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带有除镀铑层的零件上黄膜的方法

文档序号:528381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带有除镀铑层的零件上黄膜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涉及对去除带有镀铑层零件上黄膜方法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去除零件镀铑层上黄膜的步骤如下:对零件上镀铑层上的黄膜进行电解活化处理;第一次水洗;酸蚀;第二次水洗;中和;第三次水洗;脱水;干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去除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上黄膜的方法,能彻底清除带镀铑层零件上的黄膜,保证了零件的外观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去带有除镀铑层的零件上黄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涉及对去带有除镀铑层的零件上黄膜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某液体开关零件是装有塑压衬套、尼龙密封圈、粘接用环氧树脂等非金属材料的精密铜制件,在零件局部的铜表面有镀铑层,对非镀铑层要进行退绝缘保护胶处理。镀铑层本来应为光亮的银白色,但是,在退胶等方法处理后镀铑层上出现了一层黄膜,影响零件的外观质量。目前除去带有除镀铑层零件上黄膜的方法是:用加热的蒸馏水反复清洗,但黄膜始终不能完全清洗干净,手触摸后留下很明显的手印且很难擦掉,导致零件的外观质量不合格。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去除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上黄膜的方法,以便彻底清除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上的黄膜,保证零件的外观质量。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除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上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零件镀铑层上黄膜的步骤如下:
[0005]1、对零件上镀铑层上的黄膜进行电解活化处理: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浸入电解活化处理液中进行电解活化处理,电解活化处理液的配方是:氢氧化钠:30g/L?50g/L ;磷酸钠:50g/L?70g/L ;碳酸钠:20g/L?50g/L ;硅酸钠:3g/L?5g/L ;溶剂为水;电解活化处理液的温度为40°C?50°C;电流密度为3dm2?ΙΟΑ/dm2 ;电解活化处理液的时间为: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作为阴极进行电解活化处理8min?lOmin,然后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作为阳极进行电解活化处理20s?30s ;
[0006]2、第一次水洗:先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50°C?80°C的热水槽中晃动清洗20s?30s,然后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0007]3、酸蚀: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浸入体积浓度为15%?25%的盐酸溶液中1s?15s ;
[0008]4、第二次水洗: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0009]5、中和: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中和液中浸泡20s?40s,中和液为碳酸钠溶液,浓度为30g/L?50g/L ;
[0010]6、第三次水洗: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0011]7、脱水:带有镀错层的零件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Imin?2min后取出;
[0012]8、干燥: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吹干。
[0013]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去带有除镀铑层的零件上黄膜的方法,能彻底清除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上的黄膜,保证了零件的外观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保证在零件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用汽油、洗涤剂清洗、稀酸液侵蚀、化学除油槽处理、电化学除油处理均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再用相互组合的复合方法试验,可使零件上的黄膜去除干净。试验步骤如下:1)汽油、洗涤剂清洗,用脱脂棉蘸汽油擦拭镀铑层表面,黄膜没有变化;2)酸浸蚀,将零件分别浸入体积浓度为20%的盐酸及10%的硫酸中,浸蚀10?15s,黄膜均有不太明显变化,黄颜色已偏淡。3)化学除油槽处理,在低温50°C、低总碱度的条件下进行化学除油处理,处理后黄膜变化不明显。4)电解除油槽处理,在低温40?50°C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除油处理,先阴极处理lOmin,再阳极处理20?30s。镀铑层上的黄膜有较明显变化,黄颜色已更淡。5)电化学除油处理+酸浸蚀,先进行电解除油处理,再进行酸浸蚀处理,经过这两种单独处理对铑层上的黄膜有作用的方法叠加,能使镀铑层上的黄膜彻底去掉,再现光亮的银白色镀铑层。
[0015]通过试验,得到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16]1、对零件上镀铑层上的黄膜进行电解活化处理: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浸入电解活化处理液中进行电解活化处理,电解活化处理液的配方是:氢氧化钠:30g/L?50g/L ;磷酸钠:50g/L?70g/L ;碳酸钠:20g/L?50g/L ;硅酸钠:3g/L?5g/L ;溶剂为水;电解活化处理液的温度为40°C?50°C;电流密度为3dm2?ΙΟΑ/dm2 ;电解活化处理液的时间为: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作为阴极进行电解活化处理8min?lOmin,然后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作为阳极进行电解活化处理20s?30s ;
