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镀装置及滚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067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镀装置及滚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件的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镀装置及滚镀系统。



背景技术:

滚镀即滚筒电镀,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桶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的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及各种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加工方式。

随着电镀设备不断自动话的实现,传统的封闭式滚镀设备已经被逐渐地取代。例如,发明人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文献CN203229582U中公开的一种滚镀装置,该滚镀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滚镀桶,滚镀桶内设有阳极板和阴极导线,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桶体出料口处的卸料机构,卸料机构的承载面伸入滚镀桶的内腔中。滚镀桶包括两侧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空心桶体,桶体的周向内壁面上间隔且活动设置有若干肋板,通过滚镀桶的正向或反向转动,使得滚镀桶内的肋板翻滚物料,或者肋板转动到顶部位置处将其舀起的受镀工件抛在输送机构上。

上述的滚镀装置在电镀受镀工件时,一次只能对受镀工件的外表面电镀一种电镀液或清洗液,若要对受镀工件的外表面依次电镀不同电镀液时,或者先对受镀工件进行清洗后电镀,或者先对受镀工件电镀再清洗,必须等上一个工序完成后,将滚镀桶内的电镀液进行更换,再重新加入另一种电镀液或清洗液,再对受镀工件进行电镀或清洗,在更换电镀液过程中,需要停机,这种方式会导致滚镀装置的电镀效率低;或者必须设置更多的滚镀装置来完成,但生产线就会排列的很长,这样浪费生产的场地和设备的成本,不能够实现连续地对受镀工件进行多次的电镀工序,或者清洗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滚镀装置内不能实现连续地对受镀工件进行多次的电镀工序或清洗工序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镀装置,包括

第一槽,具有内腔,相对的两侧壁面上开设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其内腔中设置至少一个将所述内腔分为至少两个第一内腔的隔板;

至少两个滚镀桶,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内腔中设置一个所述滚镀桶,各个所述滚镀桶同轴且可转动地设置,每个所述滚镀桶的沿其轴两端面上分别成型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邻所述滚镀桶的相邻端面上分别具有出料口及能够承接该出料口排出受镀工件的进料口;两端的所述滚镀桶外侧端面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

过渡件,与所述第一槽固定连接,且设置在相邻所述滚镀桶的相邻端面上的出料口及进料口之间,用于将受镀工件从出料口所处的所述滚镀桶传送到进料口所处的所述滚镀桶中;

卸料机构,设置在两端外侧端面具有出料口的所述滚镀桶的出料口处,用于承接该所述滚镀桶排出的工件。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过渡件为板块,一端经出料口伸入相应的所述滚镀桶内,另一端向下倾斜伸入与该所述滚镀桶相邻的另一个滚镀桶的进料口。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沿所述滚镀桶的轴向,所述板块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挡板。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滚镀桶的壁面上开设有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通液孔。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一所述滚镀桶处于电镀或清洗工件的状态,则相邻所述滚镀桶处于将其内的受镀工件抛至所述过渡件或卸料机构上的状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滚镀桶处于将其内的所述受镀工件抛至所述过渡件或所述卸料机构上的状态,而相邻所述滚镀桶处于电镀或清洗所述工件的状态。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卸料机构一端经所述滚镀桶的出料口伸入该所述滚镀桶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槽外。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沿所述滚镀桶的轴向,所述卸料机构与所述过渡件错开设置。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第一槽包括底槽,安装在所述底槽顶部表面四周壁面上的第二挡板,以及盖设在所述第二挡板顶部上的上盖;一组两块相对的所述第二挡板上分别开设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有的第二挡板与底槽的顶部表面之间围成所述第一槽的内腔,所述隔板沿所述滚镀桶的径向设置在所述底槽的顶部表面上,以形成所述第一内腔;所述滚镀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槽的顶部表面上。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底槽内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一一对应的第二内腔,所述底槽的顶部上开设将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卸料口,以及密封设置在所述卸料口底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的盖体,所述底槽的侧壁上开设与所述第二内腔一一对应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上密封设置有第三挡板。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底槽的顶部表面呈V字型面。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槽、所述过渡件和所述卸料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卸料机构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一端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出口、出料口、进料口以及所述第一进口后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另一端;

在相邻所述滚镀桶中,所述过渡件的一端经位于前方的所述滚镀桶的出料口延伸至该所述滚镀桶的进料口处并倾斜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另一端延伸至位于后方的所述滚镀桶的进料口处,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过渡件的下方。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滚镀桶包括沿轴向至少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空心桶体;

所述第一段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舀料件,所述第二段的内壁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拨料件,至少有一个所述舀料件对应有一个所述拨料件,该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所述舀料件的侧壁处,其余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段,所有所述拨料件的外侧端延伸到所述第二段的外端处,且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

所述桶体能够正向或反向转动,其中在电镀工作状态,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较外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所述拨料件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桶体沿其轴向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上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内壁面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拨料件,其外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段的外端处。

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舀料件具有一端翘起的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所述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的连接端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段的内壁面上,所述板状部件或凸起部件的翘起端较所述连接端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更小,且在电镀工作状态,所述连接端较所述翘起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所述翘起端较所述连接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滚镀装置,所述舀料件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舀料件首尾依次相连以形成所述第一段;

所述第一段包括所述板状部件,以及连接在相邻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连接端及翘起端之间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所述板状部件的连接端的沿弦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及连接所述板状部件的翘起端的倾斜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板状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中第一部分之间形成舀料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镀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滚镀装置,相邻两个所述滚镀装置中,位于前一个所述滚镀装置的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端伸入该所述滚镀装置的滚镀桶出料口内,另一端伸入位于后一个所述滚镀装置的滚镀桶的进料口内且避开所述过渡件的区域,用于将前一个所述滚镀装置内的受镀工件输入到后一个所述滚镀装置的所述滚镀桶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镀装置,包括第一槽、至少两个滚镀桶、过渡件以及卸料机构,第一槽具有内腔,相对的两侧壁面上开设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其内腔中设置至少一个将所述内腔分为至少两个第一内腔的隔板;至少两个滚镀桶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内腔中设置一个所述滚镀桶,各个所述滚镀桶同轴且可转动地设置,每个所述滚镀桶的沿其轴两端面上分别成型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邻所述滚镀桶的相邻端面上分别具有出料口及能够承接该出料口排出受镀工件的进料口;两端的所述滚镀桶外侧端面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过渡件与所述第一槽固定连接,且设置在相邻所述滚镀桶的相邻端面上的出料口及进料口之间,用于将受镀工件从出料口所处的所述滚镀桶传送到进料口所处的所述滚镀桶中;卸料机构,设置在两端外侧端面具有出料口的所述滚镀桶的出料口处,用于承接该所述滚镀桶排出的工件。

