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801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冷却风扇和热交换器、油冷却器等的建筑机械。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作为建筑机械,人们知道的有液压挖掘机等回转式建筑机械。该液压挖掘机由可以自行的下部行走体,和可回转地搭载在下部行走体上的上部回转体构成。在上部回转体的前侧,可仰俯活动地设有进行砂土挖掘作业的作业装置。
上部回转体包括以下几部分构成结构体的回转框架;搭载在回转框架上的发动机;由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搭载在回转框架上的储存工作油用的工作油油箱;对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对工作油进行冷却的油冷却器等热交换器;向热交换器供冷却风的冷却风扇。
近年来,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在城市的工程现场运转的情况很普遍,要求低噪声地作业。在这样的要求下,冷却风扇使用噪声小的多叶片风扇的液压挖土机,例如在实开平6-1725号公报和特开平7-83054号公报中揭示了。这些公报中所记载的液压挖掘机中,将多叶片风扇吸入的冷却空气吹出到设在多叶片风扇上方的散热器和油冷却器等热交内器内,使散热器内的冷却水和油冷却器内的工作油与冷却空气进行热交换。
上述公报记载的液压挖掘机中,吸入发动机室内的冷却空气从发动机周边通过后,被导入热交换器内。因此,温度较高的冷却空气从热交换器通过,从冷却效率这一点来看是不理想的。若冷却效率低,为了达到规定的热平衡,必须增加冷却风扇的转速,或使热交换器等大型化。但是,增加冷却风扇的转速会使噪声增大。使热交换器大型化,则车身的后端半径增大,在城市等狭小的施工现场作业比较困难。
上述公报记载的液压挖掘机,由于在多叶片风扇的上侧设有热交换器,故多叶片风扇、电机等配置在热交换器下侧的深部位置。因此,在对多叶片风扇、电机等进行检查作业、清扫等维护作业、修理作业等的情况下,难以用肉眼进行确认,而且,手难以够得着多叶片风扇、电机,存在着作业性差的问题。
发明的概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减小噪声、而且又可提高冷却效率的建筑机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建筑机械,在由罩形成的室内设有发动机;离心风扇;使该离心风扇所送的冷却空气与规定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相对于冷却空气流来说,离心风扇和热交换器配置在发动机的上游侧,以使离心风扇所吸入的冷却空气通过热交换后,被导向发动机一侧。
这样,可减小噪声,而且低温空气被送入热交换器,可提高冷却效率。
最好将离心风扇的吸入侧与热交换器的排气侧及发动机之间隔开。也可将驾驶席部的后方配置发动机,在其车宽方向相反一侧设离心风扇。
也可在热交换器的上方配置离心风扇,设导管,将来自离心风扇的冷却空气导入热交换器。
这样,可容易地进行多叶片风扇等的检查作业、维修作业等,可提高作业的方便性。
也可将离心风扇设在室内的上方,将冷却空气的吸入口设在罩的上方。
也可将离心风扇的轴线设在车宽方向上。这种场合,最好将冷却空气的排气口设在发动机的下方。
也可将发动机所驱动的液压泵和储存工作油的工作油油箱、控制来自液压泵的压油向作动器流动的控制阀中的至少一方,设在室内的离心风扇一侧。具有将来自离心风扇的冷却空气导入热交换器的导管,也可将导管与工作油油箱接邻配置。
也可将热交换器配置在运转席部的后方,将发动机配置在其车宽方向的侧方。这种场合,将离心风扇的回转轴配置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将热交换器设在离心风扇的上方。或者,将离心风扇的回转轴配置在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将热交换配置在离心风扇的侧方较理想。
也可将热交换器配置成大致垂直于由离心风扇送风的冷却空气流。热交换器由油冷却器和散热器构成,也可将散热器设在由导管形成的导管通路的出口处,将油冷却器大致垂直于导管通路地配置在通路面积比导管通路的出口小的导管通路的规定部位。
也可在热交换器的下游侧,设置对冷却空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板,将通过热交换器的冷却空气流方向变更为规定方向。
本发明用于小型挖掘机较理想。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液压挖掘机的正视图。
图2是将外装罩、驾驶席等卸下后的状态下表示上部回转体的俯视图。
图3是在将平衡重、外装罩、驾驶席等卸下后的状态下表示上部回转体的正视图。
图4是在将平衡重、外装罩、驾驶度等卸下后的状态下放大表示上部回转体的外观轴测图。
图5是将工作油油箱、冷却风导管、多叶片风扇、散热器、油冷却器放大后表示的正视图。
图6是沿图5的VI-VI线剖面图。
图7是将本发明实施形式2的工作油油箱、冷却风导管、多叶片风扇、散热风扇和散热器、油冷却器一起表示的正视图。
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剖面图。
图9是将本发明实施形式3的冷却风导管、多叶片风扇和工作油油箱、散热器、油冷却器一起表示的正视图。
图10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的液压挖掘机的正视图。
