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2243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内燃机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连通,内燃机还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口连通;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热媒进口通过热媒进口管连接重油箱的热媒进口A;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热媒出口通过第一热媒出口管、第二热媒出口管与重油箱的热媒出口B连接;还包括重油处理器,重油处理器一侧通过重油进口管连接重油箱,重油处理器另一侧通过内燃机重油进口管、内燃机重油回油管连接内燃机;本实用新型排烟余热用于重油的加热,解决了重油加热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移动性差的问题,广泛适用于油田、野外工程及水资源频缺地区。
【专利说明】
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发电领域,尤其涉及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类社会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同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及能源危机的出现,燃烧柴油和汽油造成了石油资源的严重短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约占大气中同类污染物的55%以上。在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刻不容缓,目前,内燃机发电机组有效效率只有39%,约占25%的柴油燃烧热能以尾气排放的形式被白白浪费掉,若将这部分相对较高品位的热量回收利用于重油加热,可使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的热效率有较大的提升,同时也解决了重油加热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移动性差的问题。
[0003]目前,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市面上的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一般是采用水为热媒,利用内燃机尾气余热加热重油的方案,或采用电加热重油的方案,前者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移动性差,不适用于租赁性的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后者耗會K。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以导热油为热媒的、余热回收载体与消音器一体化的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集成于一台标准尺寸的集装箱式静音箱内,可广泛适用于油田、野外工程、高寒及水资源频缺地区。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内燃机与所述发电机连接并驱动发电机发电,所述内燃机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燃机还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热媒进口与热媒进口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热媒进口管的另一端连接重油箱的进口 A;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热媒出口与第一热媒出口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热媒出口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热媒出口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热媒出口管的另一端与重油箱的出口B连接;
[0007]于所述重油箱的一侧开设带有重油输送电磁阀的第一重油进口D,于所述重油箱的另一侧开设第一重油出口 E,所述第一重油出口 E通过重油进口管连接重油处理器的第二重油进口 F,于所述重油处理器上还开设第二重油出口 G及重油回油口H,在所述重油进口管上设置重油输送栗;内燃机重油进口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重油出口G连通,所述内燃机重油进口管的另一端与内燃机连接,在所述内燃机重油进口管上还设置重油供应电磁阀;内燃机重油回油管的一端与重油回油口 H连接,所述内燃机重油回油管的另一端也与内燃机连接;于所述内燃机上还连接带有轻油供应电磁阀的轻油供油管;
[0008]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上方还布置膨胀罐,膨胀管的一端与所述膨胀罐连通,所述膨胀管的另一端连通热媒进口管;所述膨胀罐还分别与溢流管及热媒排放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溢流管及热媒排放管的另一端均连通热媒箱,所述热媒箱布置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下方,所述热媒箱通过热媒补充管与膨胀罐的顶部连通,在所述热媒箱的尾部还连接热媒箱热媒排放管。
[000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10]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筒体,筒体的下端及上端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连通;
[0011 ]具有置于筒体底层与进气口相通的一级膨胀室,置于筒体内与一级膨胀室相邻相通的二级膨胀室,置于筒体内与二级膨胀室相邻相通的三级膨胀室,置于筒体内上层并与三级膨胀室相邻相通以及设有出气口的四级膨胀室,所述膨胀室均由隔板隔成;所述一级膨胀室与二级膨胀室内置有热媒盘管圈,所述热媒盘管圈分别与热媒进口及热媒出口连通,所述热媒盘管圈中心设置穿孔插管,所述一级膨胀室与二级膨胀室外设保温层;所述三级膨胀室及四级膨胀室内设置隔音插管;
[0012]所述隔板上分别开有孔,相邻隔板上的开孔呈错位布置;所述热媒盘管圈的管道中设有翅片;所述三级膨胀室增设旁通进气口;
[0013]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上设置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上设置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于热媒箱热媒排放管上还设置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于膨胀罐热媒排放管上还设置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于热媒环路排放管上还设置热媒环路排放管阀;于热媒进口管上设置热媒循环栗,于热媒补充管上还设置热媒输送栗;
