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1468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mems气体传感器的加热电极与测试电极通常在基底层表面平行排布,通过表面沉积介质膜进行绝缘。构成电极的金属丝通常为pt、au等贵金属,或者是贵金属与其它金属的合金。通过采用磁控溅射或电子束蒸发等工艺使此类金属图形化,形成电极。但是在制备金属电极时,若金属镀膜溅射角度或者蒸发角度较大,使用所述工艺剥离后的金属会存在剥离不洁的情况,导致金属残留和毛刺,从而引起气体传感器的电极短路。当该层电极上沉积介质膜后,残留的金属毛刺会穿透介质膜与上层电极接触,导致气体传感器的测试电极与加热电极间的短路。因此,使用磁控溅射或电子束蒸发等工艺制备电极金属丝时,需要调整蒸发或者溅射角度,这会导致制备过程耗时长、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和制造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电学隔离作用。可以解决溅射或蒸发角度较大、金属丝在不完全剥离时形成的金属残留所导致的电极间短路问题,有效防止加热电极自身发生短路,以及加热电极与测试电极间漏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包括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上沉积有第一介质膜,所述第一介质膜上设有凹槽,加热电极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加热电极上覆盖有带有接触孔的第二介质膜,所述加热电极通过所述接触孔与外接电源相连,所述第二介质膜上设有测试电极,且所述加热电极与测试电极通过第二介质膜完全隔离。

进一步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加热电极的厚度。

进一步地,第二介质膜设在所述凹槽中,且所述第二介质膜覆盖在所述凹槽上。

进一步地,基底与第一介质膜之间还设有隔离层,隔离层由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第一介质膜和第二介质膜由热膨胀系数相同的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第一介质膜和第二介质膜均包括sio2和/或sin层。

进一步地,基底由si或soi制成。

针对发明所提供的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还提出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制备基底;

步骤2:首先于所述基底上沉积第一介质膜;

步骤3:之后于所述第一介质膜中刻蚀凹槽;

步骤4:其次于所述凹槽中制备加热电极;

步骤5:然后于所述加热电极表面沉积第二介质膜,使之完全覆盖所述加热电极;

步骤6:接着光刻刻蚀第二介质膜,切除边缘多余部分,并使所述第二介质膜上形成接触孔;

步骤7:随后于第二介质膜表面制备测试电极;

步骤8:最后形成背腔,得到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即得。

进一步地,步骤2中,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加热电极的厚度。

进一步地,步骤2中还包括于基底与第一介质膜之间沉积隔离层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电极金属丝在不完全剥离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产生的金属残留,起到很好的电学隔离作用,防止电极金属丝不完全剥离造成的加热电极自身短路,以及加热电极与测试电极间漏电的问题,使本发明的mems器件获得良好的性能,提高了成品率。并且介质膜的厚度可调,加工精度可达数微米,能满足高精度的制备要求,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成本较低,有利于批量化生产和工业化应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mems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本发明所制备的mems器件的工艺流程图。

图2a为制备si/soi基底的示意图。

图2b为基底上制备第一介质膜sio2/sin的示意图。

图2c为继续沉积第一介质膜sio2的示意图。

图2d为光刻刻蚀第一介质膜形成凹槽的示意图。

图2e为凹槽中制备加热电极的示意图。

图2f为加热电极表面沉积第二介质膜,且填充凹槽的示意图。

图2g为光刻刻蚀第二介质膜边缘同时形成接触孔的示意图。

图2h为沉积第二层介质膜的示意图。

图2i为第二层介质膜上光刻和刻蚀形成接触孔的示意图。

图2j为第二介质膜上制备测试电极的示意图。

图2k为光刻刻蚀基底形成背腔的示意图。

其中,0为基底,1为第一介质膜,2为第二介质膜,3为加热电极,4为测试电极,5为背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步骤1如图2a所示:采用si或soi制备基底0。

步骤2如图2b、2c、2d所示:首先于基底0上沉积第一介质膜1:先沉积sio2或者sin层,之后再沉积sio2层,其中后沉积的sio2层的厚度大于先沉积的层的厚度;然后光刻刻蚀第一介质膜1形成凹槽。

步骤3如图2e所示:其次于凹槽表面使用liftoff或者干法刻蚀工艺制备加热电极,刻蚀凹槽的深度大于加热电极的厚度。这样处理使得加热电极完全埋于凹槽中,便于后续器件的加工。

步骤4如图2f、2g、2h所示:然后于加热电极表面沉积第二介质膜2,第二介质膜2由sin制成;通过光刻和刻蚀工艺将加热电极3表面覆盖的第二介质膜2保留,刻蚀掉其余部分,并形成接触孔;继续沉积第二介质膜2,使之完全覆盖凹槽。其中,第二介质膜2与第一介质膜1由热膨胀系数相同的材料制成,以解决加热过程中介质膜材料开裂引发的电极短路问题。

步骤5如图2i所示:接着光刻刻蚀第二介质膜2,使之形成接触孔,加热电极通过接触孔与外接电源相连,以形成加热通路。

步骤6如图2j所示:之后于第二介质膜2表面沉积金属,使用光刻和liftoff工艺或者光刻和刻蚀工艺制备测试电极4。

步骤7如图2k所示:最后利用干法深硅工艺或者湿法腐蚀工艺于基底背面形成背腔5,得到本发明的器件单元。背腔5结构使得每个加热单元悬空,防止热量散失,增加检测精度。

综上,本发明的加热电极埋入式mem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电极金属丝在不完全剥离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产生的金属残留,起到很好的电学隔离作用,防止电极金属丝不完全剥离造成的加热电极自身短路,以及加热电极与测试电极间漏电的问题,使所述mems器件获得良好的性能,提高了成品率。并且介质膜的厚度可调,加工精度可达数微米,能满足高精度的制备要求,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成本较低,有利于批量化生产和工业化应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