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3093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装置,阳光大棚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山体气道,阳光大棚通过站柱固定,站柱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站柱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定日聚光镜,阳光大棚内设有热交换水池,阳光大棚外设有人工咸水湖,热交换水池通过第一组热管连接人工咸水湖,热交换水池还通过第二组热管连接地热源;聚光太阳能接收器设置在固定柱上端,固定柱下端连接储能池,储能池通过第三组热管连接热交换水池。本发明充分吸收太阳能和地热能在阳光大棚内形成热气流,热气流推动阳光大棚内风力发电机发电,由于设置储能池并利用了地热源,使得风力发电机能24小时不间断发电。
【专利说明】
一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
[0002]进入21世纪,石化能源的短缺和煤炭资源的匮乏,同时又造成了电力资源的紧张,而遍及各地的火力发电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及工业污染这三大排放又促使空气环境的急剧恶化,并已严重的威胁着国家能源的安全和国民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质量。这种状况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0003]所以充分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源、风力资源以及地下热能源,并将其转化成洁净环保的新能源,已成为全体国民的当务之急。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例如,太阳能源和风力资源的利用现状,虽有一定的起色却成效渺茫……
[0004]大自然的各种资源都是可以开发的,包括太阳热能的开发和储存、太阳能源智能利用、太阳能量的激光转化、自然风能的可控控制利用和人造风能、地球引力的借助和储存、雷电(闪)电力资源的收集、自然(环境)灾害状况的控制和利用等等,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已成为人类不懈努力的方向。
[0005]目前清洁能源利用大都是单一性的,比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地热发电,或地热采暖等,能源利用效率低,而且能源不能规模化利用,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大量需求。

【发明内容】

: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装置,充分吸收太阳能和地热能在阳光大棚内形成热气流,热气流推动阳光大棚内风力发电机发电,能源利用效率高。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装置,包括阳光大棚、山体气道、聚光太阳能接收器,阳光大棚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山体气道,所述山体气道纵向开设在山体内,所述阳光大棚通过站柱固定,站柱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站柱伸出阳光大棚顶端,站柱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定日聚光镜,阳光大棚内设有热交换水池,阳光大棚外设有人工咸水湖,热交换水池通过第一组热管连接人工咸水湖,热交换水池还通过第二组热管连接地热源;聚光太阳能接收器设置在固定柱上端,固定柱下端连接储能池,储能池通过第三组热管连接热交换水池。人工咸水湖吸收太阳热量加热湖水,定日聚光镜将太阳光反射到聚光太阳能接收器,聚光太阳能接收器吸收热量并储存到储能池;热交换水池通过第一组热管吸收人工咸水湖的热量,热交换水池通过第二组热管吸收地热源热量,热交换水池通过第三组热管吸收储能池的热量;热交换水池的热水加热阳光大棚内空气,由于山体气道内为冷空气,根据热空气向冷空气流动的原理,在阳光采集大棚内形成强大的热气流,推动安装在大棚内的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全速发电,发电后的冷空气经山体气道从人造聚风排气塔排出。
[0009]所述人工咸水湖还通过第四组热管连接地热源。利用热管将地热源不断地传到人工咸水湖,一来热管全天候的收集地下热能并储存于人工咸水湖湖底的咸水中,充分的利用了地热能。二来减少严寒地区湖面结冰对太阳辐射的阻挡。
[0010]所述风力发电机为磁悬浮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带有风速切离保护。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具备减负、减阻、减摩损的绝对优势,完全可以提高发电效率百分之四十以上,而且当风速过大时,发电机系统自动切离不转动,防止过载损坏。
[0011 ]所述人工咸水湖内的水是浓盐水,热交换水池内的水是淡水。浓盐水比重大可借助地球的吸引力,将收集到的热能沉降、储存于湖底,热交换水池内的水是淡水,便于热能向上释放散发。
[0012]所述人工咸水湖水深不小于5m,所述热交换水池水深不大于3m。
[0013]所述地热源位于地表以下10-50m。
[0014]所述山体气道由主气道腔和环设在主气道腔一圈的螺旋气道腔构成。该设计减少了人造龙卷风的热能流失,保障了人造热气流风力的快速形成,最终实现强大的虹吸效应以便循环作功。