[0014]于所述第一热媒出口管与第二热媒出口管之间还设置热媒旁通电磁阀;所述热媒旁通电磁阀的进口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的另一端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 b连通;所述热媒旁通电磁阀出口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的另一端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 a连通;
[0015]于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上设置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于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上设置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
[0016]由内燃机、发电机、内燃机集热消声器、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热媒循环栗、热媒进口管、第一热媒出口管、第二热媒出口管、热媒旁通电磁阀、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应急风冷热交换器、膨胀罐、膨胀管、补充管、热媒输送栗、溢流管、热媒箱、热媒环路排放管阀、热媒环路排放管、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膨胀罐热媒排放管、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重油箱、重油供应电磁阀、重油输送栗、重油进口管、重油处理器、内燃机重油进口管、内燃机重油回油管、重油供应电磁阀、轻油供应电磁阀组成的整体结构均集成于集装箱式静音箱内。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 )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均集成于一台标准尺寸的集装箱式静音箱内,其具有移动性好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野外工程、高寒及水资源贫缺地区。
[0019](二)采用导热油为热媒的、余热回收载体与消音器一体化的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内燃机尾气排放降噪效果好,比同尺寸单一消声器降噪量提高5-10分贝;同时可提供温度>200°C、压力<0.35Mpa的热源,采暖适应性强;设尾气旁通排放结构,便于热能输出量控制。
[0020](三)本实用新型在热媒出口管上串联设置应急风冷热交换器,该应急风冷热交换器能精确、迅速的调节采暖量。
[0021](四)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媒箱、膨胀罐、热媒排放管,其具有热媒的储存、补充、排放及热媒管路系统清洗功能。
[0022](五)本实用新型排烟余热用于重油的加热,内燃机发电机组的热效率有较大的提升,同时也解决了重油加热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移动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4]图2为实用新型中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内燃机;2、发电机;3、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01、筒体;302、出气口;303、三级膨胀室;304、热媒进口; 305、保温层;306、热媒盘管圈;307、热媒出口; 308、穿孔插管;309、进气口; 310、一级膨胀室;311、隔板;312、二级膨胀室;313、旁通进气口; 314、四级膨胀室;315、隔音插管;4、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5、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6、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7、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8、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9、热媒循环栗;10、热媒进口管;11、第一热媒出口管;12、第二热媒出口管;13、热媒旁通电磁阀;14、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5、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6、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7、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8、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9、膨胀罐;20、膨胀管;21、热媒输送栗;22、补充管;23、溢流管;24、热媒箱;25、热媒环路排放管阀;26、热媒环路排放管;27、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28、膨胀罐热媒排放管;29、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30、热媒箱热媒排放管;31、重油箱;32、重油输送电磁阀;33、重油输送栗;34、重油进口管;35、重油处理器;36、内燃机重油进口管;37、内燃机重油回油管;38、重油供应电磁阀;39、轻油供应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见图1所示,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2,内燃机I与发电机2连接并驱动发电机2进行发电,通过发电机2向客户发出电力。如图1所示,在内燃机I的上方吊装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该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是一款把尾气余热利用与围气排放降噪集合于一体的集热消声器。上述内燃机I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6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进气口 309连通,内燃机I还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旁通进气口313连通;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热媒进口 304与热媒进口管1的一端连接,热媒进口管1的另一端连接重油箱31的进口 A;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热媒出口 307与第一热媒出口管11的一端连接,第一热媒出口管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热媒出口管12的一端,第二热媒出口管12的另一端与重油箱31的出口 B连接;在第一热媒出口管11上还串连热媒环路排放管26;热媒进口管10、第一热媒出口管11、第二热媒出口管12连通形成机组热媒管路。
