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流通管路、发动机冷却系统、车辆暖风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3850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单向流通管路、发动机冷却系统、车辆暖风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流通管路、发动机冷却系统、车辆暖风系统及车辆,其中,单向流通管路包括管路本体(1)和单向流通装置,单向联通装置包括设置于管路本体中并可沿该管路本体移动的防回流阀体(2),和设置于管路本体中且位于防回流阀体上游的第一限位装置(3),管路本体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在导通状态,防回流阀体自由地移动在管路本体中以使介质流通,在截止状态,防回流阀体抵顶在第一限位装置上以使介质截止。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将散热器通向副水箱的出气管设置为单向流通管路,避免了副水箱中的冷却液倒流如散热器,防止发动机热机时间过长,还可以避免车辆暖风系统中暖风循环水温的降低。
【专利说明】
单向流通管路、发动机冷却系统、车辆暖风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向流通管路、发动机冷却系统、车辆暖风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车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高位水箱的低温水容易通过散热器出气管路倒流入散热器中,冷却液通过散热器出气管进入散热器参与大循环,使发动机水温升温过慢,热机时间增加,同时,冷却水的倒流还会导致暖风循环水的温度的降低,进而导致暖风温度过低,影响车内乘员乘坐舒适型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向流通管路,该单向流通管路本身具有单向导通管路的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可以避免副水箱中的冷却液倒流进散热器中,防止热机时间过长。
[0005]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暖风系统,该暖风系统可以避免冷却液倒流导致的暖风循环水温降低。
[0006]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副水箱的冷却液不会倒流进散热器中,可以避免发动机热机时间过长或避免暖风循环的水温降低。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流通管路,该单向流通管路包括管路本体和单向流通装置,所述单向联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中并可沿该管路本体移动的防回流阀体,和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中且位于所述防回流阀体上游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管路本体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在导通状态,所述防回流阀体自由地移动在所述管路本体中以使介质流通,在截止状态,所述防回流阀体抵顶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上以使介质截止。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形成为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下游端口形成为截面为圆形的扩口结构,所述防回流阀体形成为球体,所述扩口结构大径与所述管路本体的内径相同,所述球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大径并大于所述扩口结构的小径。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形成为关于所述扩口结构的小径位置对称的对称体。
[0010]可选地,所述管路本体中还设有第二限位装置,该第二限位装置位于所述防回流阀体的下游以对所述防回流阀体进行限位并且允许介质通过。
[0011]可选地,所述管路本体中还设有第三限位装置,该第三限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上游并允许介质通过。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和第三限位装置分别形成为外缘贴合在所述管路本体的内壁上的网状隔挡片。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通过循环水管连接的发动机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出气管连接有副水箱,所述副水箱高于所述散热器布置,所述出气管包括以上所述的单向流通管路,以允许介质从所述散热器单向流向所述副水箱。
[0014]可选地,所述介质为冷却液,所述防回流阀体的密度小于所述冷却液的密度。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暖风系统,包括通过循环水管连接的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与热交换器,所述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以上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或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辆暖风系统。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管路本身形成为可以单向导通的管路,不必借助单向阀,加工方便成本较低。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将散热器通向副水箱的出气管设置为单向流通管路,避免了副水箱中的冷却液倒流如散热器,防止发动机热机时间过长,还可以避免车辆暖风系统中暖风循环水温的降低。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流通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I 管路本体2 防回流阀体
[0023]3 第一限位装置 4 第二限位装置
[0024]5 第三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流通管路,该单向流通管路包括管路本体I和单向流通装置,单向联通装置包括设置于管路本体I中并可沿该管路本体I移动的防回流阀体2,和设置于管路本体I中且位于防回流阀体2上游的第一限位装置3,管路本体I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在导通状态,防回流阀体2自由地移动在管路本体I中以使介质流通,在截止状态,防回流阀体2抵顶在第一限位装置3上以使介质截止。这样,可以使供介质流通的管路本身具有单向导通的作用,不必再加入单向阀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另外防回流阀体2和第一限位装置3均可以更换,维修方便。