图11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形式4的液压挖掘机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式4的发动机装置之配置情况的剖面图。
图13是沿图12的XIII-XIII线剖面图。
图14是沿图12的XIV-XIV线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式4的导管的外观轴测图。
图16是表示图12的变形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式5的发动机装置之配置情况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式6的发动机装置之配置情况的剖面图。
图19是沿图18的XIX-XIX线剖面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式7的发动机装置之配置情况的剖面图。
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以下,根据附图举例详细说明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建筑机械的液压挖掘机,特别是可进行小旋转的小型挖掘机。所谓小型挖掘机,系指车辆重量例如为6吨以下的液压挖掘机。以下,如附图所示定义液压挖掘机的前后左右方向,根据该定义来说明各部分的配置。
实施形式1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建筑机械的实施形式1。
本实施形式的液压挖掘机具有下部行走体1和可回转地搭载在下部行走体1上的上部回转体2,上部回转体2的前侧设有进行砂土挖掘作业等的作业装置3。
上部回转体2如图1、图2所示,大致由后述的回转框架4、驾驶席7、发动机10、液压泵11、控制阀组12、工作油油箱13、冷却风导管14、多叶片风扇16、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等构成。上部回转体2,俯视时整体呈近似圆形形状。
构成上部回转体2的支持结构体的回转框架4如图3、图4所示,大致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状底板4A,和立设在靠底板4A左侧,且向前后方向延伸时向右侧倾斜的左纵板4B,和靠底板4A的右侧立设,且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右纵板4C,和固定在纵板4B、4C的前部上侧的上板4D构成。另外,在构成回转框架4的底板4A、上板4D的前端部安装有作业装置3。
回转框架4的右侧设有横梁4E、4F,横梁4E、4F上搭载有后述的控制阀组12和工作油油箱13等。另外,回转框架4的后侧设有从右纵板4C附近向上侧延伸的电机托架4G,电机托架4G的上部安装有后述的多叶片风扇16的驱动电机19。
在回转框架4的底板4A上、在后述的发动机10的下侧开有通气口4H(示于图2、图3中)。通气口4H被狭缝形状部件或网覆盖,通过后述的散热器20等之后变成高温的冷却风经通气口4H排到外部。
回转框架4的后端部安装有平衡重5,用于与作业装置3的重量取得平衡,平衡重5做成与回转半径相对应的圆弧形状。
设有覆盖回转框架4的外周侧的外装罩6。外装罩6大致由位于回转框架4的上部右侧、且覆盖后述的控制阀组12、工作油油箱13、多叶片风扇16、散热器20等的右罩6A;位于回转框架4的上部左侧、且从左侧覆盖后述的发动机10的左罩(未图示);位于平衡重5的上侧、且从上侧覆盖发动机10等的后罩6B;和覆盖回转框架4周围的裙形罩6C构成。由罩6A、6B、6C形成发动机室100。
为了对罩6A、6B所覆盖的各机器进行检查作业、维修作业等,将右罩6A和后罩6B做成可开闭式的。右罩6A上如图1所示,设有通气口6D。通气口6D用于流通供给后述多叶片风扇16的冷却风,开设在与多叶片风扇16的吸入侧对应的位置上。
后罩6B的前侧设有驾驶席7。驾驶席7配设在回转框架4的左、右方向的靠左一侧。驾驶席7的前侧设有使下部行走体1行走的行走用杆8,左、右两侧设有操作作业装置3的作业用杆9。
在靠回转框架4的后部左侧,在平衡重5的前侧设有发动机10。发动机10搭载成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横置状态。发动机10形成使冷却水在水冷套(未图示)内流通的水冷式,与后述的散热器20连接。
发动机10的右端部上安装有由发动机10驱动的液压泵11。液压泵11向后述的控制阀组12等供应压力油。液压泵11通过液压配管、液压软管(未图示)等与控制阀组12、工作油油箱13相连。
回转框架4的右前侧设有控制阀组12。控制阀组12由控制各种作动器用的数个控制阀构成,它安装在横梁4E、4F上。控制阀12与液压泵11、工作油油箱13、油冷却器21等连接。
在旋转框架4上、在控制阀组12的后侧设有工作油油箱13。工作油油箱13安装在横梁4F上,储存供给液压泵11用的工作油。工作油油箱13,是作为由前面板13A、后面板13B、左侧面板13C、右侧面板13D、上面板13E、底面板13F密闭而成的箱型容器形成的。后面板13B与后述的冷却风导管14合作形成隔成冷却风通路15的一个侧面。工作油油箱13与控制阀组12、液压泵11、油冷却器21相连。
工作油油箱13的后侧设有与工作油油箱13相接邻的冷却风导管14。冷却风导管14将后述的多叶片风扇16和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连接起来。
冷却风导管14如图5、图6所示,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从工作油油箱13的后面板13B的左端部向后侧延伸的左侧板14A;从后面板13B的右端部向后侧延伸的右侧板14B;沿着侧板14A、14B的后端设置的框板状的后板14C;在侧板14A、后板14C的上部靠右侧设置的上板14D;设在侧板14A、14B、后板14C下侧的底板14E。冷却风导管14,将侧板14A、14B等的前端部安装在工作油油箱13的后面板13B上,便可兼用后面板13B而隔成冷却风通路15。