[0028]如图1所示,重油箱31的一侧开设带有重油输送电磁阀32的第一重油进口 D,于重油箱31的另一侧开设第一重油出口E,第一重油出口 E通过重油进口管34连接重油处理器35的第二重油进口 F,于重油处理器35上还开设第二重油出口 G及重油回油口 H,在重油进口管34上设置重油输送栗33;内燃机重油进口管36的一端与第二重油出口G连通,内燃机重油进口管36的另一端与内燃机I连接,在内燃机重油进口管36上还设置重油供应电磁阀38;内燃机重油回油管37的一端与重油回油口H连接,内燃机重油回油管37的另一端也与内燃机连接;于内燃机I上还连接带有轻油供应电磁阀39的轻油供油管。
[0029]如图2所示,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筒体301,筒体301的下端及上端分别具有进气口 309和出气口 302,出气口 302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8连通。具有置于筒体301底层与进气口 309相通的一级膨胀室310,置于筒体301内与一级膨胀室310相邻相通的二级膨胀室312,置于筒体301内与二级膨胀室312相邻相通的三级膨胀室303,置于筒体301内上层并与三级膨胀室303相邻相通以及设有出气口 302的四级膨胀室314,膨胀室均由隔板311隔成;一级膨胀室310与二级膨胀室312内置有热媒盘管圈306,热媒盘管圈306分别与热媒进口 304及热媒出口 307连通,热媒盘管圈306中心设置穿孔插管308,一级膨胀室310与二级膨胀室312外设保温层305;三级膨胀室303及四级膨胀室314内设置隔音插管315,上述三级膨胀室303增设旁通进气口 313。隔板311上分别开有孔,相邻隔板311上的开孔呈错位布置。热媒盘管圈306的管道中设有翅片。
[0030]如图1所示,于上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上方还布置膨胀罐19,膨胀管20的一端与膨胀罐19连通,膨胀管20的另一端连通热媒进口管10;膨胀罐19还分别与溢流管23及热媒排放管28的一端连通,溢流管23及热媒排放管28的另一端均连通热媒箱24,热媒箱24布置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下方,热媒箱24通过补充管22与膨胀罐19的顶部连通,在热媒箱24的尾部还连接热媒箱热媒排放管30。在上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6上设置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4,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上设置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5,于热媒箱热媒排放管30上还设置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29,于膨胀罐热媒排放管28上还设置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27,于热媒环路排放管26上还设置热媒环路排放管阀25;于热媒进口管10上设置热媒循环栗9,于补充管22上还设置热媒输送栗21。
[0031]如图1所示,于第一热媒出口管11与第二热媒出口管12之间还设置热媒旁通电磁阀13;热媒旁通电磁阀13的进口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6的一端连通,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6的另一端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的热媒进口 b连通;热媒旁通电磁阀13出口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7的一端连通,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7的另一端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的热媒出口 a连通。于上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6上设置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4,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7上设置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5。
[0032]如图1所示,由内燃机1、发电机2、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4、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5、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6、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8、热媒循环栗9、热媒进口管10、第一热媒出口管11、第二热媒出口管12、热媒旁通电磁阀13、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4、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5、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6、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7、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膨胀罐19、膨胀管20、补充管22、热媒输送栗21、溢流管23、热媒箱24、热媒环路排放管阀25、热媒环路排放管26、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27、膨胀罐热媒排放管28、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29、热媒箱热媒排放管30、重油箱31、重油输送电磁阀32、重油输送栗33、重油进口管34、重油处理器35、内燃机重油进口管36、内燃机重油回油管37、重油供应电磁阀38、轻油供应电磁阀39组成的整体结构均集成于集装箱式静音箱内。
