽车发动机与曲轴通风箱间加入单向阀,控制曲轴通风箱内的燃油混合气体进入发动机,同时可以阻止发动机内的气体进入曲轴通风箱,从而避免发动机的窜气现象,在增加发动机燃油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减少向外界排放的燃油蒸汽中油气颗粒,减少对外界环境的破坏,改变单向PCV阀内的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的结构,减少掺杂有细微的燃油颗粒的燃油蒸汽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提高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使用寿命的同时,提升单向PCV阀的导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PCV阀下壳体下端开凿有密封贴合环形槽,所述密封贴合环形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内侧与密封贴合环形槽滑动连接,通过在单向PCV阀下壳体下端增设的环形密封圈,便于增强单向PCV阀下壳体与发动机连接时的气密性,减少燃油蒸汽传输过程中的外泄。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互连竹节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卡位竹节圆环,所述卡位竹节圆环在尼龙互连竹节管上均匀排布,通过在尼龙互连竹节管上增设的卡位竹节圆环,便于增强单向PCV阀上壳体上端的尼龙互连竹节管与尼龙管的连接紧密性,减少油气的外泄。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互连竹节管上侧设有通道阀门限流嘴,所述通道阀门限流嘴外端与尼龙互连竹节管上端固定连接,通过在尼龙互连竹节管上增设的通道阀门限流嘴,便于限制通过尼龙互连竹节管的燃油蒸汽量,防止燃油蒸汽流量过大对阀体造成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上半壳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所述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位于单向PCV阀下壳体上端中心位置,通过在上半壳支撑柱下端增设的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便于增强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对上半壳支撑柱的支撑,进而便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在燃油蒸汽压力下的弯曲展开,使燃油蒸汽通过阀体。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纳米疏油隔膜层,所述纳米疏油隔膜层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紧密贴合,通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增设的纳米疏油隔膜层,便于减少燃油蒸汽中的油气颗粒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中间开凿有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所述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相匹配,通过在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的匹配,便于增强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的接合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弹性复位延展簧片,三个所述弹性复位延展簧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均匀排布,所述弹性复位延展簧片与纳米疏油隔膜层紧密贴合,通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增设的弹性复位延展簧片,便于增强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的回弹,减慢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的弯折老化。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所述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均匀排布,且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与弹性复位延展簧片交错排布,所述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内填充有掷孢酵母烃降解菌株球,所述掷孢酵母烃降解菌株球在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内密集排布,通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增设的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便于对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的油气颗粒进行分解。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汽车发动机与曲轴通风箱间加入单向阀,控制曲轴通风箱内的燃油混合气体进入发动机,同时可以阻止发动机内的气体进入曲轴通风箱,从而避免发动机的窜气现象,在增加发动机燃油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减少向外界排放的燃油蒸汽中油气颗粒,减少对外界环境的破坏,改变单向PCV阀内的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的结构,减少掺杂有细微的燃油颗粒的燃油蒸汽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提高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使用寿命的同时,提升单向PCV阀的导通效果。

(2)单向PCV阀下壳体下端开凿有密封贴合环形槽,密封贴合环形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内侧与密封贴合环形槽滑动连接,通过在单向PCV阀下壳体下端增设的环形密封圈,便于增强单向PCV阀下壳体与发动机连接时的气密性,减少燃油蒸汽传输过程中的外泄。

(3)尼龙互连竹节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卡位竹节圆环,卡位竹节圆环在尼龙互连竹节管上均匀排布,通过在尼龙互连竹节管上增设的卡位竹节圆环,便于增强单向PCV阀上壳体上端的尼龙互连竹节管与尼龙管的连接紧密性,减少油气的外泄。

(4)尼龙互连竹节管上侧设有通道阀门限流嘴,通道阀门限流嘴外端与尼龙互连竹节管上端固定连接,通过在尼龙互连竹节管上增设的通道阀门限流嘴,便于限制通过尼龙互连竹节管的燃油蒸汽量,防止燃油蒸汽流量过大对阀体造成损害。

(5)上半壳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位于单向PCV阀下壳体上端中心位置,通过在上半壳支撑柱下端增设的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便于增强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对上半壳支撑柱的支撑,进而便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在燃油蒸汽压力下的弯曲展开,使燃油蒸汽通过阀体。

(6)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纳米疏油隔膜层,纳米疏油隔膜层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紧密贴合,通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增设的纳米疏油隔膜层,便于减少燃油蒸汽中的油气颗粒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

(7)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中间开凿有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相匹配,通过在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的匹配,便于增强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的接合稳固。

(8)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弹性复位延展簧片,三个弹性复位延展簧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均匀排布,弹性复位延展簧片与纳米疏油隔膜层紧密贴合,通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增设的弹性复位延展簧片,便于增强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的回弹,减慢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的弯折老化。