此结构的滚镀装置,在第一槽内设有多个第一内腔,在每个第一内腔中设置一个滚镀桶,相邻两个滚镀桶的相邻端面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有过渡件,当位于前方滚镀桶内的受镀工件电镀完后,该滚镀桶内的受镀工件先被抛至该过渡件上,再经倾斜的过渡件滑落入位于后方的滚镀桶内进行下一次的电镀过程,以此类推,就可实现对受镀工件连续地电镀或清洗多次,并且每个滚镀桶内可以装有不同的电镀液,以在受镀工件上电镀所需的金属离子,当受镀工件在最后一个滚镀桶内电镀后,该受镀工件被抛至卸料机构上,进而将受镀工件从滚镀桶中排出,提高电镀效率;同时,实现在一个滚镀装置内形成多个工序,无需像现有技术中设置多个滚镀装置,从而减少生产线排列的长度和滚镀装置所占用的空间。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镀装置,所述过渡件为板块,一端经出料口伸入相应的所述滚镀桶内,另一端向下倾斜伸入与该所述滚镀桶相邻的另一个滚镀桶的进料口。通过倾斜设置在相邻滚镀桶的相邻端面上的板块,将受镀工件从位于前方的滚镀桶内输送至位于后方的滚镀桶内。进一步地,沿所述滚镀桶的轴向,所述板块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挡板。第一侧挡板的设置,防止受镀工件从板块的两侧滑落出去。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镀装置,所述滚镀桶的壁面上开设有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通液孔,使得第一内腔中电镀液与其内的滚镀桶内腔的电镀液连通,在滚镀桶转动时,通过通液孔不断地将第一内腔中的电镀液喷射到过渡桶内腔中,增大电镀液与受镀工件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镀装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一所述滚镀桶处于电镀或清洗工件的状态,则相邻所述滚镀桶处于将其内的受镀工件抛至所述过渡件或卸料机构上的状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滚镀桶处于将其内的所述受镀工件抛至所述过渡件或所述卸料机构上的状态,而相邻所述滚镀桶处于电镀或清洗所述工件的状态。此结构的滚镀装置中,滚镀桶通过转动方向的不同,实现电镀或输出受镀工件的状态,相邻滚镀桶在电镀或清洗受镀工件时,二者的转动方向相同时,所处的状态刚好相反,以实现连续地对不同批次的受镀工件进行电镀过程,提高滚镀桶的电镀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镀装置,滚镀桶包括沿轴向至少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空心桶体;所述第一段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舀料件,所述第二段的内壁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拨料件,至少有一个所述舀料件对应有一个所述拨料件,该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所述舀料件的侧壁处,其余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段,所有所述拨料件的外侧端延伸到所述第二段的外端处,且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所述桶体能够正向或反向转动,其中在电镀工作状态,所述拨料件的内侧端较外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所述拨料件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在出料状态中,拨料件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则拨料件与舀料件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向上且逐渐增大的扩口区,拨料件能够将桶体内的受镀工件拨入扩口区内,进而滑入舀料件内;同时从舀料件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被拨料件挡在该扩口区内,并沿着该拨料件的侧壁滑入舀料件内,防止受镀工件从滚镀桶内掉落出来,可减少从舀料件中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再回落到桶体内的量,从而提高滚镀桶的受镀工件的出料量和出料的效率。在电镀状态中,拨料件的设置可以翻滚受镀工件,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另外,每个滚镀桶至少由两段结构形成,增大滚镀桶的长度与其直径的比值,使得滚镀桶内能够容纳的电镀液体积更多,受镀工件单位时间内接触到的电镀液更多,进一步提高受镀工件的电镀质量和效率。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镀装置,所述桶体沿其轴向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上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内壁面沿其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拨料件,其外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段的外端处。第三段和第二段分别位于第一段的两侧,第三段和第二段上均设置拨料件,使得舀料件的两侧均有扩口区,出料状态中,舀料件两侧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分别被挡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上的扩口区内,并沿着拨料件滑入舀料件中,被抛至输送机构上,进一步地避免受镀工件从滚镀桶内掉出和减少受镀工件再回落到桶体内腔中的量。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镀装置,所述舀料件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舀料件首尾依次相连以形成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段包括所述板状部件,以及连接在相邻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连接端及翘起端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所述板状部件的连接端的沿弦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及连接所述板状部件的翘起端的倾斜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板状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中第一部分之间形成舀料区。

采用舀料件首尾依次相连形成第一段,第一段包括板块部件和连接部,连接部又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设置使得整个第一段的圆周面积大于第一段为与其同圆心的空心圆筒体的圆周面积,在第一段上开设更多的通液孔,增大进入桶体内电镀液的量,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同时,板状部件与第一部分之间形成舀料区,在出料状态中,受镀工件被舀入舀料区内,带到一定高度后,被抛至输送机构上。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镀装置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滚镀装置,相邻两个所述滚镀装置中,位于前一个所述滚镀装置的所述卸料机构的一端伸入该所述滚镀装置的滚镀桶出料口内,另一端伸入位于后一个所述滚镀装置的滚镀桶的进料口内且避开所述过渡件的区域,用于将前一个所述滚镀装置内的受镀工件输入到后一个所述滚镀装置的所述滚镀桶内。