[0027]在图1中,与管路本体I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箭头指示方向为介质的可流通方向。
[0028]具体地,第一限位装置3形成为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轴线方向与管路本体I的轴向方向相同,管状结构的下游端口形成为截面为圆形的扩口结构,防回流阀体2形成为球体,扩口结构大径与管路本体I的内径相同,球体的直径小于大径并大于扩口结构的小径。在导通状态,球体在管状结构的下游方向自由移动,使介质流通;在截止状态,扩口结构的大径顶压在管路本体I的内壁,球体在介质的推动下顶压在扩口结构上,使介质不可流通。
[0029]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上游是指介质在可流通方向的上游,下游是指介质在可流通方向的下游。在图1中,
[0030]优选地,第一限位装置3形成为关于扩口结构的小径位置对称的对称体,即管状结构可以形成为双向对称的扩口结构,使该管状结构在管路本体I中更稳固,并且在后期维护时,管状结构可以双向使用,更换方便。
[0031]优选地,管路本体I中还可以设有第二限位装置4,该第二限位装置4位于防回流阀体2的下游以对防回流阀体2进行限位并且允许介质通过,这样,可以避免防回流阀体2在管路本体I中过度移动,远离第一限位装置3而影响对介质的截止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限位装置4的设定不影响介质的正常流通。
[0032I进一步地,管路本体I中还设有第三限位装置5,该第三限位装置5位于第一限位装置3的上游并允许介质通过,这样,第一限位装置3和防回流阀体2可以共同限位在第二限位装置4和第三限位装置5之间,使装置的可控性增加。
[0033]具体地,第二限位装置4和第三限位装置5分别形成为外缘贴合在管路本体I的内壁上的网状隔挡片,在使第二限位装置4和第三限位装置5的定位的同时不会影响介质的流通。
[00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通过循环水管连接的发动机和散热器,散热器的出气管连接有副水箱,副水箱高于散热器布置,其中出气管上述的单向流通管路,以允许介质从散热器单向流向副水箱,防止冷却液通过散热器出气管倒流进入散热器参与大循环,导致发动机水温升温过慢,热机时间增加。
[0035]具体地,上述的介质即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防回流阀体2的密度小于冷却液的密度,保证倒流的液体可以推动防回流阀体抵顶在第一限位装置3上,避免了副水箱中的冷却液通过出气管进入散热器。
[00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暖风系统,包括通过循环水管连接的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与热交换器,其中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即为上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避免冷却液的倒流导致暖风循环水的温度的降低,进而导致暖风温度过低,影响车内乘员乘坐舒适型性。
[0037]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上述发动机冷却系统或车辆暖风系统的车辆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单向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该单向流通管路包括管路本体(I)和单向流通装置,所述单向联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I)中并可沿该管路本体(I)移动的防回流阀体(2),和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I)中且位于所述防回流阀体(2)上游的第一限位装置(3),所述管路本体(I)具有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在导通状态,所述防回流阀体(2)自由地移动在所述管路本体(I)中以使介质流通,在截止状态,所述防回流阀体(2)抵顶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3)上以使介质截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3)形成为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下游端口形成为截面为圆形的扩口结构,所述防回流阀体(2)形成为球体,所述扩口结构大径与所述管路本体(I)的内径相同,所述球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大径并大于所述扩口结构的小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3)形成为关于所述扩口结构的小径位置对称的对称体。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向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本体(I)中还设有第二限位装置(4),该第二限位装置(4)位于所述防回流阀体(2)的下游以对所述防回流阀体(2)进行限位并且允许介质通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本体(I)中还设有第三限位装置(5),该第三限位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3)的上游并允许介质通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4)和第三限位装置(5)分别形成为外缘贴合在所述管路本体(I)的内壁上的网状隔挡片。7.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通过循环水管连接的发动机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出气管连接有副水箱,所述副水箱高于所述散热器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向流通管路,以允许介质从所述散热器单向流向所述副水箱。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为冷却液,所述防回流阀体(2)的密度小于所述冷却液的密度。9.一种车辆暖风系统,包括通过循环水管连接的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与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10.—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或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暖风系统。
【文档编号】F01P3/20GK205445774SQ201521089664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发明人】刘金富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