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清洗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0683发布日期:2021-07-30 13:3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清洗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清洗槽。



背景技术:

带钢经过冷轧后,在其表面附着了大量的铁粉和轧制油等污物,为了彻底清除掉带钢表面凹坑里的深层油污,通常需要使用电解清洗槽清洗带钢。常规的电解清洗槽电解液供给方法为:电解液从槽体侧面进入、从溢流口流出;由于电解液流动非常平稳,从带钢清洗下来的油污在电解液中形成的淤泥很容易沉积并粘附在电极板的工作面(指电极板对着带钢的那一面),不仅会降低电解清洗的电流效率,还会造成电极板的快速腐蚀,部分机组的电极板使用寿命仅仅只有一个多月,这样就造成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还会影响机组的生产效率,甚至有时还会发生由于没有及时更换电极板而导致腐蚀的极板条从极板支架上脱落下来划伤带钢的恶劣情况。同时由于电解液在电解清洗槽中流动平稳,淤泥容易沉积到电解槽底部,形成厚厚的淤泥层,清理槽内淤泥非常耗时费力,给生产维护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清洗槽,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清洗槽,包括槽体以及设于所述槽体内的电极板单元,所述槽体的一端设有带钢入口,所述槽体的另一端设有带钢出口,所述槽体上还设有电解液入口和溢流口,所述电解液入口与所述带钢出口位于所述槽体的同一端,所述溢流口与所述带钢入口位于所述槽体的同一端。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电极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板组,有多个电极板组时,各电极板组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电极板组包括分列于带钢运行通道上下两侧并且靠近带钢运行通道的两块电极板。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各电极板与带钢运行通道之间的间距在5~10mm范围内。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槽体内布置有用于对带钢建立张力的两对沉没辊,其中一对沉没辊靠近所述带钢入口布置,另一对沉没辊靠近所述带钢出口布置,所述电极板单元布置于两对沉没辊之间。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槽体的槽底具有坡度并且由带钢出口侧坡向带钢入口侧。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槽底的坡度在0.5%~1.5%范围内。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槽底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靠近所述槽体的带钢入口端,所述槽底由带钢出口侧坡向所述排污口。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电极板单元上方,所述电极板单元的最上方的电极板工作面与所述溢流口之间的竖向间距在40~100mm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清洗槽,通过对槽体上的电解液入口和溢流口的布局优化设计,使得槽体内电解液整体流向与带钢整体运行方向相逆,提高带钢与电解液之间的相对速度,增加槽体内的电解液湍流强度,不仅能提高对带钢的清洗效果及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电极板附近的电解液的流动性,减少电极板表面的淤泥沉积,提高电极板的工作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电极板腐蚀脱落对带钢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清洗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解清洗槽,包括槽体1以及设于所述槽体1内的电极板单元,所述槽体1的一端设有带钢入口,所述槽体1的另一端设有带钢出口,所述槽体1上还设有电解液入口2和溢流口3,所述电解液入口2与所述带钢出口位于所述槽体1的同一端,所述溢流口3与所述带钢入口位于所述槽体1的同一端。

其中,定义设有带钢入口的一端为槽体1的带钢入口端,设有带钢出口的一端为槽体1的带钢出口端。优选地,电解液入口2设于带钢出口端的下部,例如靠近槽底设置;上述溢流口3则根据电解液设计溢流高度进行设置即可。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溢流口3位于所述电极板单元上方,所述电极板单元的最上方的电极板工作面与所述溢流口3之间的竖向间距在40~100mm范围内,可获得所需的带钢清洗效果。电解液自电解液入口2进入,从溢流口3流出,即在槽体1内形成由电解液入口2向溢流口3方向的电解液整体流向;带钢7自带钢入口进入槽体1,由带钢出口送出槽体1之外,也即在槽体1内限定出由带钢入口向带钢出口方向的带钢整体运行方向;显然地,上述电解液整体流向与带钢整体运行方向相逆。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清洗槽,通过对槽体1上的电解液入口2和溢流口3的布局优化设计,使得槽体1内电解液整体流向与带钢整体运行方向相逆,提高带钢7与电解液之间的相对速度,增加槽体1内的电解液湍流强度,不仅能提高对带钢7的清洗效果及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电极板4附近的电解液的流动性,减少电极板4表面的淤泥沉积,提高电极板4的工作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电极板4腐蚀脱落对带钢7造成损伤。

接续上述电解清洗槽的结构,所述电极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板组,所述电极板组包括分列于带钢运行通道上下两侧并且靠近带钢运行通道的两块电极板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该电极板单元包括多个电极板组,各电极板组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由于电极板4靠近带钢运行通道,也即靠近带钢7,与带钢7之间的距离较小,通过带钢7运行与电解液流动之间的相对作用,以及上下两块电极板4之间所形成的狭缝效果,可使得电解液冲刷电极板4的工作面,有效地减少电极板4表面淤泥的沉积,从而更为可靠地保护电极板4。优选地,各电极板4与带钢运行通道之间的间距在5~10mm范围内,能显著地提高电极板4的工作寿命。

接续上述电解清洗槽的结构,如图1,所述槽体1内布置有用于对带钢7建立张力的两对沉没辊5,其中一对沉没辊5靠近所述带钢入口布置,另一对沉没辊5靠近所述带钢出口布置,所述电极板单元布置于两对沉没辊5之间。可以理解地,沉没辊5的轴线平行于水平向并且垂直于带钢运行方向;每对沉没辊5优选为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布置,二者的轴线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也可错水平面布置,能满足所需的带钢张力要求即可。通过在槽体1内布置两对沉没辊5,使得带钢7在槽体1内运行过程中保持张紧状态,提高带钢运行稳定性,避免带钢7与电极板4发生碰撞而造成带钢表面质量缺陷以及损失电极板4。

进一步优化上述电解清洗槽的结构,如图1,所述槽体1的槽底具有坡度并且由带钢出口侧坡向带钢入口侧。通过对槽底设计坡度,可便于沉降到槽底的淤泥向带钢入口侧汇集,从而便于淤泥的清理;坡度的设计也有利于电解液的流动,而且,坡向与上述电解液整体流向相同,通过电解液的流动性可使悬浮的污泥以及槽底沉积的淤泥向带钢入口侧运动。相应地,如图1,可在槽底设置排污口6,所述排污口6靠近所述槽体1的带钢入口端,所述槽底由带钢出口侧坡向所述排污口6,通过该排污口6可定期或不定期地清理淤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底的坡度在0.5%~1.5%范围内,可达到较好的淤泥收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