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医用保健制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4895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医用保健制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医用保健制氧器。
过去,医用氧气采用工业氧气,而工业氧气通常由空气分离法制得,其中含有一氧化碳、氧化亚氮等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危害,特别是氧化亚氮是一种致癌物质,已被广泛禁用。
医用氧气一般通过工业氧提纯精制、化学氧化剂制氧、分子筛集氧等方法而得,但由于费用高,难以在实际中大量使用。
以电解水制取医用氧,国内外都有产品问世,并投入使用,但其结构复杂、功率大、重量重及体积大,功率较小的也在4千瓦以上,无法满足小型化的要求,如日本国特许公报昭和45-1826所揭示的产品。
八十年代国内开发的SDJ7501型医用制氧机,功率为1000瓦,其体积0.3米,重125公斤,且启动程度多、复杂,需专职人员操作。
而有些病人需长期在家吸氧,体积大的制氧器使用、换瓶等均不方便;有些病人病情突变,需及时吸氧,到医院来不及,大的制氧器成本高,普通人家难以承受,且搬运不变,难以应付急病所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根据单人使用、应付急用、现供及量小、分散的要求,设计、研制一种微型、便于携带、成本低、供电方式多样化等的制氧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两气液分离瓶分别接洗涤瓶,两气液分离瓶连通,电极板卡入电极室的榫槽,隔膜直接嵌入电极室的另一榫槽,法兰上、下边缘有气道孔、液道孔,气道孔接气管,液道孔接循环液管,气管、循环液筒同接氧气气液分离瓶,另一气管接氢气气液分离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功率小、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性能优越。
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实施例如
图1、图2所示,电极室8是贮存电解液、间隔电极板7、隔膜10的密封片,其上的榫槽9、11,正好卡入电极板7、隔膜10,电极室8间距离不大于10毫米,按正、负,负、正,正、负……,正、负,按此排列,正电极接线柱21,另一端是负电极接线柱22,气道孔13、14在法兰12的上部边缘,接气管16、17,分别接至气液分离瓶1、2;法兰12下部边缘有液道孔15,接循环液管18,在负电极接线柱22一侧也有液道孔23,接循环管18,循环管18接气液分离瓶1,使气液分离瓶1与电极室8相连通,由于气液分离瓶1、2下部是连通的,故也等于与电极室8连通。电极室8由若干个,这里是18个正、负电极板7串联叠合而成,用硬质橡胶制成,隔膜10用丙纶工业滤布制成。
当使用时,先取电解液,即水和KOH或NaOH,放在容器中加热至约90C,然后放入气液分离瓶1内,这样,电极室8、气液分离瓶1、2内均有电解液,接通正、负电极,直流电压36V,电流6A,约20秒后产生氧气、氢气,氧气沿气道孔13、气管16进入气液分离瓶1内,氢气经隔膜10过滤,沿气道孔14、气管17进入气液分离瓶2内,在氧气进入气液分离瓶1内时,会带进少许电解液,随后通过循环液管18流入电极室,氧气经洗涤瓶3、4洗涤后输送给吸氧者,也可灌入氧气袋以备使用,氢气也经洗涤瓶5、6洗涤后用管子排出室外,或灌入贮气袋中以便他用,气液分离瓶1、2内的浮动针形阀19、20根据氧气、氢气的压力及电解液的液位,相应调节浮动针形阀19、20的开闭角度,使压力、液位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使氧气连续平稳地输出。
本实用新型在无电源或不需电源时,也可向电极室8内加入过氧化物水溶液,就可产生化学氧,同样可供吸氧者吸氧,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化学氧发生装置相比,不必一次定量加入过氧化物水溶液,而是采用滴加,而且时间和速度均可任意调节。
权利要求1.便携式医用保健制氧器,气液分离瓶1、2分别接洗涤瓶3、4及5、6,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瓶1、2下部互相连通,电极板7卡入电极室8上的榫槽9,隔膜10嵌入电极室8中部的榫槽11,法兰12上、下边缘有气道孔13、14、液道孔15,气道孔13、14分别接气管16、17,液道孔15接循环液管18,气管16、17分别接气液分离瓶1、2,循环液管18接气液分离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医用保健制氧器,其特征在于电极室8由若干个正、负电极板7串联叠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医用保健制氧器,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瓶1、2有液面浮动针形阀19、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医用保健制氧器,其特征在于电极室8是由硬质橡胶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便携式医用保健制氧器,其特征在于隔膜10由丙纶工业滤布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医用保健制氧器。采用电极室叠加,电极板、隔膜卡入榫槽,气、液平衡输出及用橡胶、塑料等制成各部件,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功率小、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性能优越,特别适用于有些病人在家吸氧,病情突变者可及时吸氧,满足单人使用、应付急用、现供及量小、分散等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工艺并不复杂,而且在无电情况下,不能以电解水制取氧气,可采用化学制氧法,速度、时间均可控制。
文档编号C25B1/00GK2160422SQ93236680
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9日
发明者黄焕刚, 黄冶诚 申请人:黄焕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