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受力角度的混合式室外新能源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8232发布日期:2020-10-28 12:5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变受力角度的混合式室外新能源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改变受力角度的混合式室外新能源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和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新能源受到广泛的关注,而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风能发电是当前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简单地说就是把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作风力发电机组,它大体上分风轮、发电机和铁塔三部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差,并且叶片相对转轴的角度不可调,风向发生变化时无法实时进行调整,风能利用率低,同时,在无风的环境下或者风力较小时,风力难以转化为电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改变受力角度的混合式室外新能源发电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改变受力角度的混合式室外新能源发电装置,包括支撑座、设于支撑座上的驱动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基板,驱动件通过带动连接件的其中一端转动而调节基板的角度,所述基板的正上方设有压板,压板与基板之间间隔布置并通过多个弹簧相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设有导体板,基板与压板间的两侧分别设有磁性相异的磁铁,所述导体板和磁铁均沿压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常态下磁铁的高度和基板与压板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压板上侧设有垂直布置于压板的风力发电组件,还包括蓄电池组,风力发电组件和蓄电池组电性连接,导体板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并形成一闭合电路。

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组件设于压板的中部,且设有多个,多个风力发电组件沿压板长度方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螺杆,所述电机设于支撑座上,其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轮一,螺杆靠近电机的一侧套接有传动轮二,传动轮一与传动轮二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套筒座,螺杆上的套筒座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其两侧,所述套筒座的底部设有滑块,支撑座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端上依次连接有两个传动轮一,所述螺杆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电机的两侧,每个螺杆上的传动轮二与其中一个传动轮一水平对应。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l形转杆、倒u形转板、连接头,所述支撑座上且沿其宽度方向水平设有凸块,所述l形转杆的一端凸块端部相铰接,另一端与u形转板的中部相铰接,所述连接头活动连接于套筒座上,倒u形转板底部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连接头铰接,所述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连接头上,磁铁设于一侧的两侧连接头上,以沿基板宽度方向的两个所述连接头为一组,每个连接件共为两组,其中一组连接头的底部设有呈l形的插块一,对应其底部的套筒座顶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呈l形且尺寸大于插块的尺寸,另一组连接头底部设置有插块二,所述插块二的位置与插块一的位置镜像分布。

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包括扇叶和连接扇叶的风力发电机组,所述蓄电池组由多个蓄能电池组成。

(三)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本发明一种可改变受力角度的混合式室外新能源发电装置,在具有风时,能够通过风力发电组件进行电能转化,同时,在风吹向压板时,压板与基板之间设置弹簧,由于弹簧的回复力使得压板能够不断往复移动,并带动导体板移动,而两侧的磁铁形成一磁场并开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在导体板上产生感应电流,而导体板与蓄电池形成一闭合电路,能够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备;同时也可借助下雨时雨的作用力,使得压板能够在受力后带动导体板运动,配合驱动件间接改变压板的角度,使得压板受力方向能够较好的对应风向,将风力、雨的重力及相应加速度作用力最大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动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常态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倒u形转板结构相对套筒座结构转动状态简易图;

图5为本发明中倒u形转板结构与套筒座结构连接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压板结构仰视图。

图中:1支撑座、2驱动件、21电机、22螺杆、23传动轮一、24传动轮二、25皮带、26套筒座、3连接件、31l形转杆、32倒u形转板、33连接头、4基板、5压板、6弹簧、7导体板、8磁铁、9风力发电组件、10蓄电池组、11滑块、12滑槽、13凸块、14插块一、15限位槽、16插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可改变受力角度的混合式室外新能源发电装置,包括支撑座1、设于支撑座1上的驱动件2和连接件3,连接件3上设有基板4,驱动件2通过带动连接件3的其中一端转动而调节基板4的角度,基板4的正上方设有压板5,压板5与基板4之间间隔布置并通过多个弹簧6相连接,压板5的底部设有导体板7,基板4与压板5间的两侧分别设有磁性相异的磁铁8(强磁性磁铁8,并控制两者的间距),导体板7和磁铁8均沿压板5的长度方向布置,常态下磁铁8的高度和基板4与压板5之间的间距相同,压板5上侧设有垂直布置于压板5的风力发电组件9。

