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6853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满足发动机曲轴箱排放污染物的国家限值要求,目前发动机上均安装了油气分离装置,其主要是将高速油气导入一个空腔,油气遇到温度低的挡板,发生冷凝凝结在挡板上,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油滴沉淀到罩壳底部,由回油管流回油底壳。这种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低,废气阻力大,且挡板焊接工艺复杂,成本高,重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当前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低,阻力大,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该装置为一种旋风式的油气分离器,可有效地对曲轴箱废气进行分离,有效提高油气分离效率,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满足曲轴箱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同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发动机上,便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由安装支座、油气分离器外壳、密封圈、主分离腔、导向筒、油气分离器出气罩、密封圈和油气分离器盖组成,安装支座装配在油气分离器外壳上,可以任意旋转角度,便于不同的安装需求,油气分离器出气罩装配在油气分离器外壳上,油气分离器外壳上设置有油气进口,油气分离器出气罩上设置有油气出口,油气分离器出气罩也可任意旋转角度,使油气进口和油气出口角度可任意调整,可适应不同的安装空间,同时,油气进口、油气出口和安装支座相对位置也可变,可适应不同的安装空间和需求。主分离腔设置在油气分离器外壳内,主分离腔与油气分离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并通过第一密封圈隔离成两个空腔,I级分离腔和回油腔,主分离腔内部安装有导向筒,主分离腔后部通过第二密封圈连接油气分离器盖,曲轴箱废气从油气分离器外壳上的油气进口进入主分离腔,主分离腔包括I个I级分离腔、2个2级分离腔、I个3级分离腔和I个回油腔,根据离心分离原理,油气通过油气进口进入I级分离腔,油气围绕I级分离腔完成第一次离心分离,之后进入主分离腔中的2个2级分离腔,进行第二次离心分离,二次分离后的油气进入主分离腔中的一个3级分离腔,进行第三次离心分离,经过三次分离后,油滴凝聚在主分离腔壁面上,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锥形导油口汇聚到回油腔中,最终由油气分离器外壳底部设置的回油口流回到发动机油底壳,通过3级分离,逐级按照油滴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的顺序进行分离,分离完成后的油气从油气出口排出,并接入发动机进气管路,在发动机气缸内参与燃烧。
[0005]所述主分离腔材料使用耐温,耐油的工程塑料制成,成型工艺好,重量轻,有效降低成本,且外观美观,安装便利,通用性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塑料为高分子聚合物,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较强的亲油性,这将大大增强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使得油气分离更加彻底。
[0006]所述油气进口与主分离腔相切,促使油气产生高速离心运动,较重的油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到圆锥桶壁上,并逐渐冷凝,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发动机油底壳,经过多级空腔的离心作用,油气混合物可以得到彻底分离。
[0007]本实用新型将曲轴箱废气导入一个结构精密的圆锥空腔中,气流入口与圆锥空腔相切,促使油气产生高速离心运动,较重的油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到圆锥桶壁上,并逐渐冷凝,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发动机油底壳,经过多级空腔的离心作用,油气混合物可以得到彻底分离。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使用耐高温,耐油的工程塑料制成,成型工艺好,重量轻,有效降低成本,且外观美观,安装便利,通用性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塑料为高分子聚合物,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较强的亲油性,这将大大增强油气分离的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气分离效率提高,阻力小,保证了较低的曲轴箱压力,发动机机油消耗降低,结构简单轻便,工艺性好,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的生产应用。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0013]图中:1-安装支座、2-油气分离器外壳、3-密封圈、4-主分离腔、5-导向筒、6-油气分离器出气罩、7-密封圈、8-油气分离器盖、9-油气进口、10-油气出口、11-回油口、12-1级分离腔、13-2级分离腔1、14-2级分离腔2、15-3级分离腔、16、回油腔、17-锥形导油口。
