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中冷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2339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车用中冷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车用中冷器总成。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空-空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当空气进入涡轮增压器后其温度会大幅升高,密度也相应变小,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高温空气经过中冷器的冷却,再进入发动机中。如果缺少中冷器而让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则会因空气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死火的现象。空一空冷却的中冷器安装在发动机前方,靠吸风风扇和汽车行驶的通面风进行冷却,中冷器就是一个高效的散热器,主要作用就是在新鲜空气进入发动机之前对其进行冷却。
[0003]现有技术的中冷器结构主要是横向流动为主,该中冷器包括左气室、右气室,左气室和右气室之间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散热管芯体,即由散热扁管和相邻两散热扁管之间还设置了铝箔散热翅片带叠加组合后加上主片护板和侧板压紧后,由铝钎焊炉焊接成为牢固的散热管芯体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的铝制车用中冷器总成,可减小散热管内部的气阻,同时满足散热量充足的要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车用中冷器总成,属于竖直流型中冷器,包括上气室、下气室,和连通上气室和下气室的散热管芯体及堵头所组成;所述上气室内设有中间阻隔板,沿气流流向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于所述散热管的内壁,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气流自上气室左侧沿垂直气流通道进入下气室,并通过在散热管带的外侧的散热翅片来冷却气流,既满足了散热冷却的要求,又减小了气流阻力。
[0007]所述散热管芯体由多个流通散热扁管和散热翅片带组合在一起,并逐次多层重复叠加,就构成了中冷器的散热管芯体。
[0008]所述车用中冷器总成上、下气室本体采用低压铸造工艺,实现薄壁中冷器气室光滑内壁的上、下气室。
[0009]所述的散热管芯体(6)和上气室(7)和下气室(5)组装扣合成一体,用铝钎焊氩弧焊机进行自动缝焊矩形一周,成为中冷器总成。
[0010]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汽车用中冷器总成,该中冷器总成包括前述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中冷器属于竖直流型中冷器,包括上气室、下气室,和连通所述上气室和所述下气室的散热芯体,所述散热芯体管内光滑,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于所述散热管的内壁。散热通道则是散热翅片外表面及迎风正面散热扁管带正面、侧面表面。
[0011]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气流自上气室左半边沿气流通道垂直向下进入下气室,并通过在散热管外置贴合的散热翅片冷却气流,既满足了散热的要求,又减小了气流阻力。气流进入下气室折返向上,气流主要由芯体右半边向上,延长了气流冷却散热的流程,从上气室右端的出气管流出进入发动机进气口,使得散热冷却的效果显著提高30%以上。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总成结构正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总成结构侧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总成结构俯视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总成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参见附图1至附图4。
[001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为详细地介绍。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中冷器总成,包括上气室7、下气室5,和连通上气室7和下气室5的散热管芯体6及堵头8所组成。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做出了如下技术改进:
[0019]设置外置贴合散热翅片带来传输扩散冷却气流,既满足了散热的要求,又减小了气流阻力,较现有技术中散热翅片采用开开槽口的扰流翅片的结构更为有效。
[0020]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实施例:采用较小结构的气流通道散热扁管带,即散热翅片带波峰高度较小为8.9 mm,芯体宽610 mm ;芯体高600 mm ;芯体厚58 mm,与同类产品相比,其散热面积提高15%,散热面积不小于25.3m2。所述散热扁管55根,宽度58 mm,厚度2 mm。
[0021]散热片的设置主要用于加速冷气流的冷却,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扁管优选为55个。具体地,位于两端的是侧板护板,和散热翅片带56层,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扁管的散热效果。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冷器总气流通道上、下气室本体采用铸铝浇铸成型,采用低压铸造工艺,以实现薄壁中冷器气室壳体的铸造。其中壳芯机可以实现壁厚3 IM的光滑内壁的气室上、下气室精度高,此方案加工工艺简单,且制造成本低。节省材料重量减轻20%,有利于中冷器总成的轻量化。
[0023]所述散热翅片带位于上下两层流通散热扁管之间,并紧密地与流通散热扁管靠在一起,其功能是为流经散热流通扁管的压缩空气散热。当外界较低温度的空气流经散热扁管片时,就能将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压缩空气的目的。
[0024]所述多个流通散热扁管和散热翅片带组合在一起,并逐次多层重复叠加,就构成了中冷器的散热管芯体。组装加上、下主片护板和侧板组合后压紧在连续铝钎焊炉中烧结成为完整一体。另外,为了使来自增压器的压缩空气,在进入中冷器的芯体之前有缓冲和蓄压的空间,且在流出芯体之后能提高空气流速,通常在芯体的两侧安装有上下气室。气室的外形与漏斗相似,其端部还会设置圆形进出口,以方便连接进气管路。
[0025]将所述的散热管芯体6和上气室7和下气室5组装扣合成一体,用铝钎焊(氩弧焊机进行自动缝焊矩形封闭圆周,成为密封一体的中冷器总成。
[0026]上气室内设有中间阻隔板,沿气流流向延伸的气流通道。
[0027]所述经增压后的气流由上气室7进气管I进入中冷器总成,由于中隔板3的隔离作用气流由左半侧上气室扩张向下分流通过中冷器的冷却后,进入下气室5折返向上,气流主要由芯体右半边向上,延长了气流冷却散热的流程,从上气室7右端的出气管2流出进入发动机进气口,使得散热冷却的效果显著提高30%以上。
[0028]所述前端侧向设置多组对称侧表面连接孔4均为椭圆形的,以便于前端表面安装过滤网,以便于消除汽车迎风表面受昆虫及杂物的阻塞,影响中冷器散热冷却的效果。
[0029]作为优选地,所述中冷器底座和上端四角还设置有支架连接固定大螺栓孔,以便于连接中冷器支架的隔振和套装减振橡胶垫保护和隔振的需要。
[003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四两组固定孔中的至少2组为椭圆形孔,此方案可根据两组固定孔之间的中心距的变化灵活调整,降低安装难度,避免造成安装时连接孔开裂和无法隔离振动需要。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及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车用中冷器总成,包括上气室、下气室,和连通上气室和下气室的散热管芯体及堵头所组成;所述上气室内设有中间阻隔板,沿气流流向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于所述散热管的内壁,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气流自上气室左侧沿垂直气流通道进入下气室,并通过在散热管带的外侧的散热翅片来冷却气流,既满足了散热冷却的要求,又减小了气流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中冷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芯体由多个流通散热扁管和散热翅片带组合在一起,并逐次多层重复叠加,就构成了中冷器的散热管芯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中冷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中冷器总成上、下气室本体采用低压铸造工艺,实现薄壁中冷器气室光滑内壁的上、下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中冷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管芯体(6)和上气室(7)和下气室(5)组装扣合成一体,用铝钎焊氩弧焊机进行自动缝焊矩形一周,成为中冷器总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中冷器总成,包括上气室、下气室,和连通上气室和下气室的散热管芯体及堵头所组成;所述上气室内设有中间阻隔板,沿气流流向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形成于所述散热管的内壁,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气流自上气室左侧沿垂直气流通道进入下气室,并通过在散热管带的外侧的散热翅片来冷却气流,既满足了散热冷却的要求,又减小了气流阻力。高性能的铝制车用中冷器总成,即减小散热管内部的气阻,同时满足散热量充足的要求。所述散热管芯体气流通道由多个散热管带组成,通风冷却散热则由散热铝箔翅片带和相紧密贴合的散热管带外表面实现。
【IPC分类】F02B29-04
【公开号】CN204610019
【申请号】CN201520194664
【发明人】谭地金, 江发林
【申请人】十堰市倍佳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