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表面色彩渐变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0355阅读:66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表面色彩渐变工艺。



背景技术:

以铝或铝合金制品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进行通电处理,利用电解作用使其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的过程,称为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经过阳极氧化处理,铝表面能生成几个微米到几百个微米的氧化膜。比起铝合金的天然氧化膜,其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铝合金制品表面的阳极氧化着色,是通过管理和控制药水浓度和药水ph值的两项指标进行控制的。现有技术中,药水的浓度直接影响到染色的速度,当浓度过低时,染色速度过慢,造成上色困难;可用混合染料着色,但须注意膜层在染液中可能发生的选择性吸附,使颜色不调和或改变色泽,这样处理的膜层颜色不如用单一染料的耐晒,拼色应将两种染料分别溶解再置于染浴;而药水ph值过高,染色困难,甚至无法染色;ph值过低,铝材将会溶解,使染色活性度下降,发生染色雾斑。

在同一铝合金制品表面着多种颜色时,现有技术采用表面渐变色格线化的工艺。但是,现有技术由于采用格线化的工艺,不能实现铝合金制品表面的阳极氧化着色的渐变,色彩呆板突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铝合金表面色彩渐变工艺,该处理工艺能够在铝合金表面快速地渐变色着色,渐变颜色的接色位自然、反差大、色泽新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铝合金表面色彩渐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和参数:

步骤一,阳极氧化,将铝合金基材置于电解液中作阳极进行电解,所述铝合金基材的表面氧化,在表面上形成氧化铝薄膜;

步骤二,活化,将步骤一获得的铝合金基材用酸液浸泡处理,溶解部分所述铝合金基材表面的氧化膜,增加孔隙率,提高吸附染料的能力;

步骤三,第一次着色,将步骤二中活化处理后的铝合金基材放置在常温色缸中,用浓度8-12g/l、ph值4.5-5.6的科莱恩染色剂进行第一次着色,着色时间为10至20min;

步骤四,第二次着色,将上述步骤三中进行过第一次着色的铝合金基材放置在色缸中,用浓度8-12g/l、ph值4.5-5.6的第二种染色剂进行第二次渐变着色。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氧化铝薄膜的厚度为5至20微米。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的酸液是浓度为10g/l硝酸液。

本发明由于采用采用染色剂高浓度、ph值规范的条件下打破了以往的表面渐色的格线化,更能抽象画产品表面的色彩鲜艳、渐变的多样化。丰富了铝合金产品表面色泽、图面多样化反差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铝合金表面色彩渐变工艺,其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阳极氧化,对待着色的铝合金制品表面进行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工艺:将铝合金产品置于相应的电解液(如硫酸、铬酸、草酸等)中作阳极,在特定条件和外加电流作用下,进行电解。阳极铝合金产品氧化,表面上形成氧化铝薄膜,其厚度为5-20微米。

步骤二,活化,用含10g/l硝酸液冲洗处理,把氧化膜活化,活化处理的目的是,通过酸液溶解一部分阳极氧化膜的物质,使阳极氧化膜的孔隙率增加,从而提高吸附染料的能力;

步骤三,第一次着色,将步骤二中活化处理后的铝合金制品放置在常温色缸中,用浓度8-12g/l、ph值4.5-5.6的科莱恩染色剂进行第一次着色10-20min;

步骤四,第二次着色,将上述步骤三中进行过第一次着色的铝合金制品放置在色缸中,用浓度8-12g/l、ph值4.5-5.6的第二种染色剂进行第二次渐变着色。

本发明的铝合金表面色彩渐变工艺,通过控制色缸中染色剂的浓度、ph值范围的工艺,有效解决铝合金阳极氧化表面色泽单一化、渐变颜色的格线化的问题。与现有通过喷涂处理铝合金表面制作出的渐变效果有明显区别。本发明的工艺能更好突出同一产品表面多色彩、颜色反差大、抽象感强烈的效果,更能有效的提高产能、节约生产成本。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铝合金表面色彩渐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阳极氧化,活化,第一次着色,第二次着色。本发明由于采用采用染色剂高浓度、pH值规范的条件下打破了以往的表面渐色的格线化,更能抽象画产品表面的色彩鲜艳、渐变的多样化。丰富了铝合金产品表面色泽、图面多样化反差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马炳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信利特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1
技术公布日:2017.09.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