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18029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包括固定壁、底板、热电转换器、集热器和集热管,所述底板、热电转换器和集热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在固定壁的下方,所述集热管位于集热器的下方,所述集热管和集热器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紧邻设置绝热垫、柔性输气管和温度控制阀门,所述热电转换器内设置圆柱形连接套轴,且连接套轴的外壁连通多根发电片。该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尾气余热通过热点转换器转换为电能并储存或使用,减少附件消耗;不会产生电磁干扰,而且重量减轻、无电功消耗和噪声。同时热气经套轴配合发电片,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尾气的热电转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内燃机所消耗燃油中的60%以上的能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绝大部分以汽车尾气余热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排放尾气的温度可达600°C以上。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可有效地回收汽车进行中的尾气热量,该技术充分利用了汽车能源,提高了热效能,也减少了油耗。温差发电器中的核心部件是温差发电片元件,分列式辐射结构和平板式结构,其中平板式结构以其成本低、便于生产制造主要在汽车尾气余热利用中应用,但目前的温差发电器热转换效率较低,因排气筒为圆筒形,而设置在筒外侧的发电片为平板形,这样发电片与排气筒之间形成较大的热损失,从而影响了余热利用;还有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是将排气筒改进成八边形筒,这样热损失减少了,但要对已出厂的汽车更换排气筒会造成一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包括固定壁、底板、热电转换器、集热器和集热管,所述底板、热电转换器和集热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在固定壁的下方,所述集热管位于集热器的下方,所述集热管和集热器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紧邻设置绝热垫、柔性输气管和温度控制阀门,所述热电转换器内设置圆柱形连接套轴,且连接套轴的外壁连通多根发电片。
[0005]优选的,所述集热器的侧壁连接气压调节管道。
[0006]优选的,所述热电转换器的外壁设置隔热层,且隔热层罩接在发电片的外圈。
[0007]优选的,所述热电转换器主体与连接套轴通过钢管连接,且连接套轴连通的发电片的数量不小于六,所述连接套轴与发电片为一体结构,且连接套轴与发电片环形阵列排布在热电转换器主体的外侧。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尾气余热通过热点转换器转换为电能并储存或使用,减少附件消耗;不会产生电磁干扰,而且重量减轻、无电功消耗和噪声。同时热气经套轴配合发电片,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电转换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固定壁、2底板、3热电转换器、4集热器、5绝热垫、6柔性输气管、7温度控制阀门、8集热管、9隔热层、10气压调节管道、11连接套轴、12发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包括固定壁1、底板2、热电转换器3、集热器4和集热管8,所述底板2、热电转换器3和集热器4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在固定壁I的下方,所述集热管8位于集热器4的下方,所述集热器4的侧壁连接气压调节管道10,所述集热管8和集热器4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紧邻设置绝热垫5、柔性输气管6和温度控制阀门7,所述热电转换器3内设置圆柱形连接套轴11,且连接套轴11的外壁连通多根发电片12,所述热电转换器的外壁设置隔热层9,且隔热层9罩接在发电片12的外圈,所述热电转换器3主体与连接套轴11通过钢管连接,且连接套轴11连通的发电片12的数量不小于六,所述连接套轴11与发电片12为一体结构,且连接套轴11与发电片12环形阵列排布在热电转换器3主体的外侧。
[0014]工作原理:该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底板2上的热电转换器3在集热器4和内部转换装置的配合下进行热电转换,同时利用连接套轴11与发电片12进一步提高效率,而且集热器4内部热量在温度控制阀门7的调控下,经柔性输气管6和集热管8排出,利用气压调节管道10平衡内部气体压强,完成整体运作的同时,保证整体的正常工作,不产生附加消耗。
[001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包括固定壁(I)、底板(2)、热电转换器(3)、集热器(4)和集热管(8),所述底板(2)、热电转换器(3)和集热器(4)从上向下依次设置在固定壁(I)的下方,所述集热管(8)位于集热器(4)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8)和集热器(4)之间从上至下依次紧邻设置绝热垫(5)、柔性输气管(6)和温度控制阀门(7),所述热电转换器(3)内设置圆柱形连接套轴(11),且连接套轴(11)的外壁连通多根发电片(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4)的侧壁连接气压调节管道(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转换器的外壁设置隔热层(9),且隔热层(9)罩接在发电片(12)的外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尾气余热温差热电转换技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转换器(3)主体与连接套轴(11)通过钢管连接,且连接套轴(11)连通的发电片(12)的数量不小于六,所述连接套轴(11)与发电片(12)为一体结构,且连接套轴(11)与发电片(12)环形阵列排布在热电转换器(3)主体的外侧。
【文档编号】F01N5/02GK205605282SQ201620432689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4日
【发明人】张余, 陈冬峰
【申请人】温州铭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