[003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34]如图1、图2所示,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的重油采暖热源来自于内燃机I尾气余热,内燃机I的尾气由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6、进气口 309进入筒内一级膨胀室310后,不断反射、扩散、缓冲、干涉、收缩。其中一部分气体a直接冲刷热媒盘管圈306,被充分冷却后其体积流量急剧下降,另一部分气体b进入穿孔插管308内,由于穿孔插管308内外气压不同,部分气体c从壁面穿孔喷注而出,在一级膨胀室310与气体a干涉、混流成气体d后进入二级膨胀室312,再次与二级膨胀室312内的热媒进行热交换,气体b其余部分从穿孔插管308的壁面穿孔喷注入二级膨胀室312,与气体d干涉、混流成气体e后进入三级膨胀室303,各路气体在二级膨胀室312内继续反射、扩散、缓冲、干涉、收缩。由于热媒盘管圈306的冷却效应,大幅提高了尾气在一级膨胀室310和二级膨胀室312内的膨胀比,增加了抗性降噪量,同时加大了穿孔插管308内外气压差,强化了壁面穿孔喷注能量,提高了壁面穿孔喷注降噪的效果,以及形成多路不同能量的气体,引起不断的干涉、混流,降噪效果比单一消声器有显著改善。作为集热作用的一级膨胀室310与二级膨胀室312,由于隔板311的开孔及形成多路气体的作用,尾气经过不断的反射、扩散、缓冲,其余热被热媒充分吸收。热媒盘管圈306作成螺旋形式,纵向螺旋布置于一级膨胀室310与二级膨胀室312,热媒盘管圈管圈306的管道内设有翅片,最大限度地扩大管程的换热面积及延长换热行程,提高集热效果,在一级膨胀室310与二级膨胀室312外设保温层305,防止尾气余热的流失。相邻的隔板311上的圆孔呈错位布置,以增加反射量,提高降噪量。气体e流过三级膨胀室303后,在三级膨胀室303内不断反射、扩散、缓冲、干涉、收缩,然后通过隔音插管315进入四级膨胀室314,经过三级膨胀室303及四级膨胀室314的二次缓冲、扩散,及不断的反射,流出出气口 302及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8排出至机组外,噪量被进一步提高。所述内燃机I还可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旁通进气口313连通,内燃机I尾气f进入三级膨胀室303后,不断反射、扩散、缓冲、与气体e干涉、混流成气体g后通过隔音插管315进入四级膨胀室314,气体在四级膨胀室314内继续缓冲、扩散,及不断的反射,其不与热媒交换,流出出气口302,此时噪音已被最大限度的削弱,最后由出气口 302连通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8排出至机组外。
[0035]如图1、图2所示,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热媒循环管路依次由如下部件组成: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中的热媒盘管圈306、热媒循环栗9、热媒进口管10、第一热媒出口管11、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4、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5、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6(或者热媒旁通电磁阀13)、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7、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重油箱31 ο上述热媒循环栗9向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中的热媒盘管圈306排热媒。
[0036]当重油箱31所需的热量减少时,为防止热媒温度过高产生积炭或高温燃烧,逐渐关闭直至全闭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4,同时逐渐打开直至全开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5,内燃机I的尾气部分直至全部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旁通进气口 313流入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三级膨胀室303,不与热媒热交换,直接由出气口302连通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8排出至机组外,减少机组的采暖量。更精确、迅速调节采暖量措施是逐渐关闭直至全闭热媒旁通电磁阀13,同时逐渐打开直至全开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4、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5,使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排出的热媒经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风冷后流入用户的重油箱31量逐渐增大直至最大,同时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排出的热媒通过热媒旁通电磁阀13直接流入重油箱31量逐渐减少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机组热媒所输出的采暖量减少,热媒平均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0037]当重油箱31所需的热量增加时,逐渐关闭直至全闭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5,同时逐渐打开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4,使内燃机I的尾气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旁通进气口313流入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三级膨胀室303量逐渐减少直至为零。更精确、迅速调节采暖量措施是逐渐打开直至全开热媒旁通电磁阀13,同时逐渐关闭直至全闭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4、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5,使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排出的热媒经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风冷后流入重油箱31量逐渐减少直至为零,同时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排出的热媒通过热媒旁通电磁阀13直接流入用户的重油箱31量逐渐增大直至最大。