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9395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满足某些车辆对柴油机的空间布置、润滑油容量等特殊要求,柴油机的油底壳形状会比较复杂,采用普通的钢板冲压工艺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采用铝材料的油底壳。油底壳必须要设有放油孔用于柴油机定期更换润滑油,最简便的方法是直接在油底壳上设置一螺纹通孔,用螺塞和垫圈进行密封,更换润滑油时松开和拧紧螺塞即可。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因为铝材料比较软,螺塞反复在螺孔处拧紧和拆卸,极易导致螺孔的螺纹被滑牙破坏,无法再安装放油螺塞,导致油底壳失效。
[0003]针对螺纹易滑牙破坏的风险,一般采用直接在油底壳的螺纹孔上先镶嵌一个钢丝衬套,然后将螺塞安装油底壳上的方式,螺塞与油底壳之间采用复合垫圈密封。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为了镶嵌钢丝衬套,油底壳本身的螺孔要加大规格,但是螺塞和普通复合垫圈的规格只是和镶嵌了钢丝衬套后的螺孔匹配,普通复合垫圈无法将钢丝衬套与油底壳之间的缝隙密封,导致漏油。如果复合垫圈设计成专用的结构,零件的管理成本上升,同时,因为垫圈区别不明显,在柴油机售后市场上极易出现用普通复合垫圈代替的情况,从而难以保证放油孔处的密封。
[0004]中国专利“具有特殊放油螺塞孔的油底壳”(申请号201120562894.5),公开了一种具有特殊放油螺塞孔的油底壳,用钢丝螺套取代了放油螺塞座,并且取消了一平垫圈,钢丝螺套与油底壳之间是用垫片密封的,该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I)如果垫片是普通金属平缸垫,从螺纹处流出的油是没法被密封的;(2)如果采用标准的复合垫圈,由于螺塞螺纹收尾部分出于加工因素,必须有一道退刀槽,而且退刀槽的直径小于螺塞的螺纹外径,复合垫圈的内径是和螺纹外径相同的,导致复合垫圈与螺塞之间的轴向定位存在偏差,在局部位置发生复合垫圈上用于密封油的橡胶没有完全压在油底壳螺纹孔的外面,使得部分油会顺着螺纹从复合垫圈处流出;(3)若通过放油螺塞上设置台阶对垫圈进行定位,增加螺塞的加工成本,结构复杂,该台阶一般情况下会很短,标准复合垫片的结构决定了其在装配时实际上没法固定在该台阶上,起不到定位的作用,反而容易在拧紧时使垫片卡在台阶上,破坏复合垫圈;(4)若采用专用的复合垫圈来避免以上隐患,因为垫片一旦变成非标准件,就极易在售后市场发生用普通标准件替代的情况,难以保证密封。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油底壳放油装置,有效避免了放油螺塞重复拧紧和拆卸导致铝质油底壳放油孔螺纹失效的风险。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包括具有中通结构的螺纹衬套,所述螺纹衬套安装在油底壳的放油螺孔内,螺纹衬套上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放油螺塞设置在螺纹衬套的中通结构内,并与螺纹衬套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面的一侧设有O型圈槽,所述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的面与放油螺塞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O型圈槽内设有用于密封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的O型圈。
[0008]所述O型圈槽设置于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面的螺纹衬套侧;
[0009]所述O型圈槽设置于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面的油底壳侧;
[0010]所述螺纹衬套的外螺纹与油底壳的放油螺孔的螺纹相配合;
[0011]所述放油螺塞和螺纹衬套之间采用复合垫圈密封;
[0012]所述O型圈槽沿放油螺塞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3]所述O型圈槽的内径大于油底壳上的放油螺孔的外径。
[0014]螺纹衬套在拧入油底壳之前,在其外螺纹上涂螺纹密封胶防止螺塞在重复拆卸的过程中被拧松,同时也能起到密封衬套与油底壳之间的螺纹间隙的作用。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I)本实用新型的放油装置,其螺纹衬套和油底壳之间采用O型圈进行密封,O型圈槽的内径大于油底壳上的放油螺孔的外径,当有油通过螺纹往外流的情况下,利用O型圈把油挡住,保证了密封性;采用O型圈密封另一个好处是,相对于垫片,O型圈的装配更讲宄匹配性,与O型圈槽不匹配的O型圈很难装入槽内或者被压紧,在装配是时候就能发现是否使用了合适的O型圈,避免错装。
[0017](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放油装置,在放油时只需拧松放油螺塞而不拧松螺纹衬套,从而有效避免螺纹衬套重复拧紧和拆卸导致铝质油底壳放油孔螺纹失效的风险。