在冷却风导管14上,在后述的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的上方设有作为离心风扇的多叶片风扇16。多叶片风扇16是将从叶片轴向吸入的空气向叶片周向排出的离心风扇,其特征是,与螺旋浆式风扇相比其体积小,且噪声低。多叶片风扇16通过冷却风导管14向散热器20、冷却器21供应冷却风。
多叶片风扇16大致由以下部分构成形成轴线沿左、右方向的近似圆筒状、且具有半径尺寸向排出口17A逐渐增大的涡壳状外形的风扇壳17;可回转地设在风扇壳17内,外周侧具有向轴向延伸的数片叶片的圆筒状叶轮18;和驱动电机19,该驱动电机由液压电机、电动机等构成,其中液压电机与风扇壳17的左侧具有间隔地安装在回转框架4的电机托架4G上,其输出轴19A与叶轮18连接。多叶片风扇16的风扇壳17的排出口17A与冷却风导管14的上部左侧安装成一体。多叶片风扇16通过由驱动电机19对叶轮18进行回转驱动,而从开设在风扇壳17的轴向两端面上的吸入口17B(只表示一端)将空气吸入叶轮18内,该空气利用离心力从风扇壳17的排出口17A排出。
在冷却风导管14的后板14C上,作为热交换器的散热器20安装在多叶片风扇16的下方。散热器20利用来自多叶片风扇16的冷却风对散热器10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散热器20通过软管(未图示)与发动机10的水冷套连接。多叶片风扇16的轴线不必严密地沿左右方向配置,也可稍微向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倾斜。
在散热器20的前面侧安装有作为热交换器的油冷却器21,油冷却器21位于冷却风导管14内。油冷却器21利用来自多叶片风扇16的冷却风对从控制阀组12返回工作油油箱13的工作油进行冷却。油冷却器21与控制阀组12、工作油油箱13连接。
在旋转框架4上、在多叶片风扇16的周围设有隔板22。隔板22将多叶片风扇16的吸入侧、即风扇壳17的吸入口17B与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的排气侧及发动机10隔开。因此,隔板22位于散热器20的上面的上侧,包围着多叶片风扇16的风扇壳17的后侧和左侧而设置。具体地说,隔板22大致由位于风扇壳17后侧,并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板22A,和位于风扇壳17左侧、且从横板22A左端向前侧延伸的竖板22B构成。
这样,隔板22,由于从设在外装罩6上的通气口6D只将外部的冷却后的空气吸入多叶片风扇16,故可提高散热器20等的冷却效率。
符号23是覆盖操作人员就座的驾驶席7上方的座席棚(见图1)。
本实施形式的液压挖掘机具有上述结构,下面,对其动作加以说明。
操作人员就座于驾驶席7上,操作行走用杆8,使下部行走体1行走。操作作业用杆9时,可使作业装置3进行俯仰动作,使上部回转体2回转,于是可进行砂土挖掘作业。
在如上述那样行走,或进行挖掘作业的场合,由散热器20对发动机10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通过油冷却器21对工作油进行冷却。
也就是说,驱动多叶片风扇16的驱动电机19,使叶轮18回转。这样,便将由设在外装罩6的右罩6A上的通气口6D流入的空气吸入叶轮18内,再从风扇壳17的排出口17A将冷却风排出到冷却风导管14内。排到冷却风导管14内的冷却风经冷却风通路15供给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通过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对冷却水、工作油进行冷却。
冷却风通路15是由冷却风导管14和工作油油箱13的后面板13B间隔而成的,故在冷却风通路15内流通的冷却风与工作油油箱13的后面板13B接触。于是,储存在工作油油箱13内的工作油的热量可通过后面板13B放散给在冷却风通路15内流通的冷却风,可使工作油油箱13内的工作油也冷却。
经过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而成为高温状态的冷却风吹出到后方,并沿着罩6A、6B和平衡重5的内周面偏向左方的发动机一侧,从开设在发动机10下侧的回转框架4的底板4A上的通气4H排出到外部。隔板22将多叶片风扇16的吸入侧(吸入口17B)与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的排气侧及发动机10隔开。可阻止通过散热器20等变成高温状态的冷却风、因发动机10的热量而成为高温状态的空气再一次被吸入多叶片风扇16内。结果,多叶片风扇16可以只吸入从通气口6D吸入的冷却后的空气。
对进行多叶片风扇16的检查作业、维修作业等的场合作说明。
打开外装置6的右罩6A。由于多叶片风扇16配设在散热器20等的上方,故是在作业者的眼前、配置在手容易够得着的位置上。因此,作业者通过目视便可简单地对多叶片风扇16的叶轮18、驱动电机19等进行检查,而且,可以以舒适的姿势、高效率地进行清扫作业等维护作业、以及故障等造成的修理作业。
这样,根据实施形式1,由于在发动机室100内设置了作为冷却风扇的多叶片风扇16,故可减小风扇16的回转噪声。将多叶片风扇吸入的冷却空气送到油冷却器21、散热器20后,再从发动机10的下侧排出,故可将低温空气送到油冷却器21和散热器20内,可提高这些热交换器的冷却效率。其结果,不必使风扇16、热交换器20大型化,可将发动机室100做成小型的。不必增加风扇16的转速,可防止风扇16的回转噪声增大。