还包括蓄电池组10,风力发电组件9和蓄电池组10电性连接,导体板7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并形成一闭合电路。

风力发电组件9设于压板5的中部,且设有多个,多个风力发电组件9沿压板5长度方向布置。

本方案中的发电过程为:导体板7相对基板4运动能够进行磁感应切割,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借助能量转化器进行转化),同时配合风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使用。

本装置设于户外,在具有风时,能够通过风力发电组件9进行电能转化,同时,在风吹向压板5时,由于压板5与基板4之间设置弹簧6,由于弹簧6的回复力使得压板5能够不断往复移动,并带动导体板7移动,而两侧的磁铁8形成一磁场并开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在导体板7上产生感应电流,而导体板7与蓄电池形成一闭合电路,将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备。

本方案中发电过程为导体板7相对基板4运动主要借助于外界的风力,同时也可借助下雨时雨的作用力,使得压板5能够在受力后带动导体板7运动。但是装置容易受到风力分风向影响,同时下雨时也容易受到风向影响,改变下落的角度,使得难以最大化借助外力进行发电。因此,本方案通过驱动件2间接改变压板5的角度,使得能够较好的对应风向(风向垂直于压板5)。

风向可设置风向标进行确定。

当然,最大化转化户外的能量还可以在压板5的上侧设置光伏板,通过调整压板5的角度,使得光伏板始终对准光照的角度,最大化利用光能。

驱动件2包括电机21、螺杆22,电机21设于支撑座1上,其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轮一23,螺杆22靠近电机21的一侧套接有传动轮二24,传动轮一23与传动轮二24之间通过皮带25传动连接,螺杆22上螺纹连接有套筒座26,螺杆22上的套筒座26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其两侧,套筒座26的底部设有滑块11,支撑座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12,滑块11与滑槽12滑动连接。

电机21输出端上依次连接有两个传动轮一23,螺杆22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电机21的两侧,每个螺杆22上的传动轮二24与其中一个传动轮一23水平对应。

连接件3包括l形转杆31、倒u形转板32、连接头33,支撑座1上且沿其宽度方向水平设有凸块13,l形转杆31的一端凸块13端部相铰接,另一端与u形转板的中部相铰接,连接头33活动连接于套筒座26上,倒u形转板32底部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连接头33铰接,基板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连接头33上,磁铁8设于一侧的两侧连接头33上。

参见附图4所示,以沿基板4宽度方向的两个连接头33为一组,每个连接件3共为两组,其中一组连接头33的底部设有呈l形的插块一14(尺寸设置较小),对应其底部的套筒座26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呈l形且尺寸大于插块的尺寸,另一组连接头33底部设置有插块二16,插块二16的位置与插块一14的位置镜像分布。

套筒座26在随螺杆22的转动过程而进行移动,其中一侧套筒座26带动插块一14或插块二16移动,由于插块一14与插块二16之间具有距离差,使得其中一个插块会相对脱离限位槽15(附图4中其中一种状态),此时,由于倒u形转板32的中部与l形转杆31铰接,使得倒u形转板32会出现转动现象,也即控制电机21的转向和开启的时间,即可分别控制倒u形转板32的转动方向以及转动的角度。

需注意的是插块的尺寸设置较小,轻微偏移即可实现脱离限位槽15。

参见附图5所示,其中插块一14或插块二16底面的长度k小于限位槽15开口的长度h。具体而言为插块的底部面积远小于限位槽15口的面积,使得限位槽15可以始终限制其中一个倒u形转板32脱离套筒座26,且另一个倒u形转板32能够脱离(转出)套筒座26。

控制倒u形转板32转动的幅度可以实现风力发电组件9与压板5工作时的迎风角度。

风力发电组件9包括扇叶和连接扇叶的风力发电机21组,蓄电池组10由多个蓄能电池组成。

蓄电池组10主要是将产生的电能进行存储,其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中比较通用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选择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型号或规格的蓄电池,只要能满足存蓄电能的作用即可,在此关于蓄电池组10不再赘述。本方案风力发电机21组属于目前较为常见的部件,具体的尺寸和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在控制本装置中的各部件运动时可以直接通过开关控制,也可以通过增加遥控装置进行遥控控制(如电机的开、关)。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使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