(9)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下端均匀排布,且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与弹性复位延展簧片交错排布,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内填充有掷孢酵母烃降解菌株球,掷孢酵母烃降解菌株球在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内密集排布,通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增设的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便于对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的油气颗粒进行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半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限流隔膜阀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单向PCV阀上壳体、2单向PCV阀下壳体、3辅助稳固连接翼片、4发动机螺栓连接环、5环型密封圈、6尼龙互连竹节管、7卡位竹节圆环、8通道阀门限流嘴、9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10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1上半壳支撑柱、12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13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14发动机螺纹管、15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16弹性复位延展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一种集成式单向PCV阀,包括单向PCV阀上壳体1和单向PCV阀下壳体2,单向PCV阀上壳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尼龙互连竹节管6,单向PCV阀下壳体2左端固定连接有辅助稳固连接翼片3,单向PCV阀下壳体2左侧设有发动机螺栓连接环4,发动机螺栓连接环4与辅助稳固连接翼片3固定连接,发动机螺栓连接环4中间开凿有侧沿定位互连孔,侧沿定位互连孔内固定连接有发动机螺纹管14,单向PCV阀上壳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9,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9上套接有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单向PCV阀上壳体1靠近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9一端开凿有油气连透通孔,单向PCV阀下壳体2中间固定连接有上半壳支撑柱11,上半壳支撑柱11中间开凿有中心定位卡槽,中心定位卡槽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9相匹配,可以实现在汽车发动机与曲轴通风箱间加入单向阀,控制曲轴通风箱内的燃油混合气体进入发动机,同时可以阻止发动机内的气体进入曲轴通风箱,从而避免发动机的窜气现象,在增加发动机燃油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减少向外界排放的燃油蒸汽中油气颗粒,减少对外界环境的破坏,改变单向PCV阀内的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的结构,减少掺杂有细微的燃油颗粒的燃油蒸汽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提高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使用寿命的同时,提升单向PCV阀的导通效果。

单向PCV阀下壳体2下端开凿有密封贴合环形槽,密封贴合环形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圈5,环形密封圈5内侧与密封贴合环形槽滑动连接,通过在单向PCV阀下壳体2下端增设的环形密封圈5,便于增强单向PCV阀下壳体2与发动机连接时的气密性,减少燃油蒸汽传输过程中的外泄,尼龙互连竹节管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卡位竹节圆环7,卡位竹节圆环7在尼龙互连竹节管6上均匀排布,通过在尼龙互连竹节管6上增设的卡位竹节圆环7,便于增强单向PCV阀上壳体1上端的尼龙互连竹节管6与尼龙管的连接紧密性,减少油气的外泄,尼龙互连竹节管6上侧设有通道阀门限流嘴8,通道阀门限流嘴8外端与尼龙互连竹节管6上端固定连接,通过在尼龙互连竹节管6上增设的通道阀门限流嘴8,便于限制通过尼龙互连竹节管6的燃油蒸汽量,防止燃油蒸汽流量过大对阀体造成损害。

上半壳支撑柱11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12,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12位于单向PCV阀下壳体2上端中心位置,通过在上半壳支撑柱11下端增设的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12,便于增强下半壳辅助支撑筋板12对上半壳支撑柱11的支撑,进而便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在燃油蒸汽压力下的弯曲展开,使燃油蒸汽通过阀体,单向PCV阀上壳体1和单向PCV阀下壳体2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焊接位置为单向PCV阀上壳体1的下端斜面处与单向PCV阀下壳体2的柱面角贴合处,通过在单向PCV阀上壳体1和单向PCV阀下壳体2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便于增强单向PCV阀上壳体1和单向PCV阀下壳体2的连接,减少燃油蒸汽的外泄。

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下端固定连接有纳米疏油隔膜层,纳米疏油隔膜层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下端紧密贴合,通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下端增设的纳米疏油隔膜层,便于减少燃油蒸汽中的油气颗粒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上,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中间开凿有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15,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15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9相匹配,通过在隔膜阀片中心定位孔15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9的匹配,便于增强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与中壳卡位中心联接凸缘9的接合稳固。

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弹性复位延展簧片16,三个弹性复位延展簧片16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下端均匀排布,弹性复位延展簧片16与纳米疏油隔膜层紧密贴合,通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上增设的弹性复位延展簧片16,便于增强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的回弹,减慢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的弯折老化,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下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13,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13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下端均匀排布,且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13与弹性复位延展簧片16交错排布,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13内填充有掷孢酵母烃降解菌株球,掷孢酵母烃降解菌株球在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13内密集排布,通过在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上增设的油气分解菌株培养基板13,便于对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上的油气颗粒进行分解。

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特殊结构的单向限流隔膜阀片10和三个弹性复位延展簧片16以及相对应的单向PCV阀上壳体1和单向PCV阀下壳体2,可以实现在汽车发动机与曲轴通风箱间加入单向阀,控制曲轴通风箱内的燃油混合气体进入发动机,同时可以阻止发动机内的气体进入曲轴通风箱,从而避免发动机的窜气现象,在增加发动机燃油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减少向外界排放的燃油蒸汽中油气颗粒,减少对外界环境的破坏,改变单向PCV阀内的单向限流隔膜阀片的结构,减少掺杂有细微的燃油颗粒的燃油蒸汽粘附于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上,提高单向限流隔膜阀片使用寿命的同时,提升单向PCV阀的导通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