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立地种草植树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593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困难立地种草植树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林草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困难立地种草植树的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困难立地种草种树和其它环境生态治理中,国内外使用的主要技术有①草方格、粘土沙障、卵石沙障和设置栅栏沙障以及固身削顶,截腰分段,前挡后拉等治理技术。②人工种植耐旱乔灌木和草本植物,飞机撒播草种子,封山育林,绿化以及建立防沙林带等。③国内外使用的坡面液压喷播或喷射技术。④薄膜覆盖技术。这些方法在平地上治理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并且作为成功的范例在国内外推广,如新疆的防沙林带、甘肃民勤的防沙林带、宁夏的沙坡头治沙基地以及在干旱地区种植沙打旺(红豆草)等。但上述治理技术在困难立地应用中,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治理速度慢、人工费用高,成活率低,施工难度大,植物成形慢,效益低等问题。虽然国外推行的液压喷播技术治理速度快,但其成本高,在困难立地施工时,存在林草生产不均匀,坡底易形成堆积,易被雨水冲刷掉等问题;透气薄膜覆盖技术近年在国外也是广为推广的方法,特别是在建设工程中,对工程产生的扬沙有良好的遮挡作用。同时其良好的透气、透水性也促进了林草植被的生产。但在困难立地使用时,存在着林草种子固定难度大、施工速度慢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由工厂规模化生产,不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限制,施工速度快,成本低,植被成活率高的困难立地种草植树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困难立地种草植树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采用多层结构,在植物纤维或高分子纤维垫层上,固定均匀承载有种子(或预处理的种子)层,其上层再用可腐植物纤维加其它长纤维制成种子保护纤维层,最上面是用粗麻绳加工成网眼的抗拉防护网状层,将依次叠加后的纤维垫层、种子层、保护层和抗拉防护网再用细麻绳固定。治理施工时,以捆为单位进行铺设,根据地形、地质和气候状况,用固定桩将覆盖体周围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困难立地种草植树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和气候条件(尤其适合西北地区)的有效治理技术。其核心技术主要是采用多层结构高分子结构纤维或植物纤维作为草籽的载体和覆盖物。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①整个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产品在工厂成捆规模化生产,可实现大面积机械化对荒山或植被修复治理。
②该覆盖体具有保温、保湿、透气,对瞬间强度较大的降雨起到缓冲和吸收存贮,减少地表水分蒸发等特点。
③地域限制小,可应用于各种地表及地形,困难立地(坡度小于80度)均可治理,可随意剪裁造型,运输方便。
④施工速度快、难度低、人工费用低,每人每小时可铺设覆盖物1000平方米,工程造价5元/平方米。
⑤植被修复时间短,治理后的林草植被可在10周左右形成植被,种子的发芽率高,成活率高,有效种子的发芽率大于95%,均匀度好,不均匀度小于10%。
⑥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困难立地陡坡林草种植、干旱山区造林和植被修复、工程创面修复等。


图1为困难立地种草植树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现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困难立地种草植树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是一种多层结构蜂窝状微孔高分子纤维或植物纤维覆盖物。在植物纤维或高分子纤维垫层2上,固定均匀承载有种子层3,其上层再用可腐植物纤维加其它长纤维制成种子保护纤维层4,最上面是用粗麻绳加工成网眼的抗拉防护网状层1,将依次叠加后的纤维垫层2、种子层3、纤维保护层4和抗拉防护网1用细麻绳固定。治理施工时,以捆为单位进行铺设,根据地形、地质和气候状况,用固定桩将覆盖体周围固定。
上述纤维垫层2和纤维保护层4,如采用高分子纤维,特别适用于道路建设工程创面的治理,非常有利于长期固定创面或坡面。但在治理荒坡时,存在着不易分解的缺点,所以可用可腐植物纤维替代高分子纤维作为种子的载体较好。
上述种子层3中的种子可根据土壤状况进行拌肥或灭虫预处理,以提高林草植被的成活率。
权利要求1.一种困难立地种草植树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多层结构,在植物纤维或高分子纤维垫层(2)上,固定均匀承载有种子层(3),其上层再用可腐植物纤维加其它长纤维制成种子保护纤维层(4),最上面是用粗麻绳加工成网眼的抗拉防护网状层(1),将依次叠加后的纤维垫层(2)、种子层(3)、纤维保护层(4)和抗拉防护网(1)再用细麻绳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困难立地种草植树多重结构纤维覆盖体,在植物纤维或高分子纤维垫层上,固定均匀承载有种子层,其上层再用可腐植物纤维加其它长纤维制成种子保护纤维层,最上面是用粗麻绳加工成网眼的抗拉防护网状层,将依次叠加后的纤维垫层、种子层、保护层和抗拉防护网再用细麻绳固定。治理施工时,以捆为单位进行铺设,根据地形、地质和气候状况,用固定桩将覆盖体周围固定。该覆盖体可由工厂规模化生产,不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限制,可实现大面积机械化对荒山或植被的修复治理,施工速度快,成本低,植被成活率高,均匀度好,可广泛应用于困难立地陡坡林草种植、干旱山区造林和植被修复、工程创面修复等。
文档编号E02D17/20GK2653871SQ0320551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
发明者冯治库, 刘小虎 申请人:冯治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