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3607发布日期:2022-07-13 03:4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汽车底盘金属零部件的防腐性能,大部分汽车底盘零部件会采用阴极电泳工艺。目前的电泳吊具结构如图6所示,待通过两点吊挂的吊具将汽车零部件固定住进行电泳。但是由于电泳的工艺特性,电泳过程中会电解产生氢气,待加工零部件狭缝区域的气体无法及时有效排出,导致后续油漆无法附着,产生豁气缺陷,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将传统的两点或单点吊挂吊具变更为三点吊挂结构,实现狭缝区域起泡能够有效排出,避免产生豁气缺陷,保证产品质量。
4.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包括框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笼架内上端通过吊钩连接吊架板,吊架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吊杆、第二吊杆,第一吊杆下端设有钩状弯折,第二吊杆下端设有l型结构,l型结构弯折处设有支撑板,l型结构另一侧设有固定板,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间隙,位于框笼架内下端设有固定杆。
5.所述的固定杆上连接斜撑一端,斜撑另一端固定在框笼架内下端。
6.所述的第一吊杆、第二吊杆之间设有x型的加强板。
7.所述的框笼架顶部为镂空的网格结构。
8.所述的支撑板的形状为三角形。
9.所述的固定板的形状为梯形。
10.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将传统的两点或单点吊挂吊具变更为三点吊挂结构,实现狭缝区域起泡能够有效排出,避免产生豁气缺陷,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架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吊杆处的侧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吊钩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吊杆下端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8.如图1至图5所示,框笼架1内上端通过吊钩2连接吊架板3,吊架板3左右两端分别
连接第一吊杆4、第二吊杆5,第一吊杆4下端设有钩状弯折6,第二吊杆5下端设有l型结构7,l型结构7弯折处设有支撑板8,l型结构7另一侧设有固定板9,支撑板8与固定板9之间设有间隙,位于框笼架1内下端设有固定杆10。
19.固定杆10上连接斜撑11一端,斜撑11另一端固定在框笼架1内下端。
20.所述的第一吊杆4、第二吊杆5之间设有x型的加强板13,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
21.框笼架1顶部为镂空的网格结构。
22.支撑板8的形状为三角形。
23.固定板9的形状为梯形。
2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钩状弯折6固定住待加工零部件12上部一端,支撑板8与固定板9配合固定住待加工零部件12上部另一端,固定杆10固定住待加工零部件12下部。通过三点吊钩将待加工零部件12完全固定在框笼架1的内部,不会随着其他设备的移动而转动。在电泳过程中,豁气区域的气泡会随着摇摆机构而有效排出,解决油漆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包括框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笼架(1)内上端通过吊钩(2)连接吊架板(3),吊架板(3)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吊杆(4)、第二吊杆(5),第一吊杆(4)下端设有钩状弯折(6),第二吊杆(5)下端设有l型结构(7),l型结构(7)弯折处设有支撑板(8),l型结构(7)另一侧设有固定板(9),支撑板(8)与固定板(9)之间设有间隙,位于框笼架(1)内下端设有固定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10)上连接斜撑(11)一端,斜撑(11)另一端固定在框笼架(1)内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吊杆(4)、第二吊杆(5)之间设有x型的加强板(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笼架(1)顶部为镂空的网格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8)的形状为三角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9)的形状为梯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一种改进的电泳吊具,包括框笼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笼架内上端通过吊钩连接吊架板,吊架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吊杆、第二吊杆,第一吊杆下端设有钩状弯折,第二吊杆下端设有L型结构,L型结构弯折处设有支撑板,L型结构另一侧设有固定板,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间隙,位于框笼架内下端设有固定杆。同现有技术相比,将传统的两点或单点吊挂吊具变更为三点吊挂结构,实现狭缝区域起泡能够有效排出,避免产生豁气缺陷,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汇众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7/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