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机油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1360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机油隔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隔板。
【背景技术】
[0002]机油隔板是发动机上结构相对简单但功能比较重要的零件,一般安装于曲轴箱下部与油底壳之间。机油隔板的作用主要是引导从各润滑部件及用油部件的机油返回油底壳内;同时阻挡曲轴高速旋转时甩出的机油直接对油底壳里的机油液面造成冲击;另外,机油隔板还能有效阻止急加减速导致的机油晃动,激烈的晃动液面会导致运转的曲轴严重搅油,引起动力下降,阻止曲轴搅油也会减小机油含气量。
[0003]目前发动机上的机油隔板主要有冲压和注塑两种。机油隔板的本体一般设计成弧状结构,在本体中间设计有几个回油孔。这种机油隔板的不足之处在于:1、隔板的设计虽阻挡曲轴上抛甩出的机油,但机油直接与曲轴箱和隔板冲击、雾化形成的高含气量机油,直接从回油孔流到油底壳,散泡时间太短,不利于减小机油含气量;2、发动机运行时,从回油道回流的机油没有进行引流,再次与曲轴的高速气流结合,加大了机油含气量;3、隔板上的回油孔处于中间位置,回油口一般设计在收集器口的正上方,回流的机油对液面造成冲击,引入气体,形成高含气量的机油团;同时,由于回油孔离收集器口太近,给予机油散泡时间骤减,造成大量含气机油直接被吸入进行循环,加大了润滑系统的含气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回油冲击,降低机油含气量的发动机机油隔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发动机机油隔板,包括弧形结构的隔板本体,所述隔板本体包括弧形面及位于两侧的安装面,在所述弧形面上沿顺应曲轴旋转的方向上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下方设有导油槽回油孔,在与所述导油槽同侧的安装面上设有挡油板,所述隔板本体上与曲轴箱上回油孔相对应位置设有集油道,所述集油道下方设有集油道回油孔。
[0006]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0007]所述隔板本体上设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为具有滑斜面的下凹结构。
[0008]所述相邻导油槽之间通过挡板将所述隔板本体分隔。
[0009]所述导油槽回油孔开口朝向相邻的油底壳侧壁方向。
[0010]在所述挡油板与所述安装面结合处设有加强筋。
[0011]所述集油道的底面为朝向油底壳两侧壁方向倾斜的导斜面。
[0012]所述集油道回油孔位于所述导斜面底端,朝向油底壳两侧壁侧向开口。
[0013]所述隔板本体的安装面上设有安装机油隔板的隔板安装孔。
[0014]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隔板本体上顺应曲轴旋转方向设计的导油槽能有效引导机油回流,同时导油槽沿油底壳侧边设计的回油孔能保证回流的机油进入油底壳底部,从而避开了油底壳中间区域,避免机油收集器吸到含气量较高的机油;
[0015]隔板本体上顺应曲轴旋转方向设计的挡油板,能有效阻挡曲轴高速旋转时甩出的机油,避免被甩出的机油高速冲击油底壳或曲轴箱内壁。挡油板阻挡的机油平缓的沿着导油槽进入油底壳,能有效降低机油含气量;
[0016]隔板本体上对应曲轴箱的回油孔分别设计有集油道,保证了从回油道回流的机油各行其道的被引导至油底壳内部,不会额外产生机油冲击;集油道朝侧向开口,保证了被引导回油的机油不会直接冲击油底壳液面,而是通过油底壳内壁缓缓滑落进入油底壳内部,从而防止了机油含气量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油隔板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油隔板俯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油隔板仰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油隔板侧视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为:1、隔板本体,2、导油槽,3、导油槽回油孔,4、挡油板,5、加强筋,6、集油道,7、集油道回油孔,8、隔板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隔板,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机油隔板包括弧形结构的隔板本体1,隔板本体1包括弧形面及位于两侧的安装面,在弧形面上沿顺应曲轴旋转的方向上设有导油槽2(如图4所示,箭头方向为曲轴旋转方向),即在曲轴旋转方向朝向的一侧设置导油槽2。导油槽2下方设有导油槽回油孔3。在与导油槽2同侧的安装面上设有挡油板4。隔板本体1上与曲轴箱上回油孔相对应位置设有集油道,集油道6下方设有集油道回油孔7。
[0025]如图1、2、3中所示,隔板本体1上设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油槽2,即在隔板本体1上顺应曲轴旋转的方向,设计有几个具有滑斜面的下凹结构的导油槽2,导油槽2的位置与连杆包络线的位置对应。相邻导油槽2之间通过挡板将隔板本体1分隔,避免油气相串。
[0026]各导油槽2上分别设置有导油槽回油孔3,导油槽回油孔3开口朝向相邻的油底壳侧壁方向。如图4中所示,导油槽回油孔3设在下凹结构导油槽2的最底端,进入导油槽2的机油可顺畅的沿导滑面由底端的导油槽回油孔3流出,经开口沿侧壁缓缓滑落至油底壳中。从而避开了回油直接落入油底壳中间区域,避免机油收集器吸到含气量较高的机油。
[0027]隔板本体1上还设计有挡油板4,挡油板4的位置处于顺应曲轴旋转的方向,与导油槽2位于同侧,如图1中所示。挡油板4与隔板本体1安装面结合处,设计有加强筋5,以提高挡油板4的强度。挡油板4能有效阻挡曲轴高速旋转时甩出的机油,避免被甩出的机油高速冲击油底壳或曲轴箱内壁。挡油板阻挡的机油平缓的沿着导油槽进入油底壳,能有效降低机油含气量。
