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散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065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散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散热水箱。
【背景技术】
[0002]水箱包括芯体,芯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水室和下水室,上水室设置有一个进水口,下水室设置有一个出水口,芯体包括连通上、下水室的散热管,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焊接有散热带。进水口与引擎的排水端连接,出水口与引擎的进水端连接,排水端排出吸热后的冷却液通过散热管散热后进入下水室,然后通过出水口进入引擎进行吸热,如此循环实现对引擎的散热。现有技术中的水箱的散热带为三角形波浪的散热带,散热带与散热管的接触为线接触,导热比较慢导致水箱散热效率较低,受冷热交变应力影响之后容易脱焊。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带与散热管面接触,散热效率高,不易开焊的快速散热水箱。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快速散热水箱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快速散热水箱,包括芯体,芯体的上侧设置有上水室,芯体的下侧设置有下水室,芯体包括多个连通上、下水室的散热管,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焊接有散热带,所述的散热带为梯形波浪的散热带,梯形波浪的上底与散热管焊接,散热管与上底焊接的部位设置为平面,上底与散热管为面接触连接,梯形波浪的两个腰之间的夹角为27-30度。
[0006]所述梯形波浪的腰开设有散热窗,所述的散热窗为通孔,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翘起的翅片。散热窗增加了散热带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热交换,提高了散热效率。
[0007]梯形波浪的两个腰之间的夹角为28度。梯形波浪的两个腰采用28度,符合空气流体力学原理,使得通过散热带缝隙的气流速度更快,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0008]所述翅片与腰之间的夹角为28度。翅片采用28度夹角符合空气流体力学原理,使得通过散热窗的气流速度更快,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散热带采用梯形波浪,上底与散热管焊接连接,使得散热带与散热管为面接触,一方面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散热带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获得更好的散热效率;梯形波浪的两个腰夹角为27-30度,符合空气流体力学原理,使得通过散热带缝隙的气流速度更快,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快速散热水箱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散热带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2中A向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快速散热水箱包括芯体1,在芯体上侧安装有上水室2,在芯体的下侧安装有下水室3。芯体包括多个均布在上、下水室之间的散热管4,散热管将上、下水室连通,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焊接有散热带5。该散热带为梯形波浪散热带,梯形波浪的上底51与散热管焊接连接,散热管与上底焊接的部位设置为平面,梯形波浪的两个腰52的夹角为27-30度,优选28度。梯形波浪的腰上开设有散热窗,所述的散热窗为通孔53,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翘起的翅片54,翅片54与腰52之间的夹角为28度。
【主权项】
1.一种快速散热水箱,包括芯体,芯体的上侧设置有上水室,芯体的下侧设置有下水室,芯体包括多个连通上、下水室的散热管,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焊接有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带为梯形波浪的散热带,梯形波浪的上底与散热管焊接,散热管与上底焊接的部位设置为平面,上底与散热管为面接触连接,梯形波浪的两个腰之间的夹角为27-3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散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波浪的腰开设有散热窗,所述的散热窗为通孔,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向腰的外侧翘起的翅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散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梯形波浪的两个腰之间的夹角为28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散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与腰之间的夹角为28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散热水箱。快速散热水箱,包括芯体,芯体的上侧设置有上水室,芯体的下侧设置有下水室,芯体包括多个连通上、下水室的散热管,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焊接有散热带,所述的散热带为梯形波浪的散热带,梯形波浪的上底与散热管焊接,散热管与上底焊接的部位设置为平面,上底与散热管为面接触连接,梯形波浪的两个腰之间的夹角为27-30度。散热带采用梯形波浪,上底与散热管焊接连接,使得散热带与散热管为面接触,一方面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散热带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获得更好的散热效率;梯形波浪的两个腰夹角为27-30度,符合空气流体力学原理,使得通过散热带缝隙的气流速度更快,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IPC分类】F01P11/00
【公开号】CN205101096
【申请号】CN201520814004
【发明人】李宝民, 庞立, 杭健
【申请人】江苏嘉和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