此结构的滚镀系统,采用多个滚镀装置来对受镀工件进行电镀或清洗,相邻两个滚镀装置中,前一个滚镀装置的卸料机构伸入后一个滚镀装置的进料口内,便于将前一个滚镀装置内受镀工件输送至后一个滚镀装置内进行电镀或清洗,从而形成多段的连续电镀生产线,每个滚镀装置内能够对受镀工件进行多次的电镀或清洗工序,不同滚镀装置又可以对受镀工件进行不同阶段的电镀工序,进一步地提高电镀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滚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正面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滚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左侧方向);

图3为图1中循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右侧方向);

图4为图3中循环装置去掉电机箱、罩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左侧方向);

图5为图1滚镀装置中的第一槽(去掉上盖后)内安装两个滚镀桶、过渡件及卸料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槽与卸料机构、过渡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第一槽去掉一个第二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卸料机构与过渡件、滚镀桶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8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两个滚镀桶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阳极板与第二种滚镀桶的结构示意图(去掉机架、循环装置、第一槽、卸料机构);

图12为图11中去掉第一槽与第二种滚镀桶之间的阳极板,以及滚镀桶上的一个第二侧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滚镀装置的第二种滚镀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滚镀桶去掉第二侧挡板、第二环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1中滚镀桶的第一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1中滚镀桶的第一环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1中滚镀桶的第三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1中滚镀桶的第二侧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中滚镀装置的卸料机构、支撑架与过渡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0为图12中滚镀桶内的阳极板与阴极导线的装配示意图;

图21为图15中第一段的两个舀料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2为图17中拨料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滚镀装置中的滚镀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1中第二段沿桶体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图(也即正视图或后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提供的滚镀装置的滚镀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滚镀桶;1011-第一段;1012-第二段;1013-第三段;102-舀料件;1021-板状部件;10211-连接端;10212-翘起端;1022-连接部;10221-第一部分;10222-第二部分;103-拨料件;1031-第一倾斜面;1032-第二倾斜面;104-扩口区;105-舀料区;106-第一环形板;1061-第一挡板;1062-圆周齿面;107-第二环形板;108-第二侧挡板;1081-环形台阶;1082-压板;1083-弧形凸起;1084-溢流孔。

20-第一槽;201-底槽;2011-第二内腔;2012-卸料口;2013-第二出口;2014-第三挡板;202-第二挡板;203-上盖;204-支撑轮;205-罩板;206-电机箱;207-隔板;

30-循环装置;301-溢流槽;302-过滤器;303-输送件;304-第二槽;305-过渡槽;306-第二管路;307-调节机构;3071-金属板;3072-第一转轴;3073-吊挂件;3074-第一驱动器;

40-阳极板;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第三连接杆;

50-阴极导线;

60-机架;

70-卸料机构;

80-支撑架;

90-过渡件;901-第一侧挡板。

91-装饰条;92-透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装置,如图1至图22所示,包括第一槽20、两个滚镀桶10、过渡件90以及卸料机构70。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槽20具有内腔,相对的两侧壁面上开设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其内腔中设置一个将内腔分为两个第一内腔的隔板207。

对应每个第一内腔中设置一个滚镀桶10,两个滚镀桶10同轴且可转动地设置,每个滚镀桶10的沿其轴两端面上分别成型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两个滚镀桶10的相邻端面上分别具有出料口及能够承接该出料口排出受镀工件的进料口;两端的滚镀桶10外侧端面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应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过渡件90与第一槽20固定连接,且设置在两个滚镀桶10的相邻端面上的出料口及进料口之间,用于将受镀工件从出料口所处的滚镀桶10传送到进料口所处的滚镀桶10中;卸料机构70设置在两端外侧端面具有出料口的滚镀桶10的出料口处,用于承接该滚镀桶10排出的受镀工件。

如图9和图19所示,过渡件90为板块,一端经出料口伸入相应的滚镀桶10内,另一端向下倾斜伸入与该滚镀桶10相邻的另一个滚镀桶10的进料口。沿滚镀桶10的轴向,板块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侧挡板901。倾斜设置的板块将前一个滚镀桶10内的受镀工件输送至后一个滚镀桶10内,第一侧挡板901的设置,防止受镀工件从板块的两侧滑落出去。

如图9所示,卸料机构70一端经后一个滚镀桶10的出料口伸入该滚镀桶10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槽20外,伸入滚镀桶10内的一端用于承接滚镀桶10内的受镀工件,位于第一槽20外的一端用于将受镀工件输出。卸料机构70优选为输送带。沿滚镀桶10的轴向,卸料机构70与过渡件90错开设置,防止卸料机构70阻挡过渡件90将位于前方的滚镀桶10内的受镀工件输入位于后方的滚镀桶10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滚镀装置还包括机架60,第一槽20、过渡件90和卸料机构70均安装在机架60上;卸料机构70通过支撑架80固定在机架60上,机架60具有一个框形结构,第一槽20设置在框形结构内,支撑架80的一端固定在框形结构的一端上,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槽20的第一出口、出料口、进料口以及第一进口后连接于框形结构的另一端。如图9所示,过渡件90的一端经位于前方的滚镀桶10的出料口延伸至该滚镀桶10的进料口处并倾斜固定在支撑架80上,另一端延伸至位于后方的滚镀桶10的进料口处,隔板位于过渡件90的下方,例如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后方的滚镀桶10的第二侧挡板108(下文中提及)上,实现过渡件90的倾斜设置,关于过渡件90的倾斜角度不做限定,具体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滚镀桶10的壁面上开设有与其对应的第一内腔连通的通液孔,使得第一内腔中电镀液与其内的滚镀桶10内腔的电镀液连通,在滚镀桶10转动时,通过通液孔不断地将第一内腔中的电镀液喷射到过渡桶内腔中,增大电镀液与受镀工件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槽20包括底槽201,安装在底槽201顶部表面四周壁面上的第二挡板202,以及盖设在第二挡板202顶部上的上盖203;一组两块相对的第一挡板1061上分别开设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有的第二挡板202与底槽201的顶部表面之间围成第一槽20的内腔,隔板207沿滚镀桶10的径向设置在底槽201的顶部表面上,以形成两个第一内腔,滚镀桶10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槽201的顶部表面上。