在此过程中机组热媒所输出的采暖量增加,热媒平均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0038]当机组起动时,打开轻油供应电磁阀39,机组以轻油模式起动运行;打开重油输送电磁阀32,重油充满重油箱31,全闭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5,同时全开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4,使内燃机I的尾气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旁通进气口 313流入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三级膨胀室303量为零。更精确、迅速调节采暖量措施是全开热媒旁通电磁阀13,同时全闭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4、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5,使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排出的热媒经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风冷后流入重油箱31量为零,同时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排出的热媒通过热媒旁通电磁阀13直接流入用户的重油箱31量为最大,在此过程中机组热媒平均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当重油箱31内重油温度达到要求时起动重油输送栗33,重油流入重油处理器35处理;关闭轻油供应电磁阀39,打开重油供应电磁阀38,向供应内燃机重油,机组以重油模式起动运行,未用尽重油通过内燃机重油回油管37流回重油处理器35。
[0039]当机组停机时,关闭重油输送电磁阀32及重油输送栗33;全闭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4,全开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5,全开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4、全闭热媒旁通电磁阀13、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5,热媒循环管路内热媒温度迅速下降,由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交换出的热风被排出机组,最后关闭重油供应电磁阀38,机组停机。
[0040]如图1所示,热媒循环管路内热媒被加热后会产生气体,从而升高液体压力,油气混合物可通过膨胀管20排向膨胀罐19泄压,当膨胀罐19内热媒液位升至溢流口之上时,热媒从溢流管23流回热媒箱24,直至热媒液位降至溢流口之下。当热媒循环管路内热媒减少时,则膨胀罐19内热媒通过膨胀管20流入热媒循环管路。当膨胀罐19内热媒液位降至最低液位点时,则打开热媒输送栗21,由热媒箱24通过热媒输送栗21向膨胀罐19内补充热媒直至最高液位点。
[0041]如图1所示,当热媒循环管路需换油或清洗维护时,按如下步骤实施:
[0042]第一步:手动打开热媒环路排放管阀25,热媒环路中的热媒由热媒环路排放管26向机组外排空,手动打开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27,膨胀罐中的热媒由膨胀罐热媒排放管28向热媒箱24排空,以及手动打开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29,热媒箱24中的热媒由热媒箱热媒排放管30向机组外排空。
[0043]第二步:手动关闭热媒环路排放管阀25、手动关闭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27、手动关闭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29。
[0044]第三步:向热媒箱24内加入清洗液,通过热媒输送栗21向膨胀罐19内注入清洗液,膨胀罐中的清洗液通过膨胀管20流入热媒循环管路。
[0045]第四步:起动热媒循环栗9,清洗液在热媒环路中循环流动清洗管壁。
[0046]第五步:手动打开热媒环路排放管阀25,热媒环路中的清洗液由热媒环路排放管26向机组外排空,手动打开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27,膨胀罐中的清洗液由膨胀罐热媒排放管28向热媒箱24排空,以及手动打开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29,热媒箱24中的清洗液由热媒箱热媒排放管30向机组外排空。
[0047]重复第二步:手动关闭热媒环路排放管阀25、手动关闭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27、手动关闭热媒排放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29。
[0048]第六步:向热媒箱24内加入热媒,通过热媒输送栗21向膨胀罐19内注入清洗液,膨胀罐中的热媒通过膨胀管20流入热媒循环管路。
[0049]本实用新型中重油箱31根据客户使用需求的不同可以进行更改。
[0050]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主权项】
1.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2),内燃机(I)与所述发电机(2)连接并驱动发电机(2)发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I)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6)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进气口(309)连通,所述内燃机(I)还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口( 313)连通;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热媒进口( 304)与热媒进口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热媒进口管(10)的另一端连接重油箱(31)的进口 A;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热媒出口(307)与第一热媒出口管(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热媒出口管(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热媒出口管(12)的一端,所述第二热媒出口管(12)的另一端与重油箱(31)的出口B连接; 于所述重油箱(31)的一侧开设带有重油输送电磁阀(32)的第一重油进口 D,于所述重油箱(31)的另一侧开设第一重油出口 E,所述第一重油出口 E通过重油进口管(34)连接重油处理器(35)的第二重油进口 F,于所述重油处理器(35)上还开设第二重油出口 G及重油回油口H,在所述重油进口管(34)上设置重油输送栗(33);内燃机重油进口管(3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重油出口 G连通,所述内燃机重油进口管(36)的另一端与内燃机(I)连接,在所述内燃机重油进口管(36)上还设置重油供应电磁阀(38);内燃机重油回油管(37)的一端与重油回油口 