由于多叶片风扇16配设在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的上方,故可将多叶片风扇16配置在离作业者较近的位置上。结果,容易对多叶片风扇16进行检查作业、维修作业等,可提高作业的方便性。由于将多叶片风扇16和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配在上、下位置,故可减少它们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上回转体2可以小型化。
冷却风导管14兼用工作油油箱13的后面板13B而隔成冷却风通路15,由于是这种结构,故通过后面板13B,也可对储存在工作油油箱内的工作油进行冷却,可提高工作油的冷却效率。
由于用工作油油箱13的后面板13B作为冷却风导管14的一部分,故可减少冷却风导管14的零部件数量,可提高组装作业性,降低制造成本等。
多叶片风扇16的吸入侧与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的排气侧及发动机10之间用隔板22隔开,由于是这种结构,故可阻止经过散热器20等变成高温的冷却风,因发动机10的热量而变成高温的空气再一次被多叶片风扇16吸入。这样,多叶片风扇16便可将通气口6D吸入的冷空气作为冷却风供给散热器20等,故可高效率地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水、工作油,可提高可靠性。
由于通气口6D设在右罩6A的高位置上,故可抑制尘埃等进入,可抑制散热器20等的冷却效率降低,而且还可使清扫作业等简单化。
液压泵11偏置在回转框架4的右侧,使多叶片风扇16离开发动机10,将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多叶片风扇16、工作油油箱13、控制阀组12与液压泵11一起偏置在回转框架4的右侧。因此,可以缩短将液压泵11和工作油油箱13、液压泵11和控制阀组12、控制阀组12和油冷却器13、油冷却器13和工作油油箱13、控制阀组12和工作油油箱13分别连接起来的配管(未图示)的长尺寸。
结果,使得连接各配管的操作容易,可提高作业性。可将配管设在离开驾驶席7的位置上,抑制驾驶席7周围的液压配管的脉动音发出的噪声,可使作业环境良好。可扩大驾驶席7周围的空间,这一点也可以改善作业环境。
由于使多叶片风扇16离开发动机10,用电机37进行驱动,故可将多叶片风扇16、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偏置于回转框架4的右侧。这样,便可以以设在发动机10上的液压泵11为中心,以自由的关系配置多叶片风扇16、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
因此,可提高液压泵11、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多叶片风扇16的配置关系的自由度。可将它们高效率地配置在上部回转体2上,可使上部回转体2小型化。因此,上部回转体2可进行小回转,适合用于小型挖掘机。
将多叶片风扇16的轴线设在左右方向上,故从多叶片风扇16吹出的冷却风通过油冷却器21、散热器20之后,被导引为偏向发动机10一侧。这样,在驾驶度7的右侧设有多叶片风扇16的配置空间的场合,可高效率地配置多叶片风扇16,而且,还可离开发动机10设通气口6D,可抑制发动机噪声传到外部。导向发动机10一侧的冷却风从设在发动10下侧的通气口4H排到外部,故可减小噪声。
实施形式2参照图7、图8对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实施形式2做说明。
实施形式2的特征在于,工作油油箱是将隔成冷却风通路的一个侧面作为向热交换器一侧倾斜的倾斜面而形成的,将散热片突设在隔成工作油油箱的冷却风通路的一个侧面上。在实施形式2中,和上述实施形式1相同的构成部件用同一符号表示,且省略其说明。
实施形式2的工作油油箱31如图7、图8所示,是作为由前面板31A、后面板31B、左侧面板31C、右侧面板31D、上面板31E、底面板31F密闭而成的箱形容器而构成的。从后面板31B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开始的下侧,形成向散热器20倾斜的倾斜面31G,侧面板31C、31D与倾斜面31G相对应,下侧形成得比较宽。
工作油油箱31的后侧设有与工作油油箱31接邻的冷却风导管32。冷却风导管32由左侧板32A、右侧板32B、后板32C、上板32D、底板32E构成,侧板32A、32B的下侧沿着工作油油箱31的倾斜面31G倾斜地形成。冷却风导管32,通过将侧板32A、32B等前端部安装在工作油油箱31的后面板31B(倾斜面31G)上,兼用后面板31B而隔成冷却风通路33。
在冷却风导管32上、在散热器20、油冷却器21的上方设有作为实施形式2的离心风扇的多叶片风扇。多叶片风扇34和实施形式1的多叶片风扇16一样,由壳35、叶轮36、驱动电机37构成。
工作油油箱31的后面板31B上设有多片散热片38、38、……。各散热片38,将工作油油箱31内的工作油的热量有效地放散给在冷却风通路33内流通的冷却风中。各散热片38在成为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地突设在倾斜面31G上。
这样构成的实施形式2也可获得和上述实施形式1基本一样的作用效果。
根据实施形式2,由于工作油油箱31的后面板31B上形成有向散热器20倾斜的倾斜面31G,故可将冷却风导向散热器20等,可提高冷却水、工作油的冷却效率。冷却风急剧地碰撞工作油油箱31的倾斜面31G,故通过该倾斜面31G也可高效率地冷却工作油油箱31内的工作油。利用倾斜面31G,可扩大工作油油箱31的内容积,故可延长工作油的更换周期,也可使工作油油箱31小型化。