如图7所示,底槽201内部具有两个空心的第二内腔2011,两个空心第二内腔2011分别与第一腔体一一对应,底槽201的外侧壁面上开设有与两个第二内腔2011分别连通的第二出口2013,第二出口2013上密封设有第三挡板2014;底槽201的顶部表面上开设有将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2011连通的卸料口2012,以及可拆卸地密封盖设在卸料口2012底部上且位于第二内腔2011内的盖体。两个第二内腔2011可以相互连通,或者分离,当电镀一段时间后,需要将第一内腔和滚镀桶10内的电镀液排出时,打开第二出口2013上的第三挡板2014,以及卸料口2012上的盖体,则第一内腔和滚镀桶10内的电镀液经卸料扣排至第二内腔2011内,再经第二出口2013排出外界。优选地,底槽201的顶部表面呈V字型表面,V字型表面能够更快速地将残留在第一槽20的第一内腔中的残留物经卸料口2012排出和清理掉。底槽201的顶部表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表面,例如平面,或者倾斜表面都可以。

滚镀桶10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槽201的顶部表面上,例如每个第一内腔中的V字型面上沿滚镀桶10的径向设置有两个支撑轮204,其中一个支撑轮204位于V字底部,另外一个支撑轮204位于V字的一侧上,在沿滚镀桶10的轴向方向的投影图上,位于V字底部的支撑轮204的中心与滚镀桶10的中心的连线,与滚镀桶10的垂直中心线之间形成夹角的角度大于0度。例如5度、7度、9度等等。也即,沿滚镀桶轴向,滚镀桶10端面上的一个第二环形板107可转动地安装在位于同一排上的两个支撑轮204上,支撑轮204的外壁面具有圆周导向槽,第二环形板107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导向槽内,滚镀桶10的重量经V字底部的支撑轮204传递给第一槽20,位于V字一侧上的支撑轮204起到导向作用。由于位于V字底部上的支撑轮204的中心与第二环形板107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环形板107的垂直中心线的夹角大于0度,只需两个支撑轮204就可以将一个第二环形板107平稳地设置在第一内腔中上,使得滚镀桶10不会在V字的两侧左右晃动,确保滚镀桶10转动的平稳性。

或者还可以沿滚镀桶的径向,设置三个支撑轮204来支撑一个第二环形板107,有一个支撑轮204位于V字顶部,两个支撑轮204位于V字的两侧,此时三个支撑轮204形成一个圆周,与该第二环形板107的外壁面上的周向圆周重合,则位于V字底部上的支撑轮204的中心与第二环形板107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环形板107的垂直中心线的夹角可以为0度。或者还可以设置多个支撑轮204来支撑一个第二环形板107,或者在滚镀桶的外壁面上设置环形板,该环形板与支撑轮配合,使得滚镀桶10平稳地设置在第一槽20内。第二内腔2011成型在V字型槽的一侧,另一侧呈倾斜板块,倾斜板块的外壁面搭接在循环装置30中的第二槽304上(下文中提及到),第二槽304起到支撑第一槽20的作用,也使得第一槽20与循环装置30(下文提及)安装紧凑,所占用的空间小。

上述的滚镀装置中,沿第一方向转动时,位于前方的滚镀桶10处于电镀或清洗工件的状态,则位于后方的滚镀桶10处于将其内的受镀工件抛至卸料机构70上的状态;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位于前方的滚镀桶10处于将其内的受镀工件抛至过渡件90的状态,而位于后方的滚镀桶10处于电镀或清洗工件的状态。也即,各个滚镀桶10通过转动方向的不同,实现电镀或输出受镀工件的状态;相邻滚镀桶10在工作时,转动方向相同时,所处的状态刚好相反,以实现连续地对不同批次的受镀工件进行电镀过程,提高滚镀桶10的电镀效率。

对于单个滚镀桶10的结构而言,如图13至图18所示,上述滚镀装置中的滚镀桶10包括空心桶体,空心桶体具有沿轴向的第一段1011、第二段1012和第三段1013,第一段1011和第三段1013位于第二段1012的两侧;第一段1011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舀料件102,第二段1012沿周向内壁面设置有与舀料件102一一对应的拨料件103,拨料件103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舀料件102的侧壁处,而外侧端延伸到第二段1012的外端处,且拨料件10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也即拨料件103在第二段1012的内壁面上呈倾斜设置。相同地,第三段1013沿内壁周向上设置有与舀料件102一一对应的拨料件103,该拨料件103与第二段1012内壁面上的拨料件103一一对应,且相对前者布置在舀料件102的另一侧,该拨料件103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舀料件102的侧壁处,而外侧端延伸到第三段1013的外端处。桶体能够正向或反向转动,其中在电镀工作状态,拨料件103的内侧端较外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拨料件103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

在出料过程中,拨料件103的外侧端较内侧端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则位于舀料件102的两侧的拨料件103与该舀料件102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上且逐渐增大的两个扩口区104,拨料件103能够将桶体内的受镀工件拨入扩口区104内,进而滑入舀料件102内;同时从舀料件102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被拨料件103挡在该扩口区104内,并沿着该拨料件103的侧壁滑入舀料件102内,防止受镀工件从滚镀桶10内掉落出来,可减少从舀料件102中散落出来的受镀工件再回落到桶体内的量,从而提高滚镀桶10的受镀工件的出料量和出料的效率。在电镀状态中,拨料件103的设置可以翻滚受镀工件,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

如图14、图12和图21所示,舀料件102具有一端翘起的板状部件1021,例如板块,板状部件1021的连接端10211间接地固定在第一段1011的内壁面上,板状部件1021的翘起端10212较连接端10211距离转动中心(第一段1011的转动中心)的距离更小,且在电镀工作状态,连接端10211较翘起端10212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翘起端10212较连接端10211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也即,出料状态中,翘起端10212朝上;电镀状态中,翘起端10212朝下。

