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275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旋转地支撑曲轴的气缸体和轴承盖的支撑构造的改良。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内燃机的曲轴的支撑构造。
[0003]曲轴的主轴颈部可旋转地支撑在由气缸体和在其下侧固定的轴承盖构成的主轴承部上。
[0004]上述轴承盖利用位于上述主轴承部的两侧的2根紧固螺栓而相对于上述气缸盖进行紧固。通常,该2根紧固螺栓配置为,利用相等的轴向力紧固,并且从曲轴轴向观察时,距上述主轴颈部的中心的距离相等。
[0005]然而,在对位于上述主轴承部的两侧的2根紧固螺栓设定相同的轴向力的情况下,所设定的轴向力成为与所要求的轴向力较大一侧相对应的大小,因此在从曲轴轴向观察时,上述主轴承部的一方侧以过高的轴向力被紧固。
[0006]S卩,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内燃机中,为了不在上述轴承盖处产生缝隙,在将轴承盖紧固在气缸体上时,存在进一步的改善余地。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 3151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在设定为气缸中心轴线相对于曲轴的旋转中心偏置的内燃机中,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将曲轴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承盖以下述方式固定在气缸体上,即,从曲轴轴向观察时,与不存在气缸中心轴线一侧即与气缸中心轴线相反一侧的轴承盖固定力相比,与曲轴的旋转中心相比的气缸中心轴线侧的上述轴承盖固定力更大。
[0009]如果设定为气缸中心轴线相对于曲轴偏置,则在曲轴的旋转中心上,作用从曲轴轴向观察时与气缸中心轴线不平行的载荷。
[0010]因此,在该轴承盖上,产生由上述载荷引起的变形,在从曲轴轴向观察时,该轴承盖的气缸中心轴线侧的部分要从气缸盖分离,该轴承盖的与气缸中心轴线相反一侧的部分被向气缸盖推压。即,轴承盖有可能在从曲轴轴向观察时的气缸中心轴线侧产生缝隙。
[0011]根据本发明,设定为从曲轴轴向观察时,轴承盖的气缸中心轴线侧具有比与气缸中心轴线相反一侧大的轴承盖固定力,因此能够防止设定为气缸中心轴线相对于曲轴的旋转中心偏置的内燃机中的轴承盖的缝隙。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燃机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0013]图2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燃机的要部剖视图。
[0014]图3是从下方观察气缸体时的概略结构图。
[0015]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燃机的要部剖视图。
[0016]图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燃机的要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0018]使用图1?图3,对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燃机I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燃机I的要部剖视图。图3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所涉及的内燃机I的气缸体3时的概略结构图。另外,该第I实施例是向直列4气缸内燃机的应用例。
[0019]内燃机I设定为,在气缸体3上形成的气缸4的中心轴线P相对于作为曲轴2的旋转中心的主轴颈部2a偏置。
[0020]而且,第I实施例中的内燃机I具有可以改变在气缸4内往复运动的活塞5的上止点位置的可变压缩比机构10。
[0021]该可变压缩比机构10利用由多个连杆将活塞5和曲轴2的曲轴销2b连接的多连杆式活塞曲柄机构,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曲轴销2b上的下连杆11、连结该下连杆11和活塞5的上连杆12、设有偏心轴部13a的控制轴13、以及连结偏心轴部13和下连杆11的控制连杆14。
[0022]上连杆12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活塞销6上,另一端通过第I连结销15可旋转地与下连杆11连结。控制连杆14的一端通过第2连结销16可旋转地与下连杆11连结,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偏心轴部13a上。
[0023]控制轴13与曲轴2平行地配置,并且可旋转地支撑在气缸体3上。而且,该控制轴13利用未图示的致动器旋转驱动,而其旋转位置被控制。另外,作为上述致动器,例如可以是电动机,也可以是液压驱动式的致动器。
[0024]曲轴2的主轴颈部2a如图2所示,可旋转地支撑在主轴承部18上,该主轴承部18由在气缸体3上形成的横隔板7和在其下端固定的轴承盖17构成。S卩,利用在接合面19处形成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半圆筒状的凹部构成主轴承部18,其中,接合面19由横隔板7的下表面和轴承盖17的上表面对接而形成。
[0025]接合面19设定为相对于气缸中心轴线P正交。在主轴承部18上,从在气缸体3内形成的供油通路20供给润滑油。此外,横隔板7如图3所示,沿气缸排列方向间断地形成。具体而言,横隔板7沿气缸排列方向形成在气缸之间以及气缸列两端。
[0026]可变压缩比机构10的控制轴13利用第2主轴承部22能够旋转地支撑,其中,第2主轴承部22由轴承盖17、以及在其下端固定的第2轴承盖21构成。
[0027]S卩,利用在第2接合面23处形成的彼此相对的一对半圆筒状的凹部构成第2主轴承部22,其中,第2接合面23由轴承盖17的下表面和第2轴承盖21的上表面对接而形成。第2接合面23设定为相对于气缸中心轴线P正交。
[0028]而且,第2轴承盖21如图2以及图3所示,利用贯穿轴承盖17的2根紧固螺栓24a,24b,与轴承盖17 —起紧固在横隔板7上。
[0029]此处,紧固螺栓24a、24b如图2所示,配置在从曲轴轴向观察时主轴承部18以及第2主轴承部22的两侧。此外,紧固螺栓24a、24b如图2以及图3所示,设定为隔着主轴承部18左右对称,即设定为距主轴颈部2a的中心Cl的距离相等。
[0030]此外,对于轴承盖17,从曲轴轴向观察时与主轴承部18相比的气缸中心轴线的一侧(图2中的左侧)利用紧固螺栓24c紧固在横隔板7上,其中,紧固螺栓24c比紧固螺栓24a远离主轴承部18。
[0031]此外,这些紧固螺栓24a、24b、24c在本实施例中,以彼此相同的轴向力紧固在横隔板7上。
[003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各轴承盖17利用在气缸排列方向上相连续的支撑梁26彼此连结。
[0033]如果如该第I实施例的内燃机I所述,设定为气缸中心轴线P相对于曲轴2的旋转中心即主轴颈部2a向图2中的左侧偏置,则在主轴颈部2a的中心Cl处,作用在从曲轴轴向观察时朝向气缸中心轴线侧(图2中的左侧)的下方的载荷。S卩,在轴承盖17上,作用与气缸中心轴线P不平行的载荷。
[0034]此外,在该第I实施例中,与活塞5连接的可变压缩比机构10的控制轴13由轴承盖17以及在其下端固定的第2轴承盖21能够旋转地支撑,因此,如图2所示,在控制轴13的旋转中心C2处,作用朝向没有气缸中心轴线P —侧(图2中的右侧)的上方的载荷。在图2中所示的载荷Fl、F2,作为一个例子,表示出在产生最大燃烧载荷时,输入至主轴颈部2a和控制轴13的载荷。
[0035]因此,在该第I实施例的轴承盖17上,产生由这些载荷F1、F2引起的变形,在从曲轴轴向观察时,轴承盖17的与主轴承部18相比的气缸中心轴线侧(图2中的左侧)的部分要从横隔板7分离,轴承盖17的与主轴承部18相比的气缸中心轴线相反一侧(图2中的右侧)的部分被向横隔板7推压。
[0036]S卩,如果轴承盖17不将从曲轴轴向观察时的气缸中心轴线侧(图2中的左侧)以比与气缸中心轴线相反一侧(图2中的右侧)大的紧固力固定在横隔板7上,则有可能在气缸中心轴线侧(图2中的左侧)的接合面19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