在工作油油箱31的后面板31B上突设有位于倾斜面31G上的数片散热片38,故可增大后面板31B的表面积,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油的冷却效率。
实施形式3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实施形式3作说明。
实施形式3的特征在于,将工作油油箱与冷却风导管分开设置。在实施形式3中,和上述实施形式1相同的构成部件用同一符号,且省略其说明。
实施形式3的冷却风导管41以很小的间隙与工作油油箱13的后侧相接邻地设置。这里,冷却风导管41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相隔很小的间隙与工作油油箱13的后面板13B相向的前板41A;从前板41A的左端部向后侧延伸的左侧板(未图示);从前板41A的右端部向后侧延伸的后侧板41B;设在各侧板41B的整个后端上的框板状的后板41C;在前板41A、各侧板41B、后板41C的上部偏向右侧设置的上板41D;设在前板41A、各侧板41B、后板41C的下侧上的底板41E。冷却风导管41内,被前板41A、各侧板41B、后板41C等包围而隔成冷却风通路(未图示)。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施形式3,由于将工作油油箱13和冷却风导管41分开设置,故可防止因两者的振动频率不同而产生的振动的干扰。冷却风导管41以相隔很小的间隙与工作油油箱13接邻,将工作油油箱13内的工作油的热量传给冷却风导管41,可放散到冷却风中。
实施形式1中,以油冷却器21设在散热器20的前面侧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形式,例如,也可将油冷却器21设在散热器20的后面侧。该结构同样适用于其他实施形式。
实施形式1中,以多叶片风扇16的驱动电机19安装在从回转框架4延伸的电机托架4G上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形式,例如,也可通过托架等将驱动电机19安装在风扇壳17上。这种结构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实施形式。
实施形式1中,用驱动电机19对多叶片风扇16的叶轮18进行回转驱动,以此为例作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形式,例如,也可将叶轮18与发动机10的输出轴侧连接,用发动机10进行回转驱动。这种结构也同样可适用于其他实施形式。
实施形式1中,以离心风扇采用多叶片风扇16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形式,例如,也可采用由多种形式的多翼风扇、多层圆板风扇等构成的离心风扇。
实施形式4参照图10~图16,对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实施形式4作说明。
图10是实施形式4的液压挖掘机之正视图,图11是其俯视图。如图10、图11所示,液压挖掘机具有以下几部分行走体51;可回转地设在行走体51上的回转体2;靠回转体2的框架(回转框架62)的左侧设置的驾驶席部53;可回转地安装在回转框架62右侧的由悬臂54a、臂54b、铲斗54c构成的作业装置54。驾驶席部53的后方设有发动机装置55和平衡重56。
图12是发动机装置55的车宽方向的剖面图(从车辆后方看的图),图13是沿图12的XIII-XIII线剖面图(从车辆左方看的图),图14是沿图12的XIV-XIV线剖面图(从车辆上方看的图)。驾驶席部53的后方形成有由罩61密闭的发动机室60,发动机室60的大致中央的回转框架62上搭载有发动机63。
如图12所示,左右罩61上分别开有空气流入口61a及空气排出口61b,发动机63下方的回转框架62上开有空气排出口62a。如后所述,冷却空气经开口部61a、61b、62a,从发动机室60内通过。在发动机63的左方,断面呈L字状的隔板64沿车辆前后方向延设。隔板64的下端面固定设置在回转框架62上,隔板64的前端面固定设置在与驾驶席部63之间的隔壁65上,隔板64的后端面固定设置在平衡重56上。
如图15的轴测图所示,在隔板64的左方,具有涡旋部66a和与其相连的直线部66b的导管66配置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涡旋部66a固定设置在回转框架62和隔板64上。涡旋部66a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开有吸入冷却空气用的吸入口66c,直线部66b的右端部开有吹出冷却空气用的吹出口66d。如图12~图14所示,在涡旋部66a的内侧收放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回转轴的多叶片风扇67。涡旋部66a的后面固定设置有数根拉条68(图中为4根),拉条68上安装有液压电机69。液压电机69的输出轴通过吸入口66c与多叶片风扇67的回转轴相连。
在多叶片风扇67的上方吹出口66d上,沿垂直方向安装有完全覆盖吹出口66d的散热器70,散热器70的下端部固定设置在隔板64的上面上。散热器70的左方,与散热器70大致平行地设有油冷却器71,油冷却器71通过托架71a固定在散热器70上。在散热器70的上端部和车辆前后方向侧端部与罩61和隔壁65之间设有隔板72,该隔板72和隔板64及导管66将发动机室60分割成左右部分(分别称作低温室60A和高温室60B)。低温室60A和高温室60B通过吸入口66c、导管66、吹出口66d连通。
