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加厚圆弧过渡结构钻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174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加厚圆弧过渡结构钻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勘探开发井用钻杆及地下工程用钻杆的一种外加厚圆弧过渡结构钻杆。
背景技术
多年来,石油钻杆过早失效问题一直困扰着钻井界,在钻杆失效案例中,钻杆加厚过渡带刺漏断裂占很大的比例。其主要原因在于,钻杆在井眼中旋转时,不但承受拉压和扭转载荷,而且承受交变的弯曲载荷,由于钻杆本体和接头的外径尺寸不一样,其加厚过渡带成为钻具的一个薄弱环节,该部位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尤其在加厚过渡带的消失点出现较高的应力集中,导致刺漏或断裂失效。在定向井,尤其是中、短半径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弯曲段井眼内的钻杆主要载荷为弯曲载荷,最大应力出现在钻杆外壁。现在所用钻杆外加厚过渡带为直线加圆弧过渡,圆弧曲率半径有限,现场检测从外加厚过渡带启裂的钻杆也不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加厚圆弧过渡结构钻杆,从而可以显著降低外加厚过渡带消失处的应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钻杆接头1、钻杆接头和管体的焊缝2、钻杆加厚过渡带3、钻杆管体4、外加厚圆柱面5、外加厚过渡带6,钻杆接头1通过钻杆接头和管体的焊缝2与钻杆加厚过渡带3连接,钻杆加厚过渡带3与钻杆管体4连接。
钻杆加厚过渡带3包括外加厚圆柱面5、外加厚过渡带6,外加厚圆柱面5与外加厚过渡带6圆弧连接,且外加厚圆柱面5为圆柱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外加厚圆弧过渡可以降低外加厚过渡带消失处的应力,定向井钻井过程中,最大应力出现在钻杆外加厚过渡带消失处,这种结构为定向井钻井钻杆防刺漏而设计的;(2)外加厚过渡带制造时为靠模锻造,这种改进只需要重新加工一套外加厚靠模即可,不改变现行工艺;(3)这种圆弧过渡可以降低钻杆外加厚过渡带消失处的应力,当钻杆制造因设备的限制而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以采用该结构弥补。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钻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钻杆加厚过渡带3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由钻杆接头1、钻杆接头和管体的焊缝2、钻杆加厚过渡带3、钻杆管体4自称,钻杆接头1通过钻杆接头和管体的焊缝2与钻杆加厚过渡带3连接,钻杆加厚过渡带3与钻杆管体4连接。
如图2所示,钻杆加厚过渡带3包括外加厚圆柱面5、外加厚过渡带6,外加厚圆柱面5与外加厚过渡带6圆弧连接,且外加厚圆柱面5为圆柱形状。
钻杆加厚过渡带3的结构,包括包括外加厚圆柱面5、外加厚过渡带6,外加厚过渡带分别位于钻杆本体端部的外壁。外加厚过渡带为圆弧过渡。加厚过渡带的几何结构,显著降低外加厚过渡带消失处应力集中,有利于定向井钻井时防止刺漏和断裂。
权利要求1.一种外加厚圆弧过渡结构钻杆,包括钻杆接头(1)、钻杆接头和管体的焊缝(2)、钻杆加厚过渡带(3)、钻杆管体(4)、外加厚圆柱面(5)、外加厚过渡带(6),其特征在于钻杆接头(1)通过钻杆接头和管体的焊缝(2)与钻杆加厚过渡带(3)连接,钻杆加厚过渡带(3)与钻杆管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加厚圆弧过渡结构钻杆,其特征在于钻杆加厚过渡带(3)包括外加厚圆柱面(5)、外加厚过渡带(6),外加厚圆柱面(5)与外加厚过渡带(6)圆弧连接,且外加厚圆柱面(5)为圆柱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油气井勘探开发井用钻杆及地下工程用钻杆的外加厚圆弧过渡结构钻杆,包括钻杆接头(1)、钻杆接头和管体的焊缝(2)、钻杆加厚过渡带(3)、钻杆管体(4)钻杆接头(1)通过钻杆接头和管体的焊缝(2)与钻杆加厚过渡带(3)连接,钻杆加厚过渡带(3)与钻杆管体(4)连接,外加厚圆弧过渡可以降低外加厚过渡带消失处的应力,定向井钻井过程中,最大应力出现在钻杆外加厚过渡带消失处,这种结构为定向井钻井钻杆防刺漏而设计的;外加厚过渡带制造时为靠模锻造,这种改进只需要重新加工一套外加厚靠模即可,不改变现行工艺。
文档编号E21B17/00GK2898260SQ20062011301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1日
发明者安文华, 贾华明, 骆发前, 相建民, 康延军, 张耀明, 迟军, 尹达, 薛志军, 苏建文, 杨成新, 聂采军, 施太和, 林元华, 葛宝胜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