[0017]2、第一次水洗:先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50°C?80°C的热水槽中晃动清洗20s?30s,然后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0018]3、酸蚀: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浸入体积浓度为15%?25%的盐酸溶液中1s?20s ;
[0019]4、第二次水洗: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0020]5、中和: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中和液中浸泡20s?40s,中和液为碳酸钠溶液,浓度为30g/L?50g/L ;
[0021]6、第三次水洗: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0022]7、脱水: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Imin?2min后取出;
[0023]8、干燥: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吹干。
[002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碱性溶液中,由于电流的作用,在电极表面生成了小气泡,阴极是氢气泡,阳极是氧气泡,这些气泡对零件上的黄膜有撕裂疏松的作用。当黄膜被疏松后,黄膜就能与稀酸液发生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当然必须控制除油槽温度及酸液的浓度,防止零件过腐蚀。
[0025]实施例,去除01批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上的黄膜。
[0026]步骤如下:
[0027]1、对零件上镀铑层上的黄膜进行电解活化处理: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浸入电解活化处理液中进行电解活化处理,电解活化处理液的配方是:氢氧化钠:30g/L?50g/L ;磷酸钠:50g/L?70g/L ;碳酸钠:20g/L?50g/L ;硅酸钠:3g/L?5g/L ;溶剂为水;电解活化处理液的温度为40°C?50°C ;电流密度为3dm2?10A/dm2 ;电解活化处理液的时间为: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作为阴极进行电解活化处理Smin?lOmin,然后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作为阳极进行电解活化处理20s?30s ;
[0028]2、第一次水洗:先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50°C?80°C的热水槽中晃动清洗20s?30s,然后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0029]3、酸蚀: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浸入体积浓度为15%?25%的盐酸溶液中1s?20s ;
[0030]4、第二次水洗: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0031]5、中和: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中和液中浸泡20s?40s,中和液为碳酸钠溶液,浓度为30g/L?50g/L ;
[0032]6、第三次水洗: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0033]7、脱水: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Imin?2min后取出;
[0034]8、干燥: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吹干。
[0035]按以上步骤对01批带有镀铑层零件上的黄膜进行处理,结果如下:镀铑层零件上的黄膜彻底去掉,恢复铑层光亮的银白色;零件上的塑压衬套、尼龙密封圈、粘接用环氧树脂等非金属材料经检测完好;铜基体上的精密尺寸满足产品图的要求。说明该工艺方法能完全满足产品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去除带有镀铑层零件上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零件镀铑层上黄膜的步骤如下: 1.1、对零件上镀铑层上的黄膜进行电解活化处理: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浸入电解活化处理液中进行电解活化处理,电解活化处理液的配方是:氢氧化钠:30g/L?50g/L ;磷酸钠:50g/L?70g/L ;碳酸钠:20g/L?50g/L ;硅酸钠:3g/L?5g/L ;溶剂为水;电解活化处理液的温度为40°C?50°C;电流密度为3dm2?ΙΟΑ/dm2 ;电解活化处理液的时间为: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作为阴极进行电解活化处理8min?lOmin,然后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作为阳极进行电解活化处理20s?30s ; 1.2、第一次水洗:先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50°C?80°C的热水槽中晃动清洗20s?30s,然后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1.3、酸蚀: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浸入体积浓度为15%?25%的盐酸溶液中1s?15s ; 1.4、第二次水洗: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1.5、中和: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中和液中浸泡20s?40s,中和液为碳酸钠溶液,浓度为30g/L?50g/L ; 1.6、第三次水洗: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放入温度为室温的流动冷水槽中清洗20s?30s ; 1.7、脱水:带有镀错层的零件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Imin?2min后取出; 1.8、干燥: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将带有镀铑层的零件吹干。
【文档编号】C25F1/00GK104313677SQ201410524478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李社强, 吴章荣, 蒋龙生, 郑蓓 申请人: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