发动机63的右方设有由发动机63驱动的液压泵73。利用液压泵73排出的油驱动液压电机69,使多叶片风扇67回转。吸气管74与发动机63连接,吸气管74的中途设有空气滤清器75,吸气管74的前端贯通隔板72到达低温室60A。液压泵73的上方设有消声器76,连接在消声器76上的排气管77的前端贯通平衡重56向车辆后方突出。散热器70上连接有通过冷却水的软管78、79。省略图示的油冷却器上也连接有通过工作油的软管。
下面,对实施形式4的建筑机械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液压电机69的驱动而使多叶片风扇67回转时,从左侧罩61的空气流入口61a向低温室60A内流入基本和大气温度相当的冷却空气。该冷却空气从图12的箭头所示的吸入口66c吸入导管66内。吸入的空气沿导管66改变方向,依次通过油冷却器71、散热器70,与油冷却器71内的工作油和散热器70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导管66内通过的空气为低温空气,而且通路面积被导管66限制,故成为高速空气流。结果,可高效率地对油冷却器71和散热器70进行冷却。通过热交换而升温的冷却空气从吹出口66d送到高温室60B,并从发动机63和液压泵73等的周围通过,对它们的表面进行冷却之后,一部分从空气排出口62a排到室外,其余的从空气排出口61b排出。
低温室60A的空气被吸入吸气管74内,用空气滤清器75过滤后,流入发动机63的气缸内。该流入空气在气缸内压缩之后,与燃料混合而进行爆炸性燃烧,经消声器76消声后,再经排气管77从车辆后部排出。这时,产生的能源传递给曲轴,对曲轴进行驱动。
这样,根据实施形式4,发动机室60内设有多叶片风扇67作为冷却风扇,将多叶片风扇67吸入的冷却空气送到油冷却器71、散热器70后,再向发动机63和液压泵73周围送风,故可减小风扇67的回转噪声,而且,可将低温空气送给油冷却器71和散热器70,故可提高这些热交换器和冷却效率。结果,不需要使风扇67和散热器70大型化,可将发动机室60设成小型的。也不必增加风扇67的转速,可防止风扇67的回转噪声增大。将多叶片风扇67的回转轴配置在水平方向上,其上方设有油冷却器71和散热器70,来自多叶片风扇67的冷却空气经导管66送到油冷却器71、散热器70,故可提高发动机室60内的空间利用率。
由于用隔板64、72将发动机室60分成左右部分,故可将隔板64、72作为隔热板使用,可抑制发动机63散热(辐射热等)而引起的低温室60A的温度上升。结果,冷却空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冷却效率提高。多叶片风扇67、油冷却器71、散热器70配置在驾驶席部53的后方,发动机63设在散热器70的右侧方,即,驾驶席部53通过隔壁65更多地接触低温室60A,故可抑制驾驶席部53的温度上升,很舒适。也可将隔板72向右方错动配置(图14的72a),使驾驶席部53的后面侧更多地接触低温室60A。又因将吸气管74的前端配置在低温室60A上,故可将和大气温度基本一样的空气导入发动机63的气缸内,燃烧效率也提高了。
在拟将散热器70的冷却效率提高得比油冷却器71高的场合,如图16所示,将散热器70配置在油冷却器71的上游侧,即,将散热器70设在油冷却器71的左方即可。这样,便可将温度更低的空气送到散热器70,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实施形式5参照图17对本发明建筑机械的实施形式5作说明。
图17是实施形式5的发动机装置55的车宽方向的剖面图。和图12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以下主要说明其不同点。实施形式5与实施形式4的不同之处是油冷却器71的配置。如图17所示,油冷却器71基本水平地配置在散热器70的左方,其一端通过托架81、另一端通过长支持板82分别由散热器70支持。这样,油冷却器71配置在通路面积比导管66的出口部(吹出口66d)小的部位,且垂直于导管66内的通路、即垂直于冷却空气流配置。
由于这样配置油冷却器71,故冷却空气基本平行地从油冷却器17的风扇间通过,空气阻力减小,且冷却空气均匀地流入整个油冷却器71,工作油得到均匀冷却。油冷却器71配置在通路面积较小的部位,故从油冷却器71的单位面积通过的冷却空气量增大,可使油冷却器71小型化。在不阻碍冷却水从散热器70的上贮水箱向下贮水箱流动的限度内,也可将散热器70倾斜设置,于是,也可将散热器70配置在导管66内的通路面积较小的部位,且垂直于通路配置。
实施形式6参照图18、图19对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实施形式6作说明。
图18是实施形式6的发动机装置55的车宽方向的剖面图,图19是沿图18的XIX-XIX线剖面图。和图12、图14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以下主要说明其不同点。实施形式6与实施形式4的不同点是多叶片风扇67的配置。实施形式4是将多叶片风扇67的回转轴配置在水平方向上,而实施形式6如下所述是配置在垂直方向上。
如图18、图19所示,在发动机室60的左方、在回转框架62的上面固定设置基台91,导管93通过拉条92支持在基台91的上面上。导管93由近似圆筒状的圆筒部93a和从其外周面向右方扩大成喇叭状的扩张部93b构成。圆筒部93a的上下面上分别开有吸入口93c,扩张部93b的右端部开有吹出口93d。基台91上可回转地安装有液压电机69,圆筒部93a内收放有上下方向上具有回转轴的多叶片风扇67,液压电机69的输出轴通过吸入口与多叶片风扇67的回转轴连接。吹出口93d上设有散热器70,散热器70的左方固定有油冷却器71。散热器70的下部支持在平板状隔板94的上端部上。
由于是这种结构,故通过多叶片风扇67的回转而吸入发动机室60内的冷却空气经吸入口93c流入导管93内。该流入空气经油冷却器71、散热器70从吹出口93d吹出,从发动机63、液压泵73周围通过,从空气排出口61b、62a排出。这样,低温冷却空气从油冷却器71、散热器70通过,冷却效率提高。