[0018](3)放油螺塞与螺纹衬套之间采用普通复合垫圈密封,保证了用普通的零件就能达到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1-油底壳;12-螺纹衬套;13-放油螺塞;14-0型圈槽;15_0型圈;16_复合垫圈;21_油底壳;22_螺纹衬套;23_放油螺塞;24-0型圈槽;25_0型圈;26_复合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在油底壳11上设置一放油螺孔,在该放油螺孔内安装具有中通结构的螺纹衬套12,该螺纹衬套12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然后将放油螺塞13安装在螺纹衬套12的中通结构内。螺纹衬套12的外螺纹规格M2与油底壳11上放油螺孔的螺纹规格Ml匹配,螺纹衬套12的内螺纹规格M3与放油螺塞13的螺纹规格M4匹配,放油时,只需拧松放油螺塞13而不拧松螺纹衬套12,从而有效避免放油螺塞13重复拧紧和拆卸导致铝质油底壳放油孔螺纹失效的风险。螺纹衬套12与油底壳11之间采用橡胶O型圈15密封,橡胶O型圈15放置在螺纹衬套12与油底壳11相接触面的螺纹衬套一侧所设置的O型圈槽14内,并与O型圈槽14相配合,该相接触的面与放油螺塞13的轴线方向垂直。与O型圈槽不匹配的O型圈很难装入槽内或者被压紧,在装配是时候就能发现是否使用了合适的O型圈,避免错装;放油螺塞13与螺纹衬套12之间采用普通复合垫圈16密封,保证了用普通的零件就达到密封的效果。
[0025]螺纹衬套12在拧入油底壳11之前,在其外螺纹上涂螺纹密封胶,以防止放油螺塞13在重复拆卸的过程中螺纹衬套12被拧松,同时也能起到密封螺纹衬套12与油底壳11之间的螺纹间隙的作用。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2所示,在油底壳21上设置一放油螺孔,在该放油螺孔内安装具有中通结构的螺纹衬套22,该螺纹衬套22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然后将放油螺塞23安装在螺纹衬套22的中通结构内。螺纹衬套22的外螺纹规格M2与油底壳21上放油螺孔的螺纹规格Ml匹配,螺纹衬套22的内螺纹规格M3与放油螺塞13的螺纹规格M4匹配,放油时,只需拧松放油螺塞23而不拧松螺纹衬套22,从而有效避免放油螺塞23重复拧紧和拆卸导致铝质油底壳放油孔螺纹失效的风险。螺纹衬套22与油底壳21之间采用橡胶O型圈25密封,橡胶O型圈25放置在螺纹衬套22与油底壳21相接触面的油底壳一侧所设置的O型圈槽24内,并与O型圈槽24相配合,该相接触的面与放油螺塞23的轴线方向垂直。与O型圈槽不匹配的O型圈很难装入槽内或者被压紧,在装配是时候就能发现是否使用了合适的O型圈,避免错装;放油螺塞23与螺纹衬套22之间采用普通复合垫圈26密封,保证了用普通的零件就达到密封的效果。
[0028]螺纹衬套22在拧入油底壳21之前,在其外螺纹上涂螺纹密封胶,以防止放油螺塞23在重复拆卸的过程中螺纹衬套22被拧松,同时也能起到密封螺纹衬套22与油底壳21之间的螺纹间隙的作用。
[0029]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放油装置的相关部件均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装配容易,便于推广。
【主权项】
1.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通结构的螺纹衬套,所述螺纹衬套安装在油底壳的放油螺孔内,螺纹衬套上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放油螺塞设置在螺纹衬套的中通结构内,并与螺纹衬套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面中至少有一侧接触面上设有O型圈槽,所述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的面与放油螺塞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O型圈槽内设有用于密封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的O型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槽设置于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面的螺纹衬套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槽设置于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面的油底壳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槽沿放油螺塞的轴线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槽的内径大于油底壳上的放油螺孔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衬套的外螺纹与油底壳的放油螺孔的螺纹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螺塞和螺纹衬套之间采用复合垫圈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底壳放油装置,包括具有中通结构的螺纹衬套,所述螺纹衬套安装在油底壳的放油螺孔内,螺纹衬套上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放油螺塞设置在螺纹衬套的中通结构内,并与螺纹衬套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面的一侧设有O型圈槽,所述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相接触的面与放油螺塞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O型圈槽内设有用于密封螺纹衬套和油底壳的O型圈。本实用新型在放油时只需拧松放油螺塞而不拧松螺纹衬套,从而有效避免放油螺塞重复拧紧和拆卸导致铝质油底壳放油孔螺纹失效的风险。
【IPC分类】F01M11-00, F01M11-04
【公开号】CN204402614
【申请号】CN201520064905
【发明人】陈利仙, 钟力民, 刘骏鹏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