如图15所示,上述的第一段1011由八个舀料件102首尾依次相连且由一个整体板材构成。具体地,第一段1011包括板状部件1021,以及连接在相邻板状部件1021的连接端10211及翘起端10212之间的连接部1022;如图21所示,连接部1022具有连接板状部件1021的连接端10211的沿弦向设置的第一部分10221及连接板状部件1021的翘起端10212的倾斜设置的第二部分10222;板状部件1021与连接部1022中第一部分10221之间形成舀料区105。优选地,第一部分10221和第二部分10222均为板块。连接部1022和舀料件102上均开设供外界溶液穿入桶体内腔中的通液孔,第一段1011由板状部件1021和连接部1022形成,连接部1022又由第一部分10221和第二部分10222构成,第二部分10222的设置使得整个第一段1011的圆周面积大于第一段1011为与其同圆心的空心圆筒体的圆周面积,能够在第一段1011上开设更多的通液孔,从而增大进入桶体内电镀液的量,增大受镀工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镀效率。

在出料状态中,舀料区105开口朝上,随着桶体的不断转动,舀料区105将桶体内的受镀工件舀入其内,在舀料件102转动到桶体的一定高度后,舀料区105开口朝下倾斜,将其内的受镀工件抛至输送机构上,实现出料。相反,在电镀状态中,舀料区105开口朝下,桶体转动过程中,舀料区105会扬起受镀工件一段距离后,受镀工件在自身重力下回落在桶体内腔中,使得受镀工件在桶体内来回地翻滚,增大其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

如图14和图17所示,对应于第一段1011的八个舀料件102,第一段1011和第三段1013均为正八边形筒体,一个拨料件103设置在正八边形筒体一个边的内壁面上,则正八边形筒体内壁面上设置八个拨料件103。

如图22所示,拨料件103为第一板块,其面向舀料件102的一侧表面呈第一倾斜面1031,其背对舀料件102的一侧表面呈第二倾斜面1032,沿第二段1012或第三段1013的周向,第二倾斜面1032的宽度大于第一倾斜面1031的宽度,使得第二倾斜面1032的倾斜度小于第一倾斜面1031的倾斜度,在出料状态中,受镀工件被第一倾斜面1031挡在拨料件103的内侧,进而受镀工件沿着第一倾斜面1031更容易滑入上述的扩口区104内,进而滑入舀料区内,起到拨料的作用;在电镀状态中,第二倾斜面1032的倾斜度小,就可以将受镀工件不断地翻滚进行电镀。

也即,第二倾斜面1032的宽度比第一倾斜面1031的宽度越大(第一倾斜面1031的倾斜度越大),在出料状态中,滚镀桶内的受镀工件就越容易拨入扩口区104内,拨料效果越好;而在电镀状态中,第二倾斜面1032越容易将滚镀桶内的受镀工件翻滚起来进行电镀。也即,第一板块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二倾斜面1032对应的第二边长的长度大于第一倾斜面1031对应的第一边长的长度,就能够实现上述的拨料功能和翻滚作用,第二边长与底边之间的夹角角度越小越好,第一边长与底边之间的夹角角度越大越好,但不超过90度。

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段1011与第二段10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环形板106,第一段1011与第三段1013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环形板106;两个第一环形板106的朝向舀料件102一侧表面上开设适于舀料件102的两端分别插入的第一卡槽,另一侧表面开设适于第二段1012和第三段1013的一侧端分别插入的第二卡槽,实现第一段1011与第二段1012,以及第一段1011与第三段1013之间的固定连接,另外,第一段1011、第二段1012、第三段1013以及第一环形板106之间最好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如图16所示,第一环形板106沿其径向的外壁面呈圆周齿面1062,该圆周齿面1062与滚镀桶10外的第二驱动组件中的齿轮啮合,如图11所示,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套接在第二转轴上的与两个第一环形板106的齿轮面分别啮合的两个齿轮,第二转轴上连接有电机,或者其他驱动器带动齿轮转动,来驱动第一环形板106带动整个桶体转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桶体转动的速度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16所示,第一环形板106沿其径向的内壁面上向内突出成型有第一挡板1061,两个第一环形板106的第一挡板1061刚好位于板状部件1021的两端,且朝向第一段1011内壁面延伸,对应地拨料件10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第一挡板1061在出料状态的前端。第一挡板1061的设置防止舀料区105内的受镀工件从舀料区105的两侧滑出,第一挡板1061将受镀工件阻挡在舀料区105内,第一挡板1061的个数也为八个,与舀料件102的个数一一对应。第一挡板1061上具有凸起的三角形板块,该三角形板块主要是为适于连接部1022中第一部分10221的安装,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形成供拨料件103与舀料件102之间的受镀工件滑入舀料区105内的间隙或者通道。

如图13所示,第三段1013和第二段1012的远离第一段1011的一侧端面上成型有第二环形板107,第二环形板107的开口上通过固定组件盖设有与桶体同轴的第二侧挡板108,两块第二侧挡板108的顶部与第二环形板107的开口之间分别形成出料口和进料口,第二侧挡板108的顶部表面高于桶体的转动中心,第二环形板107的径向外边缘安装在地底槽201顶部表面上支撑轮204的导向槽内。

如图18所示,固定组件包括成型在第二侧挡板108周向外边缘上的环形台阶1081,和间隔成型在第二侧挡板108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压板1082,例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等,最好是三个以及三个以上压板1082;第二环形板107的开口边缘插入多个压板1082与环形台阶108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使得第二侧挡板108与桶体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压板1082限制第二侧挡板108沿桶体的轴向向内移动,环形台阶1081限制第二侧挡板108朝向外移动,从而将第二侧挡板108限制在桶体上。