驾驶席部53的后面侧配置有冷却空气流的上游侧(低温室60A),故可抑制驾驶席部53的温度上升。将多叶片风扇67的回转轴设在垂直方向上,将散热器70设在多叶片风扇67的右方,故在散热器70的下方形成空间,如图18的双点点划线所示,可将散热器70向下方延伸。这样,散热器70的散热面积增加,冷却效率提高,可相应降低风扇转速,减小风扇噪声。油冷却器71、散热器70与冷却空气流垂直地配置,故空气阻力小。
实施形式7参照图20对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实施形式7作说明。
图20是实施形式7的发动机装置55的车宽方向剖面图。和图12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以下主要对其不同点进行说明。如图20所示,散热器70的右侧设有整流板101,其作用是使通过了散热器70的冷却空气向规定方向(图中倾斜下方)送风。
这样,经过散热器71后的冷却空气不是按原来方向吹出,而是向发动机63的下部吹出,可高效率地冷却发动机下部的油盘63a等。利用整流板101,使发动机63发出的放射音反射,故可减小噪声。
上述实施形式4~实施形式7中,发动机63和多叶片风扇67、油冷却器71、散热器70的配置也可以左右颠倒。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是以作业装置3、54可向左、右方向摆动(摇摆)地安装在上部回转体2、52前侧上的摇摆式液压挖掘机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形式,例如,也适用于使作业装置的臂、铲斗在左、右方向上平行移动的偏移式液压挖掘机。也适用于没有摇摆机构、偏移机构的一般液压挖掘机。
上述实施形式中,是以热交换器采用散热器20、70和油冷却器21、71两者的场合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形式,例如,也可以仅采用散热器20、70,油冷却器21、71中的任一方。除了散热器20、70和油冷却器21、71以外的其它热交换器(例如,冷凝器和中间冷却器)也同样可采用。
上述实施形式中,以用于具有覆盖驾驶席7上侧的座席棚23的液压挖掘机的场合为例作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形式,也可用于具有覆盖驾驶席7周围的驾驶室的液压挖土机。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以上,作为建筑机械,以装轨式液压挖掘机,特别是以小型挖掘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中型和大型液压挖掘机、回转式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机、回转式装载机、推土机等其他建筑机械也同样可采用本发明。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1.一种建筑机械,在由罩形成的室内设有发动机,离心风扇,和使该离心风扇所送的冷却空气与规定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相对于冷却空气流来说,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上述发动机上游侧,上述离心风扇配置在上述热交换器的上游侧,以使上述离心风扇所吸入的冷却空气通过上述热交换器之后,被导向上述发动机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建筑机械,将上述离心风扇的吸入侧与上述热交换器的排气侧及发动机之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建筑机械,将驾驶席部向车宽方向一侧偏离地设置,并将上述发动机配置在上述驾驶席部后方的车宽方向驾驶席一侧,将上述离心风扇配置在其车宽方向相反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建筑机械,将上述离心风扇的回转轴配置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并将上述离心风扇配置在上述热交换器上方,具有将来自上述离心风扇的冷却空气导向上述热交换器的导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离心风扇配置在上述室内的上方,在上述罩的上方设置冷却空气的吸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离心风扇的轴线设在大致车宽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建筑机械,在上述发动机的下方部设置冷却空气的排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由上述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配置在上述室内的上述离心风扇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从储存工作油用的工作油油箱和控制压力油从上述液压泵向作动器流动的控制阀的至少一方设在上述室内的上述离心风扇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建筑机械,设有将来自上述离心风扇的冷却空气导向上述热交换器的导管,上述导管与上述工作油油箱相接邻地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