H连接,所述内燃机重油回油管(37)的另一端也与内燃机连接;于所述内燃机(I)上还连接带有轻油供应电磁阀(39)的轻油供油管; 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上方还布置膨胀罐(19),膨胀管(20)的一端与所述膨胀罐(19)连通,所述膨胀管(20)的另一端连通热媒进口管(10);所述膨胀罐(19)还分别与溢流管(23)及热媒排放管(28)的一端连通,所述溢流管(23)及热媒排放管(28)的另一端均连通热媒箱(24),所述热媒箱(24)布置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的下方,所述热媒箱(24)通过热媒补充管(22)与膨胀罐(19)的顶部连通,在所述热媒箱(24)的尾部还连接热媒箱热媒排放管(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筒体(301),筒体(301)的下端及上端分别具有进气口(309)和出气口(302),所述出气口( 302 )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8 )连通; 具有置于筒体(301)底层与进气口(309)相通的一级膨胀室(310),置于筒体(301)内与一级膨胀室(310)相邻相通的二级膨胀室(312),置于筒体(301)内与二级膨胀室(312)相邻相通的三级膨胀室(303),置于筒体(301)内上层并与三级膨胀室(303)相邻相通以及设有出气口(302)的四级膨胀室(314),所述膨胀室均由隔板(311)隔成;所述一级膨胀室(310)与二级膨胀室(312)内置有热媒盘管圈(306),所述热媒盘管圈(306)分别与热媒进口(304)及热媒出口(307)连通,所述热媒盘管圈(306)中心设置穿孔插管(308),所述一级膨胀室(310)与二级膨胀室(312)外设保温层(305);所述三级膨胀室(303)及四级膨胀室(314)内设置隔音插管(3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11)上分别开有孔,相邻隔板(311)上的开孔呈错位布置;所述热媒盘管圈(306)的管道中设有翅片;所述三级膨胀室(303)增设旁通进气口(3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6)上设置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4),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上设置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5),于热媒箱热媒排放管(30)上还设置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29),于膨胀罐热媒排放管(28)上还设置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27),于热媒环路排放管(26)上还设置热媒环路排放管阀(25);于热媒进口管(10)上设置热媒循环栗(9),于热媒补充管(22)上还设置热媒输送栗(2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热媒出口管(11)与第二热媒出口管(12)之间还设置热媒旁通电磁阀(13);所述热媒旁通电磁阀(13)的进口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6)的一端连通,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6)的另一端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的热媒进口b连通;所述热媒旁通电磁阀(13)出口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7)的一端连通,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7)的另一端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的热媒出口 a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6)上设置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4),于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7)上设置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5)。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重油内燃机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由内燃机(I)、发电机(2 )、内燃机集热消声器(3 )、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4)、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5)、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6)、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7)、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8)、热媒循环栗(9)、热媒进口管(10)、第一热媒出口管(11 )、第二热媒出口管(12 )、热媒旁通电磁阀(13 )、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14)、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15)、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16)、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17)、应急风冷热交换器(18)、膨胀罐(19)、膨胀管(20)、补充管(22),热媒输送栗(21)、溢流管(23 )、热媒箱(24 )、热媒环路排放管阀(25 )、热媒环路排放管(26)、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27)、膨胀罐热媒排放管(28)、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29)、热媒箱热媒排放管(30)、重油箱(31)、重油供应电磁阀(32)、重油输送栗(33)、重油进口管(34)、重油处理器(35)、内燃机重油进口管(36)、内燃机重油回油管(37)、重油供应电磁阀(38)、轻油供应电磁阀(39)组成的整体结构均集成于集装箱式静音箱内。
【文档编号】F01N1/00GK205578113SQ201620139412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4日
【发明人】范志强, 成鸣军, 张建业, 项楠, 张 杰, 许光明, 庞海彬, 谢同祥, 张亚
【申请人】百发动力(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