[0028]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隔板,在机油隔板本体1上,对应各曲轴箱回油孔分别设计有集油道6,主要为了收集并引导曲轴箱回油孔回流的机油,保证了从回油道回流的机油各行其道的被引导至油底壳内部,不会额外产生机油冲击。集油道6的底面为朝向油底壳两侧壁方向倾斜的导斜面。集油道回油孔7位于导斜面底端,朝向油底壳两侧壁侧向开口,保证了被引导回油的机油不会直接冲击油底壳液面,而是通过油底壳内壁缓缓滑落进入油底壳内部,从而防止了机油含气量的产生。
[0029]机油隔板本体1上还设计有若干隔板安装孔8,安装时,用螺栓通过隔板安装孔8将机油隔板安装在曲轴箱下部。
[0030]发动机运行时,曲轴高速旋转,曲轴上的机油沿曲轴旋转方向被甩出。高速运动的机油如果直接冲击曲轴箱或油底壳内壁,会直接造成机油雾化,导致机油含气量升高。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隔板,位于曲轴旋转对应方向设计的挡油板4能将甩出的机油阻挡住,防止这些被甩出的机油直接高速冲击油底壳或曲轴箱内壁,避免了机油含气量的恶化。挡油板4阻挡住的机油,沿着机油隔板本体1的弧状表面进入导油槽2,再通过导油槽回油孔3进入油底壳内。
[0031]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隔板,导油槽回油孔3设计在曲轴旋转方向的对应侧,使得机油从油底壳侧面流入油底壳内,避免了含有较多气泡的机油被机油收集器吸到,保证了各运动副的润滑效果。
[0032]另外,发动机运行时,通过曲轴箱回油道回流的机油如果直接冲击液面,会造成机油含气量升高。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隔板,通过对应各曲轴箱回油孔设计相应的集油道6,能将回流的机油集聚到一起,再通过集油道回油孔7返回到油底壳中。集油道回油孔7分别朝油底壳两侧壁侧向开口,还能使集油道6收集的机油沿着侧面的方向流向油底壳内壁。此时的机油流速较慢,机油沿着油底壳内壁滑落到油底壳底部,进一步降低了机油回流冲击液面造成含气量升高的可能。
[0033]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隔板,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避免回油冲击,降低机油含气量,具有较强实用性。
[00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机油隔板,包括弧形结构的隔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1)包括弧形面及位于两侧的安装面,在所述弧形面上沿顺应曲轴旋转的方向上设有导油槽(2),所述导油槽(2)下方设有导油槽回油孔(3),在与所述导油槽(2)同侧的安装面上设有挡油板(4),所述隔板本体(1)上与曲轴箱上回油孔相对应位置设有集油道¢),所述集油道(6)下方设有集油道回油孔(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1)上设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导油槽(2),所述导油槽(2)为具有滑斜面的下凹结构。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导油槽(2)之间通过挡板将所述隔板本体(1)分隔。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机油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回油孔(3)开口朝向相邻的油底壳侧壁方向。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隔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油板(4)与所述安装面结合处设有加强筋(5)。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机油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道(6)的底面为朝向油底壳两侧壁方向倾斜的导斜面。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机油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道回油孔(7)位于所述导斜面底端,朝向油底壳两侧壁侧向开口。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机油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1)的安装面上设有安装机油隔板的隔板安装孔(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隔板,包括弧形结构的隔板本体(1),所述隔板本体(1)包括弧形面及位于两侧的安装面,在所述弧形面上沿顺应曲轴旋转的方向上设有导油槽(2),所述导油槽(2)下方设有导油槽回油孔(3),在与所述导油槽(2)同侧的安装面上设有挡油板(4),所述隔板本体(1)上与曲轴箱上回油孔相对应位置设有集油道(6),所述集油道(6)下方设有集油道回油孔(7)。此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隔板,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回油冲击,降低机油含气量,具有较强实用性。
【IPC分类】F01M11/00
【公开号】CN205001008
【申请号】CN201520737218
【发明人】刘智峰, 于萍, 羊富勇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