上述驾驶席部的后方,上述发动机配置在其车宽方向侧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离心风扇的回转轴配置在大致水平方向上,上述热交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机械,在由罩形成的室内设有发动机,离心风扇,和使该离心风扇所送的冷却空气与规定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相对于冷却空气流来说,上述离心风扇和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的上游侧,以使上述离心风扇所吸入的冷却空气通过上述热交换器之后,被导向上述发动机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建筑机械,将上述离心风扇的吸入侧与上述热交换器的排气侧及发动机之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建筑机械,将驾驶席部向车宽方向一侧偏离地设置,并将上述发动机配置在上述驾驶席部的后方,将上述离心风扇配置在其车宽方向相反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建筑机械,将上述离心风扇的回转轴配置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并将上述离心风扇配置在上述热交换器上方,具有将来自上述离心风扇的冷却空气导向上述热交换器的导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离心风扇配置在上述室内的上方,在上述罩的上方设置冷却空气的吸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离心风扇的轴线设在大致车宽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建筑机械,在上述发动机的下方部设置冷却空气的排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由上述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配置在上述室内的上述离心风扇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从储存工作油用的工作油油箱和控制压力油从上述液压泵向作动器流动的控制阀的至少一方设在上述室内的上述离心风扇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建筑机械,设有将来自上述离心风扇的冷却空气导向上述热交换器的导管,上述导管与上述工作油油箱相接邻地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上述驾驶席部的后方,上述发动机配置在其车宽方向侧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离心风扇的回转轴配置在大致水平方向上,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上述离心风扇的上方,具有将来自上述离心风扇的冷却空气导向上述热交换器的导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离心风扇的回转轴配置在大致垂直方向上,而且,上述热交换器配置在上述离心风扇的侧方,具有将来自上述离心风扇的冷却空气导向上述热交换器的导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11~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热交换器配置成大致垂直于由上述离心风扇送风的冷却空气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建筑机械,上述热交换器具有油冷却器和散热器,上述散热器配置在由上述导管形成的导管通路出口处,上述油冷却器配置在通路面积比上述导管通路的出口小的上述导管通路的规定部位,且配置成垂直于上述导管通路的形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11~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建筑机械,相对于冷却空气流来说,在上述热交换器的正下游侧配置有整流板,以便将通过了上述热交换器的冷却空气流方向改变为规定方向。
17.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6的建筑机械是小型挖掘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在由罩6形成的室100内设有发动机10,离心风扇16,和使该离心风扇16所送的冷却空气与规定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0、21,相对于冷却空气流来说,将离心风扇16和热交换器20、21配置在发动机10的上游侧,以使离心风扇16所吸入的冷却空气通过热交换器20、21之后,被导向发动机10一侧。
文档编号E02F3/34GK1419623SQ01807200
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日
发明者渡边修, 竹下清一郎, 西村孝治, 山田一德, 菅谷诚, 本图诚, 石川直洋, 木村庄吾 申请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