[0014]【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由安装支座1、油气分离器外壳2、密封圈3、主分离腔4、导向筒5、油气分离器出气罩6、密封圈7和油气分离器盖8组成,安装支座I装配在油气分离器外壳2上,可以任意旋转角度,便于不同的安装需求,油气分离器出气罩6装配在油气分离器外壳2上,油气分离器外壳2上设置有油气进口 9,油气分离器出气罩6上设置有油气出口 10,油气分离器出气罩6也可任意旋转角度,使油气进口 9和油气出口 10角度可任意调整,可适应不同的安装空间,同时,油气进口 9、油气出口 10和安装支座I相对位置也可变,可适应不同的安装空间和需求。主分离腔4设置在油气分离器外壳2内,主分离腔4与油气分离器外壳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并通过第一密封圈3隔离成I级分离腔12和回油腔16两个空腔,主分离腔4内部安装有导向筒5,主分离腔4后部通过第二密封圈7连接油气分离器盖8,曲轴箱废气从油气分离器外壳2上的油气进口9进入主分离腔4,主分离腔4包括I个I级分离腔12、2个2级分离腔13、14、I个3级分离腔15和I个回油腔16,根据离心分离原理,油气通过油气进口 I进入I级分离腔12,油气围绕I级分离腔12完成第一次离心分离,之后进入主分离腔4中的2个2级分离腔13、14,进行第二次离心分离,二次分离后的油气进入主分离腔4中的一个3级分离腔15,进行第三次离心分离,经过三次分离后,油滴凝聚在主分离腔4壁面上,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锥形导油口 17汇聚到回油腔16中,最终由油气分离器外壳2底部设置的回油口 11流回到发动机油底壳,通过3级分离,逐级按照油滴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的顺序进行分离,分离完成后的油气从油气出口 10排出,并接入发动机进气管路,在发动机气缸内参与燃烧。
[0017]所述主分离腔4材料使用耐温,耐油的工程塑料制成,成型工艺好,重量轻,有效降低成本,且外观美观,安装便利,通用性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塑料为高分子聚合物,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较强的亲油性,这将大大增强了油气分离的效果,使得油气分离更加彻底。
[0018]所述油气进口 9与主分离腔4相切,促使油气产生高速离心运动,较重的油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到圆锥桶壁上,并逐渐冷凝,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发动机油底壳,经过多级空腔的离心作用,油气混合物可以得到彻底分离。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座(I)、油气分离器外壳(2)、密封圈(3)、主分离腔(4)、导向筒(5)、油气分离器出气罩(6)、密封圈(7)和油气分离器盖(8),所述的安装支座(I)装配在油气分离器外壳(2)上并可任意旋转角度;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出气罩(6)装配在油气分离器外壳(2)上,油气分离器外壳(2)上设置有油气进口(9),油气分离器出气罩(6)上设置有油气出口( 10),油气分离器出气罩(6)也可任意旋转角度;主分离腔(4)设置在油气分离器外壳(2)内,主分离腔(4)与油气分离器外壳(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并通过第一密封圈(3)隔离成I级分离腔(12)和回油腔(16)两个空腔,主分离腔(4 )内部安装有导向筒(5 ),主分离腔(4 )后部通过第二密封圈(7 )连接油气分离器盖(8),曲轴箱废气从油气分离器外壳(2)上的油气进口(9)进入主分离腔(4),主分离腔(4)包括I个I级分离腔(12)、2个2级分离腔(13、14)、I个3级分离腔(15)和I个回油腔(16),根据离心分离原理,油气通过油气进口(I)进入I级分离腔(12),油气围绕I级分离腔(12)完成第一次离心分离,之后进入主分离腔(4)中的2个2级分离腔(13、14),进行第二次离心分离,二次分离后的油气进入主分离腔(4)中的一个3级分离腔(15),进行第三次离心分离,经过三次分离后,油滴凝聚在主分离腔(4)壁面上,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锥形导油口(17)汇聚到回油腔(16)中,最终由油气分离器外壳(2)底部设置的回油口(11)流回到发动机油底壳,通过3级分离,逐级按照油滴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的顺序进行分离,分离完成后的油气从油气出口(10)排出,并接入发动机进气管路,在发动机气缸内参与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离腔(4)采用工程塑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进口(9)与主分离腔(4)相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由安装支座、油气分离器外壳、密封圈、主分离腔、导向筒、油气分离器出气罩、密封圈和油气分离器盖组成,油气进口、油气出口和安装支座相对位置可变,主分离腔设置在油气分离器外壳内,主分离腔通过精密设计,形成多个分离腔,利用离心分离原理,将油气逐级分离,油滴最终流回油底壳,剩余油气接入发动机进气管路,在气缸中参与燃烧。有效降低排放和机油消耗。
【IPC分类】F01M13/04
【公开号】CN204877591
【申请号】CN201520568640
【发明人】彭鹄, 张国强
【申请人】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