[0015]所述山体气道在海拔800米的山体上建造,山体气道上端连接建造在山体顶部的360米高的人造聚风排气塔,阳光大棚处于零海拔位置。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整体布局合理,充分吸收太阳能和地热能在阳光大棚内形成热气流,热气流推动阳光大棚内风力发电机发电,能源利用效率高,发电成本低,由于设置储能池并利用了地热源,使得风力发电机能24小时不间断发电,而且在阳光大棚上设置定日聚光镜,非常有效的节省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
[00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8]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9]如附图所示,一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装置,包括阳光大棚1、山体气道2、聚光太阳能接收器3,阳光大棚I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山体气道2,所述山体气道2纵向开设在山体4内,所述阳光大棚I通过站柱5固定,站柱5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6,站柱5伸出阳光大棚I顶端,站柱5顶端通过法兰7连接有定日聚光镜8,阳光大棚I内设有热交换水池9,阳光大棚I夕卜设有人工咸水湖11,热交换水池9通过第一组热管1a连接人工咸水湖11,热交换水池9还通过第二组热管1b连接地热源12;聚光太阳能接收器3设置在固定柱13上端,固定柱13下端连接储能池14,储能池14通过第三组热管1c连接热交换水池9。人工咸水湖吸收太阳热量加热湖水,定日聚光镜将太阳光反射到聚光太阳能接收器,聚光太阳能接收器吸收热量并储存到储能池;热交换水池通过第一组热管吸收人工咸水湖的热量,热交换水池通过第二组热管吸收地热源热量,热交换水池通过第三组热管吸收储能池的热量;热交换水池的热水加热阳光大棚内空气,由于山体气道内为冷空气,根据热空气向冷空气流动的原理,在阳光采集大棚内形成强大的热气流,推动安装在大棚内的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全速发电,发电后的冷空气经山体气道从人造聚风排气塔排出。
[0020]所述人工咸水湖11还通过第四组热管1d连接地热源12。利用热管将地热源不断地传到人工咸水湖,一来热管全天候的收集地下热能并储存于人工咸水湖湖底的咸水中,充分的利用了地热能。二来减少严寒地区湖面结冰对太阳辐射的阻挡。
[0021]所述风力发电机6为磁悬浮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6带有风速切离保护。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具备减负、减阻、减摩损的绝对优势,完全可以提高发电效率百分之四十以上,而且当风速过大时,发电机系统自动切离不转动,防止过载损坏。
[0022]所述人工咸水湖11内的水是浓盐水,热交换水池8内的水是淡水。浓盐水比重大可借助地球的吸引力,将收集到的热能沉降、储存于湖底,热交换水池内的水是淡水,便于热能向上释放散发。
[0023]所述人工咸水湖11水深不小于5m,所述热交换水池9水深不大于3m。
[0024]所述地热源12位于地表以下10-50m。
[0025]所述山体气道2由主气道腔2a和环设在主气道腔一圈的螺旋气道腔2b构成。螺旋气道帮助形成人造龙卷风,加强风的快速通过。
[0026]所述山体气道2在海拔800米的山体4上建造,采用爆破技术在山体上开设出纵向800米高的山体气道,山体气道2上端连接建造在山体顶部的360米高的人造聚风排气塔15,阳光大棚I处于零海拔位置。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包括阳光大棚、山体气道、聚光太阳能接收器,阳光大棚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山体气道,所述山体气道纵向开设在山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大棚通过站柱固定,站柱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站柱伸出阳光大棚顶端,站柱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定日聚光镜,阳光大棚内设有热交换水池,阳光大棚外设有人工咸水湖,热交换水池通过第一组热管连接人工咸水湖,热交换水池还通过第二组热管连接地热源;聚光太阳能接收器设置在固定柱上端,固定柱下端连接储能池,储能池通过第三组热管连接热交换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咸水湖还通过第四组热管连接地热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为磁悬浮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带有风速切离保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咸水湖内的水是浓盐水,热交换水池内的水是淡水。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咸水湖水深不小于5m,所述热交换水池水深不大于3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源位于地表以下10_50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气道由主气道腔和环设在主气道腔一圈的螺旋气道腔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气道在海拔800米的山体上建造,山体气道上端连接建造在山体顶部的360米高的人造聚风排气塔,阳光大棚处于零海拔位置。
【文档编号】F03D9/37GK105888997SQ201610213945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6日
【发明人】戚荣生
【申请人】戚荣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