如图18所示,第二侧挡板108的顶部两端还具有沿其周向向上延伸的弧形凸起1083;弧形凸起1083具有环形台阶1081和压板1082,两个弧形凸起1083与第二环形板107的开口之间形成出料口或进料口。第二侧挡板108的顶部高于桶体的转动中心,形成一个优弧,弧形凸起1083的设计,在桶体转动过程中,第二侧挡板108虽然有随着桶体转动的转动趋势,但第二侧挡板108的转动中心与桶体的转动中心在同一轴线上,第二侧挡板108在竖直方向上没有运动量,第二侧挡板108的中心与桶体的转动中心之间无偏移量,避免了桶体在转动过程中,第二侧挡板108出现卡住现象,使得桶体不能够正常的转动。弧形凸起1083也是通过压板1082和环形台阶1081与桶体的第二环形板107可转动连接,两块第二侧挡板108之间还设有一个连接管,进一步对两个第二侧挡板108的轴向位置做限定,该连接管可以为下文中提及的第一连接杆41,不仅起到连接阳极板40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连接两个第二侧挡板108的作用。另外,卸料机构70设置在第二侧挡板108的顶部上,滚镀桶10内的液面高度也升高,从而避免了滚镀桶10内受镀工件漏出电镀液面的情况发生,防止了受镀工件的表面被氧化,进一步改善受镀工件的电镀质量。

如图13所示,两个第二环形板107、两个第一环形板106沿桶体的轴向上还设置有加强管,多个加强管沿桶体的周向分布,多个加强管均不穿过第一段1011、第二段1012和第三段101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此实施方式中的“拨料件10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第二段1012和第三段1013为正八边形筒体,转动中心角度为正八边形筒体和拨料件103在桶体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图中,如图24所示,正八边形的中心分别与拨料件103两端的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A,该夹角的角度为大于0度且小于90度,例如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80度以及90度等等,就能够起到拨料的作用,也即,在桶体轴向方向上的投影图中,拨料件103的两端不重合,呈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在正八边形的一个边上。

此结构的滚镀桶10安装在第一内腔中,两个滚镀桶10的安装方向相反,使得舀料件102朝向相反,当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两个滚镀桶10同步转动时,位于前方的滚镀桶10中舀料件102的舀料区105开口朝上,将其内的受镀工件抛至过渡件90上,受镀工件经过渡件90滑入位于后方的滚镀桶10内。位于后方的滚镀桶10内的舀料件102的舀料区105开口朝下,对进入其内的受镀工件进行电镀或清洗工序。拨料件103的设置,使得出料状态时,将受镀工件拨入扩口区104,进而滑入舀料区105内;在电镀或清洗状态时,拨料件103不断地翻滚受镀工件,从而实现在一个滚镀装置内多次的滚镀或清洗工序,各个滚镀桶10内的电镀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对应于上述的第一内腔,每个滚镀桶10对应设置一个位于第一槽20外的循环装置30,滚镀桶10的第二侧挡板108上开设有位于出料口和进料口下方的溢流孔1084,循环装置30包括溢流槽301、过滤器302、输送件303以及第二槽304。其中,溢流槽301设置在第一内腔中,用于承接经溢流孔1084流出的电镀液,例如如图7所示,溢流槽301成型在第二挡板202的内表面上,且溢流槽301的左端一直延伸至靠近循环装置30一侧的第二挡板202上,该第二挡板202上开设通液孔,将溢流槽301与设置在第二挡板202外的过渡槽305连通,过渡槽305的出口通过管路伸入第二槽304内,将电镀液都回收在第二槽304内,再通过第二管路306连接于过滤器302,过滤器302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第二管路306连接于输送件303,输送件303为穿设在滚镀桶10两个第二侧挡板108的弧度凸起上的喷液管,喷液管位于滚镀桶10内腔中的部分上开设有若干喷液孔。

此循环装置30,当滚筒内电镀液表面上有漂浮物时,且该电镀液的液面高于溢流孔1084,则高于溢流孔1084的电镀液先经过溢流孔1084流入第一内腔中,再流入溢流槽301内,经过渡槽305和第二管路306进入第二槽304内,再经过泵将第二槽304内的回收液抽入到过滤器302中被过滤,过滤后的电镀液经第二管路306输送至喷液管内,再经喷液管喷入滚镀桶10内,实现电镀液的循环利用模式,上述两个溢流槽301的溶液都先回收到第二槽304内。

上述的喷液孔优选开设在喷液管的靠近桶体内壁面一侧壁面上,用于喷射电镀液或者清洗液,或者其他溶液,当舀料件102上粘有受镀工件或者其他物质时,通过喷液管向舀料件102上喷射电镀液,将粘在舀料件102上的受镀工件或者其他物质冲洗下来,使得受镀工件再进行电镀或出料。

第二槽304的顶部具有第二开口,上述的循环装置30还包括用于给第二槽304内电镀液补充所需金属离子的调节机构307。如图4所示,调节机构307包括悬挂在第二槽304上方的所需金属板3071,例如锌板、铜板或者其他金属板3071,设置在金属板3071顶部上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金属板3071沿竖直方向经第二开口插入第二槽304的电镀液中,或从该电镀液中提升出来,来调整电镀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

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槽20外的第一转轴3072,缠绕在第一转轴3072上的两个吊挂件3073,例如绳子或者柔性挂钩,每个吊挂件3073的底部连接有金属板3071,以及驱动第一转轴3072转动的第一驱动器3074。例如,电机带动第一转轴3072正向或反向转动,使得吊挂件3073缠绕在第一转轴3072上,或者从第一转轴3072上抽出,吊挂件3073底部的金属板3071做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并第二开口伸入第二槽304内的电镀液中,或者从第二槽304内的电镀液中升出来,来调节第二槽304内电镀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另外,在第二槽304的外壁面上还开设有液位窗,液位窗上设有透明板,并在该透明板上设有刻度值,便于随时得知第二槽304内电镀液的液位高度。

第二槽304的顶部表面上还设有罩板205,罩板205将金属板3071和吊挂件3073的四周包围,使得第二开口、金属板3071与外界隔离,吊挂件3073的顶部穿过罩板205绕设在第一转轴3072上。同时,罩板205上还设置有电机箱206,第一转轴3072位于电机箱206内,吊挂件3073的顶部位于电机箱206内,罩板205和电机箱206的设置,使得第一转轴3072、吊挂件3073、金属板3071均与外界隔开,防止第二槽304内的电镀液与外界直接连通。另外,上述的金属板3071开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的设置,增大金属板3071与第二槽304内电镀液的接触面积,增大溶入电镀液中金属离子的量。对于金属板3071设置的个数而言,可以为多个,例如三个、四个、五个等等,或者一个都可以,多个金属板3071可以是同一金属,也可以为不同金属。

如图7所示,第一槽20的背对循环装置30的一侧第二挡板202上开设有四个窗口,该四个窗口上密封且可拆卸地安装有透明玻璃92,两个窗口对应于一个第一内腔,透明玻璃92的设置,一方面便于随时观察滚镀桶10的工作情况和滚镀桶10内溶液的液位高度的变化;另一方面当从窗口上将透明玻璃92拆卸下来,便于滚镀桶在厂房高度不够时,将透明面板从窗口上拆卸下来,将滚镀桶从窗口上移出,便于滚镀桶的安装或拆卸,也便于对第一槽的维修。透明玻璃92的个数还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等,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上述的滚镀装置还设有阳极板40和阴极导线50,如图11和图12所示,溢流槽301与滚镀桶10之间的间隙内设有阳极板40,例如阳极板40为三块,包围在滚镀桶10的三个表面上,以及在滚镀桶10内腔中设置阳极板40,位于滚镀桶10外的阳极板40的顶部表面不高于溢流孔1084的底部表面,阴极导线50则设置在滚镀桶10内,并与受镀工件接触。处于滚镀桶10外的三个阳极板40都连接在一起,阳极板40通过支撑管连接在第一槽20的壁面上,靠近出料口和进料口一侧的阳极板40可以挂在滚镀桶10的第二侧挡板108上。设置多个阳极板40,在阳极板40接通外界电源后,能够给电镀液中提供更多的正离子,使得正离子吸附在受镀工件上,提高受镀工件的电镀效率。另外,阳极板40上开设多个通孔,进一步增大阳极板40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积,增大电镀液中正离子的含量。

如图12和图20所示,滚镀桶10的两块第二侧挡板108上开设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一连接杆41,第一连接杆4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为进一步增大阳极板40的面积,阳极板40包括一个倒V字型板,以及倾斜成型在倒V字型板块一端上的板块,倒V字型板的顶部搭接在第一连接杆41上,第一连接杆41的底部上设有第二连接杆42,以形成框形,第二连接杆42上设置多个阴极导线50,阴极导线50与阳极板40处于分离状态。同时,第一连接杆41的两端上设有第三连接杆43,第三连接杆43位于滚镀桶10外,两个第三连接杆43分别连接于位于出料口和进料口处的阳极板40,使得滚镀桶10内的阳极板40与滚镀桶10外的阳极板40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循环装置30中的第二槽304、调节机构307、罩板205、电机箱206则设置在机架60上并位于框形结构外。第一槽20的上盖203朝向电机箱206的一侧一直延伸至电机箱206的顶部开口上,将电机箱206的顶部开口覆盖,沿滚镀桶10的轴向,还在框形结构与上盖203的边缘处设置有两个装饰条91。

此实施例中的滚镀装置,在需要电镀受镀工件时,先将受镀工件装入位于前方的滚镀桶10内,该滚镀桶10顺时针转动,对受镀工件电镀,电镀好后,滚镀桶10逆时针旋转,在舀料件102和拨料件103的配合下,将受镀工件抛至过渡件90的位于该滚镀桶10内腔的一端上,受镀工件在过渡件90上倾斜向下滑入位于后方的滚镀桶10内,开始电镀过程,待电镀完后,在该滚镀桶10内的舀料件102与拨料件103的配合下,将受镀工件抛至卸料机构70上,经卸料机构70将电镀好的受镀工件排出整个滚镀装置。在电镀过程中,循环装置30使得每个第一内腔和其内的滚镀桶10中的电镀液形成循环利用模式。

上述的滚镀桶由三段结构形成,增大滚镀桶的长度与其直径的比值,使得滚镀桶内能够容纳的电镀液体积更多,受镀工件单位时间内接触到的电镀液更多,进一步提高受镀工件的电镀质量和效率。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机架60,直接将过渡件90和卸料机构70都安装在第一槽20上,支撑架80一端固定在第一槽20的第一出口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滚镀桶10的出料口、进料口后,固定在第一槽20的第一进口上。作为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支撑架80,直接将卸料机构70固定在第一出口上,且一端伸入该第一出口对应的滚镀桶10内,另一端位于第一槽20外,过渡件90的一端固定在滚镀桶10的进料口上,另一端伸出该进料口对应的滚镀桶10的出料口后,延伸至与其相邻的滚镀桶10的进料口处。

作为变形,底槽201上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第二内腔2011、第二出口2013以及第三挡板2014,只需在底槽201的顶部上开设上述的卸料口2012即可。作为变形,底槽201可被底板代替。

作为变形,滚镀桶10的壁面上还可以不开设通液孔,由于第二侧挡板108与滚镀桶10之间可转动连接,二者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内腔与其内的滚镀桶10之间通过此间隙连通。

作为变形,过渡件90上还可以不设置第一侧挡板901。进一步变形,过渡件9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需与第一槽20固定连接,且设置在相邻滚镀桶10的相邻端面上的出料口及进料口之间,用于将受镀工件从出料口所处的滚镀桶10传送到进料口所处的滚镀桶10中。例如,倾斜设置的滑轨,设置在滑轨上的滑板,或者皮带输送机。

作为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调节机构307和第二槽304,只设置上述的溢流槽301、过滤器302以及输送件303。进一步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循环装置30。

作为滚镀桶10结构中的变形实施方式,作为第二侧挡板108的变形,上述的第二侧挡板108上还可以不设置弧形凸起1083。上述的固定组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开设在侧挡板周向外壁面上的环形槽,第二环形板107的开口边缘卡入该环形槽内,实现可转动连接。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第一环形板106,直接在第一段1011或第二段1012或第三段1013的周向外壁面上成型有圆周齿轮面,与第二驱动组件中的齿轮啮合。此时第一挡板1061直接成型在板状部件1021的两端上。

作为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的第一挡板1061,此时拨料件10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板状部件1021的连接端10211。上述的第二段1012和第三段1013还可以为其他正多边形筒体,例如正四边形筒体、正五边形筒体、正六边形筒体等等,该筒体的边数与舀料件102的数量一一对应,一个拨料件103设置在正多边形筒一个边的内壁面上。或者第二段1012和第三段1013还可以为空心的圆柱筒体。

作为变形,上述的第二段1012与第三段1013上的拨料件103还可以不一一对应,第三段1013上的拨料件103和第二段1012上的拨料件103分别位于舀料件102的两侧即可。或者部分舀料件102的两侧还可以不设置拨料件103,部分舀料件102的两侧或一侧设置有上述的拨料件103。或者部分舀料件的一侧或两侧对应设置有拨料件,其他拨料件设置在第二段或第三段的内壁面上,但不与舀料件的位置对应,例如位于相邻两个舀料件之间或者其他位置,不与舀料件位置对应的拨料件,其内侧端延伸至第一段1011处,外侧端延伸到第二段1012或第三段的外端处,这部分的拨料件也能够起到拨料的功能,只是将受镀工件拨入第一段1011内,不是直接拨入舀料区105内。

也即,舀料件102为至少一个,拨料件103为至少一个,多个舀料件102中,至少有一个舀料件102对应有一个拨料件103,该拨料件103的内侧端延伸至与其对应的舀料件102的侧壁处,其余拨料件103的内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段1011,所有拨料件103的外侧端延伸到第二段1012或第三段的外端处,且拨料件103的内侧端与外侧端在周向上相距一预定转动中心角的距离。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还可以仅在第一槽20与滚镀桶10之间设置阳极板40,或者仅在滚镀桶10内设置阳极板40,阳极板40的个数可以为一块、两块、三块等等,具体设置个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作为滚镀桶10设置个数的变形,第一槽20内通过n个隔板,将第一槽20的内腔分割为n+1个第一内腔,每个第一内腔中设置一个滚镀桶10,对应地过渡件90的个数为n+1个,其中,n为大于且等于1的整数,例如1、2、3、4等等。滚镀桶10设置的个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多个滚镀桶10中,各个滚镀桶10同轴且可转动地设置,每个滚镀桶10的沿其轴两端面上分别成型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邻滚镀桶10的相邻端面上分别具有出料口及能够承接该出料口排出受镀工件的进料口;两端的滚镀桶10外侧端面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应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装置,如图23所示,其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滚镀装置的的区别仅在于:滚镀桶10的结构不同,此实施方式中的滚镀桶10只具有第一段1011和第二段1012,不设置第三段1013,也即在舀料件102的一侧上设有拨料件103。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装置,如图8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提供的滚镀装置的区别仅在于:滚镀桶10的第一段1011结构不同,第一段1011不是由各个舀料件102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第一段1011为圆柱形的空心筒体,舀料件102为板块,其均匀地分布在该空心筒体的圆周内壁面上,当然若个舀料件102也可以不均匀地分布在空心筒体的圆周内壁面面上,此时舀料件102的连接端10211直接固定在第一段1011的壁面上,在出料状态时,翘起端10212与第一段1011的圆周壁面之间形成朝上的舀料区105。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结构相同。

此实施例方式中,将第一段1011的正多边形筒体替换为圆柱形的空心筒体,便于加工制造。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装置,如图25所示,其与实施例3中提供的滚镀装置的区别仅在于:滚镀桶10的结构不同,主要是第一段1011和第二段1012均为正多边形筒体,不单独设置上述的第一环形板106,直接在第一段1011与第二段1012之间的内壁面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1061,相邻两个第一挡板1061之间形成将第一段1011与第二段1012连通的通道,拨料件10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第一挡板1061在出料状态的前端,也即拨料件103的内侧一端延伸至通道在出料状态的后端,便于拨料件103将扩口区40内的受镀工件经通道拨入第一段1011内,进而被舀料件102舀起和输送至卸料机构上。另外,为便于滚镀桶与上述的第二驱动组件中的齿轮啮合,在第一段1011与第二段1012连接处的外壁面上单独设置一个环形板,或者在第一段1011或第二段1012的外壁面上均单独设置一个环形板,该环形板沿其径向的外壁面呈圆周齿面,该圆周齿面与齿轮啮合。

作为变形,上述的舀料件102还可以为现有的舀料件102,例如,将上述的板状部件1021替换被凸起部件,例如纵向截面为倒V字型的凸起;或者第一段1011为正多边形筒体,在正多边形筒体的一个边的内壁面上设有凸起,或者板状部件1021;或者正多边形筒体的一个边被凸起部件代替。作为变形,还可以不设置上述第二段和第三段,以及其上的拨料件,只设置第一段即可。

只需其具有一端翘起的板状部件1021或凸起部件,板状部件1021或凸起部件的连接端10211直接或间接固定在第一段1011的内壁面上,板状部件1021或凸起部件的翘起端10212较连接端10211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更小,且在电镀工作状态,连接端10211较翘起端10212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而在出料状态,翘起端10212较连接端10211处于转动方向的前方即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镀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中提供的任一项滚镀装置,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等,相邻两个滚镀装置中,位于前一个滚镀装置的卸料机构70的一端伸入该滚镀装置的滚镀桶10出料口内,另一端伸入位于后一个滚镀装置的滚镀桶10的进料口内且避开过渡件90的区域,用于将前一个滚镀装置内的受镀工件输入到后一个滚镀装置的滚镀桶10内。

此实施例中的滚镀系统,采用多个滚镀装置来对受镀工件进行电镀或清洗,相邻两个滚镀装置中,前一个滚镀装置的卸料机构70伸入后一个滚镀装置的进料口内,便于将前一个滚镀装置内受镀工件输送至后一个滚镀装置内进行电镀或清洗,从而形成多段的连续电镀生产线,每个滚镀装置内能够对受镀工件进行多次的电镀或清洗工序,不同滚镀装置又可以对受镀工件进行不同阶段的电镀工序,进一步地提高电镀效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